追书网 > 武侠仙侠 > 双桂传奇 > 恩仇累 1、阴阳桂

?

  

  却说西天灵河岸边、灵山脚下,生长着一株桂树。普通的桂树有金桂银桂两种:金桂开黄花,银桂开白花。但这株桂树说来奇特,一到金秋,花开满树,但却是东边开黄花,西边开白花,黄白灿然,夺目耀眼。这桂树久在我佛如来脚下,朝听晨钟,晚听暮鼓,日听经文,夜听梵音,历经几世几劫,竟然慢慢有了灵气,修成人形。想到自己本桂树所化,因而以“桂”为姓,并取名为“灵”。便以“桂灵”这个名字,或化身公子少爷,混迹于市井里巷;或化身红妆少女,山泉林间,飘然往来。每到晚间,便隐去形体,暗上灵山,悄悄聆听佛音,欲求终结善果。正是:黄白花开玉露滋,佛光普照世间稀;菩提树下连根长,荫庇东方又一枝。

  

  这一晚,如来正向众罗汉讲述《楞严经》。桂灵又潜到大殿窗下偷听。当听如来说道自阿难示堕、佛入定放光说咒,文殊将咒往救的情节,他暗中以阿难自比。想到自从修行种种经历,不知何时方能破除魔障,修得正果,不觉暗自神伤。然后又听到阿难请示修定的方法,我佛如来方便示导,现身说法。当听到破魔障所经历的七处徽心、十番显见之时,桂灵顿觉胸中大快;而后再听到如来开示五阴、六入、七大、十二处、十八界等如来藏妙真如性之时,顿如醍醐灌顶,眼前一片光明,竟不知身处何处,今夕何夕。正出神处,忽听得如来佛音如同来自天外,飘飘渺渺,又好像就在身旁,喁喁耳语,说道:“耳在墙外,终不能登堂入室;兀那树精,快快请进!”

  

  桂灵遽然惊醒,知道来历被如来喝破,行藏已然败露,羞赧不已;听得如来传唤,内心十分兴奋。于是回复人形,飘身进入大殿。举目望去,但见众罗汉双手合什,低眉垂眼,眼观鼻,鼻观心,聚精会神,倾听佛音。我佛如来端坐莲花宝座之上,宝像庄严,佛光耀眼。桂灵匍匐前行,跪倒于蒲团之上,不敢抬头。

  

  如来法眼微睁,语带慈祥:“你日夜修行,其志可嘉。但仅靠偷记几句语录,或者了解一点义理,终是皮毛。欲成善果,首需善行。今有一桩普济众生之功德,不知你可愿行?”

  

  桂灵连忙答道:“弟子愿行,还请如来开示。”

  

  于是如来把那故事娓娓道来。

  

  “东土大唐时期,唐三藏历经八十难,来到西天,取走佛经。由八金刚驾祥云护送回国。观音菩萨得知,说到‘佛门中九九归真,圣僧受过八十难,还少一难,不得完成此数。’即令揭谛,‘赶上金刚,还生一难者’。这揭谛得令,飞云一驾向东来。一昼夜赶上八大金刚,暗中吩咐金刚在云端把风按下,将他师徒四众,连马与经,坠落下地。师徒四人落地一看,不是别处,正是取经来时经过的通天河西岸。但要东返,还得渡河。而那通天河波涛汹涌,号称八百里宽。三藏师徒举目四望,四野茫茫,杳无人迹;更何谈桨声帆影。这八百里通天河如何得过?三藏师徒十分着急。

  

  “正在此时,忽听得有人叫道:‘唐圣僧,唐圣僧!这里来,这里来!’四众皆惊。举头观看,四无人迹,又没舟船,却是一个大白赖头鼋在岸边探着头叫道:‘老师父,我等了你这几年,却才回也?’三藏一看,不是别人,却是当年驮他师徒过河的那只白鼋。孙行者笑道:‘老鼋,向年累你,今岁又得相逢。’三藏与八戒、沙僧都欢喜不尽。行者道:‘老鼋,你果有接待之心,可上岸来。’那鼋即纵身爬上河来。四众以及白龙马携着行礼经卷随即跨上鼋背。那老鼋蹬开四足,踏水面如行平地,将他师徒四众,连马五口,驮在身上,径回东岸而来。

  

  “老鼋驮着他们,翙波踏浪,行经多半日,将次天晚,好近东岸,忽然问曰:‘老师父,我向年曾央到西方见我佛如来,与我问声归着之事,还有多少年寿,果曾问否?’原来那长老自到西天玉真观沐浴,凌云渡脱胎,步上灵山,专心拜佛及参诸佛菩萨圣僧等众,意念只在取经,他事一毫不理,所以不曾问得老鼋年寿,无言可答,却又不敢欺,打诳语,沉吟半晌,不曾答应。老鼋即知不曾替问,他就将身一幌,唿喇的淬下水去,把他四众连马并经,通皆落水。咦!还喜得唐僧脱了胎,成了道,若似前番,已经沉底。又幸白马是龙,八戒、沙僧会水,行者笑巍巍显大神通,把唐僧扶驾出水,登彼东岸。只是经包、衣服、鞍辔俱湿了。

  

  “师徒方登岸整理,忽又一阵狂风,天色昏暗,雷闪俱作,走石飞沙。唬得那三藏按住了经包,沙僧压住了经担,八戒牵住了白马,行者却双手轮起铁棒,左右护持。原来那风雾雷闪乃是些阴魔作号,欲夺所取之经,劳攘了一夜,直到天明,却才止息。于是移经于高崖上,他四众检看经本,欲将之一一晒晾。谁知检验完毕,四人均大吃一惊:所有经卷完好无损,唯独《楞严经》不知所踪;想来定是被那波涛冲走,或竟被那狂风卷去,无从寻觅。”

  

  那如来绘声绘色说至此处,桂灵忽然插话道:“我佛妙参天地玄机,想必知道那《楞严经》的下落。”

  

  如来道:“这本是天机,不可泄露。但因与你有一段因缘,不妨说给你听听。前面说到,唐三藏师徒四人连同白龙马、经担等落入通天河中,佛经法力撼动东海龙宫。那龙王敖广即命巡河的鲤鱼精从经担中取出《楞严经》,藏之龙宫。”

  

  桂灵流露出不解之色,问道:“想那经担之中佛经浩瀚,龙王为何只取走《楞严经》?”

  

  如来颔首道:“问得好。一则因为龙王早已得到观音菩萨法旨,知道三藏有此一难。二则《楞严经》虽然是一部极重要的佛教修行大全,在内容上,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均衡发挥,各得其所;在修行的次第上,则更是充实、圆满;更广开示五阴魔境,及其破除之法,俾于菩提道上能克服魔怨留难,修得圆满成果。但内容上繁杂深奥,非一般僧众所能参悟;更兼《楞严咒》法力广大,既可除魔,亦能伤人。若为不轨之人所乘,则坠入魔道,万劫不复,殊非佛家普渡众生之意。三则东海龙王敖广世居东海,毗邻东土,熟知东土人性。东土立国源远流长,人口众多。但兴亡交替,民生多艰。加之儒、道、法三教混杂流传,致使风化不淳。除少数真儒恪守悲天悯人情怀,不少人或崇侠尚武,狭隘偏激,或欲壑难填,乖戾刻薄。倘这些人抛弃《楞严经》经文大旨,违背渡人渡己之意,反而为祸苍生,则恶莫大焉!”

  

  桂灵当下明白,原来我佛如来悲悯众生,为不让《楞严经》为坏人所乘,故让龙王取走深藏,也完成唐三藏九九之数,使之修成正果。

  

  桂灵心地空明,知道如来此说定有玄机,于是问道:“佛祖前面说到这与我有一段因缘,还望开示。”

  

  如来问道:“你可知你的前世否?”

  

  桂灵答道:“不知。”

  

  如来道:“待我细说。那唐三藏万里迢迢,赴我西天,欲取真经。历经艰难险阻,终于来到灵山脚下玉真观。金顶大仙让他师徒沐浴更衣,次日由接引佛祖带他们渡过凌云仙渡,终于脱却凡胎,修成正果。玉真观沐浴后,凡间衣履,由仙童携至灵河边掩埋。谁知三藏从东土出发之时所穿僧鞋的夹层中,竟有一粒桂树籽。这粒桂树籽被埋于灵河岸边的息壤之中,又受到灵河之水的滋润,竟发芽生长。但因其来自东土,长于西方,故其东西边花开不同:东方向阳,故花开淡黄;西方属金,故花开白色。不仅以之昭示其虽长于兹却眷恋本土之心,而且也体现东西融合又各具特色之意。”

  

  听到这里,桂灵恍然大悟,方明白自己的前世今生。

  

  如来接着说道:“你既已明白,是真明白么?”

  

  桂灵道:“不是。前路漫漫,还望佛祖垂怜,指点迷津。”

(https://www.biquya.cc/id24291/132332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