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天字号大厨 > 第六十四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 中

?

  气氛越发的凝重。

  就在所有人都为之而抹汗,担心两人会在录影棚里大打出手的时候两人却先后笑了起来。一切就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苏灿回到了评委席,而笑面虎杜胜友则站在了另外两位厨师身边。

  “把这段给掐了,千万别播出去。”导演对着一旁的工作人员说道。

  众人忙点头。

  但刚才那么一出,录影棚内却陷入了诡异的气氛。主持人愣在那,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继续录节目吧,别傻站了。”杜胜友拍了拍手。“一期节目好几十万块钱,别浪费时间……”

  杜胜友这大金主发话了,这节目也自然就继续开始。

  主持人抱着话筒站在了摄影机前,抑扬顿挫的说道:“自古有云,衣食住行,由此可见在国人的心中美食占据了多大的地位。今天介绍的是面类食品……面条起源于中国,已有了四千年的历史。面食制作简单,食用方便,营养丰富。”

  “面又称‘水面’、‘面条子’;古时候又称‘汤饼’、‘奢面’等。而面条起源于汉代……今天我们请来了‘清平乐’的三位厨师来教教我们怎么做面条。”

  “咱们先来介绍一下。”

  “杜胜友,‘清平乐’的行政总厨,特二级厨师。”

  “黄亮,‘清平乐’特级面点师。”

  “荣民……”

  最早的面条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年。

  东汉《四民月令》中有记载:“……立秋勿食煮饼及水溲饼”。这煮饼、水溲饼就是面条的前身,魏晋时又称汤饼。

  面条也有不少的花样,发展出杆、抻、切、削、揪、压、搓、拨、捻、剔、溜等,以及蒸、煮、炒、煎、炸、烩、卤、拌、烙、烤、干捞等的调制法,而演变成各地的风味面条。

  帝都的打卤面、尚海的阳春面、山东的伊府面、山西的刀削面……

  说起来,这就已经开始。

  擦干净的不锈钢柜台上放好了面粉、煮锅、擀面杖等一系列工具,这从和面开始做起,可是需要费上不少的功夫。普通的和面,只是将面粉用以适当比利的水揉成面团,然后可以做成各种形状。

  当然,这和面也是有讲究的。

  “一位面点师好不好,首先就得要看他的和面技巧。”赵大生和宋文小声的交谈着。

  这是当然,面团和的越好,这做出来的面也就越有弹性和嚼劲。

  黄亮和荣民俩人在和面。

  他们和的很有意思。先将所有的面粉倒入不锈钢橱柜上,再用手在面粉堆中挖出一个凹坑,再将水徐徐倒进去。当然,有的人会图省事,一次性把水全部加足,这样做起来并不好。面粉不能吸收所有的水分,或者说是吸收不均匀,做出来的面条相比之下也就逊色了很多。

  摄影机对准了橱柜。

  水加入一半时,俩人就用筷子开始搅动起来,直待水被面粉吸干,这才开始用手反复搓拌面。

  “中规中矩。”宋文忍不住点着头。“苏灿,你多看看,三人行必有我师。你厨艺虽然不错,但别人总有可供你学习的长处嘛!”

  苏灿直瘪嘴。

  这和面的‘三步加水法’,他就算是闭着眼睛也能玩转。

  第一次加水,就开始用手反复搓揉,能够形成小面片,这个时候的面被称为‘雪花面’。雪花面上再加水,经过搅拌后就成为一团团疙瘩状的小面团,这又叫‘葡萄面’。这时候的面团硬度比较大,因为水分还未吸收充足。之后再加水,和面才算结束。

  当然,和面这才只是最基本的。

  但无非都脱离不了‘三步加水法’。

  “今天我要做的是龙须面。”面对镜头,杜胜友一字一顿的说道。

  主持人接过话茬:“龙须面从山东抻面演变出来的精品,迄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每年二月二龙抬头时,有吃龙须面的习俗。相传明朝御膳房的大厨在立春吃‘春饼’的日子做出了这种细如发丝的面条,宛如龙须,自此有了龙须面之称。”

  说话间,杜胜友已经拿起了和好的面团。

  一左一右,握住两头。

  只瞧见他两手一抖,附有弹性的面条即刻被拉伸,双手交换,再次均匀用力抖动,面团被迅速拉长。

  “不错,有几分本事。”赵大生不住的点头。“如今龙须面的标准是14扣,我看小杜的手法娴熟,起码能够达到16扣以上。”

  “赵老师,什么是扣?”主持人问到。

  “俩手一合,一换。把面对折,拉开这就是一扣。”宋老头比划着动作,对着一窍不通的主持人解释着。“14扣,也就是将面条对折14次,将一根面条拉成一万六千根。”

  这正是龙须面制成的难度。

  用力过大,面条则会断裂。用力过微,龙须面则无法成型。

  “‘清平乐’以茶、酒、点并称三绝,看来不是无的放矢。至少在面点这一条上,别说七安市,就算是放眼整个安徽省想要超越的也极有难度。”赵秃驴对着镜头就是一通毫不掩饰的赞扬,把溜须拍马、吹捧之风发扬到了极致。

  呲啦。

  龙须面拉成,杜胜友将细如发丝的面条放入油锅,将面炸至硬挺,呈浅乳黄色,再捞出来,配以佐料装碗。

  三碗喷香的龙须面被端上评委席。

  面条周围呈红白粉末的是砂糖,用来炸面的也是花生油。味道方面做的很好,也是香气怡人。

  赵秃驴和宋老头也是吃的头也不抬,连连称赞。

  “这里说一声,由于龙须面太过细,所以无法像普通的面条放入水中煮食,否则会被煮化。”主持人传来的画面音。

  “瞧不出来啊,你居然知道龙须面必须要用油炸?”苏灿头也不抬的大快朵颐,抵说着主持人。

  棒槌都知道,主持人心说,但他的脸上还装着一副淡然的表情。

  跟着杜胜友来的两位厨师瞥了一眼苏灿,悄悄地嘟噜了句七安的方言:“这货绝挺的傻比。”

  ……

  “一道龙须面已经让评委们胃口大开,不知道‘清平乐’的面点师还能做出什么样的面点……下面我们有请黄亮师傅为我们展现他的看家本领。”

  “黄亮师傅,您打算做什么?”主持人问道。

  “山西面点——猫耳朵。”

  猫耳朵是在山西、陕西等地流行的一种面食,由于外形类似于猫耳,所以拥有这名字,并非是真的用猫耳做成。就这事情还曾闹出一件笑话——国内某知名网络大神曾在微博痛斥猫耳朵:简直是太残忍了,山西人居然以猫耳朵为食,这究竟要宰杀多少只无辜的猫。

  猫耳朵又称‘碾疙瘩’,还有一说——意大利的通心粉也是由猫耳朵演变而来。

  “知道这猫耳朵怎么来的么?”赵秃驴瞅着几个盯着捏面团的黄亮,打开了话匣子。“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

  “妈蛋,又是乾隆。”

  苏灿剃掉了牙缝上的肉丝,把肉屑弹到了赵秃子的脑门上。皇姑菜是乾隆命名的,这猫耳朵又是……感情这位皇帝不料理国事,专门吃香的喝辣的来了。

  “您继续……”苏灿瞅着一脸揾怒的赵秃驴,表情肃穆的如同纪念碑下的少先队员。

  “小兔崽子,打断别人说话是种相当不礼貌的行为。”赵秃驴抹了把光亮的能够当成镜面的脑门,发现被嚼烂的肉屑顿时勃然大怒。“你还有没有家教,有没有教养,有没有素质。”

  “有种你再说一遍?”苏灿拿着斜眼瞅着老头。“行不行我当着镜头的面,把你的嘴巴给撕了。”

  赵秃子指着苏灿,指尖点的跟得了羊癫疯一样。

  “收起你的鸡爪给我滚到一边去……”苏灿摸了摸嘴巴。“再指,我剁了你的手。”

  “好了,好了。”宋老头连忙打起圆场。“猫耳朵好了……”

  煮熟的猫耳朵浇上了各种荤素打卤的浇头,又调以山西老陈醋、味香形美。苏灿用筷子挑了挑碗,这些猫耳大小如一,就连形状都无比的相似,如同用机器批量做出来的一样。如果不是亲眼所有,确实难以相信这是这是纯手工制成。

  即黄亮之后,荣民又做出了一道八宝面。

  三碗面一扫而空后,主持人把话筒调放在了评委席上。“有请专家点评。”

  “‘清平乐’的面点、色、香、味俱全。包容众多,不拘泥于徽州特点……”这是赵秃驴说的。

  “难得的面点师,七安首屈一指。”这是宋老头说的。

  “那么请苏老师点评……”

  苏灿舔着油乎乎的筷子头,还在回味八宝面的卤肉,主持人问话的时候他倒是一愣。“轮到我了?”

  “是的,苏老师……随便说两句好话就可以了。”主持人压低了声音。“比如什么刀工、火候、面条的嚼劲啊……这些都可以说。两句,只要两句就可以了。”

  苏灿点了点脑袋,把筷子一放,即刻正襟危坐起来。他瞟了一眼得意洋洋的杜胜友,对着话筒朗声说道:“‘清平乐’果然不愧是能够以茶、酒、点三绝的酒楼。今天的料理没话说,好吃。但是……仅仅好吃没用,这样的面点,全国能做出来的酒店海里去了,难道‘清平乐’就这么一点本事?”

  一语惊起千层浪。

(https://www.biquya.cc/id23737/163757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