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玉成听过白爷爷讲过课,知道世界上的高手层次,上一次的神魔大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天阶高手众多就是一方面原因,众多到底有多多呢?其实也没有多少,把整个世界,各个种族的高手全部囊括进来才七十多人——别想有隐居高手,天上的神灵监督,有想怠工的,直接灰飞烟灭。太可怕了,女娲后裔一族的天阶高手现在有两百七八十人,什么场面压不住?天阶第四重天也是一个大的分界,根据白爷爷的讲解,这等层次的高手和带领十万军队的将领是相提并论的,由此可见一斑。这个世界的高手很厉害,不过散兵游勇也无法与有组织的军队抗衡,圣阶、天阶一、二、三重天的高手,遇到了已经布阵齐整军队,也是很悲催,打不过也逃不掉,只有陨落的份儿。等到了天阶第四重天,那将是一个极大的飞跃,一般的军队就没辙了,想要用人数堆死这样的高手,恐怕就需要五万到十万的样子,要看军队的素质与将领的指挥能力。先别忙,这个只是一种可能,要知道打不过可以逃的,普通的军队也留不住人家,郁闷吧,要想对付此类的高手,最好是用同等层级的高手比拼。当然军队这一暴力机器必然有他的可取之处,军队的强大还是要看他的组成。如果每一个士兵都是七级的战士(魔法师也可,当然得是有军队纪律才行,否则就起反作用了),领头和军阵配合的几位是圣阶以上的高手,那么天阶第四重天依然还是很悲催。当然了,要有一支纯粹七级以上的战士组成的军队,那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王牌中的王牌,实力强悍,数量自然稀少,而且军队调动可没有高手们来的自由迅捷,双方发生火拼的机会并不大,除非天阶第四重天的高手撞到枪口上。
皇室本身力量很强大,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加上掌控国家机器的力量,说实话帝国之内还真的没有可以敌对的力量,只要能够调动这股力量,那些跳梁小丑们,怎么也不可能翻上天。不过话说回来,这不是对外国也不是对魔族作战,而是处理同姓的子弟,有的还是她们的父子兄弟,人心都是肉长的,建元女皇就是明证。革命不难,革自己的命最难,革命只需要咬咬牙,跺跺脚,百八十斤豁出去了,那就行了,革自己的命可不是那么美好,有太多的利益要放弃割舍,这个问题比上战场搏杀还困难。疏不间亲,这一股最强大的力量指望的,最多就是会保障大楚帝国政局的稳定,直接出手没可能,前面帝国危机深重的局面她们都没有直接干涉,这一次当然也不会。再说了,女皇姨妈是现任女皇不假,掌握国家机器不假,今天已经有了相当的声望也不假,可是在皇室成员里面仍然是小字辈——女娲一族自然寿命很长的,让她去影响调动这股力量好像不怎么现实,裴玉成多次听过姑姑的讲解皇室规则,多少也是了解的,这一股力量只能这是一颗定心丸而不是尚方宝剑。
“姨妈,皇室有这么一股强大的力量,算是天下无敌手了吧,即使神魔大战来临,恐怕也没什么难度。”
征和女皇听了裴玉成的恭维,并没有龙颜大悦,而是闪过一股哀色,有些痛苦地说道:
“小成,打遍天下无敌手算什么,那个根本就不是我们所考虑的范畴。我们女娲一族背负着一个宿命,以前的遭遇极惨,和各种强大的敌人战斗,死伤惨重,导致人丁不旺,经常几代人都是一脉单传,甚至不到二十岁就牺牲。转机就是上一次神魔大战前夕,我们成为楚国皇族,掌握楚国国政,得到整个帝国的庇护,这才得到繁衍生息,现如今有三百多人。其实这不是值得太开心的事情,我们已经是很难得的休养生息三百年,力量也是空前的强大,力量的强大也意味着责任的沉重,宿命未解,将来面对的敌人也将是前所未有的强大,战斗的惨烈直追神话时代,天崩地裂也不是没有可能。唉,大战一起,不知道又有多少生灵涂炭,我们女娲一族又能幸存多少,这个只有天知道!”
三人皆是面色凝重,短暂的陷入沉默。裴玉成本身就知道女娲娘娘让他穿越到这个世界的目的,对女娲一族的宿命多少了解一些,真的很悲壮,未来更是和天界的神灵与魔神大战,说实话,天阶第四重天境界在大陆上可以横着走,可是在天界只算是垫底的存在,也就是一个小卒或者佣兵(如果神界有佣兵的话)那样的存在,整体水平相比,相差不以道里计。实力层次的差距一个靠的是组织合作的力量,另一个就是数量弥补,可以想见未来战争的残酷。裴玉成经历过山河社稷图的试炼,虽说失败了,可以也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女皇姨妈的担忧,绝非空言。裴清雅因缘巧合之下,看到未来的片段,对未来有所认知,此时也陷入沉默,同时思考未来。
未来的路到底怎么走,还真不是三个人随便就能想明白的,裴玉成年纪轻轻,耐不住这种沉默,率先打破这个种平静,问道:
“姨妈,宿命到底是什么,女娲一族的宿命到底怎么回事,又因何而来,有没有消解的可能,有的话到底还有多远?”
女皇姨妈暂时停止了思索,向裴清雅裴玉成二人讲述宿命的问题,三人热烈的讨论起来。
到底什么是命呢?命有三说:一是性命之命,二是命运之命,三是命令之命。
性命之命是人生来就有的。现在还没有研究出生命由无机物到有机物到生命体的产生过程,生命体到不是简单的碳水化合物,而是有生命的。若没有新的学说来解释,我们暂以我们的传统文化来解释,生命体禀赋先天之元气,由此元气周流,故有生命之存在。此气化成阴阳五行,有消长存亡,有和与不和,故有生老病死。生老病死是先天禀赋所定的,不在人之所欲,称性命之天命。而后,生亦有差,有生而四肢不全者,有生于富家的,有生于贫家的,此不待言而不同。此可称社会之天命。此两者,俱称先天之命。
命运之命是后天所成。如一个人的品格气质,言行举止决定他的命运。君子与小人之命运不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此及是言人品之所积,非朝夕之功,渐积而至,亦可称天命。二则命运因时而不同,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易经》常言:利见大人;夫子常叹:河不出图,洛不伏书,吾亦已乎。都是时不同。
命令之命是社会位置而成,大人命小人,君子德风,小人德草,此命即是由位而成。现代命令之命,人易产生逆反心理。古时,这样的逆反心理少一些。“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也是带有时代性,这是极端化的命,然又不能违。这个时代已过了。但如果人人都不能从命的话,那么社会就散了架了。没有可成之事。
用孔子的话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生命体是普遍存在的,人类一旦了解了自我那就不再是人类。
宿指宿世、过去的,命,指人一生的贫富、寿数等受到既定的祸福吉凶的限制。这个注定的意思并非简单的指规律性的东西:比如人总是要死的(起码到今天为止还是这样),它潜在的含义多少得牵扯上神秘主义,比如主宰一切的天命、神灵之类的,也就说一种定数。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宿命论的影子非常之浓厚,比如富贵天注定之类,虽然也有人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然而那终究不是正常的社会形态,并非正常的人生奋斗。确实你得承认宿命论让人绝望,它不仅嘲弄作为一个物种人类的尊严,而且也无情的打击个人奋斗的价值。
然而世界上有定数就有变数,我们的文化,从来也不会让人真正绝望,正如鲁迅先生说到,所谓厄运并非不可化解,只要你愿意出钱,总有办法消灾。或者你可以贿赂“上天”,或者你可以欺骗它。说道这里大家就会会心一笑,每一年的过年不就有祭祀灶王爷那一出么。
灶神,全衔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俗称灶君,或称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东厨烟主、护宅天尊或灶王,北方称他为灶王爷,鸾门尊奉为三恩主之一,也就是厨房之神。
灶神之起源甚早,商朝已开始在民间供奉,及周礼以吁琐之子黎为灶神等,五祀之一,和门神、井神、厕神和中溜神五位神灵共同负责一家人的平安。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因掌管人们饮食,赐于生活上的便利外,灶神的职责,是天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之职的官。灶神左右随侍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年终时总计之后再向天帝报告。十二月廿四日就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天帝禀报一家人这一年来所做所为的日子,又称“辞灶”,所以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谢灶之期也分阶层,关于何时谢灶,民间有所谓“官辞三”、“民辞四”、“邓家辞五”,有称:忘了辞五,别辞六,就是说,二十三、二十四没辞,就辞五,但千万不要辞六了。“官”指官绅权贵,习惯于年廿三谢灶。“民”指一般平民百姓,会在年廿四谢灶,“邓家”即指水上人,会在年廿五举行。但是民间百姓大部分会选择年廿三谢灶,希望沾一点贵气,取其吉利的意头。送灶神的供品一般都用一些又甜又黏的东西如糖瓜、汤圆、麦芽糖、猪血糕等,总之,用这些又黏又甜的东西,目的是要塞灶神的嘴巴,让他回上天时多说些好话,所谓“吃甜甜,说好话”,“好话传上天,坏话丢一边”。一般家家户户都贴年画灶君,两边贴有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或者“上天去多言好事,下界回宫降吉祥”。另外,黏住灶神的嘴巴,让他难开口说坏话。也有人用酒糟去涂灶君称之为“醉司命”,意思是要把灶神弄醉,让他醉眼昏花,头脑不清,以使少打几个小报告。因此,祭灶神象征着祈求降福免灾的意思。在祭灶君之时,摆齐供品,焚香祭拜,接着第一次进酒,此时要向灶君诚心祷告,完毕后再进行第二次进酒,进第三次酒之后,将旧有的灶君像撕下,连同甲马及财帛一起焚烧,代表送灶君上天,仪式便顺利完成。而焚烧一个用篾扎纸糊的马,是作为灶神上天的坐骑,还要准备一点黄豆和干草,作为灶神和马长途跋涉所需的干粮、草料。此外还要焚香、叩首,并在灶坑里抓几把稻草灰,平撒在灶前地面上,并喃喃叮咛:“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平安”之类的话,目的是祈祷灶王向天帝奏报这家一年来的种种善事,不要讲坏话。送走神明后,可别忘了正月初四(一说除夕夜)把众神接回来,此之谓“接灶”或“接神”。接灶神的仪式很简单,只要在灶台上重新贴一张新的灶神像。
看明白了了没有,定数是定数,还有变数,可把握,实在不行还有最后的公关手段,宿命多少还是给自由意志留下了余地,或者那时候人们并不真的明白什么是自由。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些都是全称判断,因而是完全推理,由此得出“世界是宿命的”的结论是简单而明了的。
正因如此,人类不仅不应消极沉沦,而且更应积极去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按规律办事。因为如果说“鱼只能生活在水里”是规律的话,那么有人想“缘木求鱼”显然是徒劳和愚蠢的。宿命是根本的,努力是必要的;宿命论并不排斥主观努力,正如古话所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事不谋不成,所谓“多算则胜,少算则不胜,况于无算乎?”。
从宇宙宏观来讲,世界上的各种变量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而世间的事又是由各种事件点变量决定的。在盘古开天辟地时的一刹那确定的一批时间点变量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确定了下一批变量,而第二批变量有这样确定了第三批变量,这样一批一批的确定下去。所以,宇宙间的一切在大爆炸的一刹那就已经确定了。从人的角度看,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先前某种原因和几种原因导致的结果,人的行为是可以根据先前的条件、经历来预测的,这也就是宿命。
每一个人生下来就有自己定数,能够把握的只有变数。盘古开天辟地,那是第一牛人,他的的宿命很简单,那就是陨落。这么说也不完全正确,开天辟地打破一个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给无数的生灵崭新的生活空间与生活方式,有无量量的的功德,同时也有无量量的因果纠缠,盘古大神也要对这些生灵负责,保障新世界的安全,指导生灵们进行新的生活,最后盘古大神选择陨落,盘古临死前,他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四季飘动的云;声音变成了天空的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筋脉变成了道路;肌肉变成了农田;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他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彻底的稳固新创造的世界,成全了所有的生灵。
女娲娘娘最早创造了一批人类,这是第一种智慧生物,虽然天生孱弱,但是有着惊人的创造力与成长性,未来不可限量。女娲娘娘创造了人类(后来有别的神灵山寨剽窃),获得了大功德,同时也与人类结下了因果,要指导他们,要保护他们,同时人类所犯的过错,女娲娘娘也要承担一部分。创造人类之后,女娲娘娘耗费神力过多,需要休养,就让伏羲大神转世投胎,开始教化人类,,引导人类进入文明。等到巫妖大战,天崩地裂,女娲娘娘炼石补天,中了算计,最后搭上了混沌躯体,只余下灵魂,实力大损,还有敌人虎视眈眈,无法持续未尽的责任,剩下的工作就由子孙后代继续承担,一代接一代,前仆后继,这些就是女娲一族宿命的来源。
(https://www.biquya.cc/id21812/140046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