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武侠仙侠 > 神魔大战 > 第十回 东荒府二龙戏会 南华山杨戬拜师

?

  南极仙翁辞了西王母,到门口领了杨戬,驾云往东而来。

  既有事,这云便快如流星,到了东洋大海,避过蓬莱、方丈、瀛洲三岛,辗转落到一处:霞光迎空,彩雾飘荡。玄鹤舞枝头,仙鹿现石后。丹崖珠树斗奇,青鸾彩凤争艳。

  南极仙翁道:“此间乃紫府州,为东华帝君平日所在。”

  杨戬跟着走到一洞府前,洞顶上有“东荒紫都府”五个大字,门口有两个七八岁小童正在嬉戏。

  左边小童见南极仙翁和杨戬走近,迎上来道:“来者可是南极长生大帝?”

  南极仙翁道:“正是,两位小哥眼生,如何称呼?”

  左边小童道:“我乃帝君新晋弟子东方朔,字曼倩,他是通玄真人弟子傅重。”

  南极仙翁笑道:“原来是东方小哥和傅小哥,东华帝君可在?”

  “师父早些时候说你会来,要我在门口等候,随我来吧。”东方朔与傅重蹦跳着进洞去了。

  南极仙翁与杨戬跟上,南极仙翁道:“东荒府现有客人?”

  东方朔道:“师父正与通玄真人下棋呢。”

  那洞府白石砌就,玛瑙妆成。几处石廊,几回曲折。栏旁喷炉金银紫,廊上石刻狮虎龙。池中白鹤戏水,池边青鸾歌舞。白气缭绕,异香微妙。

  杨戬跟随来到一僻静亭阁,亭中有石桌石凳,东西方向各坐一人,桌上摆有一方形石盘,上有横竖十九道刻痕,乃一围棋棋盘,上面落有百来颗黑白玉子。座上两人俱专心致志盯着棋盘,似乎到了紧要处。

  东方朔引南极仙翁等入亭,正欲启明,被南极仙翁拉住做手势嘘住,四人便在桌旁侍立静观。

  杨戬细看,西边那人三须青青,脸如冠玉,灰色道袍,脚上草云靴;东边那人头发皓白,面色红润,紫箍紫袍紫带,袍上龙形飞舞,脚蹬紫云靴,此人右手夹一黑子悬在空中,疑而不决。

  杨戬转观棋盘,盘上黑白大对杀,黑棋实地不够,有一条龙投入白棋腹中破空,被白棋围追堵截,白棋看要走厚反而威胁外围另一片黑棋。黑棋两条长龙俱只一眼难活,后手可补活一边,但另一边便有全军覆没的危险,难以抉择。

  杨戬在赵府自小受名师教导文书,书画琴棋样样精通,心中细算得一法:黑棋两边放弃独自求活,而是寻求冲连才能解围,因外围白棋右边自身有缺陷。若白棋硬杀,黑棋便果断冲断,绞杀白棋反而要少一气,这横七竖八点便是要害。

  杨戬算着算着不觉入了棋,失声道:“横七竖八。”

  东边那人一听,细看一会顿开茅塞,当即将黑子于横七竖八处拍下,直起身来道:“妙!二龙一会脱困乎,翻盘也!辛老怪,认输吧。”

  左边那人也细观一阵,知杀不得黑棋大龙了,起身道:“东老儿,靠人指点,不算不算。”

  南极仙翁道:“帝君好悠哉!杨戬,过来见过东华帝君与通玄真人。”

  杨戬向前拜礼,这左边正是东华帝君,右边是通玄真人辛文子。

  东华帝君定睛看看杨戬,喜道:“你棋艺不错呀,改日与我走几盘。”起身对南极仙翁施礼道:“仙翁自便,王母之意我知晓了,杨戬留下我自会合计。”

  通玄真人也起身见过南极仙翁,南极仙翁出洞去了。

  通玄真人笑道:“今日真是二龙相会呀!”

  东华帝君道:“辛老怪,你说此事何解?”

  通玄真人道:“恭喜木公新添高徒。”

  东华帝君道:“此子三界少有,我虽爱不忍释,然这洞府人来人往蜩螗羹沸,加上我琐事缠身,实乃水里纳瓜。”

  通玄真人道:“以此言,这附近仙岛俱不好留他,不然还未道成,便生事端。”

  东华帝君道:“有理有理,王母之意自不待言,能传此玄功之人绝无仅有,着实要头疼一番。”

  “贫道告辞了,帝君慢慢想来。”通玄真人笑着起身要去。

  东华帝君急忙扯住道:“休溜,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

  “谁识变化情,木公久陷公务,必疏察查,此事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通玄真人在东华帝君脸边低声几句。

  “果然好浪游,天下事逃不出你辛老怪耳也!”东华帝君喜眉笑眼放开通玄真人。

  通玄真人道:“傅重,你在此陪东方朔耍几天,师父到时候自来取你。”

  原来东方朔在洞府中无人相陪,见傅重过来便想留傅重几天,于是向东华帝君求情,这东华帝君拗不过他,便与通玄真人打赌:若赢了棋,傅重就留下;若输了棋,就传傅重一道术,此事四人俱知。

  虽然东华帝君靠杨戬帮忙取胜,但通玄真人碍于面子,不好在晚辈前食言。傅重有小伙伴一起玩自然无言,跟东方朔送通玄真人出洞府。

  “杨戬,过来收好棋,我出恭来,等会跟我走两局。”东华帝君说完离去。

  杨戬上前分了黑白,重新放回棋篓,立在旁边等候。

  一会东华帝君回来仍坐东边,手一指道:“坐下,我不欺你,让你先行。”

  杨戬坐了下来,执黑落子,接着东华帝君落子,一会布下几十颗,棋盘虽小,却引得你思我想。

  一个时辰下来,东华帝君就投子认输了。

  收棋再来,东华帝君仍旧是让杨戬执黑先行。

  又过一个时辰,白棋已落后许多,东华帝君正苦闷思法。

  此时东方朔和傅重跑入,东方朔道:“启禀老爷,外面有玄都童子来,传请老爷去离恨天兜率宫。”

  东华帝君大喜,道:“你去牵我坐骑来。”

  东方朔带傅重去了。

  东华帝君道:“杨戬,这盘未完,就此和了,你收了棋,等我回来再重新来过,不得外出乱走,免生事祸。若肚空,府中自有招待,问东方朔就可。”

  东华帝君起身往门口去。

  杨戬跟到门口,见东方朔领傅重牵了一头巨熊等在门口,那熊足有四五丈高,通身乌黑,见东华帝君来,便匍匐地上。

  东华帝君上了黑熊,手一拍,黑熊四足生祥云,腾空去了。

  杨戬心道:“在世间闻听仙人骑鹤、骑鹿、骑麒麟等,未曾听过骑熊的,这东华帝君真是不同一般。”

  东方朔道:“杨大哥,你跟我们一起玩吗?”

  杨戬道:“帝君吩咐,我还是好好待府里吧。”

  东方朔道:“那你还去刚才亭子休息,我跟傅重出去逛会,亭子旁边的屋里就有吃的,你随意。”

  杨戬谢过,东方朔与傅重跑跑跳跳去了。

  杨戬回到亭子,心事重重:“不知帝君如何安排?不知母亲是死是活?妹妹杨莲现在何处?大哥白虎怎么样了?”一会这个一会那个,胡思乱想中觉肚中饥饿,便到亭旁石室中找寻吃的,室中放满了异果仙桃,玉液琼浆,俱见所未见。

  杨戬挑几样吃了,唇齿留香,回味无穷,果非平日所食可比,不觉又多吃了几样,多喝了几口,出来有些困,倚在石桌上睡了。

  睡梦中,听得有人叫唤,杨戬睁开眼来,原来是东方朔与傅重拿了东西叫他吃。

  东方朔道:“杨大哥,你吃过么?”

  杨戬点点头,全身舒畅无比,猜是那奇果玉液的效力。

  杨戬看着东方朔与傅重坐在台阶上津津有味吃着,好奇道:“曼倩,你如何来到此处?”

  东方朔道:“我自小通晓文书经史,得仙人指点得道上了天庭,玉帝嫌我淘气,遂不喜。帝君上次见了我说合他口味就讨了来。”

  杨戬点头,想起心事便不再多言。

  吃好东西,东方朔道:“我今天还有功课未做,恐老爷回来察点,杨大哥,你先陪傅重耍耍,我去了。”说完离开了。

  杨戬跟傅重打声招呼,言语不多,时时发呆。

  傅重忽道:“杨大哥,你有心事。”

  “何出此言?”杨戬心中诧异道:“小小年纪,还会说出这话。”

  “你之神态一望而知,我想心事时,师父也说一瞧便知。”

  “你也有心事?”杨戬笑了。

  “那当然,杨大哥,你是个好人,要不我们来个交换。”

  “你怎知我是好人?”

  “我会看人,师父教的,适才出洞的时候我还问过师父,师父点了头。”

  “那你说我们来个交换是何意?”

  “我把我的心事说予你,你把你的心事也说予我,但要遵从两条。”

  “那两条?”杨戬乐了。

  “一,说的心事须是货真价实的;二,须守口如瓶。有些事东方朔也不知,他太机灵,我怕漏。”

  “拉钩,说定了。”杨戬神出手来,心道:“好条理的孩子,有点意思,猜他心事定闷藏了很久,自己之事告诉他也无妨。”

  傅重兴奋的伸出手来,两人拉了钩。

  傅重道:“杨大哥,我先说。我家在中傲仰洲傅启山西边三十里的傅家岙,我尚未出世就没了爹。我娘怀我时,傅奇山上有虎怪吃人,纵陇湖中有蛇怪害人,爹爹被虎吃了,是我娘、爷爷奶奶含辛茹苦养我到六岁。我从小就渴望学得本事,把那山中虎怪、湖中蛇怪杀了,为我爹爹和所有无辜者报仇。后来来了一位大哥,降服了那虎怪,那老虎便隔三差五暗中给我家送兔送鹿。之后我被一妖女摄去,却阴差阳错是那老虎救了我性命,老虎为了救我身中奇毒。再后来,那位大哥赶到医好老虎,在山上我就被师父带了回来,如今已两年多了。”

  傅重顿了顿,道:“我常想我娘、爷爷奶奶如今是什么模样?师父说他们还好,可我对他们依旧是昼思夜想;那老虎吃了我爹却救了我,我该不该找他雪仇?那大哥如今何在我也切切在心,师父收我时,他怕人家欺负我,就收了我做弟弟。杨大哥,你说我该不该找那老虎寻仇?”

  杨戬听得傅启山,心道:“大哥说过白虎就是傅启山降的,待会再问问看。”

  原来赢冲与杨戬说此事时没提傅重名字,只说一个小孩。

  杨戬道:“此事去住两难很棘手,换我也很难抉择。”

  傅重不语。

  杨戬道:“第一个问题好解决,你求师父让你回去一趟看看家人再回山不就行了?”

  “师父说时不久留,要我得抓紧修道,我十六岁才能见到家人。”

  “回去一趟想必无关痛痒,你师父也太小题大做了。”

  “听师父说,几千年一遇的天劫就要来了,魔主就要成形,望我能出点力,我尚未完全了道成仙,回去会分心的。师父时常带我出来结识各路神仙,增长见识,偶尔还能让人传点道术。”

  杨戬奇道:“什么天劫?什么魔主?”

  “师父未曾明说,嘱咐我不可多问多说,只管修行炼法。杨大哥也不可对外说起此事。”

  “我定严守秘密。”杨戬心道:“这孩子甘之如饴,殊为不易。”

  傅重长吁一气道:“杨大哥,轮到你了。”

  “好。”杨戬左右看看,思索一下道:“我母亲是天宫仙女,父亲是凡间确州城里一书生,母亲有次私自下凡遇到我父亲,两人一见倾心结为夫妻,生了三个小孩,我排行老二,上有大哥,下有妹妹。我一岁时,父亲瞒着母亲把我送给了他结义大哥,因为那结义大哥没有小孩。后来在我三岁那年,有人把我母亲私自下凡的事奏予了玉皇大帝,玉帝便派天兵天将拿了我父亲兄妹上天。我父兄都是铮铮铁汉,不肯低头,竟遭雷轰电击,当场粉身碎骨。众仙见我妹妹可怜,求情玉帝网开一面,我妹妹才得以存活,不知现在何处?我母亲被压在烂桃山下已十五年了,生死不明。”

  说道这,杨戬心如刀绞,虎目含泪,不能自已。

  傅重道:“杨大哥宽心些,帝君会想办法的,我学会本事也帮你去救你母亲。只是我有个疑问,你不是送给别人了吗?又是如何知道这些事的?”

  杨戬轻轻拍拍傅重肩膀,续道:“嗯,好傅重,再听我说。我父结义大哥姓赵,家里祖辈留下了不少家当,我在赵府衣食无忧。爹爹给我请了不少老师教我习文学武,我自小力大,到十八岁了,有泾河蛟龙作怪,被我斩杀。又有四个恶霸之子横行城里祸稔恶积,被我杀了三个,关了一个在牢里。那四个恶霸都富埒王侯,便贿赂公行通了官府,以莫须有的罪名拿了我爹爹。此时我亲生母亲听我有了些名气,恐我身世漏给天界,便托梦给我结义大哥要他来劝我埋名隐姓,结义大哥在我爹被押的途中救了我爹,如此我父子见了最后一面。结义大哥私下跟我说了我的身世,我初有疑惑,之后官兵围了我父子,突围中我父受了重伤不治,离世前跟我说了我的身世,我才确信不疑。”

  杨戬停了停,续道:“后来我与结义大哥去寻那四个恶霸报仇,被他们请的几个妖道算计,脱身时烧了我母亲在我小时给的符印,西王母就让南极仙翁把我救了。后来西王母与南极仙翁跟我全盘托出,然后就到了这里。我也苦恼几事:何时才能把母亲救出来?妹妹现在如何?何时能见到她?结义大哥为了救我,也被那几个妖道追赶,不知凶吉如何?”

  傅重道:“杨大哥,你也要学得神通变化才办得这些事呢。”

  杨戬点点头。

  傅重道:“我师父临走时定跟帝君说了你的去处,只要帝君送你去就行了。”

  “我也这么想,可帝君拖住我走棋,不知何时才能去得。”

  “杨大哥,你是赢是输?走了几局?”

  “第一盘我赢了,第二盘还未走完,不过帝君形势已不行了。”

  傅重突然压低声音道:“杨大哥,我和东方朔都知,若我师父赢了,帝君轻易不放人走;若是帝君赢了,一切好说呢。”

  杨戬如开茅塞,喜道:“多谢提醒。”

  傅重似有所思,道:“杨大哥,不知我两人谁先得道下山,要不我把我家里人相貌说予你,你也将你家人相貌说予我,谁有机会碰到便可报个平安,你看如何?”

  “当然可以。”杨戬心想:“好个傅重,别看外表厚重,其实人小鬼大,算路精明着呢!可惜连妹妹、母亲什么样子都不清楚。”

  傅重说出心事后似乎变了一个人,兴致勃勃说了家人相貌与傅家岙方位,又道:“认我做弟弟的大哥跟你个头相仿,只是眼睛深些,鼻子大点,叫赢冲,是竜吟山赢家庄人。”

  听得此言,杨戬心喜:“竟跟我结义大哥同名同姓同地,只是大哥比我要高出一些,待我问个明白。”

  原来傅重是两年前见的赢冲,赢冲个头已高出不少。

  杨戬道:“救你的老虎可是只大白虎,长五丈有余。”

  “对。”

  “那老虎是不是被你赢冲大哥收到一个五色的袋子里?”

  傅重奇道:“赢大哥是有个五色的袋子,不过里面装了海物,你好像看到一样。”

  “傅重,你说的大哥也是我结义大哥赢冲。”杨戬接着把赢冲、白虎的事拣了些说给傅重听。

  傅重连道:“是是是。”

  杨戬再把跟赢冲结拜之事说了,傅重听来确认无误,兴高采烈抱住了杨戬,宛如多年未见的好友。

  杨戬笑道:“以此说来,我还是你二哥呢。”

  傅重当即单膝跪道:“二哥在上,请受小弟一拜。”

  杨戬大喜,扶起傅重道:“三弟免礼。”

  两人相视欢喜,甚感畅快,一时烦恼也没了。

  傅重道:“师父收我时说我十八年后会再逢赢大哥,故二哥无须寝食不安。”

  “有你师父之言定十拿九稳,想来大哥吉人自有天相。”

  “我找东方朔助二哥脱困。”

  杨戬高兴点点头。

  忽听脚步声传来,东方朔道:“你二人为何如此喜气洋洋?快说来听听。”

  “无他,都是你讲过的嬉皮笑话,我说予杨大哥听。来来来,有事找你。”傅重说完拉东方朔去了。

  杨戬说出心事,人似乎轻松不少,宛若压在胸口的那块巨石卸了。

  没想到此间得了一个兄弟,杨戬乐得在洞府里走了起来,暗道:“帝君只说自己不可外出,这里面逛逛想是无碍。”不觉来到一石屋前,门是开着的。

  杨戬走入一看,这屋上四角悬有天灯,四周墙壁都是石格,上面或多或少放有竹简卷轴,室中摆有紫檀木桌椅,桌上有笔墨石砚,有一卷轴打开在案。

  杨戬心道:“这是帝君的书屋了。”又好奇神仙都看些舍子,忍不住来到桌前。

  只见那卷上写的是:【重兵之八】:名九天金刚降魔杵,重八万四千斤,先天精石金刚练就,长约三尺六寸五,上有五股金刚杵,中间三佛笑怒骂,下是三棱破魔刃,此佛门护法至宝,会者握之轻如草,击出重过山。本尊普巴空性智慧金刚,现传佛门护法天神韦陀天持。这后面空了许多空白。

  杨戬往后翻来一页,上面写的是【重兵之九】:名三尖两刃枪,重两万五千两百斤,长短可变,短时如针毛,长时撑天地,混沌灵钢炼成,前有三叉尖锋,两面有利刃,刃上有环,枪头镶有宝石红缨,枪身暗红,通体盘龙雕纹,舞动有声。曾现武夷山,现不知落于何处。

  然后又是一片空白,杨戬还想翻看后面,却听门外有人叫唤,只好走出门来。是东方朔与傅重找来,说东华帝君回来了,找杨戬下棋。

  杨戬来到亭中,东华帝君早已坐好,见杨戬来,忙喜笑招呼坐下,重新开局。

  东方朔、傅重作势在旁认真观战,这局还是杨戬先行执黑,大约到了一百多手,棋面各半。

  杨戬谨记傅重之言,不露痕迹中落后下来,到一百五十手,落差了五六目,东华帝君下的喜笑颜开。

  到了一百九十手,杨戬还是有五六目落后,遂起身道:“帝君老爷出去一趟长棋了,在下认输。”

  东华帝君怡然自得,哈哈大笑。

  东方朔抢道:“杨大哥,你不知我家老爷棋艺天下无双,前面输你是看你小辈,恐人说以老欺小,故未显真面。这局略出几手妙着,你自然不支。”

  傅重道:“我也听闻帝君老爷棋艺精妙,难怪我师父屡屡落败。”

  东华帝君听了甚是受用,微笑看着杨戬。

  杨戬道:“我得再去哪里学上几年才来请教。”

  东方朔道:“杨大哥算是有自知之明,再走下去定会难堪的很。师父,手下留情让他去吧。”

  杨戬道:“多谢两位提醒,还请帝君老爷指点去处,待我学精必来讨教。”

  东华帝君被说的得意,笑道:“今日我心情不错,在太上老君处讨了一粒“九转明目丸”,此丸常人吃了,眼能日见二十里,夜见十里,神仙吃了,能日见百里,夜见五十里。如今就算见面礼给了你吧。”说着拿出一鸡蛋大小的红盒给了杨戬。

  杨戬急忙谢过,东方朔和傅重都羡慕不已,东方朔道:“我老爷那是很提携晚辈的,且不说我得不少好处,杨大哥你看,见个面就送如此好宝贝,三界仅此一家也。”

  傅重道:“难怪我师父老来此处,平时总对我说,帝君豪爽无双,要我多多学习一二,闻名不如见面哪。”

  杨戬接道:“此言不虚,确实如此,我若能学到帝君老爷之九牛一毛就受用无穷也。”

  “都是虚名,都是虚名。”东华帝君摆摆手,笑着对杨戬道:“你与别人不同,今日不要吃,待得道出山之日再食,自有妙用。”

  杨戬道:“谨遵帝君老爷吩咐。”

  东华帝君对东方朔道:“去唤红鹤来。”

  东方朔先去了,东华帝君又对杨戬道:“你到洞口等候,我着人带你去个地方。”

  杨戬来到门口,见东方朔引了一巨大仙鹤入洞,那鹤通体酒红色,头一伸有五丈高,进洞只能低头挨过。

  一会,傅重先出来跟杨戬道别,刚说几句,就见东方朔引红鹤出来,纵有不舍也无法再言。

  东方朔道:“杨大哥,师父说他还有公务就不远送了,让红鹤送你,等你道成,别忘了来跟他老人家走几局。”

  “他日定来,替我多谢帝君老爷,傅重,曼倩,后会有期。”杨戬随即跨上红鹤。

  “坐好了。”红鹤双腿一蹬,翅膀一展,起于空中。

  那红鹤说来也怪,飞的不高不低,半云半雾的,却疾如雷电。

  杨戬有点不解,道:“鹤兄,是不是我体重过大,劳你费力。”

  红鹤道:“就是十倍于你我也可载。”

  杨戬道:“我闻仙鹤都是高飞九天,为何你飞的如此低端?”

  红鹤笑道:“你有所不知,刚才帝君老爷特意叮嘱,太高易与仙神碰面,太低常有妖魔风行,要我如此飞行,便可非诚勿扰。”

  杨戬道:“帝君老爷之慧无人及也。”

  红鹤穿山越海,快如掣电,杨戬看是往西南飞来。

  一个时辰不到,红鹤落在一山顶上,把杨戬卸下,道:“此乃南华山虎尾峰,是个清静所在,里面有个洞府,你自寻去吧。”

  还没等杨戬开口,红鹤便飞走了。

  杨戬无语,看起山景来,好山:烟霞袅袅瑞盈门,松柏重重青绕户。奇崖攀碧萝,幽径横春藤;粉蝶伴樱桃,黄鹂鸣翠柳。鹤鹿纷纭,猴猿来往。

  有诗赞曰:“碧山不凝白云遮,侧障四峰面而斜,细雨乍来激泼墨,寒烟欲散远笼纱。草涵新濡浇深翠,树隐残阳浓淡霞;独坐草庵收众妙,难宜蒙叟诵南华。”

  杨戬在山中行来,左有奇花异草,右是陡坡深涧。

  杨戬心道:“有人处,必有路。”依路来回找寻,终在山腰处见一洞府,旁边立有石碑,上有“云清逍遥洞”五字。

  洞门大开,有一小童在地上玩耍。

  杨戬向前道:“仙童可好,杨戬有礼了。”

  那小童起身笑道:“你是来拜师的?”

  “正是,只是不知师尊名号。”

  “此乃云清逍遥洞,里面有位仙师,名南华真人。”

  杨戬喜道:“还劳烦小哥引见。”

  小童脸一紧道:“引见不难,可有人事?”

  杨戬一怔,赔笑道:“今日来得仓促,身上未曾打点,改日一定补上。”

  那小童“扑哧”一笑,道:“跟你耍子呢,你还当真,跟我进来吧。”

  杨戬跟着小童入洞,那洞府依山内石架修成,地面平整,顶上四周凹凸不平,第一进有方圆十几丈宽,高有三四丈,旁边有左右两石室。

  来到第二进,方圆有二十几丈宽,高约有四五丈,左右都有泉池,上面白雾飘逸,中间一石凌空伸出,上坐一人扎青布巾,面如白玉,双眼微闭,三须乌青,暗蓝道袍。

  小童道:“仙师,杨戬到了,弟子先行告退。”

  那人睁开双眼,微微点头,小童化成山鹿出洞去了。

  杨戬跪拜道:“弟子杨戬,参见师尊。”

  那道人道:“你怎知我会收你为徒?”

  杨戬心道:“东华帝君和通玄真人定不会乱拣人。”回道:“我适才见得洞府名号便知师尊必是方外高人,弟子杨戬非仙师不拜也。”

  那道人道:“此话怎讲?”

  杨戬道:“云清者,拨开迷雾可见日月也;逍遥者,得道成仙乐逍遥,天地任我游也。”

  那道人笑道:“好个可见日月、天地任我游!此话受用,看来无论何处都喜赞表。贫道庄周,杨戬,你我有师徒之缘,今日我当收你为徒。”

  这道人正是南华真人庄周,这日打坐时忽然心血来潮,掐指算来已知事由,心中欣喜,时苦未见慧根人,久久膝无徒乃至神道难传。今日有高锟璞玉来拜,便唤山中仙鹿门口侯着。

  又见杨戬模样超群拨类,南华真人心里更是欢喜,暗道:“也不旺传我道法。”

  杨戬大喜,重新拜了三拜,道:“弟子杨戬,今日拜南华真人为师,天地为鉴。”

  南华真人一飘而下,扶起杨戬道:“你袋中“九转明目丸”先交予我,此乃道中宝物,你筋脉未通,神道未成,食之可惜,来日再用。”

  杨戬一惊,把那盒子交予南华真人。

  南华真人将盒放入袖中,往洞中左右一指道:“此山唤南华山,此处是虎尾峰,山上多处有泉,而左右这二泉乃山泉之根,右暖左寒,上各有玉石一块,此后早晚你就在这二泉上打坐练功。”

  杨戬道:“谨遵师父法旨。”

  自此,杨戬便在南华山虎尾峰南华真人门下学道。

(https://www.biquya.cc/id20855/125374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