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最强三皇子 > 第25章 你装叉,我拍马屁

“除此之外,本皇子问在座群臣,今日之前,可否见过这首诗?”

文武群臣经过短暂的议论后,皆是摇头。

这首诗,在此之前绝对没有出现过。

若是出现了,铁定会引起轩然大波啊。

“哼,其他人写不出此等诗篇,但是我二弟绝对能写得出来,一定是他之前写好放在殿中,而你趁他不在偷出来的。”

“二弟的文采,在我大黎无人不知,更是被盛赞为文曲星下凡,也只有他才能写出如此绝美的诗篇!”

李昱很是笃定的说道。

就这么把扬名立万的机会送给了二皇子。

估计远在外地的老二知道朝中发生的事情后,得笑的尿了裤子。

还真是人在外地走,喜从天上来呀。

李孝承都被气笑了。

他抄二皇子的诗?

是二皇子抄他的诗好吧。

不过,现在也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他和二皇子的账,以后自然会算。

“大哥,三弟知道不光你和徐丞相质疑,其他人也同样在质疑这首诗是不是我所作。”

“其实,想证明这件事,也非常简单。”

李孝承笑着说道。

别看这只是简单一句自正的话,里边可是藏着很多坑的。

其一,李孝承并未和李正明针锋相对,而是把态度放得很端正。

这自然是表现给便宜老爹看的。

你大儿子质疑你三儿子的能力,而且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不顾亲情和家族团结,这不是打你这老爹的脸吗?

而你三儿子是怎么做的?

没有当众和对方撕破脸皮,而是用自己的方式证明清白。

谁的格局大,一目了然了吧。

其二,李孝承着重说了,李正明和徐丞相提出了质疑。

其他人虽然心有质疑,但是人家没当众说出来,这就把李正明和徐丞相化为了一党。

当朝大皇子,而且还是太子最有力的竞争者,同当朝丞相穿一条裤子,作为皇帝能不多想吗?

李昱自然看出三儿子话里的意思,暗骂了一句腹黑的小狐狸。

不过,他却并没有真的生气,而是更加欣赏了。

这件事儿,三儿子处理的有里有面。

面子上保住了李家的团结。暗地里又阴了李正明和徐征一道。

这绝对是个不吃亏的主啊,也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事儿。

至于他们兄弟几个是否真的团结,压根都不在李昱的考虑范围内。

普通人家,兄弟间还各自藏私,为了争夺家产,打的头破血流都不少。

更不要说高高在上的皇族了。

那个位置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只有强大的人才能最终坐上去。

最是无情帝王家!

李昱就是靠各种手段打压其他兄弟,最终坐在这个位置上的。

他又怎能要求儿子们和睦团结呢?

这根本就是个假命题。

在他心里,只要不闹出人命,良性竞争是没任何问题的。

甚至,他还非常支持。

没能力的人坐在了这个位置上,那不是害了李家,害了整个大黎吗?

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的世代拼搏?

“如何证明?”

大皇子冷声质问道。

此时的他还并不清楚,自己已经掉进了李孝承的陷阱里。

他背后站着的外公属实看出来了,但当着皇帝的面又不好出声提醒,只能在心里暗自叹息。

自己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呀?

老天爷怎么给了他这么没脑子的外孙,这不是欺负人吗?

政治斗争,何其凶残?

走错一步,可能都会万劫不复。

自己这老骨头还能活几年啊。

若是哪天撒手人寰了,家族可怎么办啊。

李孝承自然不知道李尚书的心中所想,也不屑于知道。

他挺胸抬头,目光直视在场的文武群臣,一字一顿的说道:“当场作诗!”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凸显出了无与伦比的自信。

当场作诗,这得对自己的文采学识多么自信!

哪怕是曹煜和曹国强,听到李孝承的证明之法,也不禁眉头微皱。

他们承认,李孝承这首诗写的确实好,如果让他们来写,恐怕一年半载也写不出来。

即便勉强写出来,意境上也差很多。

“这,三皇子殿下是不是有些太拖大了,我承认,作诗需要灵感,有的时候灵光一现,确实能写出不错的诗句,但若是现场作诗,难度实在太大了。”

曹国强好心提醒道。

他有感觉,这首诗绝对是李孝承所作,不然,他不会表现的如此自信。

还有就是,他自己也是文采斐然的年轻人,和李孝承之间好像产生某种惺惺相惜之感。

所以才会顶着大皇子和徐丞相的压力,站出来替李孝承说话。

当然了,由于曹国强是个书呆子,官场上的事情他不懂,甚至连人情世故都差一些。

劝说的时候,话也有些不好听。

好在李孝承是个不拘小节之人,并未把此事放在心上。

而且,之前他就想把这书呆子拉进主角团,能够多交流一下,自然也是好事。

“小曹大人,这就不用你担心了,而且,为了这次自证更加有说服力,我准备命题作诗,而出题的就是现场的各位大人。”

李孝承笑着说道。

然而,此话一出,再次让原本沸腾的大殿变得更加沸腾了。

现场作诗也就算了,还让他们出命题!

这无异于把难度又提升了几倍不止。

自己命题和别人命题,天差地别。

因为前者还存在作弊的可能性,毕竟把以前写好的诗拿出来,那也是可以的。

至于水平如何,能不能比得上这首边塞诗,就仁者见仁了。

如果别人出题,那之前的准备可就用不上了。

完全考验真才实学,或者说临场应变能力。

“三皇子殿下,您是疯了吗?作诗的题目五花八门,风花雪月,日光星辰,甚至店外的一草一木都可以作题,这范围实在太广了。”

“在咱们大黎王朝,能够勉强做到的,恐怕也只有诗王和二皇子两人了吧。”

曹国强一边摇头一边提醒道。

他觉得李孝承疯了。

今日风头已经出得够大了,怎么不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呢?

万一要是玩脱了,那之前所有的名声都将毁于一旦。

甚至还会被扣上自大狂的帽子,对李孝承的前途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https://www.biquya.cc/id173614/5679312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