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最强三皇子 > 第89章 吓坏的江南官员

“吁!”

该来的还是要来的,李孝承勒马停在刺史李大人等官员身前。

他面色冰冷,身上还有未干的血迹,整个人看起来很恐怖。

原本就害怕的李大人此刻更是被吓傻了,甚至连行礼都忘记了。

确实,对于一位心虚的臣子来说,没有什么比看到上官身上带血更恐怖了。

这是在路上杀了多少贪官啊!

马上就要轮到自己了吗?

我的天哪,太恐怖了!

“李大人,还愣着干什么呢?赶紧带着大家迎接三皇子殿下。”

随着曹煜的提醒,江南郡的众位臣子才反应了过来,双膝跪地,高呼三皇子殿下。

“曹大人,你先起来。”

李孝承只是让曹大人起来,并未理会李大人等人。

没有三皇子的令,他们谁都不敢动,跪在地上,颤颤巍巍的,屁股撅得老高。

哪里有半点本朝臣子的形象,更像是帝国的汉奸。

“你是江南郡刺史李大人吧,本皇子且问你,城外那么多灾民,为何不开城门放进城中?”

李孝承问道。

李大人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颤颤巍巍的说道:“回三皇子殿下,灾民数量太多,城内官府救济粮不足,如果全放进去,无法保证粮食均分,到时,灾民恐会生变,影响江南城正常运行。”

“本皇子在问你,门外那么多山贼土匪,你这当刺史的,为何不派兵讨伐?难道是知道这些土匪的真实身份,把你的胆子吓破吗?”

李孝承继续发问。

“这,这……”

李大人不知如何解答。

因为李孝承说的是真的,他就是被吓破了胆子,不敢招惹那些不怕死的山贼。

可这话能说吗?

他是江南郡的父母官,除暴安良,守一方平安是他的职责。

找个借口,说城里的官兵不足?

开什么玩笑,府衙可是有整整两百名官兵,而那股土匪才多少人?

撑死也就一百。

数量是对方的两倍,他都不敢出兵讨伐,还说个轮子啊。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郡县内自有的兵没那么多,充其量三五百。

一旦有战事爆发,朝廷会发征兵檄文,百姓们拿着檄文到官府报道,然后组织人训练,上战场。

以前,大黎实行的是募兵制。

国家刚刚建立,百姓们还很能打,骨子里也有股狠劲儿。

只要皇帝振臂高呼,他们会立刻组成军队,官府每个月发给他们军饷。

而现在,大黎实行府兵制,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在重文轻武的国策下,百姓们对战争没多大兴趣。

他们更喜欢读书,就算读一辈子书,最后一事无成,他们也觉得这事很高雅。

打架都实在太俗了,也就没人愿意参军。

哪怕朝廷发了征兵檄文,大家也不感冒。

无奈,府兵制也就应运而生,把田产给各家各户发下去。

一旦朝廷有用兵的需求,每家每户按照人头出兵出人。

这种是强制性的,不来都不行。

而且,还不用给分发军饷,打仗时用到的兵器,马匹,棉衣,甚至刀剑,都是官兵自带的。

只有铠甲,弓箭,这种制作难度高,杀伤范围大的武器,朝廷会分配。

两种制度,不能说哪个好哪个不好,都是社会发展后的必然选择。

“李大人,你可真是江南郡的好父母官啊,一场大灾,让你搞的全郡乌烟瘴气,百姓死伤无数,敌国更是骑到我大黎脖梗上拉屎,对内伤了百姓的心,对外被辱了国格,你说本皇子还要你这个官儿有什么用?”

李孝承紧握双拳怒声道。

这个老匹夫,怎么不嘎嘣一下死了呢?

耽误好人上位!

他要实行皇子殿下的特权。

“三皇子殿下三思,没有朝廷的诏令,你还不能罢免一郡刺史,而且就算朝廷不缺官员,可那些新调配过来的没有经验,对当地情况也不熟悉,还不如用李大人呢,等这次灾情过去,再听朝廷那边的意见,三皇子殿下觉得如何?”

曹煜见三皇子要发飙,迈步上前,很是小声的提醒道。

“那就先让这家伙多蹦哒几天,曹大人,咱们先进城,江南郡的事迫在眉睫,必须解决,本皇子得在这再耽误一些时间,不过,本皇子向您保证,最多两天,两天若是还没解决,本皇子也会前往靖州。”

李孝承深吸几口气,将心中的火气暂且压下,回答道。

“可是,三皇子殿下,江南郡的情况您也看到了,这哪里是咱们能处理了的?咱们确实带了些金银和粮食,可根本不够用。”

曹煜的声音很小,但传达的意思却很明了。

三皇子殿下,咱们就不要趟这趟浑水了,赶紧走吧。

老臣知道你的拳拳报国之心,可这些事儿朝廷都解决不了,你一个皇子能解决吗?

你是有粮食,还是有钱?

这可不是一两千受灾百姓那么简单。

整个江南郡,受灾百姓高达十几二十万,每人每天耗费一斤粮食,这是多少啊?

而且,你救灾还能只救一天吗?

怎么也得挨过这个冬天,等到明年春种的时,官府发配种子和口粮,百姓们才能自给自足吧?

趁着你现在威望没损,就别往里跳了,留下来没能救灾,那你的名声就完了。

朝中可还有那么多眼睛盯着你呢,尤其是大皇子和二皇子,恨不得把你生吞活剥。

摊上一个出使靖州的任务,已经够呛了,怎么还能给自己加戏呢?

三皇子殿下,你可长点心吧。

短短几个呼吸的对视,曹大人传达给李孝承的情报如滔滔江水。

李孝承心里也很感激曹煜,但他明白,这件事谁都劝不动,非解决不可。

而且,他心中也有了计划。

他一直都不是个愣头青,能说出留下来,就有留下来的理由。

“曹大人,不用再劝我了,我意已决,解决不了江南灾情,我也不配做三皇子。”

李孝承表情严肃的说道。

而后轻夹马腹,骏马带着他进城去了。

自始至终都没看跪在地上的李大人一眼。

直到李孝承走远,曹大人才把老李扶起来。

(https://www.biquya.cc/id173614/5679306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