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 第170章 一把刀

  沈一贯等人也是面色大变。
  杨镐面色沉凝,提醒道:“次辅,一定要想办法让陛下收回成命!必须要让陛下改弦更张,这两个选择,哪一个都不能付诸实际!”
  沈一贯摇了摇头,不甘感慨道:“陛下选了一个好时机,现在我们陷入这么大的政治颓势泥沼,士子请愿的风波陛下隐而不发,就是在提醒我们,若是现在敢忤逆圣意,他一定会紧抓着我们尽忠犯下的错误,对我们动手。”
  帝王心术!
  所有人不约而同在心中苦涩暗道一句,当今这位,真如顾宪成所说,把帝王心术用的炉火纯青了。
  这也是十年国本之争,居于乾清宫,却能把他们压得死死的,牢牢掌控天下的根本原因。
  说着,他看向顾宪成:“现在我们唯有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全力阻止朱泺选择做太子!”沈一贯咬牙说出,面色变得僵硬阴冷。
  大明的太子,一旦尊位确立,除非犯下谋逆之罪,否则是绝对不会被废除的。
  就算昏聩无能者,两百年间都无一人被废!
  因为这就是他们亲自构建理想秩序中最重要的一条!
  是他们自己的政治理念,如果朱泺选择做太子,朱泺只要不谋反作乱,他们就无法针对朱泺。
  沈一贯有理由相信,以朱泺的才能,绝对不会给他们留下谋反作乱的把柄。
  而若他们以才能,或者其他去弹劾朱泺,发起对朱泺太子之位的进攻,就等同于自己推翻自己的政治理念。
  作为理想秩序中,最为核心的政治理念,被他们自己推翻,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引发整个秩序的崩塌!
  大明文臣花费了两百年,终于建立起了道统高于治统的理想秩序。
  一旦崩塌,于他们的利益而言,后果不堪设想。
  所有人下意识点头。
  “次辅,那我们现在就应该从几方面着手准备了。”杨镐拱手建言献策:“首先确保朱泺不会选做太子,其次,削弱、瓦解其势力、实力!”
  杨镐说着,悲观的发现,阻止朱泺选做太子,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现在的选择权在朱泺!
  不在他们!
  “京甫不必悲观,我们先做可以做的事情。”沈一贯温言鼓励道。
  实则其本人心中也十分悲观。
  “朱泺现在最大的优势就是他掌控的兵权以及他的声望,我们就从这两方面着手进行削弱。”
  “首先兵权,我们最好能够将他手中掌控的五万兵力尽可能削弱,其中祖大寿最容易,祖大寿就要靠李伯爷使劲儿了,相信祖大寿不会不给李伯爷这个面子。”
  提及祖大寿,李成梁面色多少有些难堪。
  却也还是十分自信的点头说道:“此事交给我吧,祖大寿虽然被朱泺蛊惑,但是我相信,只要老夫开口,他会迷途知返的。”
  “其次是声望打击,尤其是愚民心中对朱泺的认同。”
  “关于这一点,叔时兄已经想好了对策。”
  杨镐主动推荐顾宪成。
  顾宪成心中窃喜,蓟州卫搞臭朱泺虽然失败了。
  但他拉拢杨镐成功了!
  顾宪成忙从袖口拿出折叠整齐的纸张,双手捧到沈一贯面前:“次辅,这是学生做的一篇文章,关于论讨倭之战的得失。”
  “学生搜集了朝廷在讨倭中的兵源损失,钱粮消耗,统计了几次摊派,百姓的付出,免除一年粮赋,百姓得到的回报。”
  “根据学生详细罗列的数据,可以目了然的看出,在这场战争中,尽管百姓被免除了一年粮赋,可他们摊派造成的损失,仍然大于朝廷对他们的粮赋的减免。”
  “朱泺的声望,很大部分来自于讨倭之战,百姓将他当成了再生父母。”
  “可这篇文章,其中对比鲜明的数据,却可以直接戳穿朱泺没有那么伟大!”
  “朱泺的胜利也就没有那么高尚、纯粹、伟大了。”
  “眼下愚民狂热,这篇文章还不适合公布,因为狂热的愚民眼下根本不会接受,等过个三五天,愚民的狂热消散后,再将这篇戳穿真相的文章公之于众。”
  “愚民们必然会忘记冷静反思。”
  “愚民之所以被称之为愚民,就是他们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的这篇文章,有足够的力量,扭转局势,甚至让愚民们对朱泺产生埋怨!”
  沈一贯一边听着顾宪成的分析,一边看着手中的文稿。
  唇角渐渐泛起笑容,里面的数据对比的确十分扎实!
  经得起推敲!
  做的比朝廷每年的年终统计都要清楚明了。
  至于顾宪成对这篇文章所引发的事态发展方向分析,他也完全认可。
  甚至认为顾宪成有些保守了!
  效果或许要远超顾宪成的分析!
  “古之善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沈一贯自言自语间,唇角的笑容渐渐化开,称赞道:“叔时大才,将愚民之所以愚看的透彻,也更能因利导势,善!”
  其他看过文章的人,均都不约而同冲顾宪成露出善意赞许的笑容。
  就连叶向高都对顾宪成产生了些许好感。
  “叔时,你就不要回乡了,留在我身边如何,虽然无法给你功名,但没有功名官身,我也可以让你拥有极大的权利!”沈一贯挽留道。
  顾宪成之才,让他更加看重。
  若非顾宪成如今已经绝了官途,他都要提防这个年轻人,将来会对他发起挑战。
  但现在没有完没有这个顾虑。
  故而沈一贯想把顾宪成留在身边,为自己出谋划策。
  顾宪成故作一脸激动之色,躬身感激道:“学生谢次辅青睐。”
  紧接着,顾宪成苦笑道:“可如今学生在京师已经声名狼藉,学生做不到坦然面对,请阁老能准学生先回家乡一段时间,阁老但有差遣,学生定赴汤蹈火。”
  “学生回家乡,也不会就此消沉,一定为我们的事业,力所能及贡献自己的力量!”
  顾宪成才不愿在沈一贯身后当一个师爷的角色。
  他的野心更大。
  他要以整个士林,撬动庙堂!
  将来就是沈一贯这样的阁老,谁上谁下,也要由他顾宪成来决定!
  沈一贯哪知顾宪成的野心如此大。
  他成功的被顾宪成骗过去了,真的以为顾宪成是暂时无颜继续待在京师,是故闻言安抚道:“那就先回去,我会吩咐江南的门生故吏,故交好友帮你的,你想要讲学,那就讲学,不要担心江南士林冷淡,等你回到无锡家乡后,江南士林会全力支持你!”
  “多谢恩师!”
  他不就是想要这个结果嘛!顾宪成心中狂喜,就连对沈一贯的称呼都顺势改了,希望彼此间的关系能够更加牢不可破。
  沈一贯笑着扶起顾宪成,勉励道:“我的学生有很多,但我认为,你一定会是我诸多学生中最出色的一个,不要辜负我对你的期许!”
  “学生定不负恩师厚望!”
  “恭喜次辅,喜得佳徒!”李成梁立刻笑着恭喜。
  “恭喜阁老。”
  “恭喜阁老!”
  ⋯⋯
  有了对付朱泺的办法,又成了一段良师佳徒的美谈佳话,原本因宫中消息而压抑的气氛顿时消失。
  虚伪的笑谈声,恭维声接连紧闭的书房门内传出。
  咚咚咚……
  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这种良好的气氛。
  门被推开,吴襄面色难堪独自一人出现在门外。
  李成梁看到后,脸上的笑容凝滞,渐渐被阴沉取代。
  吴襄小心翼翼说道:“伯爷,祖大寿借口大军安营扎寨,公务繁忙,无法抽身,不肯来拜见伯爷!”
  所有人的脸色瞬间冷了下来。
  他们刚刚才决定从祖大寿着手,瓦解朱泺的军事势力。
  他们认为最容易的祖大寿,就马上给他们泼了一盆凉水。
  沈一贯看着李成梁隐隐有动怒的迹象,宽慰道:“伯爷无需为一个反骨仔生气,事实会给他当头棒喝,让他知道,站错了队的后果。”
  “我们的真正杀手锏是叔时的这篇文章!”
  话中,沈一贯还不由抖了抖手中的文稿。
  哗啦啦作响。
  李成梁面色难堪的点了点头。
  他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保证祖大寿会迷途知返,可祖大寿却狠狠地给了他一个耳光!
  ⋯⋯
  城外大军扎营地。
  麻贵走到祖大寿身边:“复宇兄,恩情是恩情,你拒绝去见李伯爷,或许心中不好受,但辽东军,若是再不做出改变,真的就要完了。”
  闻言,祖大寿转身,点头道:“西泉兄,我明白,只是……算了,不说这些了,我们一起去见见三位阁老。”
  麻贵笑着点了点头,二人往中军帅帐的方向走去。
  等二人到了的时候。
  戚金正在陪着赵志皋三人。
  相互见面寒暄后。
  赵志皋说道:“诸位将军凯旋回朝,陛下和朝廷本来应该第一时间对诸位将军的功绩进行嘉奖,不过情况大家也清楚。”
  戚金等诸将露出善意的笑容。
  皇帝父子摊牌,比嘉奖他们的事情尤为重要。
  他们愿意等。
  他们这些支持朱泺的人,更希望朱泺能够从这件事情中,得到最大的回报。
  “阁老放心,我们明白情况。”
  “让陛下与长皇子好好谈谈!”
  “阁老放心,军中兄弟绝对不会因此而闹事,我们可以绝对保证!”
  ⋯⋯
  赵志皋看着这些武夫的开明,心中不由感慨,他很清楚,这些武夫如此开明,根本原因就在长皇子!
  若是换件事情,不是事关长皇子试试。
  由此可以看出,长皇子在这些人心中的地位。
  刀握稳了!
  此念头,同时出现在赵志皋、于慎行、张位的心头。
  不过赵志皋尽管有些许忧虑,至少眼下对于武将们的配合还是很高兴的。
  他最担心武将们不满闹事。
  这可是京畿重地!
  数万从尸山血海中厮杀出来的精锐,一不小心哗变,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
  这时有一同出来慰劳凯旋大军的文臣匆匆走了进来,在赵志皋耳边低声私语。
  众人便看到,赵志皋的面色变了。
  戚金等人不由警惕,询问道:“阁老,发生了什么事?”
  赵志皋看着戚金等人警惕的神色,想要隐瞒宫中传出的消息,却又担心被误会,造成大军紧张,引发不可收拾的事情,略作犹豫,便开口如实道:“宫中传出消息……”
  “太子啊!这还用选择吗!”
  “对,咱们指挥使就应该当太子!这根本不用选择!”
  ⋯⋯⋯
  当帅帐内的将领听闻事情始末后,纷纷激动嚷嚷起来。
  “肃静!”戚金看着赵志皋等人的面色微变,暗道不好,冷冷训斥一句。
  自古以来,大明武将就对储君人选没有发言权。
  将领们的这种举动,会让文臣产生警惕,进而给指挥使朱泺造成不良影响。
  戚金深知这些弯弯绕。
  他抱拳歉疚道:“请阁老见谅,我们都是一切粗鄙之人,说话难免……”
  “无碍,无碍,我能理解你们与长皇子的袍泽之情。”赵志皋笑着宽慰不安的戚金。
  他的眼神却观察着帐内的将领。
  即便被戚金喝止,将领们不敢没规矩嚷嚷了,但是脸上笑容却是怎么也藏不住的。
  赵志皋心中忧虑此事,无心再在大营中久待,略作安顿后,三人带着属官迅速离开。
  砰砰砰……
  “指挥使要当太子了!”
  “经略要做太子了!”
  ⋯⋯
  三人前脚出了辕门,骑马没走多远,身后忽然有激烈的枪声和欢呼声传出。
  “骄兵悍将!”
  “这是骄兵悍将啊!”
  ⋯⋯
  赵志皋三人没有说话,跟随他们的属官却被吓得不轻,面色苍白,声音颤抖,直呼骄兵悍将!
  ⋯⋯⋯
  紫禁城内。
  靠近北门附近一个不起眼的货站。
  这里是建州女真一处细作点,也是努尔哈赤确认,已经被锦衣卫发现的细作点。
  所以他入城后,就大摇大摆的来到这里。
  努尔哈赤立于货站阁楼,听着城外传来的枪声,笑着自言自语道:“这枪声恐怕要让大明许多人夜不能寐了!”
  “我们女真人喜欢骄兵悍将,可大明却将骄兵悍将视之为洪水猛兽!”
  噔噔噔……
  脚步声响起,有人来到努尔哈赤身边:“大汗,李成梁邀请祖大寿,被祖大寿拒绝了!”
  努尔哈赤唇角的冷笑更浓了:“这条辽东土犬的局势越来越被动了,看来是时候去见一见这条土犬,彼此间,达成更加紧密的合作了!”
  ⋯⋯⋯
  乾清宫。
  朱翊钧站在宫门口,听着城外响了很久的枪声,询问道:“都有哪些反应?”
  骆思恭低眉臊眼的站在身后,闻言后,连忙汇禀:“沈次辅制定了削弱长皇子殿下声势的计划,不过关于陛下给出的两个选择,主动权不在他们,而在长皇子,眼下,他们对此无计可施。”
  “凯旋大军的军营中,将士们鸣枪欢庆,气氛高涨。”
  “诸将试图传递消息给长皇子,他们全力支持长皇子为太子。”骆思恭说的都心惊胆战,下意识抬头悄悄看向皇帝。
  只可惜,他只能看到皇帝的背影。
  朱翊钧眼中露出羡慕的神色,感慨道:“他这把刀是握紧了,而且是当下大明最锋利的一把刀!”

(https://www.biquya.cc/id173495/3126458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