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 第190章 问题

  朱常浩认真听着,他内心十分感激眼前的长兄,给他争取的机会,也十分重视这次机会。
  如果不是这位长兄,恐怕不久后他就要像其他封王一样去就藩。
  然后父皇终老也不会真正想起,还有他这么一个儿子。
  “皇兄,我知道了,你说的话,我全都记在心里了。”
  朱泺点了点头,交代道:“北直隶的卫所改革,我准备先从天津卫开始,不过我还要去盯一盯京畿三大营的整顿,所以会晚几天出发。”
  “在此之前,孙承宗、袁可立领兵三千,陪着你去天津卫。”
  “你们去了天津卫不要忙着着手改革,你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在我抵达天津卫之前,放下身段,深入到天津卫卫所的田间地头,把卫所私有化改革内容,宣传到位,确保天津卫卫所的每一个百姓都知道我们改革的办法,以及改革要达成的目的。”
  “为接下来的改革夯实基础。”
  “三千兵马,是给你们震慑那些卫所地头蛇的,但绝不可擅动兵戈!”
  “做事切勿急躁,切勿粗糙了事,天津卫是我们的首战之地,也是开启改革的示范点,做的精细一点,首战赢得漂漂亮亮,会为接下来的北直隶改革,乃至整个天下改革,扫清很多障碍!”
  “卑职遵旨!”
  “皇兄放心,我一定多听两位先生的!”
  ⋯⋯⋯
  翌日,朱泺亲自送朱常浩三人离开。
  与此同时。
  京畿北门。
  吏部尚书,内阁阁臣叶向高也在亲自将女真汗努尔哈赤送出城外。
  临别之际,努尔哈赤翻身上马,扭头冲叶向高说道:“叶阁老,想要对付一人,不能单单只是反对这个人的主张,这无异于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你们也应该提出自己的主张!没有自己的主张,你们永远也斗不过一个有主张,主动出击的人!”
  “多谢阁老亲自相送,告辞!”
  驾!
  在叶向高还愣怔之际,努尔哈赤在十几名建奴的护卫之下,催马离开。
  许久后,叶向高才回神,望着努尔哈赤离开的方向,自言自语道:“这奴酋到的确是个人杰!主张!主张!老夫明白了!”
  叶向高说着,唇角泛起一抹阴冷笑容,随即急匆匆上了马车,催促道:“赶快回宫!”
  ⋯⋯⋯
  城南。
  三大营。
  “向左转!”
  “向右转!”
  “立正!”
  ⋯⋯⋯
  三大营内,号令声、脚步声此起彼伏,热火朝天。
  在尘土飞扬中,海中砥、熊廷弼、朱钰等将领陪着朱泺在营内视察。
  朱泺一边观察,一边询问道:“有没有什么困难,有困难,现在提出来,再过些时日,我就要启程动身去天津卫了。”
  “三大营的整顿就只能交给你们了。”
  “虽然目前我大明最重要的问题不在军事上,但是想要确保改革过程中,国祚稳定,拥有一支强而有力,且忠于朝廷的武备力量是十分有必要的。”
  “是故,你们肩上的担子同样也很重。”
  “你们不但要把三大营训练成一支新式精锐,更要在三大营将士的心中,树立忠于朝廷的信念!”
  “卑职等明白,一定谨记指挥使的叮嘱。”几人齐声领命,海中砥紧接着说道:“指挥使,三大营的将士们还好,对抗演练的胜利,为我们整顿树立了威严。”
  “只是三大营的将领们……这些人对我们多有抵触。”
  “最根本原因就是五军都督府在暗中挑拨,支持三大营的将领,抵触我们!”熊廷弼接住话茬,愤怒说道。
  朱泺点了点头,低声说道:“这件事情你们不用操心,陛下已经决定,调大同总兵麻贵将军入京畿,执掌三大营,你们与麻总兵都很熟悉了,等他到了之后,你们好好配合麻总兵。”
  闻言,三人不由露出了笑容。
  “麻总兵要来执掌三大营?”
  “那太好了,有麻总兵出面跟五军都督府交涉,我们就能专注整顿了。”
  ⋯⋯⋯
  数日后。
  朱泺在早朝结束后,准备启程赶往天津卫。
  “燕王!”
  他与戚金二人走到皇城城门的时候,被身后传来的声音叫住。
  朱泺转身,就看到魏忠贤脸上堆满了笑容,小跑着过来。
  回来这么久,他都没见到这个人,差点把这个人给忘记了。
  “李进忠拜见王爷。”魏忠贤走到朱泺面前,连忙恭恭敬敬行礼。
  朱泺自从回来后,都没有召见魏忠贤,这让魏忠贤心中十分失落,他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朱泺已经成长大,完全看不到他这种小人物的高度了。
  魏忠贤不甘豪赌一场,什么都没有收获,所以他在等机会。
  现在终于有个机会,让他有借口接近朱泺,让朱泺记起他这个曾经的功臣!
  朱泺将魏忠贤扶起:“你当初对我施以援手,我没有忘记,在宫内我给不了你什么?钱货倒是可以报答你。”
  戚金饶有兴趣的看着。
  魏忠贤图谋更大,若是为了钱货,他也绝对不会冒那么大的风险,于是连忙摆手恳切道:“进忠帮王爷,是因为进忠忠于大明,绝非是为了个人私利,王爷能平平安安回来,奴才心中高兴。”
  “若非有个消息觉得必须告诉王爷,奴才绝不敢来打扰王爷。”
  “王爷,奴才无意间听闻陈大监提及,太医院诊断,皇后娘娘怀的是龙子!”
  话罢,魏忠贤小心翼翼的打量着朱泺。
  皇后怀有龙子。
  那就是大明的嫡子!
  这个消息一旦传开,定然会让本就不平静的大明朝堂更生波澜!
  而这个嫡子,在魏忠贤看来,也严重影响了眼前这位燕王的个人利益。
  “我知道了,你且回去吧。”
  魏忠贤愣愣的看着朱泺交代一句后,转身离开。
  不在乎?
  还是不想在他面前表露?
  魏忠贤心中狐疑猜测着,不管如何,在他看来,今天这个消息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让燕王记住他魏忠贤的功劳。
  今后只要不断给这位送宫内的消息,保持关系,将来这位王爷一旦问鼎九五至尊,就是他魏忠贤在宫内飞黄腾达的时候!
  出宫后。
  朱泺顿足,转身对着坤宁宫的方向一拜。
  戚金看着疑惑。
  却也没有去询问,虽然即便是亮明了身份,朱泺也一直保持着与他叔侄的亲厚关系,但这毕竟是皇家的事情。
  朱泺愿意告诉他,他会听。
  不说,他也绝不会随意打听。
  ⋯⋯⋯
  乾清宫。
  朱翊钧手中拿着朱泺那篇论卫所私有化的文章,认真看着。
  陈矩垂着双手,静静地站在一旁。
  “消息放出去了?”某刻,朱翊钧抬头看了眼陈矩,询问道。
  陈矩连忙答道:“放出去了。”
  “那混球听了后,有什么反应?”
  “燕王出宫后,冲着坤宁宫方向一拜就离开了,现在恐怕已经启程了。”
  陈矩说完后,小心翼翼悄悄打量皇帝,只见皇帝唇角微微上扬,泛起一丝笑意,翻动着文卷,自言自语说道:“有些聪明过头了,一眼就看穿了事情背后的本质。”
  感慨说着,朱翊钧把文卷放下,伸手轻轻拍了拍,拿起案牍上的一道折子,翻开了看了一眼,脸上露出厌恶之色。
  “这改革还没有开始,弹劾倒是先来了,百姓赚钱就是投机倒把,这些土犬,口中士农工商,商为贱业,背地里对这贱业却一点儿都没少做!”
  陈矩知道皇帝说的事情。
  百姓投机倒把,兜售老兵特别刊之事,已经有朝中言官上折子弹劾了。
  说什么,燕王的卫所私有化改革,尚未开始,便令民风不再淳朴,百姓不去努力耕种,人人投机倒把,此风不可开之类的。
  啪!
  朱翊钧将折子扔在地上,吩咐道:“留中不发,再有相同类似的折子递上来,司礼监就不要呈送朕这里了!”
  “都是一群土犬!”
  “盯紧各处,看一看皇后怀有龙子的消息传出,朝中百官的态度,还有从今天开始,你去负责皇后寝宫的一应膳食用度。”
  “另外告诉骆思恭,只要有天津卫私有化改制的任何消息,都要第一时间通报朕!”
  “是,奴才这就去办。”
  “定国公,这大明的江山都是咱们的老祖宗打下来的!好啊,现在要过河拆桥了!”
  “是啊定国公,现在也只有你能给大家伙做主了,你是不知道天津卫发生的事情,现在天津卫那些该死的卑贱军户,已经根本不听我们的了!”
  ⋯⋯⋯⋯
  定国公府。
  一群卫所世袭武官们坐在大堂内,剧烈的嚷嚷着,说道激动之处,声泪俱下,大声声讨朱泺过河拆桥。
  北直隶各地的卫所都是有五军都督府直辖,徐文璧作为五军都督府的大都督,与这些人很熟悉。。
  这都是他的下属。
  往年定国公府逢年过节的,也少不了这些人的影子。
  如今,卫所私有化改革开始后,天津卫首当其冲,天津卫的世袭武官,以及北直隶其他各地闻讯赶来的武官纷纷聚在定国公府,请徐文璧给他们讨个公道。
  徐文璧慢条斯理的喝着茶,估摸着这些人的怒火到了顶点的时候,他才放下茶杯。
  一群人注意到后,声音渐渐止息。
  徐文璧很满意现在的情况,他故作无奈说道:“这是圣上的意思,朝中沈次辅等大人们多次反对,可圣上听了燕王的,宁要一意孤行,本公也不是不想帮忙,而是实在没有办法。”
  “你们可以有限度的闹一闹,让圣上也听一听你们的想法嘛。”
  众人闻言后,相互看看周围同僚。
  大家都听出徐文璧的暗示了。
  就是要大家闹事。
  “国公爷,不是咱们不想闹事,是现在闹事没有人跟着咱们呀!”有人站出来,拍着手,无奈说道。
  “是啊,国公爷,那份老兵特别刊传播的速度十分快,尤其是有大量的该死百姓,专以此赚钱,现在别说京畿附近了,就是山东、河南,恐怕更远的山西、江浙等地都有人把消息送去了!”
  “那些该死的商贾在其中推波助澜,帮助消息扩散,军户们全都知道了,望眼欲穿盼着马上展开私有化呢,怎么肯跟着咱们闹事呢!”
  ⋯⋯
  徐文璧坐不住了,惊的坐直了身子,确认道:“消息传得真有你们所说的这么快?”
  “国公爷,我们说的已经十分保守了!”
  徐文璧更是坐不住了,现在的情况,与他预想的完全不同。
  他原本还等着看朱泺坐蜡,难以收场呢。
  可北直隶各地卫所下属传来的消息,似乎他的预料要落空了。
  “既然闹不成,你们进暂时在京畿住下来,本公帮你们疏通疏通关系,有人同样不喜欢这种折腾来折腾去的改革!”
  “到时候需要你们配合的时候,你们谁要是给本公软蛋了,别怪本公不客气!”话说到最后,徐文璧眼神狠戾的扫视众人。
  “国公爷放心,咱们没有一个软蛋!”
  “咱们的老祖宗打下了大明江山,现在倒好,老朱家要过河拆桥,没这么便宜的事情!”
  “对,过河拆桥?没这么便宜的事情!”
  徐文璧得到众人的许诺后,匆匆离开。
  ⋯
  沈府。
  同样有大量的官员聚集在沈一贯的书房中。
  不同于国公府的热闹。
  沈府书房则显得有些压抑。
  沈一贯看着众人,心中十分无奈。
  皇后怀有龙子这个消息,让以他为首的团体瞬间四分五裂,就应该支持皇后嫡出,还是三皇子之间,双方已经吵了一个月了。
  可依旧没有任何的结果。
  叶向高以及江浙出身的官员愿意支持他,与他一同支持三皇子。
  可湖广人官应震、黄彦士为首的楚地人,山东为代表的周永春齐地人,反对支持三皇子。
  认为嫡子继承更符合他们一直维护的纲常,同时皇后的嫡子,对上燕王朱泺,更具有身份上的优势。
  赢得机会更大!
  内部的意见不合,以至于一个月时间,他们什么都没有做成。
  只能任由看着朱泺在天津卫搅动风云。
  不能在这么混乱无序了。
  今天是沈一贯最后一次尝试统一意见,一起支持三皇子。
  如今依旧不成,那就只能暂时搁置这个问题。

(https://www.biquya.cc/id173495/3126456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