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叶二人面色青白,两双眼睛,冷幽幽的,如同一团鬼火似的盯着行刑台。
他们想要催促朱泺尽快处决。
却又知道,朱泺绝对不会如他们所愿。
直到日头完全露出来的时候,朱泺抓起面前的令箭。
啪嗒!
“行刑!”
令箭落地声清脆响起之际,朱泺的冷肃的声音也同时响起。
啊!
凄厉惨叫声中,鲜血喷洒涌溅!
沈一贯、叶向高看着徐文璧的人头滚落台上,面孔狰狞,怒目怨毒的盯着他们,惊的站起,却又双脚发软跌倒在地上。
二人面无一丝血色,如同鬼一般。
“沈一贯、叶向高你们不得好死!”
“爹!”
“老爷!”
⋯⋯⋯
哭喊咒骂声从行刑台下的亲眷们口中传出。
朱泺面色平静,缓缓起身,眼神鄙夷的看了眼吓瘫了的沈叶二人:“两位阁老,贰臣已经监斩,现在我三人该回去向父皇复命了。”
“来人,扶两位阁老上车!”
驱散黑暗的明媚阳光,照射在擂台上的血液上,格外的刺眼。
仿佛昭示着什么。
金色的光芒,忽然变为白炽色,更加夺目。
⋯⋯⋯
“老兵报告特别刊!”
“燕王亲自撰文,论如何正确看待改革,撕掉千年礼教缠在心中的层层裹脚布!”
“老兵报告特别刊,燕王言,裹小脚的拯救不了当下之大明,大明需要放足了!”
“裹小脚的拯救不了当下之大明,大明需要放足了!”
“燕王称,今日之改革需要冲破礼教的压抑束缚,大明需要放足!”
⋯⋯⋯
就当日头升起,城外行刑的时候,城内忽然出现了许多不携带武器的常胜军将士,呼喊着。
“给我一份。”
“给俺一份!”
“人人都有,人人都有,每个人只能拿一份!”
⋯⋯⋯
弄坊街巷,百姓们早不知什么时候就在里面等着了,等呼喊声响起的时候,瞬间涌出来。
万人空巷般的争着抢着索要下。
沉寂一夜的紫禁城,仿佛瞬间沸腾了一般。
在这沸腾中,朱泺与被惊吓不轻的沈一贯、叶向高二人一同入城复命。
⋯⋯⋯
“报,报,燕王文章,燕王文章!”
就当奉天殿的朝臣们心不在焉的向皇帝奏报一些琐碎事情的时候,殿外忽有急促汇禀声传来。
昏昏欲睡廷臣们瞬间醒神,转头往殿外看去。
所有人都明白,燕王真正的反击来了,就在这篇文章中!
朱翊钧也瞬间精神头十足,看着小太监捧着少数几张特别刊跑了进来。
朱翊钧的脸色瞬间变黑。
“陛下,燕王论改革的文章!”
朱翊钧瞧着薄薄的几张,黑着脸询问:“为何只有如此几张?”
小太监吓得结结巴巴解释道:“禀陛下,发放的常胜军将士出了新规定,每人只能领取一张,奴才等好不容易蒙混才筹集了十三份燕王的文章。”。
朱翊钧的唇角忍不住抽抽。
他是皇帝,更是那混球的老子!
老子看儿子写的一篇文章,都要这么困难吗?
他当皇帝,当父亲的面子还要不要了!
廷臣们的注意力大多放在了小太监手中的文章上,并没有注意到皇帝异常的反应。
陈矩倒是注意到了。
心中暗暗一笑,当即声音不高不低自荐道:“陛下,可否让老奴来为陛下以及诸位大人读燕王的文章。”
“燕王这么做,想来也是希望每个百姓都能够从中受益。”
朱翊钧恍然,他明白陈矩的提醒了。
老兵报告特别刊如今是洛阳纸贵。
每一个百姓得到一张,即便他们不敢走的更远闯一闯,可至少北直隶范围内还是有很多人敢去吧?
再不济,转手卖给那些敢闯的人,虽然赚不多。
单十几文钱就够百姓一日吃饱喝足。
即便每张只卖一文钱,对普通的百姓来说,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益了。
再则,那混球每次刊印上百万份,免费发放,也需要一大笔的钱财。
他那点俸禄恐怕不够。
送到蓟州卫的三百万两白银,还要养兵,也经不住这种折腾。
大明朱氏子弟,是一个劲儿的搜刮搂钱。
即便三子大把大把的撒金豆子,可那也不过是为了用金钱在宫外宫内建立坚固的利益纽带。
而这个混球,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自己倒贴钱!
朱翊钧忽然意识到,三王并封后,福王、瑞王尚未出宫,还住在宫中。
而那混球,与其他两个儿子不同,在外俯身做事。
却还没有自己的王府,说是封王开府建牙了,实则只要回到京畿,还是住在常胜军的军营。
思及这些,朱翊钧不由有些愧疚。
同时也欣慰,心中有一丝暖意。
在廷臣的暗暗观察下,朱翊钧点了点头,称道:“这样也好,省的大家乱糟糟的,有失体统。”
“把多余的送到太后寝宫、以及后宫各宫。”
陈矩在皇帝准许后,就小跑着下去。
再次返回,展开看到题目的时候,神色不由愣怔。
陈矩八岁入宫,就被培养,学识文采丝毫不输殿内的廷臣们。
殿内的廷臣看着陈矩的脸色,都意识到,怕是这篇文章很犀利!
不然陈矩不会如此。
“正标题:论如何正确看待改革,撕掉千年礼教缠在人心的层层裹脚布。”
“副标题:裹小脚的拯救不了当下之大明,大明需要放足!”
嘶!
当陈矩读出正副标题后,吸气的声音在殿内此起彼伏。
改革,礼教,缠小脚的。
这三个中心词几乎在瞬息之间被廷臣们提炼出来。
燕王把改革的矛头对准了礼教!
对准了裹小脚的。
许多人甚至都猜测到,裹小脚的一定是指保守派,沈一贯、叶向高这些人!
将大明的栋梁忠诚,比作裹小脚的女人,狠辣犀利!
笔锋如刀!
而从正副标题的安排,精通八股的廷臣们,甚至已经知道这篇文章的整体架构布局了。
一定是先对千年礼教。
然后对裹小脚的!
陈矩眼神余光看着殿内重臣,心中也紧张的捏了把汗,不过他还是控制着情绪,抑扬顿挫朗读起来。
“什么是改革?”
“改革一词很早便出现在我汉家文献中。”
“后汉书·黄琼传:“覆试之作,将以澄洗清浊,覆实虚滥,不宜改革。”
“梁武帝本纪,百官俸禄,本有定数,前代以来,皆多评准,顷者因循,未遑改革。”
“元户部典章:自开彻以来,其汉人等别无定制,以致相争词讼纷扰如此,若依旧例卒难改革。”
“由此可见,改革并非我大明朝独有,历朝历代都有改革,亦可证明,改革非洪水猛兽。”
“改革,便是改变旧制度,改变旧事物。”
“改革的初衷是什么,改革的本质是什么?”
“我看来,改革的初衷是为了增加朝廷的综合国力,改善百姓的生活,让百姓可以过得更好。”
“改革之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高祖皇帝领导义军,北伐中原,推翻元庭的残暴、无序统治,是使天下进入平和、良序发展的革命。”
“天地格而成四时,汤武革命,顺乎天应乎人,革命即改革。”
“组织大范围的流民,开垦荒地,将人力物力组织起来,成立卫所,同样是一种适合当时客观环境的改革。”
“有效的组织,让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才得以在数十年的大乱后,使天下迅速稳定,百姓过上安定有序,温饱的日子。”
方从哲等人听闻这段后,心中忍不住暗骂一句奸诈!
虽然还不知道下文的内容。
但这段关于高祖皇帝起义的论述,已经让所有人看到了燕王朱泺的高明。
高祖皇帝的起义是改革。
那么改革就不是动摇大明社稷,是对高祖皇帝开国最根本祖制的继承!
为接下来展开进攻夯实了根基!
更甚者,今后如果有人反对改革,那就是质疑高祖皇帝起义的正义性?
而高祖皇帝起义的正义性能够质疑吗?
得国之正可是他们文人那些先辈们冠以的!
偏偏,对于高祖皇帝起义,推翻残暴元庭,创立大明,恢复社会良序,组建卫所等等一系列施政方阵,称之为革命,等同于改革。
解释的还就是十分的恰当准确。
让人无法攻击。
天地格而成四时,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从汤武时期,起义,推翻前一个朝代,就被称之为革命。
他们总不能连这么久远,无数朝代定义的东西,都去推翻吧?
赵志皋、于慎行等人则频频点头。
赵志皋转头冲于慎行低声笑说道:“可远,看来你这个老师难当了,燕王殿下的学识底子十分深厚扎实的!”
“汝迈兄是羡慕了吧。”
二人随即无声一笑。
朱翊钧也听的连连点头。
⋯⋯⋯
“我大明两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各种各样条条框框的礼教规矩。”
“固然无规矩不成方圆,可条条框框太多了,民间被撕裂陈一个个圈在条条框框规矩形成的孤岛中。”
“百姓这做不得,那做不得。”
“做这,圣人不高兴了。”
“做那,圣人又不高兴了。”
“那好,啥都不做,好吃懒做吧,圣人还是不高兴!”
噗!
噗!
陈矩抑扬顿挫的读到这段的时候,朝堂内有忍不住的笑声传出。
即便是如张位这种对圣人尊敬的人,也面色憋得一片通红。
他们甚至能够想象得到,燕王朱泺在写下这几句话时,洋洋得意的模样。
“吾窃以为,此非圣人所为,圣人若知吾辈徒子徒孙,将其教化万民的理念扭曲如此,恐也会神魂不得安宁,唾沫吾辈孝子贤孙无才、无德、无耻,更无能!”
⋯⋯
廷臣们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神色渐变凝重。
任谁都能听得出,至此,燕王的笔锋从平缓陡然直转,变得锋利无比!
虽口口声声吾辈吾辈。
可到底直指那些人,大家心知肚明。
方从哲等人的面色变得极为难堪。
⋯⋯⋯
“固,改革非颠覆祖制,实为真正的继承祖制!”
“改革当撕掉千年礼教束缚在人心中的层层裹脚布!”
⋯⋯⋯
“京畿出现了官府缉拿致富百姓的问题。”
“山海关出现了卫所百姓谋求改善生活,吃饱穿暖,被卫所当权者残酷杀害,令人愤怒的阴暗肮脏现象。”
“一位有着守土安民之责的总兵,保护被迫害的百姓,却被称之为阴谋造反。”
“卫所作为隶属朝廷的国有资产,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算是端着吃皇粮的金饭碗,都舍不得砸了这个金饭碗才对。”
“然为何维护这只金饭碗,这份皇粮的只有那些掌握着权柄之人。”
“其中最多数的百姓,却对终于能够丢掉这只金饭碗而拍手称快。”
“此类想象,足以证明,当今的卫所已经彻底变味,变成少数人攫取利益的筹码!”
“那些抗拒改革,抵制大势,拼命挣扎之辈,无外乎有着切身利益诉求的贪婪之辈,以及一些被封建礼教,裹小脚的!”
“亦或是二者兼而有之。”
“第一种贪婪之辈,上算是真小人,做了也就做了,敢于把自己的卑鄙阴暗,堂而皇之的暴晒在阳光下!”
“第二类人,本王认为还是可以拉一把挽救的,此类人虽然裹小脚,但出发点是好的,是坚守自身信仰的高尚者,可以挽救,但无人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批评此类迂腐的高尚者。”
“第三类,彻头彻尾,虚伪、阴柔、狭隘、自私的伪君子!此类人高举着信仰的旗帜,呐喊着圣人的理念,披着高尚者的人皮,行着阴暗龌龊卑鄙的私欲勾当!实乃吃着人血馒头,猪狗不如的伪君子!”
咔咔……
车厢内,叶向高咬牙切齿的声音艰难的挤出,其双手攥着文卷,关节发出诡异的声响。
吊白眼,左脸极度狰狞的扭曲着。
“改革……”
“不要读了!”
噗!
沈一贯阴冷怒斥声响起的瞬间,一口鲜血喷涌而出。
整个人随着车子颠簸,晃动几下,扑倒在车厢内。
“次辅……肩吾兄!”叶向高悲恸大哭,慌乱的扶起沈一贯。
朱泺骑马走在前面,听闻后面车厢内传出的悲恸嚎啕声,面色变得更加冷冽!
他在天津卫说过,在这条肩负着一双双灼烧人心的炽热之路上,无论是卑鄙者,还是高尚者,只要挡在路上,他都绝不会心慈手软!
刀杀人,只能杀某个,几个。
太慢,太无效用!
他要诛人心!
诛所有裹小脚伪君子的人心!
诛心正气!
(https://www.biquya.cc/id173495/3126454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