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 第263章 巾帼须眉

  皇帝板着脸吩咐道:“陈矩,把整顿吏治的部分隐去,誊抄一份他深入阐述新生活运动理念的部分,以及如何利用民间组织推行新生活运动的方法,誊抄好后,送到内阁,让内阁那五个给朕烧报纸的混账糊涂蛋好好看看!”
  “告诉他们,罚俸一年!今后若是再敢给朕欺上瞒下,给朕烧报纸糊弄朕,朕决不轻饶!”
  陈矩心中高兴,有了这个办法,新生活运动推广下去不难。
  皇帝不糟心,他这个忠仆也跟着高兴。
  “哎,老奴这就誊抄。”
  “常浩!”
  “儿臣在!”
  “北直隶的民间组织,是你一手推进建立的,朕交给你,杨镐给你当副手,杨镐戴罪立功之心迫切,放出来用一用也可!”
  “儿臣遵旨!”
  片刻后,陈矩和朱常浩前后脚离开。
  宫内也只剩下皇帝夫妻二人。
  皇后看着丈夫不再绷着了,爱不释手的拿着那封信仔细的端详,反复的读,不由会心一笑。
  提醒道:“陛下,该用午膳了,信臣妾给陛下收起来,以后慢慢看。”
  皇帝看着妻子伸手,没好气的瞪了眼妻子,折好后,小心翼翼的装到了袖中。
  皇后不由莞尔一笑。
  “朕看你们现在是反天了,别以为朕就忘记了你和常浩那个混账东西,刚开始的一唱一和!”
  绿意站在旁边,听闻后,低头抿嘴一笑……
  ⋯⋯⋯
  内阁官衙。
  “好啊!”
  “燕王此举,算是给我们解了当下的困局了!”
  “此法不错,不错!”
  ⋯⋯
  叶向高、王锡爵听闻赵志皋三人兴高采烈的议论,二人的面色均都有些难堪。
  尤其是王锡爵。
  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他的馊主意与燕王朱泺的建言相比,简直就是臭不可闻的一坨……
  陈矩看着五人各有不同的神色,笑着补充道:“五位阁老,陛下说了,现在办法给你们,让五位阁老依照此法推进新生活运动。”
  “另外陛下还说了,五位阁老罚俸一年,若是五位阁老今后再欺上瞒下,烧报纸糊弄陛下,陛下定不轻饶!”
  本就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王锡爵,听闻这话,更是尴尬难堪。
  ⋯⋯⋯⋯
  “陛下接受了都人子推广新生活运动的谏言?”
  延禧宫,刚刚情绪稳定的郑氏听闻这个消息后,面色再度变得漆黑,激动询问。
  侍女战战兢兢汇禀道:“娘娘,叶阁老就是这么说的。”
  “叶阁老说了,一定要马上通知福王,南直隶要严格按照登报声明的去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郑氏的面色极为难堪。
  她也是个聪明人,不是蠢货。
  她岂能不知叶向高这句叮嘱的意思。
  皇帝的新生活运动,自己的儿子明显是在欺上瞒下糊弄,若是没有都人子的珠玉在前,他儿子哪怕是唱唱高调,别看皇帝生气,可心中大抵还要念着儿子的一片孝心的。
  毕竟天下谁都冷漠对待新生活运动,至少她的宝贝儿子还声援了皇帝。
  可现在不同。
  都人子可行性,行而有效的建言,让他儿子的唱高调变得极为尴尬!
  若是南直隶做不到,对比之下,他儿子就会极为失分!
  “还愣着干什么,马上出宫,去国舅家,让他们马上把消息送往南直隶,告诉殿下!”郑氏回过神后,冲着侍女咆哮。
  “都人子!”
  延禧宫的宫人们,听着宫内传出的阴冷声音,战战兢兢。
  于此同时,朱泺这篇文章的内容,也以极快的速度传出宫外,传向四方。
  “新生活运动提倡纪律、品德、秩序、整洁,旨在将礼义廉耻结合到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每一个方面……”
  “使大明子民日常生活能够达到整齐、清洁、简单、朴素,迅速达到生活道德礼仪化、生产化、艺术化。”
  “燕王这番总结的好!之前朝廷的文函咱们也都看过,可看过后,只是觉得好笑,朝廷管天管地,如今都管到大家的吃喝拉撒了,读了这段话后,真可谓是醍醐灌顶!”
  “对,新生活运动不止为了管制大家,原来是要把圣人所提倡的礼义廉耻结合到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以实现圣人所追求的天下大同,人人知礼守节!”。
  “这句实践道德、实践知识,这两个词总结的好!”“这篇文章,深刻的阐述了新生活运动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如何推广新生活运动的方子,可比某些人唱高调的要强千倍万倍不止!”
  “诸位,诸位同窗,我们要警惕!要警惕!你们看,这里隐晦提到,要赋予新生活运动表现优异的百姓组织集体见官不跪、邢不上士大夫的特权!凭什么!我们寒窗苦读,考取功名,才能得到这个殊荣,凭什么百姓只要在新生活运动中表现良好,就能得此殊荣!”
  “这个口子开了以后,是不是今后所有的百姓,都会拥有这种特权!”
  经过一年的发酵,翌日,老兵报刊发后,醉仙楼的士子们捧着老兵报,激烈的议论着朱泺这篇被删去了很多内容的文章。
  议论较之昨天消息刚传开的时候还要激烈。
  忽然一名士子站出来,对见官不跪,刑不上士大夫提出了表达了不满。
  醉仙楼内短暂陷入安静。
  紧接着,就有人站起来,大声说道:“我倒是觉得没什么,用燕王文章中这句话来解释最恰当不过。”
  “朝廷予以有功名士绅见官不跪,邢不上士大夫的权利,是对文明的尊重,不是对我们本身考取的功名的特权!
  “我赞同,通过新生活运动,百姓在实践中学习到了圣人的文明礼仪,朝廷出于对文明的尊重,应该赋予佼佼者见官不跪,邢不上士大夫相同的权利!”
  “我也赞同,此举恰恰表明了,朝廷对文明的尊重!这是朝廷的一大进步!”
  “听说瑞王主持北直隶新生活运动推广,正在招募士子,我们左右还要等着开榜,不如我们去加入到其中!”
  “同去同去!”
  ………
  很快,聚集在醉仙楼的士子就结伴离开了多一半。
  有些人还是留了下来。
  留下来的,有人抵触新生活运动,有的予以百姓见官不跪,邢不上士大夫相同的权利。
  也有部分人,是反感燕王朱泺式的改革。
  楼上包间中,袁崇焕看着眨眼之间,热闹的醉仙楼,变得冷冷清清,面色变得十分难看。
  眼中闪过一抹恐惧之色。
  ‘多行不义必自毙!’
  他脑海中忽然响起了熊廷弼十分冷漠说出的这句话。
  ……
  数日后。
  南直隶。
  朱常洵书房中。
  朱常洵看着从朝廷通过锦衣卫发来的诏令,以及母妃通过郑家送来的书信,面色极为难堪。
  徐弘基也满嘴苦涩。
  南直隶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皇帝的命令,让他想哭,魏国公府,一大家子人,算上他的妻妾,成年儿子们的妻妾,每次吃饭都十几二十个人。
  这么一大家子人,分两菜一汤?
  且不说吃饱吃不饱了吧。
  传出去,还不得被人笑死?
  可皇帝的命令下达了,不执行?
  任谁都能从朝廷发来的诏令中,感受到皇帝的怒火。
  当然,徐弘基的心情也不是完全糟糕,其眼神余光看了看面色难堪,沉默坐着的顾宪成。
  文章可是顾宪成写的。
  现在顾宪成坑了大家,怕是所有人都要怨声载道了。
  而且福王这关,顾宪成就不好过。
  这一次,长袖善舞,八面逢源的顾叔时,上让福王陷入被动,下让整个南直隶官绅商遭殃,他倒要看看,顾叔时怎么解决进退失据的困境。
  啪!
  重重拍桌子的声音忽然响起。
  朱常洵猛然起身,指着顾宪成咆哮道:“顾宪成!这就是你信誓旦旦的保证是吗!”
  “你当初是怎么对本王保证的!”
  “你对本王说,都人子能做成是因为特殊的客观环境!”
  “现在呢!”
  “都人子不但在播州做成了,更是给父皇献计!”
  “而你干了些什么!你在东林报刊发的文章算什么?在都人子那篇文章面前,你的文章就是狗屁!”
  “你还给本王保证,能借机抹掉都人子在播州的功劳,证明都人子取得的成就,不是能力使然,是客观环境使然!这就是你要给本王证明的吗!”
  朱常洵大声咆哮之际,手中的报纸抖动之下,哗啦啦作响。
  顾宪成面色青一阵白一阵。
  连忙起身跪下:“殿下,是叔时技不如人,叔时没想到燕王朱泺如此阴险!”
  哼!
  “殿下息怒。”徐弘基看着朱常洵还要发火,连忙起身劝说。
  顾叔时是有才能的,而且这人还十分骄傲。
  如此折辱对方,恐怕会让其心生不满。
  虽然他也想要朱常洵敲打一下顾叔时,可他也不能看着朱常洵太过于折辱顾叔时。
  万一彼此离心离德,或者让顾叔时怀恨在心,会误了朱常洵争储的大事。
  朱常洵毕竟是他的女婿,虽然尚未完整的举行过大礼,但毕竟圣旨已经下了。
  朱常洵渐渐冷静下来,冷冷道:“这件事情,是你自己无能造成的,你给本王处理干净!”
  “让南直隶的官绅商按照父皇的诏令去做,但也不能让他们由此而怨恨本王,若是你……”
  “请殿下放心,叔时一定不会再给殿下添麻烦,一定为殿下完美解决此事!”顾宪成叩首大声保证道。
  额头贴于地面,顾宪成只觉得屈辱极了。
  他对朱常洵充满了恨意,更恨惨痛阻击了他的朱泺!
  朱常洵冷着脸缓缓坐下,冷冷看着跪在面前的顾宪成,心中不由冷笑,这还是此人第一次跪倒在他面前。
  从顾宪成在他身边做事开始,他就能感受到此人的倨傲。
  出行要与他同车而行,为他出谋划策也总是摆一副智珠在握,诸葛卧龙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的高傲模样。
  仿佛他顾宪成就是诸葛卧龙,而他朱常洵就是被诸葛亮架空的阿斗!
  他心中早已很不舒服了。
  此番的确是愤怒,但也没有让他愤怒至此,连自己的情绪都管不住。
  他是故意如此,让顾宪成明白一个道理。
  臣就是臣!
  臣就是狗!
  摆正自己的位置。
  朱常洵做出一副渐渐冷静下来的模样,歉疚道:“顾先生请起,本王适才的确让都人子气的有些失去理智了。”
  “请先生原谅本王的鲁莽。”
  顾宪成挣扎着起来,连忙作揖道:“殿下言重了,是叔时无能,让殿下陷入如此尴尬境地,叔时就是自裁谢罪都不为过,只是叔时还要留着有用之身,帮助殿下登上克成大统,等殿下克成大统后,叔时就无任何遗憾。”
  “顾先生严重了……”
  双方虚与委蛇,也不知到底有几分真诚。
  片刻后,朱常洵回归正题,严肃提醒道:“顾先生此事就拜托先生了,现在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近期本王需要一个好消息来挽回在父皇心中的失分,快到月末了,这个月的商税有多少?”
  顾宪成听闻后,就知道朱常洵想要干什么了,作揖回道:“禀殿下,一月份的商税预计有五十万两,现在收上四十万两。”
  “不够,五十万两,即便每个月都有五十万两,一年也不过六百万两,连我们最初的翻一番七百万两都达不到!”朱常洵起身,有些烦躁说道:“财税半壁江山就决不能少于一千万两。”
  “而这个月必须达到一百万两!”
  “月末本王要回京,同时东林报将这个开年红的喜庆消息刊登出来,让天下人都知道,为本王回京向父皇请罪,添加筹码!”
  徐弘基不由微微皱眉。
  想要凑够一百万两,就只能让商贾们再次投献了。
  可刚刚发生了这种事情,商贾们心中怕是很不高兴,再让捐献,恐怕商贾会对朱常洵产生怨恨。
  “请殿下放心,叔时一定竭尽全力说服商贾们!”徐弘基刚要开口劝说,顾宪成便抢先信誓旦旦的应了下来。
  “善!”朱常洵抚掌大赞,快步从桌案后绕过去,走到顾宪成面前,郑重说道:“顾先生,你不爱女色,不爱财货,而你想要的施展才华的平台,本王也暂时给不了你,但本王可承诺,将来你即便不能入仕为官,本王也可以让你拥有凌驾于内阁的权利!”
  “叔时谢殿下!”
  徐弘基看着顾宪成离开,又看看朱常洵。
  面色凝重之余,更多是诡异。
  凌驾于阁臣之上的权利?
  大明有此权利的,也就司礼监掌印秉笔陈矩了吧?
  人称二皇帝!
  难不成他这个女婿,想要让顾宪成变成太监,掌管司礼监?
  他不知顾宪成是不是这么想的,反正他首先想到了陈矩那个老阉货。
  月末。
  朱常洵从南直隶启程。
  徐府。
  午饭时间。
  徐弘基送走朱常洵后,从后府军营回到府中。
  自从他魏国公的女儿被册封为福王侧妃后,徐弘基就开始加强了对后府数万兵马的整顿和训练。
  五万兵马,还裁撤了一万老弱残兵。
  并且严查军中将领喝兵血,令空饷,从南直隶征兆了两万青壮。
  如今后府的五万兵马,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全都是精锐的青壮。
  徐弘基之所以忽然对后府严格管控,就是因为他成为皇亲国戚这个身份。
  争储就免不了军中的支持。
  而福王朱常洵最大的竞争对手,燕王朱泺,更是被大明、朝xian都公认称之为战神的人。
  他麾下的常胜军,更是大明第一等精锐!
  站在这样一个强劲之人的对立面,他必须保证手中有一支强劲的军队!
  同时,他堂堂魏国公的女儿,竟然屈居与辽东李氏之女之下,徐弘基心中也憋着一口气!
  将来朱常洵登上皇位,女儿在后宫的地位,就是由母族在外面的实力决定的!
  他后府兵马数量虽然不如李氏多,但是他可以将后府兵马训练成如同常胜军一样的精锐!
  李氏父子依靠裙带乡党关系,施恩掌握兵权他早知道。
  对此,徐弘基同样嗤之以鼻。
  他虽然没有李氏父子领兵作战的经验,他的爵位也是通过集成得来的,领兵作战也不过是平定一些地方匪患之类的。
  但是他是开国功勋,魏国公徐达的长嫡一支的后代!
  即便现在,家中都有老祖宗自己写的,警示后人的传记。
  蓟州卫的徐家旁支,徐信的老祖宗写传记留于后人。
  蓟州卫的徐家旁支,徐达的侄子,还是学习效仿徐达的!
  老祖宗的传记中,可是记载着如何掌兵、练兵之法的。
  以前徐家只是要保住富贵荣华,他徐弘基学习的也只是老祖宗徐达在洪武皇帝大开杀戒之后,如何明哲保身的东西。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徐弘基开始研究老祖宗徐达留下来的练兵、统兵之法。
  以乡党裙带关系维系的军队,根本不堪大用!
  徐弘基其人的能力,绝不至于表现出的,更不是北直隶定国公徐文璧可以比拟的。
  徐弘基走到大厅的时候,一家人已经围坐在桌前等着他了。
  桌上摆放着两菜一汤。
  桌子上还有一个装着白饭的大木桶。
  徐弘基接过其夫人盛满米饭的碗,也没有动桌上的菜,便大口狂吃起来。
  一碗饭眨眼便吃的干干净净,再抬头,看着家中子女各个如同霜打了似的,那里不知这些混账想些什么,冷喝道:“不吃就饿着,都给我滚得远远地,去看看普通的百姓,能顿顿吃到白饭,他们都得烧高香,都要哭着感谢老天爷开恩!”
  “你们还有两个菜一个汤!”
  “两百年的荣华富贵,让你们忘记了,我们徐家的老祖宗过的是什么日子,高祖皇帝放牛,咱们徐家的老祖宗也好不到哪里去!”
  “从明天开始,把桌面上的两个菜也撤了!”
  “谁要是敢背着我开小灶,敢背着我置办衣服,马上赶出徐家!死了也不能入我徐家的祖坟!”
  怒叱中,徐弘基将手中空了的碗递给妻子。
  “爹,你知道外面各家都是怎么做两菜一汤的吗?”徐弘基长子起身,夸张的用双手比划着:“那个盘子差不多有半个桌子那么大!”
  “盘子中分了小格子,每个小格子差不多就是我们用的这种盘子大小,每个小格一种不同的菜式。”
  “咱们也换两个大盘子吧。”
  “是啊,爹,咱们家都这么吃了十几天了,我现在看到别人家倒在泼水桶中的吃食,看到那些乞丐疯抢,我都想要冲上去抢一根鸡腿吃,爹,我真的是受不了了!”
  ⋯⋯
  徐弘基听的不由愣怔。
  这段时间,他忙于后府征询,甚至琢磨着,请旨皇帝,让皇帝从三大营调遣一些,经过常胜军征询,熟悉常胜军战术的将士南下,协助他征询三大营。
  他又担心女婿朱常洵心中不舒服,所以就没有行动。
  对于外面的事情,他了解的不是很多。
  “这是真的?”徐弘基确认道。
  “千真万确,现在南直隶的磁窑都跟着大发横财,就咱们家的磁窑,这段时间,就不知道做了多少这种盘子了!“
  徐弘基的面色变得难堪,追问道:“知不知道,是谁想出这种自作聪明的主意?”
  “听人说,好像是顾先生。”
  啪!
  徐弘基顿时愤怒的将手中筷子拍在桌子上:“无耻!卑鄙!愚蠢!”
  徐弘基气的连连大骂!
  这种事情,一旦让皇帝知晓,后果不堪设想。
  他现在明白,当时顾宪成为什么答应的那么信誓旦旦了,感情这就是顾宪成的缺德办法!
  怪不得那些官绅商对皇帝两菜一汤的严令,并没有任何牢骚!
  可这就是欺弄皇帝!
  “王爷,这事情你不能管,更不能对福王说,你若是说了,我们徐家就会成为南直隶所有权贵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徐弘基妻子算是最了解丈夫的了,连忙劝说道。
  徐弘基顿时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面色阴晴不定的变幻着。
  然后看着面前的子女,冷冷告诫道:“别人怎么做,我们徐家管不了,但是我们徐家必须按照皇帝的严令做!“
  “不想吃就去誊抄老祖宗的传记!每个人誊抄一百遍!看看我们徐家的老祖宗是怎么从洪武年间安然走过来的!“
  “就是因为老祖宗从不忤逆皇帝!”
  徐弘基现在只能管好自家。
  即便真的被皇帝发现了,徐家严格执行了皇帝的命令,徐家不会有事。
  同时他也祈求不要让皇帝发现顾宪成给南直隶官绅商出的馊主意!
  现在还没有被发现,说明大家还比较谨慎,骗过了锦衣卫的监察。
  或者说,锦衣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只希望顺顺利利等皇帝南  xun结束吧!
  不然皇帝发现大家用两个超大的盘子糊弄他,非得发疯。
  到时候,不单单南直隶的官绅商倒霉。
  就连福王朱常洵也要跟着倒霉!
  顾宪成啊顾宪成,奸邪之辈!
  徐弘基恨得牙根痒痒。
  这分明就是顾宪成左右逢源,欺上瞒下的把戏!
  偏偏他还不能戳破,就连告诉朱常洵都不能!
  正如妻子所言,一旦被南直隶的官绅商知道是他戳破的,徐家会成为众矢之的!
  ⋯⋯⋯
  二月二龙抬头,又俗称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
  当天临近晌午,街面被初春的旭日照的暖洋洋,街面上的人流越来越多,摩肩擦踵的时候,背着小布包的稚子们,上唇托着晶莹的鼻涕,穿梭在人群中,手中挥舞着报纸,清脆稚嫩的声音,响彻整个紫禁城的大街小巷。
  “东林报,东林报,新鲜出炉的东林报,快看喽!”
  “南直隶取得开门红,南直隶取得开门红!”
  “一月商税百万之巨!一月商税百万之巨!”。
  “财税半壁江山势在必得!”
  ⋯⋯
  东林报在这个龙抬头的日子,忽然刊发,似乎寓意着什么,要向天下人炫耀暗示着什么。
  总之,一纸惊的整个紫禁城格外~热闹!
  “一百万两!一个月一百万两,岂不是说,一年十二个月,最少都有一千两百万两-!”
  “不可能每个月都有一百万两吧?不过财税半壁江山怕是真-的要达到了!”
  “今天是龙抬头,又有这么一个好消息,今年应该会风调雨顺吧?”
  “对啊,今天是龙抬头,福王在这么一个日子刊发如此一个大喜讯,这是在暗示什么吗?”
  ⋯⋯⋯
  整个紫禁城都在讨论这个问题。
  不同的群体,对这个消息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
  百姓知晓此消息后,单纯的高兴,脸上露出笑容。
  商税征收的越多,朝廷摊派的就越少,去年朝廷的摊派,就远远小于往年,他们不会去思考那些更为复杂的东西。
  可京畿的士绅、商贾阶层,则敏锐的察觉到,东林报选龙抬头这么一个富有寓意的日子刊发这么一条喜讯,似乎暗示着某种东西。
  在热闹的议论中。
  每一条弄坊中,亦或是街面上。
  一队队女子,亦或是一队队青壮汉子们行走在其中。
  或是七八人,或是十数人。
  或是由一名健妇领着,或是由一名士子领着,偶尔还能看到似乎有大家闺秀似的闺阁小娘领着一队同样看着像极了闺阁少女的女子队列。
  虽然这些小娘们,穿的是普通颜色素雅的棉布衣裙,并非绫罗绸缎。
  可她们白嫩水灵的俏脸,完全不似普通人家的女子。
  靠近皇城根脚,官宦集中的朱紫巷弄坊周围。
  一队明显大家闺秀的女子正在附近的店铺周围走来走去。
  嗒嗒嗒……
  马蹄声响起。
  瑞王朱常浩领着几人驾马而来。
  在经过女子队伍的时候,勒马停下,翻身下马,跟在后面的知府杨镐,以及几名士子连忙跟着下马。
  女子队伍看到朱常浩走来后,连忙微微一福行礼:“拜见福王!”
  “免了免了,诸位的礼,我可担待不起,要是让朝中的几位老大人知晓,还不得对本王吹胡子瞪眼?”朱常洵苦笑着说道。
  也不理会同龄少女们暗暗掩嘴轻笑,看向为首的女子苦笑道:“张小娘,你怎么又带着这么多小娘出来抛头露面了?”
  “张阁老已经不止一次对本王吹胡子瞪眼了,你们再这么干下去,朝中原本支持新生活运动的臣工们,都得反对了。”
  朱常浩实在拿阁老张位家的小娘没办法。
  此女名为张楚君,是张位的幼女,可谓是掌上明珠。
  据说楚君二字,是取楚国屈原君子之风,很符合阁老张明成的为人风格,屈原就是阁老张明成最为赞赏的人。
  可张阁老对于他们推广新生活运动,引you自己掌上明珠抛头露面很不满。
  他堂堂瑞王,自从按照皇兄的方法,开始推行新生活运动以来,已经记不得,被张阁老私下耳提面授,狂喷口水多少次了。
  他实在是怕了。
  张楚君嫣然一笑,反问道:“瑞王殿下,为何其他弄坊可以成立女子组,我们就不行,难道是看不起我们吗?”
  “新生活运动旨在革除陈规陋习,凭什么我们女子就只能呆在府邸闺阁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宋朝以前,秦汉唐时期,女子可没有这么多规矩,这些陈规陋习,难道不应该革除吗?”
  “你反对我们走出来,你就是反对新生活运动!谁反对新生活运动,我们就打倒谁!”
  “对,谁反对新生活运动,我们就打倒谁!”
  “瑞王,你要是反对新生活运动,我们就打倒你!”
  ⋯⋯⋯
  朱常浩被一群出身显贵的女子,叽叽喳喳的围攻,不由苦笑,他实在是怕了,这群小娘,得罪不起,就连皇兄最初谈改革,提及的谁反对,就打倒谁都被这群小娘给用上了。
  朱常浩转身看向王在晋:“明初,你劝劝张小娘,让她带着各位小娘回去吧。”
  王在晋看了眼老师家的小娘,在张楚君毫不示弱,明眸瞪过来的时候,连忙羞涩的把头转到一边。
  嘚!
  朱常浩就是再傻,也能意识到,这两位之间存在说不得的‘苟且’之事。
  何况他还不傻。
  “各位小娘,各位小娘,本王错了,本王错了……”朱常浩连连抱拳,转身快步走到马边,翻身上马夺路而逃。
  咯咯……
  张楚君等一群小娘像是打了一场胜仗一般,得意的咯咯娇笑。
  引得周围看热闹的百姓拍手叫好。
  不知为何,大家隐约都感觉,似乎有什么东西变了。
  变得让这糟糕灰白的日子,多了一点色彩,一点偶然间,能发自内心深处的开怀大笑。
  张楚君快步走到王在晋面前,从袖口拿出一个用秀帕包着的,不知何物的东西,递给王在晋:“给你的,知道你跟着瑞王这些日子,吃无定时,拿着什么时候饿了吃。”
  王在晋坐在马上,瞬间耳根子都红了,连忙摇了摇头:“不饿,小娘你留着吧。”然后就慌张催马离开。
  “呆子!”
  张小娘瞧着王在晋慌慌张张离开的模样,气的跺了跺脚。
  “阿姐,她们出来了,她们出来了!”就在此时,后面的女子着急催促道。
  只见一群小娘子身后一家高档的胭脂水粉店内,一群身穿绫罗绸缎的贵妇人结伴走出来。
  在她们身后,跟着一群奴婢仆从。
  张小娘领着她组织的女子组就迎了上去。
  “叶婶子、王婶子……”张楚君一群闺阁少女们,似乎认识这群妇人,微微一福,甜甜笑着称呼道。
  周围要散去的百姓连忙停下来围观。
  王锡爵的妾室,叶向高的夫人以及一群官员、勋贵家眷停了下来。
  叶向高的夫人看着张楚君,微微皱眉:“你这个丫头,怎么也出来随着那些百姓人家的女子,组织什么女子队抛头露面了,小心将来嫁不出去,你爹张大人可是最讲究礼数的,怎么由着你胡来!”
  张楚君甜甜笑着说道:“婶子,我们在响应陛下的新生活运动,新生活运动中有一项,就是勤俭、朴素,婶子买了好些胭脂水粉吧?这家店的胭脂水粉听说有宫内某位贵人的背景,价格简直高的离谱,一盒最次等的胭脂,听说都要三十两银子。”
  “其实里面的胭脂,与街边的也差不了多少,婶子,北方大旱,天下百姓民不聊生,陛下都厉行节俭,叶阁老以及满朝臣工都支持新生活运动,我们作为官宦家属,就更应该为人先,做表率。”
  “各位婶子不若把胭脂水粉捐了吧,我们售卖后,会捐赠朝廷的孤老院。”
  一群达官显贵的妻妾们面色变得十分难看。
  可不捐,传出去,对她们的丈夫十分不利。
  叶夫人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不过比哭好看不了几分,说道:“张小娘说得对,我们应该做表率,捐献了,我再捐献三十两银子。”
  随即其他人也纷纷一边心疼,一边又捐东西又捐钱。
  “给各位婶子准备热水。”
  张楚君一声令下,其他小娘们纷纷跑到一辆停在旁边的马车,从马车端来一只只盆子。
  “丫头你这是干什么?”叶夫人面色有些难堪说道。
  “婶子,陛下提倡的简单、朴素,其实就是自然为美,各位婶子本来就是国色天香,根本用不着浓妆艳抹,各位婶子当众洗脸,给百姓做表率,叶阁老等叔叔伯伯们知晓后,陛下知晓后,也一定会为我们这些女流之辈鼓掌的!”
  又搬出他们的丈夫。
  叶夫人等人心中的怒火已经快压不住了,可还是忍着,在众目睽睽之下洗脸。
  “俺还是第一次看这些贵人们洗脸。”
  “嘶,叶夫人原来已经满脸褶子了,这得涂抹多少胭脂水粉,和没洗脸之前完全不同!”
  “这些达官显贵的夫人们长得也就那样嘛,俺家黄脸婆要是也能涂脂抹粉,不比他们差!”
  “吹吧,人家是老了,人家年轻的时候,要是真这样,那些大人们,会娶回家吗……”
  ⋯⋯⋯
  百姓们热议的声音传来,叶向高夫人,等一群妇人们,洗去了妆容的面孔,再也隐藏不住内心的愤怒。
  一张张脸,漆黑无比。
  “我们走!”叶夫人冷哼一声,愤怒的扫了眼张楚君。
  张楚君微微一福,连忙说道:“婶子……”
  叶夫人扭头眼神阴霾的看着张楚君。
  张楚君俏皮的吐了吐舌头,说道:“婶子,下次出门不要穿这么鲜艳的绫罗绸缎了,棉布的衣服,其实比绫罗绸缎更舒服。”
  哼!
  叶夫人终是忍不住,冷哼一声,匆匆上了马车狼狈不堪的逃离。
  她可不想让一群愚民,指指点点的评说她脸上有多少皱纹褶子!
  ⋯⋯⋯
  “好样的!张小娘好样的!”
  “诸位小娘好样的!”
  ⋯⋯
  一群百姓看着贵妇人们落荒而逃,纷纷鼓掌称赞。
  一群小娘虽然有些羞涩腼腆,却还是一板正经的冲周围百姓微微一福。
  让百姓们称赞声更高涨几分。
  等百姓散去后,张小娘提议道:“我们去南城门怎么样,我知道,今天福王要回来,咱们去南门给福王上一课新生活运动!”
  “敢不敢!”
  “要是给福王上一课,咱们朱紫巷小娘队,一定可以得到朝廷颁发的奖励,拥有见官不跪,邢不上士大夫相同的权力,给咱们女子争一口气!”
  “怎么不敢吗?”
  “谁不敢了!”
  “张阿姐你看不起人!”
  “去就去!”

(https://www.biquya.cc/id173495/3126449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