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 第309章势如破竹

  其实朱泺知道他的不安来自哪里。
  萨尔浒大败!
  发生在历史上,大明由盛转衰最具有标志的对外一战。
  萨尔浒之战!
  也正是这一战,开启了大明王朝土崩瓦解的局面。。
  现在比历史上好太多了。
  土豆的推广,这几年北方的雨水虽然明显减少,可土豆推广,百姓生活都还能够继续。
  混合面粉的推行,大作坊为主,民间小作坊为补充,粮食价格一直被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百姓能够接受的界限。
  加之改革的推~动,工商业发展。
  尤其是南直隶、北直隶、大西南这三大片区域的工商业-推进。
  极大的化解了人口与土地之-间的尖锐矛盾。
  朝廷财政宽裕。
  皇帝老子这些年,按照他当初递上的调整,动用内帑,暗中让锦衣卫不断囤积粮食。
  朝廷情况,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好。
  怕是自从土木堡之变后,朝廷情况就没有现在这么好过。
  辽东集团虽然不堪,可至少全面列装了新式装备。
  无论从哪方面看,似乎也不可能再发生萨尔浒大败这种事情。
  可历史既定的轨迹,还是深深影响了朱泺。
  他的内心总是十分不安。
  不过这些理由当然不可能宣之于口,作为说服身边人的理由。
  这也是他反对,却始终无法找到真正有效的借口,让皇帝老子收回成命。
  面对山海关将领的不解,他沉凝说道:“对,我就是担心发生一场我们谁都意料不到的大败。”
  “辽东集团这些年列装了新式装备,训练如何?”
  “你们也陆陆续续的从常胜军的匠器营得到燧发枪,完成列装,你们应该很清楚,新式装备,并不是说列装后,就能让军伍的战斗力增加。”
  “新式装备要求进行革新训练,掌握新式装备的使用方法。”
  “辽东兵马做到了几成?”
  “我不清楚,在座诸位清楚吗?”
  “总之,我是不相信李氏父子,我从不掩饰,对李氏父子的反感厌恶,为一己之私欲,这些年屡屡对抗朝廷的整训。”
  “就是兵部换成福王系的人,他们还是对抗!”
  “如此一支军伍,谁敢相信?”
  “女真人呢?”
  “这些年南征北战,本身就十分精良。”
  “现在更是吞并了整个漠南草原,他们麾下的兵马,怕不是已经超过五十万了吧?”
  “若是按照老话,塞北凡是能骑马射箭,都算入其中,就是带甲百万!”
  “女真人的八旗更是精锐中的精锐。”
  “据闻女真人已经窃取了燧发枪的制作工艺,并且能够自行制作。”
  “皇太极的镶白旗在征讨漠南草原中,就大放光彩。”
  “这支兵马完全是以常胜军为模板训练!”
  “女真人真的那么好打?”
  “辽东兵马倾巢而出,一旦大败,一支裙带关系组成的兵马,定然会是一场我们谁都难以想象的溃败!”
  “八旗骑兵借助速度优势,在辽东军溃败后,横冲直撞。”
  “整个辽东地面上,如何阻挡女真人?”
  “若是不做准备,女真人可能一口气冲到山海关!”
  “这是决不能容许的!”
  “我虽然对此次征讨女真插不上手,但我还是希望,尽可能做点什么,有备无患,不是坏事。”
  “即便最坏的情况发生,我们只要抢占锦州,在山海关外凭借坚城地势建立一道屏障还是很有必要的。”
  “没有战略纵深,你们从地图上看看我们的处境。”
  “女真人随时可以从漫长的北方边界各个地方,肆无忌惮的闯关。”
  “一旦锦州控制在手中,我们就等于在辽东地面插入了一颗钉子。”
  “只要女真人不能拔出这根钉子,他们就不敢调集全部兵力从其他地方寇关。”
  “他要是敢,我们就和他换地,从锦州进攻辽东腹地!”
  “所以,我不管你们是否还有质疑,都必须不打一丝折扣按照我提出的要求去做!”
  “暗中动员兵马,加强训练。”
  “既要确保山海关守得住,还要在最坏的情况发生后,能够抢占锦州沿线!”
  “从蓟州卫来之前,我已经命令叶邦荣为你们准备一万匹战马。”
  “不日战马就会送抵山海关。”
  “山海关至少要有一万锐士学会骑马,城外布战马军!”
  王爷的分析,以及王爷前所未有的严厉,让在座的山海关将领谁都不敢质疑懈怠了。
  哗啦!
  祖大寿为首,一群将领蹭一下起身,“请王爷放心,我们绝不打一丝折扣!”
  “好,大战未分出胜负之前,我会一直待在山海关,看着你们整训。”
  “谁若是敢欺上瞒下,不要怪我不讲情面,凡事准备中懈怠者,斩!”
  “是!”
  二月末。
  北方还天寒地冻时。
  朝廷出兵命令在一系列渔轮发酵,战前准备后,终于下达。
  三万五军营将士抵达蓟州卫,与林丹汗合兵一处,徐徐向漠南草原,察哈尔方向进逼。
  女真人开始后撤。
  似乎女真害怕了。
  女真派遣使节进行谴责。
  向大明宗国提出抗议。
  但这并不能阻止大明出兵。
  ⋯⋯
  很快,率先在漠南方面交手。
  女真开始从辽东调兵。
  李成梁为朝廷所遣,以朝廷征讨不臣总经略返回辽东。
  说白了,就是为了让李成梁回去,凝聚辽东人心战力。
  李成梁途径山海关。
  朱泺未迎接。
  李成梁亲自拜访。
  朱常洵同时作为朝廷代表跟随出关。
  “不知燕王对此番征讨不臣属国,有什么建议,燕王素有知兵之名,臣希望燕王能给臣一点建议。”
  山海关府衙,李成梁见到朱泺时,脸上带着笑容询问。
  任谁都能听得出话中的挑衅之意。
  燕王对李氏父子从不遮掩的厌恶,显然让李氏父子十分不好受。
  抓住机会便想着找回一点面子。
  朱泺冷冷道:“本王的确有建议。”
  “建议就是宁远伯好自为之!”
  “没有把握的事情,最好不要做,若是败了,丧权辱国,本王定杀尽辽东李氏满门!”
  “宁远伯,不要把本王的话当做耳旁风。”
  “这一次,本王一定说到做到,宁远伯勿谓言之不预,好自为之!”
  话罢,朱泺端起茶杯。
  李成梁的面色难看至极。
  朱常洵的面色同样十分难看。
  在座众人,谁都没想到燕王会如此。
  他们谁都没有怀疑燕王只是在说狠话!
  这是切切实实的,所有人听得出,一旦辽东此番战败,燕王一定会兑现诺言,杀尽李氏满门的!乞.
  “辽东的将士们!”
  宁远辽东大营校场。
  李成梁披甲站在点将台上。
  多年没有穿盔甲,身体有些臃肿,一直伴随他征战疆场的盔甲明显下了很多。
  穿上多少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甲胄被撑开,隐约还能看到里面艳丽花色的绸缎内衬。。
  点将台下,二十万辽东马步军在以吴襄等辽东籍将领率领下静静伫立着。
  李成梁拔剑大喊道:“在回辽东前,本将碰到了燕王朱泺。”
  “不错,就是如今势如长虹,对皇位窥伺已久的那位燕王!”
  “他毫不讳言的对我李成梁,对辽东将士发出了死亡威胁!”
  “你们都知道,此王历来便瞧不上我们辽东籍将士!”
  “他说了,若是此战我们输了,他要我李氏满门的性命,“四一七”要在场所有辽东籍将士满门性命!”
  “所以,为了我们活命,我们也不能输!”
  “不能输!”
  “不能输!”
  ⋯⋯⋯⋯
  吴襄等将领纷纷开口,大声呼喊,阵列内的士卒也开始层次不齐的跟着呼喊。
  “宁远伯,你这是污蔑!”一名身穿白色儒衫,佩剑的士子参谋冲出来,指着李成梁大声道:“宁远伯,卑职相信燕王对你说过这番话,但燕王绝对不会把错误归罪普通的将士!”
  “你这是在将士心中,树立对燕王的仇恨!”
  “你才是心怀叵测,你这是在为福王将来做谋划!我要向朝廷弹劾你!”
  李成梁看着指摘他的士子参谋,阴冷低声道:“养不熟的狼崽子!”
  “来人,将这个扰乱军心之徒,抓起来,斩首祭旗!”
  哈哈哈……
  站出来的士子参谋一点儿都不害怕,仰头嘲讽大笑,丝毫不顾冲上来张牙舞爪的辽东籍将士。
  指着李成梁嘲讽道:“李成梁,三十名回辽东的辽东籍士子参谋,到如今,被你们以各种借口残害只剩十余人。”
  “我不怕死,可恨,我在参谋兵学所学,没能改变辽东军!”
  “你李氏一门,曾今是为大明立过功,但是也是你李氏一门,断送了辽东!”
  “断送了辽东千万无辜百姓!”
  “你李氏一门是辽东的罪人!”
  “是大明的罪人!”
  “你们一定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为天地立心,为民心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泰平!”
  “杀了他!”
  “杀了这个妖言惑众之徒!”
  李成梁罕见气急败坏,失态咆哮催促。
  一捧热血洒在校场。
  为此次辽东出兵,平添了一抹人心中的不安。
  朱常洵一直站在旁边,面色十分难看。
  李成梁吩咐李如松:“把军中所有的士子参谋都收押起来,不能让他们随军接触战场。”
  “等打赢了之后,全部解决掉,向朝廷给他们请功。”
  “让他们以功而死!”
  “他们不是要为民心立命,为万世开泰平,为往圣继绝学嘛,满足他们!”
  李如松笑着点了点头。
  至于不能接触战场的原因他当然明白了。
  奴儿干都司是他们与女真的一场交易。
  其中作战都是做做样子。
  蒙蔽辽东锦衣卫千户所那些早已失去锐气,不敢上战场的锦衣卫容易。
  可若是士子参谋跟随,以这些士子参谋的能力,不难看出战斗的真假。
  一旦暴露,不但他们李氏一门,就连他们最大的靠山,福王都会受到牵连。
  “孩儿明白,大军启程时,就会秘密抓捕拘拿他们!”
  三月份。
  辽东河面开始消融时,辽东军从宁远出征。
  山海关。
  校场内,战马奔冲的尘浪翻滚。
  喊杀声沸反盈天。
  射击的枪声更是接连不断响起。
  山海关因战争越发频繁进出关的商旅,都不由为山海关热火朝廷以及紧张的气氛感到震惊。
  帅帐内。
  “殿下,辽东军从宁远出征后就分为三路,其中吴襄一路,经开原越过铁岭,轻松攻克女真人所占领的重要关隘三岔口,眼下正在向浑河进发。”
  “中路以总兵李如松为主帅,领兵十万,从shen阳卫出发,克抚顺所已经抵达浑河,眼下还停留在抚顺所。”
  “似乎在等到吴襄的右路军,合兵一处,渡过浑河。”
  “左路以李如柏为主帅,领兵五万,由宽尊,攻克富察,逼近女真人重要关隘,阿布达里冈!”
  “目前而言,辽东军可以用势如破竹来形容……”
  “从辽东锦衣卫千户所途径山海关留下的消息看,努尔哈赤似乎有意在收缩奴儿干都司地区的兵力。”
  “主要兵力正在向漠南草原集结。”
  “似乎有舍弃奴儿干都司,避开辽东集团二十万兵锋,全力力保漠南草原!”
  帅帐内,各级将领济济一堂。
  祖大寿则按照搜罗到的消息,汇报着关于辽东集团的进展。
  朱泺从始至终都眉头紧皱:“察哈尔方向呢?有大规模金兵出现吗?”
  祖大寿摇了摇头。
  朱泺的眉头皱的更深了。
  祖明章好奇询问:“王爷,你似乎有什么担忧?眼下的进展,应该还算不错。”
  朱泺反问道:“察哈尔五军营三万兵马配合林丹汗猛攻不见金兵主力。”
  “努尔哈赤却在奴儿干都司收缩兵力。”
  “而且奴儿干都司还是女真人的发源地,故土。”
  “女真人舍弃故土,死守漠南草原,你们觉得这合理吗?”
  “努尔哈赤蠢到放弃故土,迁徙女真人统治一个他们刚刚征服的漠南草原?”
  “我很怀疑,努尔哈赤在奴儿干都司地区,准备这什么阴谋,收缩抽调兵力,都只是他故意的伪装!”
  “祖将军,立刻把我们的推5.6测,派人送到李如松手中!”
  祖大寿苦笑道:“王爷,李如松现在大胜之下,势如破竹,会听我们的警告吗?”
  其实通过朱泺泼冷水,他们也已察觉到不对劲儿了。
  朱泺无奈道:“尽人事听天命吧,现在请朝廷下令来不及了,我担心一旦等李如松渡过浑河,努尔哈赤的底牌就要揭开了。”
  “现在只希望,李如松还保持着一丝理智。”
  “好,卑职马上去办!”
  于此同时,宁远至山海关的官道。
  七名身上染血,狼狈不堪的士子参谋跌跌撞撞咬牙往前走着。
  看着一个回关内的商队经过,七名士子参谋停下来,挡住了商队去路。
  “快……快送我们回山海关,我们有紧急情况要告诉燕王,快!”.
  “王爷,回关内的商队,带回来几名自称士子参谋的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请求见你,似乎十分紧急。”
  帅帐内。
  朱泺站在辽东地图前,凝视着不知想些什么时,祖大寿忽然进来说道。
  朱泺不由微微皱眉。
  “走出去看看。”
  “王爷,王爷……”。
  朱泺在大营外,见到了浑身染血,遍体鳞伤的士子参谋们。
  他不认识这几个士子参谋。
  但却认识他们的佩剑。
  太平剑只有士子参谋能够佩戴。
  朝廷是严令民间私自铸造太平剑的。
  凡有私自铸造者,一旦发现,严惩不贷。
  加之百姓对士子参谋们的尊敬,民间私自铸造太平剑十分罕见。
  有些士子喜欢太平剑,暗中私自铸造,都被百姓发现检举。
  这种小事情,这些年也发生过好几次。
  “慢慢说,不着急,慢慢说。”朱泺扶助一个挣扎着要从板车上下来的士子参谋安慰道。
  不过这名士子参谋的急切并未被安抚住,急促说道:“王爷,辽东军难堪一战,辽东军难堪一战,他们在装备新式装14备后,就根本没有进行新式装备专门训练。”
  “还是老一套使用火器的办法。”
  “此战辽东军必败,王爷一定要上奏朝廷,马上取消辽东军对女真的进攻,否则很有可能会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惨败!”
  朱泺,祖大寿等人听闻后已经面色大变。
  朱泺立刻严厉问道:“三年内,你们为什么不向朝廷密奏!”
  他十分焦急。
  心如火焚一般。
  士子参谋流泪委屈道:“王爷,卑职们奏报了,可我们的密奏根本出不了辽东。”
  “我们曾暗中掩护同袍离开辽东,可他们都莫名消失了。”
  “我们去辽东军中总计三十六人,现在只剩我们七人了!”
  “李成梁在出兵前,把我们拘押在宁远的监牢中,也幸亏我们买通了牢头,才能逃出来。”
  “该死!”
  朱泺怒而咆哮。
  他的面色已经变得极为冷硬。
  “祖总兵,带他们马上去医治,我写一道折子,送往朝廷,你们谁还能坚持去朝廷,向皇帝说明辽东情况?”
  “我可以!”
  “王爷我也可以!”
  ⋯⋯
  “好,就你们三人,稍作休整,等我写好折子后,马上动身,我送你们去京城。”
  片刻后。
  祖大寿走入帅帐。
  他看着压抑着愤怒的朱泺,安慰道:“王爷,眼下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只能尽力找补了。”
  “三名士子参谋,以及王爷写的奏折,我已经派人送出去了。”
  朱泺点了点头。
  然后吩咐道:“你马上派人持我的燕王令去蓟州卫。”
  “提醒叶邦荣守好蓟州卫,同时命令叶邦荣放叶赫部关外部骑兵入关,准叶赫部,关外部百姓向长城内迁徙。”
  “骑兵进入关内后,马上赶往山海关!”
  祖大寿的面色变了变,“王爷,没有朝廷的皇命,你擅自调兵,会有很大后遗症的。”
  他们这位王爷,留在山海关他这里,其实已经是犯忌讳了。
  也就现在王爷势如长虹,加之无论是皇帝,还是朝廷的福王系,都不愿意看着王爷回京,给此战添堵。
  所以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调兵不同!
  大明朝的兵权最是忌讳。
  兵部控制着调兵权。
  可却没有领兵权。
  五军都督府拥有领兵权,却没有调兵权。
  这种制度上的安排,足可见大明朝的兵权问题,多么的严格。
  “管不了那么多了,现在我们只能这么办。”
  “不光叶赫部的骑兵,你要马上派出山海关这段时间训练的一万骑马步卒。”
  “现在出山海关,以最快的速度冲到锦州!”
  “不管锦州的辽东兵马准不准,直接接管锦州防务。”
  “如果后续兵力跟上去,就让辽阳冲!”
  祖大寿明白王爷的担心了。
  王爷是担心,晚了怕是连这几处战略纵深都保不住。
  也不知现在辽东集团主力有没有渡过浑河。
  李如松有没有接到王爷送去提醒的信函。
  “王爷,卑职马上去办!”祖大寿豁出去了,尽管若是他们猜错了,事后可能被福王系死咬着反击。
  但他愿意相信自家王爷的判断。
  尤其是七名士子参谋带来的消息,让祖大寿对这一战的前景更加不看好。
  “等一下。”
  “给蓟州卫追加一道消息,我亲自写一封信,让叶邦荣赶上出关的五军营,交给麻贵大都督,让他不要轻敌冒进。”
  “往前冲三十里,就往后退五十里,摆出一副死战的姿态,但要他尽快向长城靠拢。”
  “至于把士子参谋们转述的内容也一并附上,供他参考。”
  “至于林丹汗愿不愿意不要管,告诉麻贵大都督,此战已非取胜,而是能否为朝廷尽可能保存实力!”
  “五军营将士俱是朝廷整训后的精锐,眼下朝廷最大的压舱石,切不可断送了三万精锐!”
  “是!”
  当天,山海关的局势骤然紧张。
  之前演练的警报锣鼓声响起。
  街面上的商贾百姓纷纷按照每月都要演练的过程,迅速向街面两边小巷闪避。
  万余马军,载着士卒,在百姓不明就里注视下,出关冲入辽东。
  浑河。
  大军正在小心翼翼过河。
  冰面开始消融,下游很多地方到处都是浮冰。
  这段是李如松好不容易找到的一处可供大军不用搭建浮桥通行的冰面。
  吴襄骑马伫立在李如松身边,谄媚笑着说道:“总兵,这冰面再有197——两天就消了,或许今夜后,就会碎裂变成浮冰,这样一处天然运兵通道都能让总兵找到,足可见天时都站在我们这边。”
  闻言,李如松不由笑了。
  嗒嗒嗒……
  “报!报,山海关燕王信使,山海关燕王信使求见!”
  身后远处斥候奔掠而来的呼喊声,令李如松等人不由微微皱眉。
  哼!
  吴襄冷哼一声,冷笑道:“怎么,这位燕王眼红我们要立下的大功,也想来分杯羹?”
  对朱泺,吴襄充满了抵触和厌恶。
  他是最低处朱泺继承大明皇位的。
  他很清楚,此王心中瞧不上他。
  “李总兵,卑职山海关把总,封王爷之名,送信于总兵!”山海关祖大寿军中的把总抱拳后捧着信递给李如松。
  李如松接过后,展开阅览。
  眉头不由微微皱紧。
  看后递给吴襄。
  哼!
  吴襄扫了一眼就冷哼道:“总兵,人家这是不愿意让咱们立功嘛,什么女真人收缩兵力,只是假象!”
  “我们在辽东,难道还不比他清楚?”
  吴襄是辽东集团,少数知道福王朱常洵与努尔哈赤交易的人。
  李如松冲把总抱拳道:“回去转告燕王,本总兵多谢他的好意!”
  打发走信使后,在吴襄等辽东将领冷嘲热讽中,李如松下达了加速渡河的命令。
  建州。
  “阿玛,李如松那个蠢货已经领兵过了浑河!”
  代善笑着对努尔哈赤说道。
  “大家打吧!”
  “大汗动手吧!”
  ⋯⋯⋯⋯⋯
  女真将领纷纷摩拳擦掌,激动叫嚷着请战。
  努尔哈赤此刻反而十分的郑重,询问顾宪成:“顾先生,浑河是否已经完全解冻?”。
  “此战能不能把辽东二十万兵马全都留下,浑河是关键!”
  在他们的计划中,必须利用浑河解冻,把李如松率领的十五万兵马截住,一口吞下!
  顾宪成笑着说道:“大汗,李如松太着急过河,也十分自信,我们前期释放出的烟雾,已经完全蒙蔽了李如松。”
  “过河后,李如松并未搭建浮桥,而是直接向建州而来。”
  “根据我们的探子汇报,昨夜浑河冰面已经完全解冻,现在的浑河最是刺骨的时候!”
  努尔哈赤这才笑了,紧接着冷肃命令道:“八旗将领!”
  哗啦!
  所有女真高层全部站直。
  “除舒尔哈齐的正白旗在漠北外,其他七旗,组成联军,汇同汉军旗,不要管李如柏的右路偏师,直冲李如松的主力大军。”
  “此战,我们要一战吃掉李如松十五万主力,然后渡过浑河,快马加鞭攻城略地。”
  “最好在大明朝反应过来之前,把我们的兵锋推到山海关下!”
  “据有整个辽东,及整个漠南草原后,大明整个东、北疆域都在我们的包围之中,等于大明腹地对我们敞开!”
  “出发吧!”
  “此战过后,我将会正式建极称帝!”
  “金国将会与大明平起平坐,甚至压着大明,让大明向我们低头!”
  “是!”
  “遵命!”
  ⋯⋯⋯⋯
  亢奋嘈杂的领命声响起。
  随着努尔哈赤领镶黄旗、正黄旗从建州出兵后,所谓转移向漠南草原的其他五旗纷纷露头。
  成一个扇形,冲向李如松渡过浑河的十五万主力大军前。
  ⋯⋯⋯
  与此同时。
  察哈尔。
  麻贵收到了朱泺的信。
  看过信后,麻贵当即找来林丹汗,把朱泺的信交给林丹汗,十分坚定说道:“林丹汗,接下来我会按照燕王信中提议去执行.“。”
  “你部若是愿意随我们一起退回长城,我欢迎,若是不愿,本将也不会阻拦。”
  “但我要提醒你,本朝讨倭之战能够打赢,打的倭寇俯首称臣,全赖燕王,燕王在军事指挥方面的造诣,绝对是朝中出类拔萃的一拨人。”
  “也绝非是现在的李氏父子可以比拟。”
  “我相信燕王的判断!”
  林丹汗此刻也不过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听闻麻贵如此没有转圜余地的话,面色白一阵红一阵。
  他感觉自己被羞辱了。
  可他不敢自己独自留下来与女真人交手了。
  而且这段时间与他们作战的绝大多数都是他们  meng古人,而非女真人。
  似乎也佐证了大明燕王朱泺的猜测。
  挣扎片刻,林丹汗说道:“我愿意与麻将军共同进退!”
  麻贵暗暗笑了。
  他刚才是故意的。
  这段时间相处,他已经把这位林丹汗的脾气给摸准了。
  对方绝对不是一个有大无畏勇气的人。
  燕王虽然告诉他,可以直接放弃林丹汗,不过他不愿意。
  察哈尔的五万骑兵,若能为朝廷吞下去,绝对有利于将来与女真作战。
  麻贵随即和煦说道:“林丹汗,虽然我们要后退,但我也不会完全按照王爷所说去做。”
  “王爷只是担心女真人迅速击败辽东军,转身对付我们。”
  “我判断,我们至少还有十天时间。”
  “在这十天时间,我们在不断进攻撤退中,洗劫背叛你,投效女真人的部落!”
  麻贵说着,眼底闪过寒芒。
  他要利用这次出塞的机会,劫掠一批战马回去。
  可以预见,女真人统治的塞北,今后不会再和蓟州卫做牲畜贸易了。
  朝廷需要更多优良战马武装骑兵!
  “好!我同意!”林丹汗咬牙切齿道,对于背叛他的人,他也恨之入骨。
  而他并没有意识到,他随着麻贵做了这件事情。
  将来大明即便帮着他打回来,他也彻底失去了对这片土地的人心和统治。
  草原人可以原谅大明对他们的伤害,毕竟是两国交战。
  但绝对不会原谅林丹汗这个原来的察哈尔之主!
  ⋯⋯⋯⋯
  数日后。
  “逃啊!”
  “快逃啊!女真人追来了!”
  ⋯⋯⋯
  浑河河畔,数千狼狈不堪的骑兵惊慌奔逃,在他们身后,还有黑压压一片步军丢掉盔甲、武器亡命奔逃。
  而在更后面,则是女真人八旗骑兵。
  女真人像赶鸭子一般,控制着冲锋速度,一路撵着近十万溃兵南下。
  “.~过不去,过不去了,浑河解冻了!”
  “总兵怎么办?怎么办,我们过不去了!”
  ⋯⋯
  吴襄陪在李如松面前,看着连浮冰都很少了的浑河河面,惊慌失措带着哭声询问道。
  锵!
  李如松拔出剑,看着金人故意放慢速度撵着他们,耗尽了体力,来到浑河河畔,面临深深绝望。
  唇角哆嗦着,自言自语道:“李氏完了,李氏完了,悔不该当初,悔不该当初!”
  这一刻,李如松后退当初在对岸,对朱泺的来信示警提醒,视若无睹。
  甚至还满腹嘲讽。
  话音落下,李如松猛地挥剑。
  人从战马上一头栽倒。
  吴襄愣愣的看着李如松,他没有阻拦。
  他看着拥挤在河畔的近十万辽东将士,有人跳进冰冷刺骨的浑河,扑棱几下,就被冻僵了身子沉入水底。
  “父亲,怎么办?怎么办?”十三四岁的吴襄之子,吴三桂领着骑兵护卫在左右,焦急询问道。
  吴襄面色阴晴不定变化着,眼看着金兵慢慢围上来,焦急催促道:“脱内衬,脱内衬,举白旗投降!”
  “告诉兄弟们,不想死的,就跟着我一起喊,我们愿意投降!”
  “我们愿意投降!”
  “我们愿意投降!”
  ⋯⋯⋯⋯
  努尔哈赤领兵慢悠悠围上来时,听到呼喊声,爽朗笑了。
  哈哈……
  他们在雷  ting击溃辽东军后,就故意控制着速度,既不让溃兵休息,也不让溃兵被激怒,拼死反击,一路追着溃兵来到浑河。
  此刻溃兵早已力竭。
  解冻的浑河让溃兵绝望念。
  除了完整向他们投降,溃兵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
  辽东军要几乎完完整整的落在他们金人手中,只要由他们训练,这些汉人一样可以变成精锐。
  杀明人绝对不会手软!
  汉军旗就是最好的证明!.
  万历三十年四月中旬。
  吴襄降金。
  中路十五万辽东主力,除两万战死,逃跑中踩踏而死。
  十三万大军及武备、辎重尽数落入金人手中。
  吴襄被封郡王。
  统领一个三万由辽东军就地整编的汉军旗。
  在女真人的监督下,为讨新主子欢心,在新朝建功立业。
  在右路军主帅李如柏不知主力溃败的情况,以李如松的印信伪造命令,引李如柏令右路五万辽东军陷入女真人包围中。
  努尔哈赤遣吴襄劝降。。
  李如柏在知晓辽东十五万主力被歼灭的情况下,自感辽东李氏即便回到大明,也只有死路一条,遂领兵降金。
  李如柏受封宁远郡王!
  努尔哈赤对吴襄、李如柏等封为郡王的降将承诺,逐鹿中原,灭明之后,他们的王爵不是就不是虚衔。
  会在大明境内,效仿周王室,裂土分封。
  努尔哈赤发表对明开战七大恨。
  我之祖父,未尝损明边一草寸土,明无端起衅边陲,害我祖父,此恨一也
  ⋯⋯⋯⋯⋯
  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适燕王朱泺,此恨四也
  ⋯⋯⋯⋯⋯
  夫列国之相征伐也,顺天心者胜而存,逆天意者败而亡,岂能使死于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还乎?
  建大国之君,即为天下共主,何独构怨于我国也?今助天谴之叶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为剖断,此恨七也!
  然后又令李如柏、吴襄等降将在七大恨上署名。
  然后派细作,乘船赶往天津卫。
  要借助大明境内的细作,将此七大恨宣传于天下。
  同时李如柏、吴襄等人的署名,也彻底断绝了这些降将反复的可能。
  绝路和封王的诱惑下。
  吴襄、李如柏一改在大明时的贪生怕死。
  在努尔哈赤策马于浑河畔,剑指于山海关时,发出野兽敢嘶吼嚎叫。
  渡过浑河。
  抢在八旗女真人之前,向锦宁至山海关沿线冲去。
  代善领兵跟在后面,看着剃发易服的李如柏等人,在前面如同野狗一般,为金国攻城略地,笑着对努尔哈赤说道:“父汗,这些人在大明就是土犬,落入我们手中,就变成了一只只没有了廉耻之心的野兽。”
  “父汗英明!”
  努尔哈赤满脸踌躇满志,听闻后不由露出笑容。
  辽东局势变化之快。
  令所有人都猝不及防。
  宁远。
  朱常洵得知消息后,瞬间面如死灰瘫坐在地上。
  李成梁一下子仿佛老了许多,手抖着看着李如柏送来的信。
  好一会儿,颤颤巍巍跪在朱常洵面前,匍匐哽咽道:“殿下,李氏一门辜负了殿下,请殿下马上离开吧。”
  “臣会自信了断,为大明尽忠,请殿下看在臣放殿下离开的份儿上,今后能给李氏之女一条活路。”
  “臣拜谢殿下!”
  李成梁重重磕了几个头后,挣扎起身离开。
  很快,李府便乱做一团。
  李成梁自缢而亡。
  李如柏在信中希望李成梁能控制住朱常洵。
  将来帮助女真人以朱常洵为人质,要挟大明,不过李成梁虽然在功成名就后,变得作威作福,贪鄙自私。
  可到底还在意身后之名。
  不愿如此做。
  选择自缢。
  李成梁的选择与李如松几乎如出一辙。
  外面的慌乱叫声,让朱常洵清醒。
  朱常洵当天狼狈领着数十骑逃离宁远。
  数日后,李如柏亲自领兵进入宁远。
  李氏一族,在李如柏领兵抵达前,有人上吊自缢,有人选择向关内逃窜。
  大部分李氏族人选择留在宁远。
  随即,李如柏恼羞成怒,为了向金人证明忠诚,驱赶麾下五万辽兵,冲向锦州。
  锦州城的战斗此刻已经打响。
  砰砰砰……
  城头上,炒豆子般的枪声响起。
  “点火!点火!”
  祖大寿浑身都被熏黑了,嗓音沙哑嘶吼。
  轰轰轰……
  城头上的红衣大炮,小炮以及随同燧发枪,列装的步战没良心炮同时点火。
  城下从两里外,至三百步距离内,瞬间被炮火覆盖。
  尤其是没良心炮。
  冲到三百步的辽兵瞬间被成片成片削平。
  吴襄、吴三桂在帅旗下,不停催促着一批又一批的辽东兵向前冲。
  可依旧无法突破只有一万山海关兵马防守的锦州城。
  嗒嗒嗒……
  急促马蹄声响起。
  皇太极策马而来,命令道:“传令辽东军收兵吧。”
  “你们根本没有掌握新式装备使用战术,无法发挥出新式装备的真正威力。”皇太极领着镶白旗,在后面看了一天。
  对于辽东降军与山海关祖大寿兵马的差距看的一清二楚。
  辽东汉军旗虽然装备了所有常胜军装配的新式武器。
  可他们对火器的应用,还是老一套。
  根本无法把火器真正的威力发挥出来。
  “八贝勒,再让我们试一次吧!”吴襄不甘心请战。
  如今降金,只有打垮大明,他们才能有好日子。
  也只有表现出足够的能力,才能为女真人重用。
  在女真与在大明完全不同。
  他们是外人,只能卖命。
  只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如此。
  皇太极冷冷道:“新式装备不是让你们这么浪费的,汉军旗重新整顿训练后才能真正发挥战力,接下来将会由我的镶白旗攻城。”
  “你们可以见识一下,被你们辽东军看不起的常胜军战术到底多么厉害!”
  皇太极对他以常胜军为模板训练的镶白旗十分自信。
  他也迫切想要与同样以常胜军为模板,甚至还有大量士子参谋充斥军中的山海关明军较量。
  看一看,同为常胜军的学生。
  他们孰优孰劣!
  检验镶白旗,为今后与常胜军真正交手做准备!吴襄父子不甘咬了咬牙。
  “鸣金收兵!”

(https://www.biquya.cc/id173495/3126444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