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 第310章立太子

  “说,辽东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
  山海关,县衙内。
  朱泺面色冰冷,冲着被山海关守兵截住带到府衙的朱常洵。
  此刻,朱常洵极为狼狈,头发乱糟糟的,衣服都到处都是破烂的口子,面对朱泺的喝问,仿佛~行尸走肉般。
  啪!
  朱泺一个耳光重重甩-在朱常洵脸上。
  朱常洵的脸上这才有了一丝神采,捂着脸,盯着朱泺,喃喃道:“你敢打我,你敢打我-……”
  “说,辽东现在到底什么情况,你要是再不说,我还要杀了你!”
  周围人站在旁边,只觉得心惊胆战。
  他们能清晰的感觉到,自家王爷身上浓浓的杀意。。
  这是他们从未有过的,对自家王爷的印象。
  在他们的印象中,他们这位王爷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十分克制。
  朱常洵或许也感受到了,眼中流露出后怕神色:“败了,彻底败了,我彻底输了,我输得一干二净了。”
  “二十万辽东军溃败降金。”
  “吴襄被封郡王、李如柏降金……李成梁自缢谢罪,李如松自刎谢罪……我输了,你赢了,这一回你赢了……”
  砰!
  朱泺听着朱常洵到现在,竟然还在计较他们之间的输赢,狠狠一脚把朱常洵踹倒。
  手颤抖着,愤怒喝道:“派兵把他给本王押解回京!”
  “叶赫部的援兵到了哪里?”不等朱常洵被押出去,朱泺就冲到地图前,同时迅速询问道。
  祖明章率领一万兵马留守山海关,听闻朱泺询问,连忙答道:“禀王爷,叶赫部的援兵今天应该就能抵达山海关。”
  朱泺垂在两边的手指不停的弹动。
  略作沉吟,吩咐道:“祖明章,我把燕王令留给你。”
  “叶赫部到了后,马上让叶赫部承担山海关的防守。”
  “不要怕叶赫部不忠诚,你要放心使用他们。”
  “把他们当做我们明军来看待。”
  “叶赫部族人已经内迁,常胜军马军也是叶赫部,而且这一次武装的叶赫部,都是我们常胜军原来解甲归田的老底子。”
  “他们的忠诚你不要担心,也不要把他们当做外族来看待。”
  “是,卑职遵命!”祖明章立即铿锵领命。
  现在武装的这支叶赫部援兵的来历,他自然知道。
  当初原常胜军解甲归田,叶赫部的马军也有大量退役。
  当初他们还和总兵议论过这件事情。
  总兵当初就判断,王爷准许常胜军叶赫部骑兵退役,是为了这些已经改造效忠大明的叶赫部族人,回到叶赫部内,影响更多的叶赫部女真人。
  这些人在常胜军两操三讲,讲的就是忠诚,他当然敢于相信。
  “王爷你呢?”祖明章紧接着询问道。
  朱泺说道:“我领兵去锦州,祖总兵只有一万兵马,我担心他守不住锦州。”
  朱泺也没有想到,战事溃败的这么严重。
  二十万辽东兵降金。
  整个辽东再无抵抗。
  金兵八旗蜂拥冲到锦州,对守锦州的祖大寿而言,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王爷卑职去吧,王爷你不能去锦州!”祖明章听闻后,面色都变了,连忙说道。
  “是啊,王爷,让祖将军去吧,你千金子岂能坐垂堂?”
  “王爷……”
  众人纷纷开口劝说。
  朱泺摆手说道:“都不用劝了,派你们任何一个人去我都不放心。”
  “等领兵到了锦州,或许根本冲不到城内了,在城外作战,我对你们没有信心。”
  “祖明章,还有一件事情需要你办,通知蓟州卫叶邦荣,麻贵大都督率领五军营退回蓟州卫后,马上增援山海关。”
  ⋯⋯⋯⋯⋯
  “听说了吗?辽东大败!”
  “前些时候,海商们回来,不还说辽东军势如破竹吗?怎么会大败呢!”
  “是真的,努尔哈赤发表的七大恨,上面还有辽东降将吴襄、李如柏等人的签名。”
  ⋯⋯⋯⋯
  天津卫码头,一夜间,忽然一片努尔哈赤的七大恨散播。天津卫府衙。
  楼大有面色极为难堪。
  “确定消息了吗?”他手中捏着一片努尔哈赤的七大恨,声音有些颤抖的询问徐信。
  徐信点了点头,沉声道:“确定了,一艘从辽东回来的海船,带着货物回来的,他们本来要在葫芦岛靠岸,可发现葫芦岛已经被女真人占领,只能带着货物返回天津卫。”
  “去,你亲自去……不,天津卫交给你,辽东巨大变故,天津卫的贸易可能受到影响。”
  “你一定要安抚住海商,让海商不要离岗,或许需要他们的海船运兵。”
  “我亲自回京畿,向朝廷禀报这个消息,我担心王爷在山海关,会领兵出关。”
  闻言,徐信的面色终于变了。
  说实话,辽东大败的确让他十分震惊,甚至痛心。
  可隐隐间徐信还有点高兴。
  辽东的溃败,福王已经彻底完了。
  如今再也没有任何人能阻挡他们王爷继承大明江山了。
  可听到楼大有的判断,他也慌了。
  现在领兵出关,其中的危险,他自然知道。
  “大人请放心,山海关交给我,我绝不会让一艘海船离开!”徐信郑重保证道。
  ⋯⋯⋯
  随即,楼大有快马加鞭赶往京畿。
  天色渐黑。
  宵禁要开始,城门即将关闭时。
  楼大有在数十骑护卫下策马冲来,远远大声喊道。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开城门!开城门!”
  ⋯⋯
  “是天津卫楼指挥使,燕王的人,快!快开城门!”
  已经关上的瓮城城门在守城五军营将士配合下打开。
  急促清脆的马蹄声,打破了紫禁城即将开始的安详静谧。
  皇城。
  刚刚下朝的赵志皋等人在小太监的带领下,匆匆赶往乾清宫。
  等赵志皋等人进入暖阁后,就看到楼大有面色发白的站在一边。
  皇帝怔怔出神。
  “楼爱卿,把天津卫的消息,再说一遍。”朱翊钧有些颤抖的声音响起。
  唰一下。
  赵志皋等人看向楼大有。
  “天津卫出现一篇关于努尔哈赤出兵讨伐朝廷的七大恨文章。”
  ⋯⋯⋯⋯
  “海商带回了一些没有确定的消息,辽东军二十万兵马溃败降金,整个辽东落入女真人之手!”
  噗通!
  王锡爵面色瞬间变白,再也站不住,跌坐在地上。
  随即,他就看到,皇帝犀利能杀人的眼神看来。
  噗!
  “陛下……陛下……”
  众人看着皇帝忽然一口血喷出,惊的顾不上其他,冲向皇帝……
  “朕死不了,朕死不了!”。
  “不要声张!不要声张!”
  朱翊钧吐出一口鲜血后,似乎好了很多,不过语气十分的虚弱无力,面色苍白的让人害怕。
  陈矩眼中泛着泪花,请求道:“陛下,让太医来为陛下诊断,陛下龙体比什么都重要。”
  朱翊钧狠狠瞪了眼陈矩。
  然后看着赵志皋等人,深吸一口气,一手搁在软塌中间的小桌上,努力撑着身体,说道:“刚才的事情谁都不许传出去。”
  “若是外面传开,朕先诛你们九族!”
  众人都明白,适逢辽东大溃败的情况。
  皇帝吐血,龙体有恙的情况传出去,天下必定更加不安。
  怕是九边戍边的边军将士军心就会率先崩塌。
  “臣等遵旨!”赵志皋等人满眼的担忧,还是领旨了。
  朱栩钧询问道:“楼爱卿,有没有朱泺的消息?”
  楼大有连忙摇头,又急促说道:“陛下,燕王一直在山海关,山海关一定早于我们收到辽东大败的消息。”
  “臣怀疑,燕王可能会为尽力挽回局势,领兵出关!”
  闻言,朱翊钧的面色再次大变。
  喉结滚动。
  面色潮红。
  所有人都知道,皇帝是硬生生咽下了一口血!
  “马上!马上派人传令朱泺,让他接到皇命后,马上回京!”
  “陈矩拟旨。”
  “明日开朝,当着百官的面,封燕王朱泺为大明储君!”
  闻言,所有人的面色都变了。
  尤其是王锡爵、徐弘基。
  不过很快二人的面色就恢复了正常。
  果如他们所猜测的。
  皇帝其实早打算燕王为储君了。
  而在这个时候,福王朱常洵更是没有一点可以争的资格了。
  皇帝刚才听闻燕王可能领兵出关,激动之下,又一次吐血,分明就是担心燕王朱泺的安危。
  这就是验证他们猜测最好的证据!
  “老奴遵旨。”此刻,陈矩看着皇帝的模样,却一点儿都高兴不起来。
  皇帝这像极了在交代后事。
  “臣现在就派锦衣卫快马加鞭去山海关!”骆思恭领旨后,转身匆匆就走。
  朱翊钧抬头扫了眼王锡爵。
  然后眼神犀利的落在了徐弘基身上。
  “国公,徐氏从开国便是国公,与国同戚两百年,朕想知道,朕能否像太祖洪武皇帝相信魏国公徐达一样,相信爱卿你吗?”
  徐弘基神色悲恸,缓缓跪倒。
  砰砰冲着地面重重叩首。
  “陛下,臣请陛下下旨赐死福王侧妃!”
  徐弘基知道皇帝在担心什么。
  担心他控制后府精锐,会成为眼下艰难时局,燕王封为储君过程中,乃至皇帝某刻忽然驾崩,燕王登基执掌大明的阻碍。
  赐死他的女儿,福王侧妃后,就等于他和福王朱常洵彻底的没有了瓜葛。
  他知道,皇帝就是要这句话。
  就算他请皇帝赐死他,都不如这句话。
  徐弘基浑身颤抖着。
  那是他的闺女。
  可现在他只能这么做。
  他这个兵部尚书在这种关头肯定是不能轻动。
  就算他想,皇帝也不会这么做。
  大明眼下的时局,也不容许他这么做。
  而他死,会让整个勋贵阶层不安的。
  要知道,大明勋贵阶层,除了远离权力中枢的云  nan沐国公府外。
  其他都是福王朱常洵的支持者。
  “朕相信爱卿,国家大事,何以让一个无辜女子赴死!”
  沉默许久,朱翊钧声音虚弱无力的响起。
  “臣谢陛下隆恩!”徐弘基声音哽咽,大声谢恩。
  “陛下,福王回京了,燕王从山海关派人,押解福王回京了。”就在此时,一个小太监匆匆赶来汇禀道。
  朱翊钧面露怒容,在陈矩搀扶下,挣扎坐直身子,咬牙下令:“圈禁朱常洵!”
  “让常胜军派兵负责看守朱常洵!”
  王锡爵眼里的绝望之色更浓……
  让常胜军派兵负责看守,这一招可真狠!
  徐弘基适才对皇帝的承诺,即便是假的,也没关系。
  只要徐弘基敢动。
  他可以相信,常胜军一定会率先杀了福王府满门!
  连福王都没有了。
  他们这些人还能做什么!
  皇帝到底是皇帝!
  不愧是那个十年国本之争,都能牢牢控制权利的皇帝!
  够狠!
  皇帝是多么偏爱福王。
  可现在为了大明朝,一样可以把刀举起,对准最偏爱的儿子!
  帝王最是无情。
  眼前这位皇帝,无疑绝对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陛下,或许送福王回来的山海关将士知晓燕王如今在哪里?”赵志皋回过神,连忙提醒道。
  “对,对,对……”朱翊钧连连说道,然后看向陈矩。
  陈矩明白皇帝的意思,立刻吩咐道:“马上问明山海关回来的将士,燕王现在身在何处!”
  片刻后。
  小太监回来禀报:“禀陛下,燕王领兵出关,山海关总兵在燕王指挥下,抢先一步出关,扼守锦州。”
  “燕王领兵增援。”
  “燕王调令叶赫部增援山海关,下令五军营大都督退回长城5.7内,迅速增兵山海关。”
  朱祤钧的面色变得更加苍白。
  “拟立储君的诏书写好,暂停颁布!”
  赵志皋等人都明白,若是燕王被立为太子的消息被女真人知道。
  怕是女真人会不顾一切进攻燕王。
  “传令麻贵,让他听从朱泺之名!”
  “传令给常胜军总兵海中砥,命他马上领兵赶赴山海关!”
  “陛下,陆路时间太久,臣建议常胜军从天津卫乘海船,在锦州附近登岸。”楼大有连忙提议:“臣在回来前,已经下令,扣押天津卫所有商船。”
  “好就按爱卿提议去做!”
  于此同时,朱泺也领兵抵近锦州…
  “什么,再说一遍!”
  延禧宫。。
  郑氏抓着侍女,声音尖锐咆哮质问。
  侍女瑟瑟发抖,战战兢兢说道:“娘娘,殿下被陛下明人圈禁在福王府内,并且让常胜军看守……辽东溃败,二十万辽东军尽没……”
  “宁远伯自缢,李如松总兵自刎谢罪,大部分李氏投效女真人……”
  噗通!
  郑氏跌坐在地面上。
  侍女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
  郑氏失魂落魄,喃喃自语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李成梁你害了我们母子,李成梁,你李氏害了我们母子。”
  “你李氏害了我们母子啊!”
  郑氏没有像往常一样,对侍女发泄怒火。
  她已经清晰的意料到辽东溃败,皇帝下令圈禁自己儿子意味着什么了。
  他们母子彻底完了!
  从这一刻起,他们母子与储君,与这大明天下,最为尊贵的位置彻底无缘了14。
  那个都人生的卑贱子,却要得到这一切!
  凭什么!
  “一个卑贱的都人子,凭什么!”
  ⋯⋯⋯⋯
  发泄过后,郑氏像是抓救命稻草似的,询问道:“国公呢?国公呢,我要见国公!”
  “娘娘,婢子曾见到国公,想着询问国公乾清宫什么消息,可是国公的态度十分冷淡,只是让婢子给娘娘捎一句话。”
  “什么话,快说,快说!”
  “国公说大明的大局为重,输了就输了,不能为了一己之私利,致使国家蒙难!”
  郑氏听闻后,面色瞬间变白。
  “白眼狼!徐弘基你这个白眼狼!现在想着与我们母子切断关系,你切割的了吗!”
  “都人子坐上那个位置后,你一定没有好果子吃!”
  ⋯⋯⋯⋯
  郑氏怨毒的咒骂着。
  ⋯⋯⋯
  当天夜里。
  常胜军在京畿权贵们不安的注视下,除留下来看押福王的人手之外,尽数拔营启程。
  虽天津卫指挥使楼大有离开。
  大家已经打听到消息了。
  常胜军要从天津卫出海,在锦州靠岸,阻挡女真人!
  在一夜不安中。
  翌日,群臣早早的入宫。
  等待着开朝。
  可到了五更天时,皇帝没有出现,陈矩拿着一封圣旨出现在殿门外。
  “陛下旨意,辽东大败,社稷神器动荡,至此关头,朕希望列位臣工,能够以国事为重!”
  “任何人在危局未戒除之前,挑起无关战事之纷争,擢建极殿严惩不贷!”
  “……”
  “传旨瑞王朱常浩,即可返回京畿!”
  “擢建极殿全权调兵遣将!督办粮草辎重!拖延燕王关外战事者,斩!”
  ⋯⋯⋯
  陈矩传旨后面色冷肃离开。
  “陛下怎么没有露面?”
  “福王被圈禁,燕王领兵出关,瑞王却被下诏奉旨回京,难道陛下是要立瑞王吗?”
  ⋯⋯⋯
  赵志皋、王锡爵等人听群臣议论着。
  这些人不清楚瑞王回京的目的。
  他们却知道。
  皇帝让瑞王回京有两个目的。
  其一,在这个时候让瑞王回京,百官就会怀疑要册立瑞王,对于领兵出关,身处险境的燕王是有利的。
  瑞王如同之前的福王,起一个吸引注意力的作用。
  其二,皇帝也是再做最坏的打算。
  女真人忌惮燕王。
  这是不需要去怀疑的事情。
  而且女真人绝对不希望燕王坐上大明的皇位,即便没有颁布册立太子的圣旨,只是昨夜在他们的见证下已经写好圣旨。
  但女真人一旦发现燕王朱泺出现在锦州,出于对燕王的忌惮,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若是燕王真的在关外出事。
  那么皇帝就只能选瑞王了。
  至少眼下大明所有皇子中,除了燕王之外,瑞王就燕王改革方面的态度以及对改革的了解,是皇子中最为出类拔萃的。
  “王老大人,陛下是不是真的要立瑞王?”
  福王系的人悄悄簇拥在王锡爵身边,低声询问道。
  王锡爵狠狠瞪了眼这些人,怒斥道:“陛下刚才的圣旨难道没有听到吗!再敢议论战事无关之事,别怪我不留情面!”
  话罢,王锡爵甩手,丢下一群面面相觑,不安的福王系朝官离开。
  王锡爵不敢泄露昨夜皇帝说的那些话半个字!
  他知道,宫内,他家中,现在不知有多少人盯着。
  昨夜皇帝看他的眼神,那是一种杀之而后快的眼神。
  那是切切实实的警告!
  若是他在接下来,有任何一步走错,面临的不是他一个人的生死。
  皇帝会要了他全家满门,乃至九族的命!
  尤其是皇帝已经在昨夜立下诏书,册封燕王为太子的事情,是绝对半个字都不能透露!
  ⋯⋯⋯⋯
  乾清宫。
  皇后眼睛红红的坐在皇帝软塌便,哀求道:“陛下,传太医吧,让太医来给你瞧瞧……”
  陈矩这时走进来。
  朱栩钧虚弱询问:“朝臣们什么反应?有没有对朕没有开朝有所怀疑?”
  “陛下,没有,陛下让瑞王回京的事情,成了群臣关注的焦点。”陈矩声音哽咽说道。
  其实赵志皋、王锡爵他们少猜了一点。
  瑞王回京,不但是代替福王吸引朝臣关注。
  进而减轻燕王的危险。
  同样也是让朝臣不去关注皇帝没有开朝的原因!
  “陛下,听娘娘的吧,老奴有办法,让太医院的人闭嘴!”陈矩说着,眼中闪过一抹寒芒。
  他知道皇帝懂他的意思。
  朱栩钧虚弱笑骂道:“你个老货,朕没事,太医院一旦取药就谁也瞒不住,朕一定会坚持到那个混球回京!”
  “让骆思恭派人……让他亲自领锦衣卫缇骑去,去锦州把那个混球给朕安全接回来。”
  “让麻贵、祖大寿守好锦州!”
  皇后听闻后,忍不住流泪。
  丈夫如此急着让泺儿回来,丈夫分明就是担心他撑不下去!
  ⋯⋯
  锦州。
  咚咚咚……
  肃杀的战鼓声在城内城外急促的响起。。
  城外女真人帅旗下。
  努尔哈赤举着一支单筒望远镜观察着城头。
  他看着朱泺站在城头上,唇角露出了笑容:“没想到,竟然能将燕王朱泺引入锦州这座死城中,除掉了朱泺,就算损失再大都值得!”
  顾宪成等人同样举着望远镜观望。
  听闻努尔哈赤的话后,众人均都不由露出了笑容。
  朱泺抵达锦州后,在城外与女真镶黄旗交战,以一万步卒,凭借着锦州城外一座小山坡,硬顶着三万女真镶黄旗寸功未得。
  然后皇太极就提议,放朱泺入城!
  锦州城已经被他们围的水泄不通。
  放大明燕王朱泺入城后,他就等于是瓮中之鳖,别想再跳出来了。
  相反在外面,一旦情况不利,朱泺或许有逃跑的可能。
  这不利于围杀朱泺。
  这个提议,得到了女真高层的一致赞同。
  皇太极放下望远镜,请命:“父汗,儿臣想要亲自领镶白旗与朱泺较量一番!”
  在之前,他已经与祖大寿算是较量过了。
  不过并没有用全力。
  现在朱泺到了,皇太极十分迫切的想要亲自与朱泺较量一番。
  “好。”
  努尔哈赤同意了,不过提醒道:“务必要小心,朱泺抵达锦州后,锦州的布防就出现了改变。”
  努尔哈赤拧眉看着城门外一道道勾连纵横的沟壑战壕。
  这是朱泺抵达后,在他们不懈的关注下,组织锦州青壮挖掘的。
  沟壕中趴着明军步卒。
  把兵力放在城门外守城,这还是努尔哈赤平生仅见!
  他也算是身经百战了,但却从未见过如此守城的。
  “儿臣明白!儿臣绝不敢小瞧燕王朱泺.ˇ!”皇太极郑重答道。
  整个天下,凡是对燕王朱泺有所了解的,就绝无一人敢于轻视此王!
  大明周遭邦国势力,朱泺之名早已深入人心。
  占据北方的女真。
  西南经历三年大西南开发计划,朱泺之名也早深入西南诸国人心。
  尤其是朱泺掌控大西南后,九边对缅  dian的打击,更是让西南诸国忌惮甚深。
  锵!
  皇太极策马来到本部镶白旗阵前,拔剑直指锦州城,喝道:“进攻!”
  哗啦!
  镶白旗三万将士整齐划一的从肩上取下枪,举着枪,踩着整齐的步点,嗒嗒嗒向锦州城靠近。
  城上,朱泺举着望远镜,同样在观察着。
  旁边祖大寿说道:“王爷,皇太极的镶白旗,算是把常胜军的精髓给学透了。”
  “而且皇太极的镶白旗中大部分都是咱们中原汉人!”
  “根据之前皇太极发起进攻,沾沾得意对城内喊话,这些汉人原来都是当初福王从南直隶迁徙到辽东的无地百姓。”
  “他们都贩卖给了女真人,成了女真人的人力资源!”
  祖大寿说着,不由攥紧了拳头。
  若非福王朱常洵是皇子,他一定上一本折子,请皇帝杀了朱常洵。
  朱泺的面色也十分冷硬难看。
  这些消息,随着辽东大溃败后,所有的肮脏阴暗都暴露出来了。
  就连朱常洵这次对女真作战也都暴露出来了。
  朱常洵竟然走极端,为了皇位,与女真人与虎谋皮!
  简直就是丧心病狂了!
  一下子踩到了努尔哈赤的陷阱,葬送了整个辽东!
  嗒!
  镶白旗在五百步外列阵停止。
  皇太极策马来到三百步外。
  火器投入使用后,五百步都已经只是一个基本安全距离。
  三百步更是十分危险。
  没良心炮就能打到三百步。
  “燕王!我学你常胜军训练的这支镶白旗如何?”皇太极冲城上笑着喊话询问:“此番请燕王入瓮,燕王就不要想着离开了。”
  “作为学生,请教先生,也请先生拿出全部的本事,给学生上最后一课!”
  说道先生学生这句话时,皇太极收敛了笑容,十分的郑重。
  即便请君入瓮,必杀朱泺。
  大明燕王朱泺,也值得他皇太极敬重。
  就练兵之法,他也的确算是大明燕王的学生。
  而朱泺的改革,更是令皇太极既感到害怕,又十分佩服。
  所以这一次,他们必杀朱泺!
  朱泺放下望远镜,喊话说道:“.~我们中原人最讲师徒礼仪,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徒弟背叛师傅,是要人人得而诛之的。”
  “皇太极,你确定要认我这个先生?”
  皇太极的面色微微变黑。
  朱泺这是在说他是其儿子!
  哼!
  皇太极冷哼一声,冷冷道:“燕王,何必逞口舌之快!”
  朱泺点了点头。
  皇太极不愧是皇太极。
  能够在历史上,奠定了女真人入主中原的根基,果然是有过人之处的。
  对于皇太极这个名字,朱泺怎么可能不知道。
  “你的这支镶白旗训练的的确(吗钱的)很精锐,不过你学到的只是常胜军陈旧的战术,常胜军一直都在进步,都在更新战术战法!”
  “既然你想知道,你镶白旗与常胜军之间的差距,那我就让你在锦州城下见识见识!”
  皇太极不由微微皱眉。
  朱泺自信十足的话,不由让他有些警惕。
  哈哈……
  下一秒,皇太极仰头爽朗大笑:“燕王,你影响不了我的信心,我倒要看看你常胜军到底发展出了什么样的新式战术!”
  皇太极断定,朱泺是在干扰影响他池。
  是心理战术!
  让他畏首畏尾。
  话罢,皇太极勒马转向,奔冲回本阵:“进攻!”
  朱泺看着金兵开始推出没良心炮及小炮,唇角不由露出冷笑。
  ⋯⋯
  砰砰砰……
  炒豆子般的声音在城外激烈的响着,没有一刻的停歇。
  金人帅旗下。
  努尔哈赤等人举着望远镜仔细观察着。。
  趴在锦州城外战壕中的明军,不停的把弹丸倾泻到列阵进攻的镶白旗将士身上。
  而镶白旗的将士,却只能站着还击。
  短短百步距离,始终无法越过八十步这个范畴。
  始终都被城下的明军压制在八十步至一百步的距离。
  战壕很好的帮助明军掩藏身体。
  而且明军中出现了新式的武器,一种扔出来就能爆炸的东西。
  像极了以往明军中守城装配的火雷。
  可与火雷不同。
  努尔哈赤看的清楚,这种新式武器是一种长柄状的东西。
  似乎十分轻巧,普通的明军站在沟壕中,就能扔到八十步之外。
  明军的火雷他们女真人也有装备。
  即便是最强壮的女真勇士,笨重的火雷也扔不到八十步的距离。
  这种不断密集炸向的新式武器,配合着明军在沟壕内的排枪以及没良心炮的打击,给镶白旗造成了十分大的伤亡。
  开战不过半个时辰,至少有数千镶白旗将士战死。
  直到现在,镶白旗的火器射程,都够不到城头。
  只能看着大明燕王朱泺,平静的站在城头。
  站在镶白旗后面的皇太极面色更加难堪。
  朱泺的确给他上了一课!
  这一课让他终身难忘!
  几条沟壕,就挡住了他可以在漠南草原面对草原诸部都战无不胜的113镶白旗。
  他也意识到,常胜军的确在不断进行战术创新!
  只是这些显然都被朱泺保守的很严密。
  “向大汗请求骑兵支持!”皇太极面色阴沉的对身边令兵下达命令。
  令兵领命后,策马奔向后方。
  努尔哈赤听闻皇太极的请求后,不由微微皱眉。
  皇太极请求骑兵想要做什么,他一眼就看穿了。
  无非就是利用骑兵的高速冲锋能力,迅速靠近锦州城,解决城下的明军。
  可这样真的能有效果吗?
  朱泺难道没有想到这种情况?
  略作沉吟,努尔哈赤冷冷下令道:“代善,你领正黄旗冲锋!”
  “是!父汗!”
  “王爷,女真人要动用骑兵了!”祖大寿一直观察着女真后方,看到镶黄旗骑兵阵列开始有动静,紧张提醒道。
  燕王把五千将士布置在城外,其实祖大寿当初是反对的。
  这种战术他没有给将士们训练过。
  而且也从未这么打过。
  的确,把一支有力兵马放在城外,可以让女真人攻击接近城头的机会都没有。
  可也有一个巨大的缺陷。
  女真人的骑兵。
  他担心根本无法挡住女真人的骑兵。
  朱泺面色平静说道:“我们本来就是拖延时间,如果女真人四面攻城,我们这点兵力根本不够打这种仗。”
  “我利用的就是努尔哈赤,皇太极想要与我面对面较量,探查常胜军战斗力的心理。”
  “传令城下的兄弟,按照出城前,教他们的办法,面对骑兵的时候前往不要慌,要稳住。”
  “传令城头所有炮兵兄弟们,按照红衣大炮、虎蹲炮、没良心炮,及手榴弹的射程,形成梯次炮击!”
  “打完这一战,女真人至少今天就不会在发起进攻了,我们就为朝廷援兵赶来,多争取了一天时间。”
  他摆开阵势,做出一副要教皇太极新式新军,新式战法的模样。
  其实就是要借助这个难得的机会,予以女真人最大杀伤。
  拖延争取更多的时间。
  “是!”
  朱泺的冷静沉着,让祖大寿安定了不少。
  祖大寿快步离开,去下达命令。
  “冲!”
  轰隆隆……
  一支三万人的镶黄旗,在代善的率领下,从后方女真人大阵中冲出。
  “五里!”
  “四里!”
  “三里!”
  “红衣大炮,红衣大炮,点火,点火!”
  判断这距离的千总,拿着望远镜报数,当进入红衣大炮射程内,急切拼命呼喊。
  砰砰砰……
  炮声响起的瞬间,女真人帅旗下,努尔哈赤等人忙举着望远镜观察。
  直接红衣大炮射出的弹丸,所过之处,凡是挡在面前的战马瞬间被撕裂。
  骑兵冲锋阵列中,眨眼间,出现十几道十分刺眼的染血通道。
  骑兵开始散开。
  不过努尔哈赤的神色如常。
  女真人也有红衣大炮,大炮的威力,缺点努尔哈赤很清楚。
  杀伤力并不大,只是这种惨烈的景象,对士气的打击很大。
  “两里!”
  “点火!点火!”
  砰砰砰……
  虎蹲炮以及数门红衣大炮点火发射。
  这一次打出的弹丸十分奇特,两门红衣大炮的弹丸间连着一根铁链,弹丸射出时,铁链被拉紧冲着女真人骑兵砸去。
  虎蹲炮发射的是一些小的,密集的弹丸。
  铁链扫过后,冲在切面的女真人瞬间被铁链撕碎身体,铁链的动能丝毫不减,大片大片的女真人带下战马。
  虎蹲炮的弹丸密集覆盖,大片大片的女真骑兵倒地。
  女真骑兵的冲锋势头明显衰落。
  第二次炮击,至少造成了两千女真骑兵丧命。
  “五百步!四百步!点火!”
  五十门工艺简单,便于懈怠的没良心炮开始炮击。
  砰砰砰……
  没良心炮的威力较之前两次炮击更大。
  爆炸点周围方圆五米范围瞬间变空。
  努尔哈赤紧咬着牙,手都在颤抖。
  损伤太惨重了!
  “拆,去拆后方城池拆红衣大炮,马上送抵锦州!”努尔哈赤咬牙冷冷命令道。
  这一次,他们没想到朱泺会占领锦州,为了兵贵神速,除了镶白旗携带了没良心炮外。
  无论是红衣大炮还是虎蹲炮,他们都没有携带。
  毕竟在他们的计划中,辽东集团被他们牵着鼻子一头冲到陷阱,吞并辽东军后,整个辽东就像个毫无抵  kang力的女子,向他们敞开。
  只要迅速行军,接管整个辽东即可!
  “不要慌,不要慌!按照燕王的吩咐,瞄准了冲在前面的女真人将领打!”
  “兄弟们,不要慌,瞄准女真人将领打!”
  “……”
  战壕中,数千将士在各级把总、千总的呼喊下,紧张的寻找冲在前面的女真将领。
  握枪的手已经全都是汗水。
  “打!”
  砰砰砰……
  密集的枪声响起。
  啊!
  远处,努尔哈赤看着枪声响起,冲在前面的代善忽然被密集的弹幕笼罩,紧接着一头栽倒,忍不住心痛大叫一声。
  与此同时。
  领兵冲在前面的女真骑兵将领,纷纷栽倒。
  朱泺看着代善等大量女真将领倒地,唇角露出笑容:“手榴弹准备!”
  城头上的将士们迅速点燃引线,甩手将数千枚手榴弹居高临下扔出去。
  砰砰砰……
  密集的爆炸声,在城外阵地前面五十步形成一道弹幕。
  冲来的女真人,在失去了将领的率领,本就早已慌乱,后面的看到前面的冲入弹幕中被炸得人仰马翻,恐惧之下,迅速勒马转向,掉头就往两侧狂奔。
  “朱泺!我一定要让你死在锦州城!”帅旗下,努尔哈赤面色紫红,眼睛通红盯着数里外的锦州城厉声咆哮。
  他一个能战善战的儿子死了!
  皇太极领着镶白旗,此刻已经退至三百外战场边缘,本准备骑兵途径就迅速跟上。
  当他看到兄长代善在密集弹幕中栽倒马下,面色瞬间变白。
  他隐约察觉到,上当了!
  他隐约明白,朱泺摆出这样一个阵仗,就是为了让他‘请教’!
  就是利用他想要与常胜军堂堂正正较量的心理,予以他们最大杀伤!
  “朱泺你成功了!”皇太极面沉如水,咬牙说道。
  他承认,他输了!
  不光输在了战场上。
  更输在了战场之外!
  他的心思早被朱泺猜透了,并且被加以利用!
  否则他们就应该四面围城,利用兵力优势,以泰山压顶之势,砸碎锦州城!
  ⋯⋯⋯
  枪声、炮声、爆炸声落下了。
  “赢了!”
  “守住了,我们守住了!”
  “我们挡住了金人的骑兵,我们挡住了金人的骑兵!”
  “燕王万岁!燕王万岁!”。
  ⋯⋯
  可城上城欢呼声却一浪高过一浪的响起。
  战壕中的将士们,举着燧发枪,爬在战壕中,大笑着,冲着城头站着的那个身影欢呼。
  这一战让山海关原辽东军的将士们,又想到了当初在朝xian~讨倭了。
  当初他们辽东军大溃败,就是后来跟着燕-王,打了翻身仗。
  然后又跟着总兵祖大寿脱-离了辽东集团。
  可自从讨倭之战回来后,燕王虽然还控制着常胜军,可基本已经脱离了军伍。
  专注于在大明境内推动改革。
  后来更是直接放弃了常胜军兵权。
  当初燕王放弃常胜军兵权的时候,他们这些远在山海关,经历过讨倭之战的人,心中是十分不满的。
  认为是朝廷逼迫,才使得燕王不得不放弃兵权。
  从此脱离军伍。
  眼下这位王爷再一次领着他们这么点人,面对女真人以及投效女真的辽东军数十万围攻锦州,竟然取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
  这一战,至少一万女真精锐战死!
  女真才多少人?
  八旗也不过二十万精锐。
  其中还有大量的汉军旗。
  若是真正的女真人,如此大胜,女真人能打几次!
  大明失去辽东,还有关内万里疆域,还有亿兆人口。
  大明的一次失败即便伤筋动骨也要不了命。
  可女真人不行,他们的伤筋动骨,就是要命的病!
  呼!
  城上,祖大寿笑着毫不掩饰的深深吁了口气,笑道:“跟着王爷打仗,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在朝  xian讨倭的时候。”
  朱泺笑了笑。
  然后吩咐道:“命令将士们回城,城内组织起的青壮马上出城。”
  “城墙四壁都要挖掘战壕。”
  “尽可能往远挖。”
  “这一次不是让兄弟们出城守城了,接下来女真人就要四面围城动真格的了,挖战壕是为了影响女真人的骑兵。”
  “你们对新式战术的训练还可以,不过对于土工作业并没有重视。”
  “火器的大规模使用,土工作业会越来越重要。”
  “常胜军中已经建立了专门的工兵营,开发出了各种有利于土工作业的工具,在这方面你们要迎头追上。”
  祖大寿立即立正:“卑职谨记王爷教诲!”
  他与海中砥、朱钰等人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
  就是讨论如何推动新式战术,让新式武器的威力能够发挥到最大。
  土工作业当初常胜军在朝  xian讨倭的时候就有用过。
  不过那个时候,常胜军并没有专门的工兵营。
  燕王回来后,就建立起了工兵营。
  不过当时的工兵营最主要的还是为了适应全地形战争,比如逢山开路,遇河搭桥之类。
  对土工作业虽然也有进行训练,不过当时常胜军的工兵营人员有限,真正的土工作业并没有展开全面推广训练。
  燕王去大西南的三年中。
  常胜军在配合瑞王整顿漕运,剿灭白莲教中,似乎实战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开始大规模的建设工兵营。
  单单一个非战斗营,就有两千人。
  海中砥书信给他,他看了看这个人员配置就连连咂舌。
  只是按照海中砥所提及的配枪工兵营,搭建了一个五百人的小规模工兵营,作为示范。
  没有什么战事发生,也一直没能检验工兵营。
  所以没有认识到工兵营的重要性。
  以致这一次,需要挖掘战壕,不得不组织城内青壮。
  也就是守城,锦州城不缺青壮。
  若是迎战于野,怕是单凭他那个小规模工兵营,根本起不了作用。
  最主要是常胜军匠器营专门发明的工兵锹。
  常胜军据说已经普及到了每个将士一把。
  据说常胜军已经在实验要取消铳剑,工兵锹会代替铳剑,成为近战武器。
  ⋯⋯⋯⋯
  女真大营。
  帅帐。
  代善等镶黄旗战死将领的尸体已经被整理好了,盖着白布,摆放在帅帐中央。
  努尔哈赤坐在帅位上,看着儿子代善的尸体,咬着牙,眼睛一片通红。
  “本汗一个能征善战的儿子,就这么死在锦州城下了!他是代本汗死的!当初本汗想要自己领兵冲锋的!”
  “本汗与朱泺之仇,与明廷之仇不共戴天!”
  砰!
  努尔哈赤的拳头重重砸在帅案上。
  皇太极站出来,在代善身边跪倒:“父汗,是儿臣无能,中了朱泺的奸计。”
  “他不但在战场上,用新式的战术赢了我,他还在战争之初,就把儿臣算计在内了!儿臣无能,请父汗惩处!”
  努尔哈赤眼神犀利的盯着皇太极看了好一会儿。
  其他人连呼吸都不敢。
  帅帐内落针可闻。
  片刻后,努尔哈赤才摆了摆手:“不怪你,不是你一人被他算计,我们所有人的心理都被他算计到了。”
  “此王终究是要成为我女真逐鹿中原,最大的阻碍!明日四面围城,必杀朱泺此大敌于锦州城!”
  到了现在,不光皇太极明白了,所有人都明白,朱泺利用了他们的心理。
  “你来说说,朱泺常胜军战术与以前有什么变化。”努尔哈赤吩咐道。
  ⋯⋯
  众人都看向皇太极。
  皇太极是整个女真中,最了解常胜军战术的。
  “有几点变化,其一,土工作业,他就是利用土工作业,迫使我们进攻中火器的射程连城头都够不着。”
  “其二就是他的炮击梯队协同十分严密,这还只是山海关兵马,儿臣猜测,要是他那支常胜军,炮兵的配合会更好!”
  “其三,也是炮击,炮击衔接控制的如此严密,必须要有精准的指挥,这一点,儿臣猜测是他在军中大量填充士子参谋所产生的效果,至少士子参谋起到了很大作用。”
  “士子参谋本身接受的训练就是调度、统筹,这是他们的长项。”
  “其四,就是那种像极了火雷的新式武器,这种单兵投掷的武器,造成的伤害性,通过儿臣观察,甚至超过了燧发枪。”
  “其五,就是他杀死兄长的战术,他们当时射击的目标都是军中的将领,集中射击,可以把燧发枪的射击精度提高,第一波打击,打掉领兵将领,军伍失去指挥就会变混乱,甚至被打掉士气!”
  ⋯⋯⋯⋯⋯
  就当努尔哈赤等金国高层听着皇太极对新战术变化的分析时。
  河面上,一百艘海船正在疾驰驶向锦州。
  海中砥站在船头,有些急躁询问道:“楼指挥使,还需要多久才能抵达锦州?”
  楼大有也十分着急,不过相较于海中砥,他到底年长一些更加沉稳,“至少还需要一天!”
  “能不能让海船再快一点,我们耽搁一天,王爷就多一天危险!”朱钰急躁询问乃.
  “父皇!”
  乾清宫。
  风尘仆仆,一路快马加鞭赶回来的朱常浩,看到躺在软塌上,身形枯藁,短短几个月没见,就仿佛老了数十岁的父皇。
  朱常浩过去对皇帝朱翊钧的种种不满,也瞬间消失了。
  噗通一声,跪倒在软塌旁边,哽咽叩首。
  朱栩钧看着跪在旁边的五子,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伸出手摸了摸五子抬起的头。。
  “我还没有死,用不着你提前给我哭丧!”
  “叫你回来,是要你暂时撑起大明的这片天!”
  “你能不能做得到!”
  朱常洵看着皇帝朱翊钧皮包骨头的手,泪流满面摇
  头:“父皇,儿臣撑不起来,这件事情需要父皇去做,要皇兄去做,儿臣做不了……”
  朱翊钧伸手拍了拍朱常浩的脸。
  似乎对朱常浩的回答十分满意,虚弱说道:“只是让你暂时撑着,你虽然这些年跟着你皇兄做了很多事情。”
  “但是父皇很清楚,如果父皇真的把大明的江山交给你,你担不起来。”
  “你或许是除了你那个混球皇兄外,眼下大明天下,最懂改革的,也是最有可能执行最好改革的。”
  “但你的能力,理不顺大明绅权、官权、皇权、百姓之间的关系。”
  “你没有这个威望压着天下人,让他们随着你剑指之处前进。”
  “父皇不管你有没有这方面的奢望,但也希望你永远不要有!”
  “让你回来,父皇是让你来稳定朝局的。”
  “在你那个混球皇兄没有回来之前,代我摄政监国。”
  “若是你皇兄他……他……”
  皇帝说到这里的时候,声音有些颤抖,“他在辽东出了以外,那就由你赶鸭子上架。”
  “不会,父皇不会,皇兄不会有意外。”
  “儿臣也绝对不会对皇位有任何妄想,儿臣很早就说过,能救大明的只有皇兄,能接替父皇做这个位置的也只有皇兄!”
  皇帝一直暗中仔细观察他这个儿子。
  他很满意。
  即便这种时局维艰的关头,这个儿子也没有生出不该有的念头。
  这很好!
  皇帝对自己的这双眼睛很自信。
  在皇位数十年,他能看透所有人的内心。
  这也是他十年不理朝政,都能牢牢掌握皇权,甚至皇权的集权程度,要远超很多大明的先祖们。
  他也一直为自己的能力、天赋沾沾自喜。
  可他却做不到中兴大明。
  直到那个一直被他冷落的混球长子逃倭回来后,做的一系列事情,让他意识到,或许他做不成的事情,这个不被他喜爱的混球长子能做成。
  所以,从那个时候,他就把自己最偏爱的儿子拱出去。
  吸引大批保守派,以此稳住这些人。
  同时一边看似压制、猜忌长子,一边又不动声色的放他去做事。
  那些人乐观的猜测,他用长子,不过是给了三子打江山,做嫁衣。
  哈哈……
  他一如当年十年国本之争,将所有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朱翊钧想到这些,脸上便露出了笑容。
  他做不了中兴之主,但他将所有人都玩弄了,为大明列祖列宗打下的江山选了一个中兴之主!
  如今,以那个混球的威望,以他做事练就的手段。
  以他既可杀伐强硬,又可克制,可刚可柔的政  zhi手腕,这大明江山交给他。
  他也能放心了。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那个混球竟然亲自领兵出关。
  让他所有的计划出现了最大的意外!
  这或许就是人算不如天算吧。
  他只希望,这天能给大明一个机会!
  朱翊钧冲陈矩点了点头。
  “陛下,老奴知道,瑞王临时摄政监国的圣旨已经拟好了。”
  陈矩知道皇帝的意思,连忙说道。
  皇后流着泪,催促道:“陛下,常浩出来了,总能让太医来给你诊断了吧?”
  皇帝这几日硬撑着,不准传唤太医,就是等朱常浩回京,临时监国。
  免得有人闹出什么幺蛾子。
  朱翊钧点了点头。
  陈矩迅速派人去传太医。
  他则带着朱常浩前往建极殿内阁官衙。
  “诸位阁老,陛下旨意,陛下休养期间,瑞王临时摄政监国!”
  “臣等接旨!”
  赵志皋等人连忙领旨……
  朱常浩立刻询问道:“有没有我皇兄的消息?”
  赵志皋摇头道:“殿下,暂时没有,骆思恭大都督
  已经领着锦衣卫缇骑亲自赶往辽东了。”
  “兵马呢?增援锦州的兵马,你们是怎么安排的,还有粮草?”
  “麻贵大都督撤回了长城内,五军营三万锐士及林丹汗的五万骑兵已经快马加鞭出关。”
  “常胜军乘坐海船前往锦州。”
  “粮草问题,朝廷已经下令山海关、蓟州卫截留商旅,所有一切战争物资,尽数先行转运锦州。”
  “朝廷还组织了大批钱粮,只要天津卫运送常胜军的海商返回,马上从天津卫码头气运,送抵锦州。”
  朱常浩松了口气。
  他看着徐弘基,王锡爵,声音有些冰冷询问:“福王系的人呢?本王不希望这段时间,朝中有任何与辽东战争无关的争执发生。”
  “否则本王在南直隶怎么做的,一定会在朝中怎么做!”
  王锡爵、徐弘基知道,这是瑞王警告他们。
  他们也相信,瑞王这会是说得出做得到的!
  于此同时,太医院的太医涌入乾清宫,也终于惊动了早对乾清宫数日闭门产生怀疑的朝臣。
  除了建极殿早有心理准备,知晓情况外。
  大明中枢短短片刻,犹如地震一般。
  朝臣有不安者,有私下里迅速串联,暗中谋划者。
  而朱常浩的反应也十分迅速。
  很快下达了一条命令,看押圈禁福王朱常洵的常胜军,押解福王一家,在御林军护送下,即刻离京,前往天津卫。
  直接将福王一家扔到了燕王党的地盘。
  让一些暗中谋划,在关键时刻,动用武力的人瞬间死心绝望。
  天津卫最早发展民间组织模式。
  被燕王党完全组织起来。
  就连锦衣卫都渗透不了,更别说他们。
  可以说,整个天津卫,几乎每一个人都是燕王党。
  除非大军攻打,否则别想从天津卫把福王朱常洵救出来。
  朱常浩的这个命令,也让王锡爵等人清晰的感觉到,此王的狠辣!.

(https://www.biquya.cc/id173495/3126444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