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 > 第111章胡惟庸疯了

在任以虚生活的那个时代,百姓衣食富足,也没有皇帝。

最重要的是,在那个时代,似乎有着一样能够让人舍生忘死的东西。

任以虚管那种东西叫信仰。

胡惟庸面色一转而后咬着牙看着朱元璋说道:“陛下,纵然是这高人本身,没有陷害陛下之意。”

“但是陛下也说了,他并不知道陛下身份。”

“难道陛下就没有想过,这或许不是给天子所用的变法之道呢?”

“而且,即便是那高人没有害人之意,难道臣所说的事情,就不可能成为现实了吗?”

胡惟庸连珠炮一般的问题,彻底将朱元璋问愣在了原地。

这个问题确实是朱元璋从未想过的。

任以虚的这条路,是给“村长”的,从来不是给大明的!

朱元璋不过就是凭借着自己的判断,将其强行移植到了整个大明。

谁也不敢保证,在一个村子里可以推行下去的新政,可以在整个大明推行的了!

朱元璋的眉头不由得紧皱了起来,犹豫良久之后,才死死的盯着胡惟庸道:“咱可以让你去见任先生,但是你如果敢说半点不该你说的话,你知道下场?”

胡惟庸闻言,心中登时便不由得一阵窃喜,旋即整个人仿佛都松了口气般,倏然道:“既如此,臣虽死无憾矣!”

所有人都没有察觉到,胡惟庸的脸上的一抹奸笑转瞬即逝。

在一众锦衣卫的看押下,朱元璋带着胡惟庸,悄然出现在了任以虚的小院之外。

由于书院的院子实在是太小,犹豫良久之后,朱元璋最终还是决定,只让二虎一人押着胡惟庸,进了任以虚的小院。

如果是骤然闯进这么多人,朱元璋害怕会吓到任以虚。

其次就是二虎也算是身经百战,现在的胡惟庸,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年过五旬的书生罢了。

二虎就是让出半个身子,也能轻松制服胡惟庸。

但是即便如此,朱元璋这一行人,人数也都不少了。

刚一进门的时候,任以虚还是有几分惊讶的,毕竟最近书院里,也就只有几个女生还在上学。

任以虚的心里不由得就担心起了,那几个毛头小子,一个个办事毛毛躁躁的,万一遇到什么威胁就不好了。

“任先生,是咱。”

听到老爷子”的声音,任以虚这才放下了心,而后便又疑惑的看着老爷子问道:“老爷子,村里最近又出事了?”

朱元璋不由得冷哼一声道:“何止是出事了,就是咱之前跟您讲过的那个老胡。”

“您跟老胡又吵架了?”

朱元璋长叹了口气道:“谁说不是呢,村里的几户读书人不乐意变法啊。”

最终,朱元璋的目光不由得落到了胡惟庸的身上。

“老胡,你自己跟任先生说吧。”

朱元璋给不远处的二虎使了个眼色。

二虎这才取下了胡惟庸嘴里,塞着的布团。

“你就是任先生?”

任以虚闻言不由得讪笑道:“哪里算是先生,我就是给孩子们补补课罢了。”

胡惟庸的嘴角不由得微微抽搐了两下。

不过胡惟庸也没有纠结这个问题。,而是直奔主题道:“任先生您让那些贱民得势,当真就不怕将来,那些贱民,反噬了皇.………..村长吗?”

任以虚听到“贱民”两个字,脸上登时便浮现出了几分不悦。

但也懒得跟“老胡”计较,只是在一旁淡然的问道:“何为反噬?”

“你口口声声的说是为了报村长的救命之恩。”

“但是你当真知道这些贱民为何为贱民?”

“纵然是村长豁出身价去庇佑的这些贱民,将来他们不会有一点感恩戴德。”

“今日他们如何对我们,明日就会如何对村长,口口声声说是报恩,但是你的所作所为,无一不是恩将仇报,你可知晓?!”

听到胡惟庸的怒斥,小院之中不由得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的盯着一旁的任以虚。

任以虚却在示意老爷子靠过来,在老爷子的耳边小声问道:“老爷子,为什么这个老胡好像不太聪明的样子?”

虽然任以虚的声音不大,但是正正好好的传进了胡惟庸的耳朵里。

噗!

胡惟庸险些一口老血吐出来。

我是傻子?!

我是傻子还一路从宁国县主簿,干到了大明左相!

如果本相是傻子,那大明的满朝文武又算什么?!

大明全员痴儿?!

朱元璋闻言一愣,旋即便笑的前仰后合的说道:“不错,咱早就看出来了,他脑子确实不太好使。”

听到老爷子这么说,任以虚的心里便有了几分底。

胡惟庸却急了眼,激动的看着任以虚朗声道:“咱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八岁熟读四书五经.....”

听着胡惟庸的“过往”任以虚不由得连连点头,还小声附和道:“我都知道,老胡你别急。”

虽然任以虚嘴上这么说,但是脸上的表情却尽是怜悯。

因为任以虚在之前,也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其中就有注意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内容。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到了现代突然就冒出了什么“自闭症”“抑郁症”这些奇奇怪怪的心理疾病。

其实不是只有现代人会得这些病。

而是在消息闭塞,以及医疗条件落后的时代或者地方,这种病跟挨饿比起来,显得太微不足道了。

饭都吃不饱,谁关心你是不是自闭症?

自闭正好,不出来吃饭,还省粮食了。

如果说任以虚的脸上是那种,跟朱元璋等人,一模一样的嘲讽的表情,胡惟庸的反应还不会这么的激烈。

但是真正让胡惟庸气愤的是,任以虚这厮,好像是真的觉得,自己脑袋不是特别灵光!

“你知道什么?!”

“咱现在就能给你背上一段。”

“武王戎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与商战于牧野,做牧誓.....”

任以虚听到面前的胡惟庸将《尚书》背的滚瓜乱熟之时,心中也不由得坚信了,老胡有心理疾病的猜想。

稍稍受到别人的怀疑,就极力的展示自己的观点,这不就是典型的外向型抑郁症吗?!

任以虚都不由得有些麻爪了。

这村子里真是“藏龙卧虎”啊!

你们这一个小山村,怎么还能搞出一个外向型抑郁症来啊!

任以虚在之前,虽然学过些许的,关爱留守儿童的课程,但是那也不过就是教一些常识罢了。

任以虚也绝对算不上精通。

眼下任以虚唯一知道的就是,一定不能让“病人”发觉,周围人将他当做“病人”。

任以虚只能竭力的在一旁附和“老胡”的话。

这倒是难为任以虚了。

任以虚是正经的文史类出身,实在是不会装啊!

最终,在胡惟庸一连串的逼问下,任以虚绞尽脑汁,最终只能从嘴里挤出了四个字。

“啊,对对对。”

虽然只有四个字,但是从任以虚勉强装出来的笑意上,胡惟庸突然感觉到,自己的人格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你放肆!”

“咱说了,咱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八岁熟读四书五经!”

任以虚的脸上尽显无奈,只能沮丧的说道:“老胡,我没说不对啊,我信了,真的!”

站在远处的朱元璋眼泪都快笑出来了。

隔着这么远,朱元璋都能感觉到胡惟庸的无奈。

这普天之下,也就只有任以虚能把胡惟庸,给逼到这份儿上了。

胡惟庸死死的盯着任以虚,歇斯底里的咆哮道:“你为什么不信咱!为什么不相信咱啊!”

(https://www.biquya.cc/id166292/5679304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