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殿下高兴,一切好说。”
“不过,老夫有个小事,还望您能成人之美。”
朱标闻言,略感诧异。
李善长现在的生活,连他都有些羡慕,实在想不出,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
可刚得了人家的好处,直接拒绝的话,未免太伤和气。
索性,决定先听一听再说。
“韩国公既有难处,直说便可!”
“能办到的,自然没问题......办不到的,也当尽力而为。”
有了这个铺垫,李善长略感放心。
在洪武年间,一些事情由朱标代为转达,比直接去和老朱说,会更稳妥。
毕竟,这可是史上最有权势的太子之一。
假如老朱立刻引咎退位,将大明江山交给他,估计也能干得不错,有明君风范。
“殿下,实不相瞒。”
“老夫的日子太过清闲,最近想到海上走走。”
“主要是为了开拓眼界,见识下南洋各国的风土人情,顺便做点生意,给大明带回一些特产。”
朱标一听,眉头紧锁。
这个请求,可是有些难办。
为巩固海岸防御,他爹去年就关闭一处市舶司,而今又想全面禁海,不许海上船只航行。
虽未真正颁发诏令,贯彻落实,但苗头已然存在。
一念至此,朱标开口劝道。
“韩国公,您这是何必呢?”
“我大明物产丰足,应有尽有,是上天赐予的沃土。”
“何况,您年事已高,海面风浪湍急,随时可能发生危险,一旦有事,悔之晚矣!”
“您可是我朝的股肱之臣,栋梁之才,不能有半分闪失。”
“依晚辈之见,还是算了吧!”
“若是觉得这里的房子太小,不够住的,我回去启奏父皇,给您盖一座豪华大院。”
“要钱要地,看在您的功劳,也会再给些赏赐。”
可惜,这些说辞,并不能动摇李善长的决心。
海上航行,固然伴随着危险。
可在危险中,往往能找到意想不到的机遇。
什么时候风险没了,机会也就不存在了。
这片土地上的人,千百年来,就是因为物产丰足,衣食无忧,因此缺乏冒险精神,错过了大航海时代。
生命短暂,他没空给每个人灌输这种想法,自己倒是愿意做一个先行者,睁眼看世界。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想到李太白的诗句,李善长莫名激动,豪情万丈!
仿佛发现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勇往直前,开启新的篇章!
坚定了信念,他再度开口。
“殿下,老夫过惯了平淡如水的日子。”
“就想到外面闯荡一番,找寻前所未有的新鲜感。”
“还望转告陛下,只要允许老夫出海,每年赚到的钱,至少奉送给皇家三十万两白银,且上不封顶!”
听到这个数字,朱标小小的吃了一惊。
做个生意,能赚这么多?
而且,此事只需要父皇点个头就行,不用付出什么成本,和白捡钱一样。
回去说说,兴许有几分把握......
“好,本太子答应了!”
“可有言在先,到了父皇面前,我只负责传达。”
“父皇能否允许,得看他的意思。”
李善长连忙点头,只要朱标肯帮忙,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至于另一半,交给运气。
“时候不早,本太子该启程了!”
这一顿,吃得朱标酒足饭饱,相当满意。
临走,又挑选了几名手艺不错的庖厨,一并带回京城。
......
两天后,南书房内。
朱元璋正生着闷气,愤怒之下,砸碎了不少古董花瓶。
原因无他......
由马皇后出面安抚,之前那些称病告假的官员,已经陆续回归岗位。
但仍有少数死硬派份子,拒不上朝。
比如,那位青田先生,刘伯温。
人家铁了心要辞官归隐,一整个油盐不进,决心装病到底。
“娘的,咱还是太仁慈了!”
“就该把他们抓进大狱,狠狠收拾一顿!”
朱元璋骂了几句,越想越气。
自己堂堂一个皇帝,在臣子中,还没马皇后说话好使。
虽然,夫妻俩恩爱如故,伉俪情深,属于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典范了。
但让女人出面平事,也太丢脸了。
堂堂七尺男儿,尊严何在?
这几天,老朱一直很郁闷,可他又没有办法,将郁闷的缘由公之于众。
因为,那样更没面子!
直到看见朱标回来,脸色才好看几分。
“标儿,你去定远,次见到李善长那老家伙了?”
“他最近如何,心情可好?”
有一说一,此次出行,朱标没有告诉他,目的是请李善长回朝安抚百官的。
那样的话,老朱是绝对不会让的。
打着新春佳节,探望恩师的名头,才顺利出发。
老朱知道后,也说不出什么。
毕竟儿子懂得尊师重道,敬爱有功之臣,应该予以支持。
“父皇,韩国公一切都好。”
“只不过,他托儿臣转告,向您提个请求!”
听到这里,朱元璋脸色微变。
“哦,那老家伙,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是嫌咱以前给的赏赐太少,要得寸进尺?”
朱标摇摇头,给出了解释。
“不,韩国公突发奇想,要乘船出海,到外面开创事业,向父皇求一张通行令。”
话音未落,朱元璋断然拒绝。
“不成!”
“让他老老实实待在大明,别想些有的没的。”
他正要发布命令,彻底禁止海上航行,就有人跳出来挑战权威,真是岂有此理。
何况,这也太巧了吧?
前脚刘伯温装病,不来上朝,一直磨蹭至今。
现在,李善长又跳着出来,喊着要出海。
咱都准许你告老还乡,颐养天年了,怎么还有要求?
两件事,都是他不能容忍的!
话说回来......
别是这两个老家伙商量好了,轮流给咱上眼药吧?
若是如此,就只能将他们推上刑场,喝一碗断头酒了。
等回到坤宁宫,找咱妹子打听一下,历朝历代,有没有让大臣陪葬的先例!
“父皇,您先听我说!”
这般态度,朱标早有预料,仅凭三言两语,不能让他心服口服。
必须做好见缝插针,打持久战的准备......
(https://www.biquya.cc/id164927/3346660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