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个可能,不过这件事皇上皇后只要没有让你去查,你没必要上赶着。”叶天士语气冷凝中带着隐隐的戾气,这在他身上是很少见的,“君心难测,臣子声望太高,必惹祸端,摄政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洛云笙眼神骤冷。
叶天士继续不避讳地道:“皇上绝非值得效忠的明君,之前你所做的一切只为对得起君恩,并没有错,你不必因此而后悔。皇上如今对你的态度已经变了,你若是继续拿以前的心思对他,那不是效忠,而是愚忠,只会害了你和你自己身边的人,这其中的度你要自己把握。”
他从来不会劝说洛云笙不必计较,要全心全意效忠皇室。
因为没有必要把所有责任重担都压在洛云笙一个小女子身上,他就这么一个徒弟,不管用什么方法,就算做小人也好,也要把她保护好。
洛云笙道:“我明白,我知道该怎么做。”
她从小跟在师父身边,为人处世方面受师父影响很大,做事不死板,懂得变通。
景文帝对她恩宠信任时,她为皇室肝脑涂地,景文帝现在这样对她,她就要为自己为弟弟谋一条出路。
叶天士看她如此机灵,非常满意地点了点头,又把话题转到墨沧澜身上:“其实摄政王也挺可惜的,如果是他登基,如今的大夏就不是现在这样,他本可以更大胆一点。”
洛云笙眼神闪了闪:“当年的事师父也知道?”
对于先皇传位之事,世人传言居多,那个时候她还小,并不知道内情。
事情被传得有鼻子有眼,墨沧澜又越来越出色,声望越来越高,大家都认为他终有一日会夺得帝位。
三人成虎,不管墨沧澜多么忠心于景文帝,景文帝对他有多信任,也难保不会生出猜忌之心。
叶天士点了点头:“当年先皇临终前,请了我去为他诊脉,我一上手就知道他大限已到,神仙也无力回天。先皇当时倒也没有避着我,就安排身后事,那个时候楚太妃,也就是齐王,还未降生,月份也还小,连我都诊不出是男是女,无法立为太子,先皇及决定把皇位传给摄政王。”
楚太妃就是墨尧泽的生母,当年的皇后。
先皇过世后,她本该成为太后,但因继位的景文帝是她的小叔子,如果尊她为太后,辈分就乱了。
景文帝登基之后,便尊她为“太妃”。
楚太妃一向性子寡淡,无欲无求,先皇过世对她打击很大,怀着身孕的时候身体各种不舒服,是太医和叶天士共同努力,好歹保住了她这一胎。
她勉强撑到七个月的时候,身体也到了极限,生下了不足月的墨尧泽。
她自己身子大损,常年吃药调养,对于朝政之事从不过问——即便想过问她也是有心无力。
墨尧泽也倒不曾想过指望楚太妃帮他争夺储君之位,她在后宫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大多数时候大家都忘了,还有她这么一号人物。
“真有这回事?”洛云笙十分感慨。
景文帝真没有出众的才能,他能登基,完全因为他是二皇子,按照长幼,轮到他而已。
如果墨沧澜愿意登基,有先皇的恩宠,有一部分朝臣的支持,皇位是轮不到景文帝的。
墨沧澜却拒绝了。
对于任何一个男人来说,君临天下是他们的梦想,皇室中人对此更是当仁不让。
他们只有不择手段达到目的,没有听说谁肯把到手的皇位让出去的。
墨沧澜绝对是独一份。
若不是有大智慧大胸怀,把江山和百姓安危放在首位,又怎能做到如此大度?
就算她平时没有因为仇恨而看低看轻了墨沧澜,此时也发现,自己以往对他的了解还是太少。
“当时我亲耳听到,还能有假?”叶天士十分肯定,“当时有一部分朝中的守旧派认为皇位继承历来讲究立嫡立长,先先还没有子嗣降生,按规矩就应该是二皇子,也就是当今景文帝登基,不给二皇子,还有三皇子四皇子他们,直接越过这些人,传位给七皇子墨沧澜实在是不合规矩。”
那个时候墨沧澜年纪也不很大,还没有现在这样的战功和声望,就算他聪慧过人,正直善良,也不是把皇位传给他的理由。
另一部分人,就是以时太傅为首,则支持将皇位传给墨沧澜。
时太傅是墨沧澜的老师,了解他的品性,说他将来一定是一个明君。
双方争执的很厉害,互不相让,差点动起手来。
墨沧澜不愿引起朝堂动荡,以至于民心惶惶,主动提出自己不应该越过哥哥们登基,他愿意拥护二皇子成为新皇。
洛云笙一时无言。
叶天士又道:“当时的洛家家族也支持二皇子,再加上墨沧澜主动退出,先皇和太傅等人也不好再说什么,先皇就让人拟了圣旨同,传位给二皇子,墨沧澜为摄政王。”
当时有很多人对年轻的墨沧澜为摄政王很不满,觉得他没有资格。
反倒是景文帝替他说话,也是想自己能顺利登基。
先皇让景文帝发誓,将来楚太妃若是生下皇子,必须立为太子,以后继承皇位。
景文帝当时终于得以登基,心愿得偿,还还没有多么重的私心,非常痛快地发了誓,并保证登基之后定会做一个明君,爱护手足,保护好大夏江山。
后来发生的事情,就不用叶天士多说了。
洛云笙冷笑一声:“看来皇上的卑劣很早之前就开始了,是我错看了他!”
亏的她一直觉得景文帝虽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瑕不掩瑜,对自己的恩宠是实实在在的,将守护大夏江山为己任,对百姓也有一些好的政策颁布下去。
没想到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表面现象而已。
他既然在先皇面前发泉城广场会将皇位还给墨尧泽,这些年却又不遗余力想要扶持墨修竹入主东宫。
直到墨修竹成了痴傻之人,他也没有放弃,迟迟不肯立墨尧泽为太子,其心可见一斑。
(https://www.biquya.cc/id164735/5679301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