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 第109章 徐拯

  府试案首一事并没有过多影响陈凡。

                  这些日子以来,城中拜访他的人有不少,杨廷选也找过他几次。

                  但陈凡只是稍稍应酬之后,便一头扎入书本中。

                  府试之后,道试就在十月。

                  道试要赶在学政按临各府,监考岁考之前,所以时间上很急,陈凡没有多少准备的时间。

                  还有,周炳先、薛甲秀他们已经回来了,教学工作重新开启。

                  不过,因为陈凡有了府试案首的身份后,他能明显感觉到,学童们自打“返校”后,看着他的目光再也没有之前那般随意了。

                  这其中,尤以周炳先对他的态度最为明显。

                  最开始,周炳先在安定书院时,对陈凡的态度可以称之为“蔑视”。

                  但被他老子收拾后,送到海陵,他的态度就有了一些收敛。

                  可陈凡自从被点为府案首后,他看着陈凡,眼中多了一丝“敬畏”。

                  虽然陈凡的这个府案首还是他老子亲点的。

                  可熟知内情的他知道,他老子原先可并没有准备点陈凡。

                  除了阴差阳错之外,陈凡能被点为府案首的原因,竟是一众同考官齐齐向他父亲推荐。

                  能让一众州县的进士官同时推荐,这个童生最起码也是真有水平的。

                  陈凡虽然察觉到了孩子们眼神中的异样,但他还是保持一颗平常心。

                  平时怎样对待他们,现在依然保持。

                  陈凡正在考校陈学礼背书。

                  也不知道是不是门外刚挖了一个小池塘(泮池),增加了灵秀值的缘故,陈学礼的脑子似乎突然“灵光”了不少。

                  “王母蟠桃,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子,故人借以祝寿诞;上古大椿,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故人托以比严君。”

                  “很好,没想到来到海陵,学礼你读书更加用功了!”

                  陈学礼也很诧异,他摸着脑袋有些不好意思道:“那都是二叔教得好!”

                  台下一众学童见陈学礼都被表扬了,顿时跃跃欲试起来,眼神看着陈凡,分明像是在说:“选我起来背书,选我啊。”

                  就在陈凡抬头想要再点一人时,突然院门外有说话声。

                  陈凡只听见周氏的声音道:“夫子说了,院试之前不收学童,请回吧。”

                  又是想进弘毅塾读书的。

                  陈凡中了府案首之后,很快就有人将自家的孩子送来。

                  他当时也照单全收了。

                  可刚过一天,这些孩子便销声匿迹,甚至交的束脩也不要了。

                  陈凡猜到,必然是那钱家捣鬼,所以他跟周氏说了,只要她没去大棚,在弘毅塾帮忙做饭时,有遇到上门求学的一律挡驾。

                  可是,没过片刻,门外看不见的地方,周氏软糯的声音响起:“陈夫子,门外有人想送子弟来弘毅塾读书,您是不是出去看看?”

                  陈凡转头对着门口的空气道:“烦劳嫂子,拒了吧!委婉一点。”

                  周氏小声道:“听说是凤凰墩徐家!”

                  就说这个女人心思玲珑剔透,做事不死板,听说是徐家,她便来禀告了,说明她已经知道徐家为他保结的事情。

                  陈凡道了声谢,便对下首一众学童道:“你们先看书,一会儿我再过来。”

                  等到了外间,果然,徐怙站在院门口,身边还带着一个十来岁的少年。

                  “学兄,上次保结一事还没登门感谢,快快请进!”陈凡拱手,笑着对徐怙客气道。

                  徐怙在受邀请后带着那孩子走进院子,他好奇地打量着院中,片刻后才感叹道:“门口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夫子好文采、好胸怀。”

                  陈凡笑了笑,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看向那孩子:“不知这位是?”

                  那孩子很瘦,山根很高,鼻翼红彤彤的,此时正仔细听着塾堂内的读书声。

                  徐怙低头看着那孩子道:“此乃舍侄,名拯。实不相瞒,此次来贵塾,就是想请陈夫子为舍侄开蒙。”

                  陈凡闻言诧异地看着这叔侄两:“学兄玩笑了,令兄乃是举人,学兄又是县学痒生,令侄怎么轮到在下来为他开蒙?”

                  徐怙有些尴尬道:“兄长每日除了要打理祖产,自己还要准备会试。”

                  “在下也要准备科考、岁考和来年的乡试。”

                  “我兄弟二人实在有心无力教授拯儿。”

                  徐怙这话,倒也有些道理。

                  陈凡知道,真正的大户人家,很少有像钱家那样,亲自教授子弟读书的。

                  直系亲属,尤其是父母,可以辅助西席教导儿子,但自己上阵去教,若是严厉起来,一方面会伤了父子、叔侄亲情;第二,长辈也很可能狠不下心责罚晚辈。

                  所以很多学问很好的家庭,往往也会延请名师教授自家子弟。

                  不过,陈凡依然有一点疑惑,这徐拯看着似乎已经十岁出头了,像徐家这种人家,四岁就是最晚的开蒙时间,这小徐拯……?

                  可这种问题,陈凡是不好多问的,于是笑着对徐拯道:“你叫徐拯?认字吗?读过书吗?”

                  徐拯乖巧地点了点头:“回禀夫子,已经读到《四书》,最近正在读《孟子》。”

                  原来是已经有基础的,陈凡放下心来:“愿意在我这读书吗?”

                  徐拯脸上肉眼可见的露出开心之色:“愿意,愿意!”

                  徐怙笑道:“拯儿听说塾堂里有小伙伴,早就吵着要我带他过来了。”

                  陈凡笑着点头,他对徐拯的第一印象很好,不过,就算徐拯没有这么乖巧,他也必然是要收下这个学生的。

                  毕竟自己还欠着徐怙的人情。

                  “行,那徐公子便在这读书吧,我必全力教他。”

                  徐怙闻言很是高兴,仿佛了却了一头心事,或者卸下了重担似得,长舒了一口气,招了招手,让门外的下人抬了拜师礼来。

                  竟然有一头羊和两坛酒。

                  随后又吩咐了两句徐拯后,便先行离开了。

                  等他走后,陈凡对小徐拯立马施展【慧眼识珠】

                  【姓名】:徐拯

                  【年龄】:11岁

                  【状态】:热爱学习。

                  【恶习】:无

                  【天赋】:学习(巳等)

                  【学习效率】:-200%

                  【综合评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个好孩子,但不是个好学生。建议宿主谨慎接纳这样的孩子进入塾堂,他可能会成为你教学生涯的滑铁卢。

                  陈凡:“卧槽,这又是朵奇葩啊!”

(https://www.biquya.cc/id160592/765327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