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一年跑了208个龙套后她 > 第331章 步步为营

“你看我干什么?”盛闻之歪了歪头。

商叶初不自在地别过视线。和盛闻之短暂地同居那段时间,商叶初知道盛闻之家中有健身房,且他每天都会健身。但这明显与盛闻之的画风不太协调——一个饮食起居皆不规律的人,居然有持之以恒锻炼身体的习惯。怪异程度堪比每天裹着大棉袄吹空调。

赶早不如赶巧,商叶初不是一个会让疑问留在心底的人。

“你连按时吃早饭都做不到,为什么却能坚持每天健身?”商叶初向旁边挪了挪,盛闻之在她身边坐下。

这么简单的问题,盛闻之却停顿了很长时间,长到商叶初以为自己问错了话。

“我也不知道。”盛闻之最终摇了摇头,“健身会让我更有男子气概一些。”

“……”

倒不是说这个理由不正常,这个理由太正常了。正常到不像是盛闻之嘴里能说出来的。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把头发剪了呢?”商叶初忍不住问道,“或者留点胡子?”

鉴于生活中对男女外表的刻板印象,盛闻之只要剃个光头、再养出满脸胡碴,男子气概将会车载斗量地增加。

盛闻之这次更加坚决地摇了摇头:“那样会让我感到恶心。”

商叶初投向盛闻之的目光微微一凝。

不知道为什么,商叶初在此刻,竟然微妙地与盛闻之共情了。

在和盛闻之相处的时候,商叶初已经无法把他当成女性了。但奇怪的是,如果对方稍微表现出一点男性的特征,商叶初就会更加不舒服,感觉像胸口堵了一团烂棉絮,有种反胃的冲动。

和盛闻之相处久了,脑子也会坏掉。商叶初甩甩头,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甩走。甭管盛闻之是公是母,今天必须让他写出剧本来。

商叶初先从包中抽出一只牛皮纸袋,放到茶几上。

“这是什么?”盛闻之擦着头发,看上去对这包东西兴趣不大。

商叶初深吸了一口气,脑海中不断组织措辞。

季君陶在剧本一事上已经做了甩手掌柜,坚决不肯插手。商叶初只能使用自己揣摩的方法了……也不知道有没有用。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盛闻之道:“我都不想听,我只想睡觉。”

第一次重击。

好好好,盛闻之这个反应也在商叶初预料之内。商叶初毫无波澜:“那我就先说好消息吧。好消息是,我老板找了专人研究了一下‘你的’剧本,里面的情节应该都能过审。”

当然都能过审,因为已经被古文华删得只剩一页纸了。审核员放个屁的工夫就能审完。

“哦。”盛闻之挑了挑眉,看不出是诧异还是高兴,“坏消息呢?”

“坏消息是,由于小说和电影的呈现方式不同,剧本的时长不太够。”

说着,商叶初拿出放在包里的剧本,铺到盛闻之和自己面前。

“一部剧本最终能拍出时长多久的电影,业内最常用的估算方式是‘一分钟一页’。”商叶初翻开剧本,将页码指给盛闻之看,“也就是,每一页剧本,大约等于一分钟电影成片的时长。”

盛闻之将商叶初手中的剧本翻到最后。最后一页的页码上赫然写着“59”。

“那我的剧本,最终只能拍出……一个小时?”盛闻之皱起眉头。

“实际上还要更短一些。”商叶初补充道,“你的剧本上有大量的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这些在实际拍摄中,完全用不了半分钟的篇幅,基本上只是一闪而逝。那就更短了。”

说这些话的时候,商叶初努力让自己的脸色看起来严肃正经。手心却已经湿了,全是冷汗。

所谓“一分钟一页”的说法当然是有的,但那是人家好莱坞的玩法。好莱坞电影工业相当成熟,剧本格式是有统一标准的,字体大小、行距、边距都有讲究。所以粗估出来的数值会相对准确一些。

而国内的剧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格式。此外,中文的信息密度远大于英语,实际拍摄中,一页中文剧本大概能拍出两到三分钟的成片来。也就是说,盛闻之的原始剧本,从拍摄需要上来讲,已经绰绰有余了。

这些是古文华讲给商叶初听的行业内幕,现在被商叶初搬来,加工一番,忽悠起了盛闻之。

理论上讲,作家应该是一群知识面较广的人。但盛闻之主要的创作方向显然是悬疑小说和惊悚小说,而且从来没指望过自己的小说影视化,应该不会了解这些电影行业的业内知识。

她在赌,赌电影业知识是盛闻之的盲区。

果然,盛闻之迟疑了一下,并没有反驳商叶初,而是捏起几张纸来翻动着:“真的吗?这一页,只能拍出一分钟?”

还好,看起来盛闻之还真不知道。这就好办了。

商叶初清了清嗓子:“你不相信?《哑婆》当时的剧本有一百多页,拍出电影后也是一百多分钟。你忘了?”

盛闻之是读过《哑婆》的剧本的,依稀还有些印象。他迟疑地点了点头。

商叶初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拍《哑婆》时,剧组为了照顾齐鸣老师和李振祥老师的老花眼,剧本统一采用的是大号字体和稀疏行距,页数当然比眼前这份剧本多了。只是人的大脑不会事无巨细记录一切,盛闻之是绝对记不起这些微末细节的。

“这样吧,咱俩举行一个剧本围读会,你一句,我一句。一页两页肯定不准确,咱们干脆看看读完整本剧本,会花多长时间?”商叶初又释放出一记攻击。

这一句显然正中心病,盛闻之顿时露出厌倦的表情。他这段时间改改写写,剧本几乎能全篇背诵。再让他朗读一遍,真的要吐了。

“行了行了,我相信你。”盛闻之摆了摆手,“那你今天来找我是什么意思?想让我扩写?那是不可能的。一间杂货店里就那些东西,已经写尽了。”

商叶初轻咳一声,眼珠子转了转:“我知道。我们老板的意思,现在的电影,加些爱情戏才有市场。所以……”

“不可能!”盛闻之立刻站起身,将手中的毛巾一丢,脸色因厌恶而微微扭曲,“告诉你老板死了这份心!”

商叶初在心里给季君陶点了根蜡,站起身拍了拍盛闻之的肩:“你放心,我已经拦下她了。我说,你是绝不会同意的。”

盛闻之这才松了口气:“幸好你了解我,叶子。”

了解他的叶子将他按回沙发上,循循善诱:“但一部电影的时长总要凑够。这部《规则杂货店》只够一半。我和公司商量了一下,公司的意思是,你能不能补上另一半?”

“补上另一半?”盛闻之喃喃重复道。

“意思就是,”商叶初心里其实也没什么把握,盛闻之就像一枚受潮的烟花,谁也不知道他到底什么时候会爆炸,“你知道那种单元式的电影格式吗?像《四个人的朝圣》或者《五行者》那样的。分段式呈现每个角色的故事,每段之间几乎没有交集,不看前面那段也能看懂。”

“公司希望把这部电影拍成这个格式,所以需要你尽快赶出另一本小说来,拍成《规则杂货店》的姊妹篇,和它拼成一部电影。”

盛闻之瞪大了眼睛。

完了。商叶初心里哀叹一声。

盛闻之站起身,俯视着商叶初,眼中说不清是愤怒还是震惊:“赶出另一本?你难道以为写小说是做馒头,面粉兑上水,想蒸一个就蒸一个,想蒸一锅就蒸一锅?”

盛闻之的地雷区无处不在,商叶初早已做好避雷指南:“这不是强制的……”

“强制?”盛闻之的脸扭曲了一下,“你们有什么资格强制?”

盛闻之发怒的表情,一下让商叶初想起了初中时他被班里那群男生取外号和起哄的样子。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好像没有一点进步,还是那个别扭的少年。

到底是要把盛闻之的东西改成亲妈不认的样子,商叶初此刻对他多了不少耐心:“没人要强制你写东西——好吗?瞧你急什么?头发上的水都甩我身上了。坐下。”

盛闻之顿了顿,到底坐下了。他垂下眼睛,腮部被咬得不断鼓动着。根据商叶初对他的了解,这个表情,意味着他的忍耐已经到了某种限度,随时会翻脸走人。

商叶初捡起被盛闻之丢掉的毛巾,站到他身后,动作轻柔地帮他擦起头发来。

一下,两下。盛闻之发质很好,头发乌黑油亮,像一匹长长的缎子。商叶初嗅到了男士洗发水的味道——时山代言的。

在这样的动作中,盛闻之的脸色渐渐好转了一些。

“这么短的时间内再写一部同类型作品是不可能的。”盛闻之硬邦邦道,“不是钱的问题,我不想写。”

“那这部电影很可能就会泡汤了。”商叶初慢慢道,“几十分钟的电影,谁会去电影院里看?”

盛闻之狠狠拧了拧眉头:“真的不能再拍慢一点?”

“你的剧本节奏很好,”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要顺毛捋,别让煮熟的鸭子飞走了。商叶初语调从容,“刻意改快和刻意改慢都会面目全非。你希望看见那样的事情发生吗?”

盛闻之抿了抿唇,又不说话了。

商叶初拼命回忆着季君陶PUA她时那种几乎能把人哄睡着的语气——在这方面季君陶的造诣堪称宗师。这死人为什么不自己上?害得商叶初只能现学现卖。

商叶初擦完了头发,问道:“梳子呢?”

盛闻之从睡衣口袋里摸了摸,摸出一把精致的雕花木质梳子来,递给了商叶初。

商叶初在初中时经常帮盛文芝梳头。盛文芝不会打理头发,每天披头散发地就来学校了。初中班级的男同学经常会揪盛文芝的头发,商叶初就用超市小卖部五块钱一把买来的塑料梳子,帮她把头发盘成一个小揪揪。

商叶初帮着季雅照顾妹妹们,梳头还是很熟练的。

盛文芝虽然每次被梳头时都臭着一张脸,倒也没拒绝过。只是后来某一天,盛文芝偶然发现,商叶初也会用那把塑料梳子梳她自己的头发,顿时勃然大怒,再也不允许商叶初碰自己的头发了。——商叶初家中洗澡的顺序,是严格按照父亲商鸿轩→四弟商嘉宇→二妹三妹梦竹令秋→母亲季雅→老大商叶初的次序排列的。往往轮到商叶初时已经黑灯瞎火,到了父母催促上床的时刻,只能草草洗洗。商叶初那时的头发总是油兮兮的。盛文芝嫌脏。

一梳梳到尾……像一个人长长的半生。

如果人生可以像梳头一样顺利就好了。

盛闻之闭紧了嘴,沉默半晌,复又开口:“就算我想写,可电影马上就要开拍了,这么短时间,我怎么写得完?”

商叶初细致地将梳子从发顶滑至发梢:“真的写不完?仿照《规则杂货店》的格式或者内容,写个《规则书店》《规则服装店》《规则小吃店》,不可以吗?”

“不可以。”盛闻之拒绝得斩钉截铁,只是口气没那么强硬了。

商叶初又梳了几下,动作轻柔而熟练。

时光似乎短暂地倒流了。

梳完后,商叶初问道:“要吹干吗?”

“不用。”盛闻之闭上眼睛,似乎在养神,“叶子……抱歉。”

火候差不多了。

商叶初坐回盛闻之身边,凝视着他的侧脸:“可惜了,幸福商业街的邻居们都很喜欢你的小说。”

“嗯?”盛闻之睁开眼睛,“你是说你以前住的那条街?”

“是的。这次拍摄取景在这里。”商叶初将梳子按回盛闻之的口袋,“街坊们都很喜欢你的小说,听说你有可能再写一本以街上的店铺为原型的小说,都争着抢着要我把这些送来呢。”

“我什么时候说我的小说是以商业街的店铺为原型的了?”盛闻之露出疑惑的表情。

“街上都是些叔叔阿姨,他们不懂那些弯弯绕绕,总以为在街上取景,就意味着小说以他们的店为原型……”

盛闻之“哦”了一声,露出好奇的神色:“送来什么?”

商叶初打开自己带来的牛皮纸袋封口,向茶几上一倾。哗啦,各式各样的纸片子撒了满茶几。

“你看。”商叶初随手抽出一张纸,“他们对《规则杂货店》眼红得不得了,把自己的店规和特产都抄来了,就盼着你再写一本呢。”

盛闻之随手捏起几张纸细看。这些纸张大小材质不一,上面的字迹也都很不一样,有些还沾着辣油或者脏污,显然出自不同人之手。

盛闻之顿了顿,清了清喉咙,狐疑地看向商叶初:“大爷大娘们,会喜欢恐怖小说?”

“民俗怪谈类作品可是老少皆宜的。”商叶初知道盛闻之的知识分子德行,不慌不忙地找补道,“再说了,商业街的叔叔阿姨们不是你想的那种普通小商小贩。有些是退休教师,剩下那些,也至少是有高中或者大专文化的。”

虽然商叶初不认为文凭能评价一个人的一切,但盛闻之可不是这么想的。

果然,听到这话,盛闻之脸上的疑惑顿时散了大半。他翻动着茶几上的纸张,脸上不由自主地泛起了几分红晕:“这么多?”

(https://www.biquya.cc/id155666/2979352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