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始春余,老龙河湾子桃花坞的桃花,变成了累累果实,那绿的叶配上青青的果,不亚于春天的美丽,还多了几分厚重和清香。河中一对对大白鹅,伸长脖子引吭高歌,枝头上的小麻雀儿跳掷腾挪,像精灵一样点缀着初夏的美丽。从柳荫深处不时传来,“公鹅在前面打着浪,母鹅后面紧跟着”和“连就连,俺两打赌过百年,谁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的情歌,更加增添了乡村夏日的浪漫和迷人的色彩。
你别说,小撮合还真说话算话。这天,小撮合领着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妇女来了。
这位妇女,一身雪青色衣服,外罩的衣服上,订着两排黑色的纽扣,下身裤脚上缀着白色的蝴蝶花,是对襟子的(当时农村妇女都是大襟子的衣服),手里捏着一条绿色的手绢,头上还别着一朵红花,走起路来还扭呀扭的。
进村时,没有见过世面的旮旯村的闺女媳妇们,像看热闹似地站在路旁,眼尖的唠叨妈说,“那脸咋这么白呢,象石灰罐子一样,”站在唠叨妈身旁的小翠说,“唠叨婶,没看到过猪走,也该吃过猪肉,人家那是搽的粉。”好蛋妈说,“都多大了,还搽粉,丢死人了,”“哎哟,那裤脚上还绣着花,我人老五十,还没有见过谁把花绣在裤子上,这个妇女可真够浪的,在自己家浪也就罢了,出门还浪,你是来给闺女看门头的,还是来卖老样子的,世上事什么都有。”小翠妈这样说。
在人们的议论声中,小撮合领着那位妇女朝大柱子家走去。
老李头今天也穿的特别鲜亮些,虽说是普通布料的衣服,可里外都是新的,早早地等在门口。穿了几十年的大腰裤子也不穿了,怕见过世面的,未来的亲家母笑话,第一次穿上了所谓的西装裤子,虽然走起路来有点别扭,不如穿大腰裤子那么自在,可是二柱子说好看,只是褂子没有改,订着一排布纽扣。
农村那些年的风俗,女孩子说婆家,第一次上门的往往都是女孩子的父亲或者母亲,也有的是至内的亲戚,例如姑爷舅舅等。总之,在女孩子家要是有地位,说话算数的,而且要经多见广的人,以免得被另一家人捉弄,俗称“看门头。”看的有七大八了,姑娘和小伙子再见面。因此,看门头这一关,至关重要,如果这一关通不过,那就没有门了,不可能再有下一步男女见面的事。因此,看门头是正式相亲的前站,打个比方来说,就好像国家领导人没有正式出访之前,外交部长先期访问一样重要。在农村,人们都非常重视这一关,男方家里,都特别重视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充分的利用这一次机会,展示自己家的富有、文化、人脉、底蕴等等,也就是农村人常说的好粉要搽在脸上,好香要烧给真神。更何况是盼儿媳妇像盼金豆子一样的大柱子爹,那就更重视了,生怕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大柱子家为了迎接看门头的到来,已经忙活了好几天了,并且做了精心的准备。兵马不动,粮草先行。首先是吃的喝的东西,不用说,家里的酒呀,菜呀,能够放的,上个集就买好了。不能够放的,肉呀鱼呀的,要现吃现买,才新鲜,所以,大柱子爹,早早地就叫二柱子到马厂集上去了。
听说来的这位女流之辈,会喝酒,大柱子爹特地托人,从县酒厂开后门买了几斤精致高粱大曲酒。托人也不能白托呀,更何况是拐了几个弯子找的一个人,前天李大山叫大柱子逮了两只芦花大公鸡,给那个帮忙买酒的人送了去,仔细一算账,还不如在黑市买高价的便宜,可是面子却要回来了,——“俺县酒厂也有人那,公章碗口大,不如熟人一句话。俺不出高价照样能够买到好酒。”
其次是家里的环境,大柱子的床上从未有扎过顶棚子,这次也从集上请了个人,扎了一个废报纸糊的顶棚子。中堂上面,原来是敬祖先的地方,文化大革命被破了四旧,前几年李大山想把它恢复起来,可是挂姓赵的祖先好呢,还是挂姓李的祖先好呢,怕和大柱子妈的几个叔叔闹矛盾,干脆谁家的也不挂了,谁家的都不挂,就不会闹出什么矛盾来。于是就换上了革命样板戏的剧照,李玉和,江水英,李铁梅,郭建光等,如今都发黄了,蜘蛛网横七竖八,这次也来个彻底的更新,换上了有点农村生活气息的“莲年有余”、“金鸡报晓”、“百鸟朝凤”和马恩列斯毛的头像,二柱子带着他的几个同学帮助忙活了一二天。
大柱子呢,把猪圈里的猪臊打扫得干干净净,把牛槽里的草呀,麸子呀什么的,也都清扫了一遍。大柱子家,本来只有一条牛,是和大甩家割具的,为了表示家里过的很富裕,李大山叫大柱子,从东头何半仙家借来一头驴,栓在自家的槽上,这牛驴一配对,自家有一对牲口,叫人看了,这一家耕田耙地就不用求人了。大柱子又提议,把她大姐家的猪赶了一头来,放在猪圈了,两头大肥猪,没有在一起共过事,大柱子家那一头,老是欺负他姐姐家的那一头,他姐姐家的那一头,也不是饶人的手,两头猪在猪圈里嗷嗷直叫,如果在平日里肯定烦人的很,可是在今天,恰好衬托出六畜兴旺的好兆头。
只有一样,大柱子家养的那条大黑狗,怕它咬人,二柱子二天前,就把它带到他大姐家去了。
像大柱子家这样借一点别人家的光,来显示自己家的富有的事情,在农村看门头的时候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张冠李戴,李代桃僵的事情也有,旮旯村就有这样的事情。
多少年以前,旮旯村西头的狗蛋子家看门头,他家里那个穷呀,可以用家徒四壁和一无所有来形容。两间两檐到地的屋,在山墙上开了一个门,留着一家人出出进进,一张东倒西歪的桌子,三条小板凳加起来只要五条腿,一张土坯支撑起来的床,还有二个泥做的盛粮食的瓮子,猪圈里无猪,牛槽上无牛。你说这看门头的来了咋看?
狗蛋爹找到当时的村干部大甩爹,“老村干呀,这狗蛋的对象家要来看门头,我家里那个样,能带进去吗?人家一看还不吓跑了,你快给我们想一个办法。”
大甩爹说,“我这个村干部是管生产的,管方向的,管路线的,你这看门头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怎么能够找到我呢?”
这个狗蛋爹也很有意思,“你不经常说,要关心群众,要关心群众,群众利益无小事吗?原来你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干部,我们基本群众真的有困难找你解决,你又七个狸猫八个眼的了,耍起了官腔,你不管我们的事情,别忘了,你当上村干部还有我举的一个拳头子,下一次,我这个拳头归我管,举谁不举谁,是我说了算。”
这么一说,还真的把大甩爹说怕了,村西头的几家小姓的人家联合起来,早就想把他搞掉,我这要是不帮他办,不等于多了一个对立面吗?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冤家少堵墙,好我给你想办法。大甩爹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就是借大柱子家的房子,给看门头的人家看,这么一看也就看成了,等知道了真相,生米已经做成了熟饭,狗蛋子跟那个看门头人家的闺女怀上了,也就成了亲。
这个事情本来是骗人的坏事,后来却变成了好事。狗蛋结婚后感到对不起人家姑娘,发奋努力,冬天磨豆腐,春天编芦席,夏天捞鱼虾,借了一点扶农的小额贷款,又养猪又养牛,没有几年,咸鱼翻身了,成了旮旯村屈指可数的几家万元户之一,县里广播站报道了狗蛋这个致富的典型的讲话录音,狗蛋说,“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旮旯村的人一听,“这个狗蛋,了不得,没有几年,就裤tou子改汗衫子上去了,不仅家里富了,这嘴也会说了,你听那个话讲的,就像公社主任做报告的一样。”狗蛋私下对人说,那哪是我讲的话,是公社里的宣传干事教我的,实际上,我不这样干,我怕我的媳妇跑了,哪里想到要干要革命的事儿。狗蛋媳妇一次见到大柱子说,“多亏你家帮忙,要不是你家帮忙,就狗蛋家当时那个条件,打死我也不会愿意的。”
(https://www.biquya.cc/id15517/823368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