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无意透露的演习地点是在太平岛一带,那里离南部礁和鸿庥岛都很近,难道老周说的演习区域一再更改是和南部礁血案有什么联系么。
刘东现在对演习预案的兴趣不大,那东西现在得到了也没有用,演习明天就开始了,情报传送回去时间上也来不及了,或者组织上早有另外的途径得到情报也未尝可知。
现在他只想确认五名失踪战士的位置,是不是仍在金兰湾。
晚上没有月亮,正是行动的好时机,刘东看看腕上的表正指着午夜一点钟的位置。
金兰湾处于赤道附近,天气非常炎热,白天都不乐意出来,所以夜生活较为丰富,但过了午夜,人们也都进入了梦乡吧。
他换上了一双平底胶鞋,打开后窗灵巧的从三楼翻了下去,这高度对他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大街上空荡荡的果然无人,喧闹了一天的街市也归于平静,只有几盏路灯散发着昏暗的灯光。
沿着树荫一路前行,七八分钟后就到了基地外面。
他迅速沿着围墙移动,避开灯光照射范围。这里的地形他早已熟记于心——动员会结束时,他就随着人流混乱的时候把周边摸了个透。
他贴着墙根停下,仰头估算着三米多高的围墙。水泥墙面平整光滑,几乎没有可供攀附的缝隙,但顶端那圈锈迹斑斑的铁丝网早已年久失修。
刘东后退了几米,突然发力奔跑,到墙根时用力一跃,右脚在墙面上一蹬,一只手已攀上了墙头,随即身子一翻,便从铁丝网破碎的地方翻了过去。
墙那边是一排灌木丛,那是刘东早已观察好的地方,躲在那里观察了一会,四周没有任何动静。
七层的基地大楼黑漆漆的,但零散着也有几个窗户亮着灯,应该是值夜班的电讯处等一些部门吧。
借着建筑物投下的阴影,刘东朝着基地大楼潜行。每走几步,他就停下来听听动静,确认安全后再继续前进。
路过一个花坛时,突然,一只野猫从花丛中蹿出,刘东瞬间僵住,心跳陡然加快。好在野猫只是匆匆跑过,并未引起其他动静。
刘东径直朝楼后走去,一楼的卫生间窗户白天的时候就让他做了手脚,但愿没有被人发现。
刘东贴着墙根摸到卫生间窗下,手指轻轻扣住窗框边缘。白天被他撬松的插销果然还保持着原状——窗缝里夹着的那片枯叶标记纹丝未动。
他左右扫视一圈,确认无人后,从口袋里摸出一把薄如蝉翼的刀片,顺着窗缝轻轻一划。“咔”的一声轻响,插销被彻底挑开。推开窗户的瞬间,一股混合着消毒水与霉味的潮湿空气扑面而来。
双手撑住窗台,他像猫一样无声地滑进室内。黑暗中,小便池的滴水声规律地敲打着磁砖。正要转身关窗,突然听见走廊传来由远及近的脚步声——橡胶鞋底与水泥地面摩擦发出特有的黏腻声响。
刘东立即矮身蹲在洗手台下方。透过门板底缝,能看到一道被拉长的手电光斑扫过地面。脚步声在门外停顿了两秒,接着是钥匙串晃动的金属碰撞声渐渐远去。
大楼内部,走廊里并没有亮灯。刘东知道,特务处办公室在三楼。他避开电梯,选择从楼梯间上去,每一步都踩得极轻,几乎不发出声音。到了二楼楼梯转角处,他听到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赶忙紧贴墙壁,屏住呼吸。
正是刚才巡逻的卫兵打着哈欠,慢悠悠地走过,脚步声渐渐远去。
等脚步声完全消失,刘东才继续向上,终于来到三楼特务处所在的区域。他在门口再次停下,从门缝中观察里面的情况。
办公室里一片漆黑,看来这个点,里面没人。他再次掏出工具,小心翼翼地撬开门锁。
刘东闪身进入办公室,反手将门轻轻带上。外面没有月亮,屋子里很黑。
他先趴在后窗朝外看了看,并把窗户的插销拉开,这才摸出微型手电筒,用牙齿咬住,腾出双手开始在案卷柜里翻找。
最右侧的铁皮柜上贴着“作战日志”的标签,但上了锁。刘东从衣领夹层抽出一根细铁丝,在锁孔里轻轻拨弄,不到五秒,“咔嗒”一声轻响,柜门应声而开。
越南文字非常有规律,简单好学,刘东在学院期间就熟练掌握了这一文字
他快速翻阅着近期的文件,手指在纸页间飞速滑动。十几份文件后,突然,一份标着“秘密”的蓝色文件夹引起他的注意——封面上印着《10.14战俘转运纪要》。翻开第一页,他的呼吸微微一滞:
> **日期**:10月14日 03:00
> **地点**:B区3号转运站
> **人数**:5人(含2名重伤)
> **备注**:被俘对象由“鹞鹰”负责押运至特务处看守处。
手电光在“鹞鹰”两个字上停留了片刻,他在思索这个人是谁。
突然,走廊尽头传来电梯运行的嗡鸣。刘东迅速合上文件,正欲放回原处,却听见钥匙插入门锁的金属摩擦声——有人来了。
(https://www.biquya.cc/id152652/2871752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