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赋予了“大”极其深奥的含义,在佛教中没有英语的比较级、最高级之说,“大”已是极限。“大智”、“大勇”、“大信”、“大智”,佛法无边,“大”亦是无边。无数的内涵都包括在这“大”之中,它所反映的正是包容万物的一种理念。
真正的大爱是无形的,它也许表现得并不炽烈,也许就是人们所说的情到深处反转疏。佛家不注重表层的东西,他们追究的是更高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色空,空色,四字足以令人思量良久。(本人在此声明,本人绝无宣扬佛教的意思。仅是对小说的点评。)
在这部小说之中,魏王对萧欢之爱就是大爱。到目前为止,本人写了四个人对萧欢的感情,他们代表了四种不同类型的爱,本人会写文一一评说,这篇文章只专为魏王而写。
本文中魏王对萧欢的感情正面描写极少,本人在构思这部小说时,已经给魏王定位为“大爱”,因此尽量避免了正面描写。魏王对萧欢之情,应该是萌芽于第十三章,萧欢一句“殿下站在岸上,不会弄脏自己的”,已令魏王倍感知音。在这莫测的宫廷之中,能得一红颜知己,想必魏王极其欣喜吧。我没有再写魏王的感情,直到第二十一章萧欢生病他去看萧欢,他怕萧欢尴尬,远远地坐在桌旁,委婉地劝萧欢不要将一切放在心上;第二十三章他帮萧欢解围;第三十五章萧欢与晋王有情人终成眷属时,他对萧欢的祝贺;第三十六章他第一个赶到皇后殿,想必那时他的内心是极为复杂的吧。但他都没有任何表示,他所追求的是的境界。本章是对魏王之情最直白的描写,魏王早已觉察到了萧欢已经心有所属,因此他选择在一旁默默地喜欢萧欢。
我对萧欢是极其偏爱的,安排了如此男子对她有了这一段情。最开始构思这部小说时,我犹豫再三,是将这部小说归类到言情还是历史,后来决定将其归类到言情。因此言情的成分就多了一些,感情戏相对于宫斗戏多了很多,直接导致喜欢萧欢的角色增多。不过现在我才感到当时的抉择是错误的,我更喜欢儒家那种内敛的风格,因此感情戏写得太过平淡。如果有下一部作品,我绝不会写言情类。
最后谈一下魏王这个角色,魏王实际上是被我抓来跑龙套的,这部书中需要一个和稀泥的。当本书的人物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如果爆发,就会影响小说的情节发展;但如果没有这些矛盾,小说的内容就不完整,甚至情节就没法继续下去。我就设计了魏王这个角色,当有矛盾而没到爆发的时候,魏王就会出来化解矛盾,如第二十三章,三十五章,不多举例了。记得有人留评说喜欢魏王,我当时看了倍感知音,我也很喜欢魏王。(虽然他在我心中没排在第一位。)
(https://www.biquya.cc/id12621/717136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