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此法,我认为不妥
“急报!急报!”
紫禁城内,驿员一路风尘仆仆,快马加鞭,将急报送至了朱元璋的面前。
朱元璋面色沉凝,这样的急报,一般都意味着大事发生。
果然,当他看到急报内容的时候, 脸色也有些难看起来。
“浙江秋汛连日大雨,河岸决堤!”
朱元璋沉声念了出来,当然还有后续描述的惨状,但朱元璋也不忍再念了。
洪水!
这对于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那是绝对的大灾难。
一场洪水过后,无数农田淹没,百姓流离失所,民生必会凋敝。
救灾治灾一直都是古代封建王朝的一件大事。
“立刻上朝!”
朱元璋没有犹豫,当即决定要上朝议事。
金銮殿内, 一众大臣恭恭敬敬的站立在两侧,神情严肃。
对于朱元璋这种突然上朝的情况,他们早已习惯。
多的时候,一天上三次朝也是有可能的。
朱元璋面色沉重的坐在龙椅之上,看着下方的臣子们开口道:
“众位爱卿,朕刚刚得到急报,浙江秋汛连日大雨, 河岸决堤,已有数个县遭灾,你们都说说看,现在该怎么办?”
浙江遭洪灾了,还是秋汛,这可是大事!
一众大臣的脸色,那是瞬间就变了。
粮食乃是重中之重, 这洪灾一来,注定有大量的农田被淹没,颗粒无收。
吃不饱,就会生乱。
大明外患仍在,这内忧再出,问题就大了。
“陛下,臣以为现在当务之急,是组织当地开仓放粮,安抚灾民。”
户部尚书杨思义立刻站出来说道。
虽然在这一众大臣之中,他并不是官位最高的,但他是真的心忧百姓。
朱元璋没表态,而是继续等待着。
“陛下,臣以为,现在应该立刻祭祀上天,为百姓祈福,让大明百姓看到陛下心忧天下。”
礼部尚书崔亮开口道。
这话在现代咋一听,肯定是非常可笑的。
但在古代,天灾之事,祭祀上天,祈求神灵保佑,那是常事,即便是皇家也不例外。
礼部就是管这事的, 所以崔亮这么建议并没有任何的问题。
“左丞相, 你怎么想?”
朱元璋依旧没有对崔亮的话发表意见, 而是问向了李善长。
这大明左丞相,此时的朝堂之中,乃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
李善长缓步出列,朝着朱元璋躬身道:“陛下,臣以为浙江水患,朝廷应拨粮救灾,但当地个府衙也应该积极组织自救,同时派驻军队,以防生乱,。”
李善长作为左丞相,那可是知道不少朱元璋的困难的。
虽然浙江水患,急需救灾,但大明来年依旧要出兵伐元,粮草的储备,若是救灾太多,大军便不足了。
但受灾的百姓,又不可能不救。
一旦波及太广,灾民太多,聚集起来,那便很容易受到有心之人的挑唆利用,导致灾民变乱民。
所以,朱元璋此刻内心所想之事,是如何用最少的钱粮,将这受灾的百姓安抚下来。
这倒不能说是朱元璋铁石心肠,而是身在他皇帝的位置上,有些事情,只能狠心一些。
北元余孽若是不处理,那受苦的也是百姓。
朱元璋点点头道:“此言有理,但拨粮拨多少,当地府衙又该如何自救,这些,左丞相可有思虑。”
这民生之事,朱元璋还是信任李善长的。
李善长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当即便开始回答。
他日常便是做这些的,一听到浙江水患的消息,脑海中便已经开始思虑,开口的时候,腹稿已成。
“.这便是臣的一些浅见了。”
李善长缓缓道。
朱元璋听完,微微点头,又朝着其他大臣道:“你们呢,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朝堂之上,有些安静。
李善长的对策,已经是相当的详尽了,从直接救助到安抚灾民防止生乱,再到祭祀上天等等方面,全都阐述到了。
可以说,已经算是一个较为标准的模板了。
想要找出问题,并不容易。
但现在无人说法,并不是真的没有可以补充的了,而是因为这是李善长说的。
自从上次反腐政令推行一事,李善长在百官之中的声威,又提高了不少。
他的建议,又有谁敢补充呢?
朱元璋扫了一眼众人,目光看向了远处一个低头的声影:
“胡惟庸,你呢,你有什么想法?”
胡惟庸突然被点名,他的身子一震,十分的兴奋。
这可是自己表现的大好机会。
但,刚才可是李善长做的最后发言。
只是简单的思量了一下,胡惟庸就做出了决定。
他缓缓出列,朝着朱元璋躬身拱手道:“回禀陛下,丞相大人所言便是臣之所想,臣以为,当即刻推行,多耽误一会,便多一些百姓遭灾。”
胡惟庸还是克制住了,这李善长不是其他人,不仅仅是左丞相,还是他的贵人。
在这种时候,绝不能头脑一热就不知道自己叫什么了。
果然,听到胡惟庸的话,李善长表情虽然没什么变化,但身子明显放松了一些。
这倒不是担心胡惟庸说了什么话会威胁自己的地位,而是这位自己的心腹做了一个心腹应该做的事情。
“此言有理,救灾之事,不得拖延。”
朱元璋点头道:“那便退朝去做吧。”
老朱也是雷厉风行的性格,这事议完,马上就让下面的开始执行了。
毕竟,洪水可不会等人。
这大明初期的朝堂,处理事情的效率还是很高的。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朱元璋却没有空闲,他得回自己的“办公室”继续处理政务。
洪灾对于百姓来说,那是天大的事情。
但在朱元璋这里,只能说是紧急之事,上朝迅速处理,那就完了。
因为这场洪灾导致的后续可能发生的事情,才是朱元璋最为担忧的。
连续的看了十几个奏章,老朱也感觉眼睛有些累了。
他闭上眼,沉思养神。
脑海里却还在考虑,这洪灾一事,朝廷拨粮之后,国库还剩下了多少。
军队的派驻,能不能起到维稳的作用。
那些灾民救助之后,又需要多久才能重新恢复生产。
这明年的北伐,还能不能正常的进行。
一桩桩,一件件,是应接不暇。
大明,还是需要一个能臣来辅佐自己啊!
朱元璋内心微微一叹,不由的想到了苏璟。
若是苏璟能建言献策的话,他又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我这是怎么了,这等救灾之事,苏璟最多也就是捐钱捐粮了。”
朱元璋自嘲了一句,随即继续开始处理政务。
这没过多久,拱卫郎出现,传递的正是朱标最新的回信。
“标儿又来消息了。”
朱元璋有些兴奋,拿起信,立刻直奔坤宁宫而去。
他知道,马皇后已经思念许久朱标和朱橚了。
虽然有拱卫郎们时常汇报,但那只是冰冷的叙述。
朱标的亲笔信,可温暖太多了。
“重八,你怎么来了?刚刚不是才上朝处理浙江水患一事么。”
马皇后见到朱元璋出现,有些惊讶的问道。
别看她基本上都在坤宁宫,但对于很多事情,都是知道的。
这要是换在其他的朝代,皇后对于政事这般了解和热衷,怕是会被皇帝猜忌。
后宫不干政,这可是规矩。
但在朱元璋这里,他并不会有这些想法。
毕竟,这是自己的“糟糠之妻”,在起义之时,一路陪伴,不少事情都是马皇后的建议才得以实施下去。
马皇后干政,那不叫干政,那是一家人互帮互助。
朱元璋举起朱标的回信道:“刚处理完,这标儿来信了,我特意拿来咱们一起看。”
“处理好了?”
马皇后第一时间没有问儿子的信,而是关心浙江水患的处理情况。
家国,哪个在前,马皇后始终都分的很清。
朱元璋点点头,但脸色也沉重了一些道:“都处理好了,有善长在,当能安稳度过。”
马皇后听到这个回答,轻轻松了口气道:“那就好,浙江水患,怕又是有不少百姓流离失所,重八,你身为天子,绝对要做好表率,不能让天下人找出可以指摘的地方。”
虽说朱元璋已经当上了皇帝,但局势依旧复杂。
马皇后的担心,无不道理。
“妹子,你就放心吧,我知晓的。”
朱元璋点点头道。
这大事聊完,两人才打开了朱标的信件。
这一次朱标的回信比较长,毕竟也有很长一点时间没写了。
他先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己和朱橚的近况,在苏璟这里,两人一切安好,并不需要担心。
然后朱标又详细的描述了朱橚的学习情况,苏璟主要在教导朱橚的东西是什么。
因为考虑到朱元璋不一定看得懂,所以朱标也没有谈的太深,只是简单的叙述,并表示之后等朱橚回去了,可以自行询问。
再然后就是在他自己了,首先讲自己在和接近一个月的时间里,都干了些什么。
最后,便是苏璟对于朱标的教导,那些重要的教导。
朱元璋和马皇后看的很细致,即便不少事情他们都已经通过拱卫郎的汇报了解了。
但父母么,总归是关心孩子的。
直到朱标谈到了苏璟论徭役的事情。
徭役之苦,以及徭役的本质。
这让朱元璋的脸色有些凝重,不同于朱标对徭役的习惯认知,朱元璋早年的时候,也服过徭役。
徭役有多苦,他是知道的。
但他身为皇帝,却无法禁止徭役。
而苏璟对徭役本质的阐述,让朱元璋恍然开朗。
徭役的本质,是国家财政的一部分。
钱粮是物力,而徭役是人力,皆是财产。
废徭役,就代表着国家需要拿出可以购买这部分徭役代表的财产。
没有就只能继续让徭役存在。
“苏先生言浅意深,鞭辟入里,真是令人佩服啊!”
马皇后看着这一段,也是颇为感慨道。
朱元璋亦是点头道:“苏璟此言,真是将这延续近千年的徭役,解释的很清楚。”
“再看看,苏先生有没有教标儿怎么解决徭役的问题。”
马皇后催促道。
两人继续向后看,但并没有见到摊丁入亩的内容,仅仅只有一个丁银。
这是朱标为了保护苏璟,上一次的官绅一体纳粮,已经让他和朱元璋大吵了一架。
目前,这摊丁入亩的事情,还不能提。
不过哪怕仅仅只是一个丁银制度,也让朱元璋分外的高兴了。
“好啊,这丁银法,的确有理。”
朱元璋大笑道:“若是此举能推行下去,那什么火耗之类的东西,全都不会有了。”
朱标对于丁银制度的优劣阐述,还是相当清晰的。
看的朱元璋也是十分的赞同。
但在一旁的马皇后却是道:“重八,丁银法虽好,但却一定好用。”
“为何?”
朱元璋疑惑道。
马皇后道:“你是当过农民的,种粮的农民家里,哪会有多余的银两呢?”
“这收银两,岂不是让他们去将粮卖成银两,以那些粮食商人的品性,最终倒霉的还是农民。”
“此法,我认为不妥。”
(https://www.biquya.cc/id115344/16848764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