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阿钱与山海经 > 15 应龙

?这是一个规模类似小型音乐厅的溶洞,穹顶上挂满了长短不一的粗壮钟乳,脚底是坚硬的花岗岩,边缘还有一些巨大的石笋,非常壮观。

  

  老段用木棍搅和了一下黑色的燃料,在高温的作用下已经融化成粘稠的液体。他挑起一些送到鼻子下闻了闻,大惊道:“好家伙!这是鲸鱼油!”说完他望了望这十口大石缸咂舌道,“这么多鲸鱼油,真壮观。”

  

  据说秦始皇陵墓里的长明灯就是以鲸鱼油为燃料,制成的蜡烛拥有巨大的能量,达到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的需要。后来有相关专家研究,认为人鱼膏就是鲸鱼油,没想到在这种深山中竟然能发现这么多的鲸鱼油。

  

  郑钱不解道:“这么多燃料,如果想熄灭的话怎么办啊?”

  

  “这是地底,氧气什么的流通应该不是很充足。”老段想了想说,“别去管它们,没氧气自然就灭了。”

  

  郑钱惊道:“我擦!那我们会不会缺氧窒息啊!”

  

  老段摇摇头说那倒不至于,这里空间那么大,我们不要停留太久就好了。

  

  八叔公没空去计较什么鲸鱼油,他的目光已经被溶洞深处的一个东西吸引了过去。

  

  溶洞深处,乍一看还以为是溶洞的石壁,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那是一面非常巨大的影壁,高度竟然有二十米。八叔公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快步走上前,在有火光的环境里还用探照灯扫了一遍,然后后退两步惊讶道:“了不起,这个石壁竟然是整块花岗岩。”

  

  想来这块巨大的岩石已经在地下沉睡了千年。这么巨大的花岗岩实属难得,更不要提是花费了多大的人力物力才它立起来做成影壁墙的。这个石壁墙年代非常久远,边缘和底部依稀可以看到粗糙打磨过的痕迹和雕刻的纹路,大概是被保存在这种不见天日的洞穴中的缘故,完整度还算不错。

  

  影壁上画有壁画,在跳跃的火光照射下,奇怪的图像仿佛在舞动。这些就是所谓的史前壁画,以动物为主,结合奇怪的象形文字和祭祀符号,达到记叙的目的或者表达某种内心情感。

  

  原始的岩窟壁画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因为当时的价值关系通常是粗浅简单的,而且人类的认知能力有限,所以大多壁画只是单纯直接的用机械的艺术形式来反映和描述周围存在的客观事物。

  

  在这幅巨型壁画上,大概记载了当时人类日常生活的场景。有些画面讲述的是一群人类狩猎的情形,举着武器的人类追逐着奔跑的野兽。还有两拨人类相对,可能是表现战争的画面。不过最多的还是舞蹈和祭祀,这些内容占据了大部分版图,而且相比于其他的也要精美很多。

  

  壁画以红色为主,创作者把想要突出的地方都涂上了及其艳丽的红色。在古代中国,最早利用天然色彩的例子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比如朱红色的赤铁矿和黑色的磁铁矿等矿物质,这些五颜六色的石块很容易从自然界取得,在涂色前把矿物质粉碎研磨,磨得越细,颜料的附着力、覆盖力、着色力等就越好。生动的形象搭配鲜艳的朱红,实在让人忍不住感慨古人的艺术造诣。在原始时期,温饱生存随时都是威胁,但是人类热爱美丽的艺术本能却已经开始萌芽。

  

  壁画的底部有很多花纹,在郑钱看来就是奇怪的符号,不过他可以肯定这是当时的一种文字,只可惜他没有这方面的功底,完全看不懂。

  

  早知道当初就应该虚心多和楚叔学点东西了,郑钱暗自思忖。

  

  整个画面中,最为突出的当属中间靠上的那只奇怪东西了。

  

  一时也分不清到底是什么动物,但是它体积庞大,作张牙舞爪之势,背后生翼,身边围绕着许多团云和象征风雨雷电的花纹。似乎是为了强调这只生物,它身上的色彩和花纹都特别用心雕琢,而且在它身下围着许多人,仰首或者跪拜,貌似这只生物是某位天上的神灵一般。

  

  老段摸着壁画下部这些奇怪的符号道:“中国最早的文字不过出现在夏朝初期,这些应该说是象形文字吧?”

  

  郑钱突然眼前一亮,指着其中一个拖着长长尾巴的文字道:“这个我见过,在甲骨文上,好像是‘龙’这个字。”

  

  老段愣了一下,指着壁画上方的奇怪生物说:“你是说,这东西是龙?”

  

  八叔公听到后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有点意思啊,这真的是龙!”

  

  “啊?”老段不敢相信的抬头又看了看,“这是什么龙啊?我没听说过龙身后会长翅膀的,非要我说,倒像是奥特曼的小怪兽。”

  

  八叔公用拐杖轻敲了一下老段的脑袋:“别胡说,这是应龙。”

  

  见郑钱和老段露出疑惑的表情,八叔公只好耐心的讲解。应龙是传说中上古的一条有翼龙。据描述长相是背生双翅,鳞身脊棘,头大而长,尖吻小眼小鼻,长着非常锐利的牙齿,颈细腹大,长而尖的尾巴,四肢强壮,说白了就如同一只长着翅膀的扬子鳄一般。

  

  郑钱听完,往后退了几步,再次端详着这只应龙。应龙的形象在战国两汉时期比较常见,一般装饰在石刻漆器上,也有作成玉雕的。他曾经有幸在楚叔的店里见过一只战国时期的应龙玉雕,可惜只是那么迅速不小心瞄到了一眼,至于这只名贵的玉雕最后去了哪里,那就不得而知了。

  

  壁画上这只巨大的应龙,展开两片硕大的扇翼,腾腾欲飞。

  

  “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当年黄帝与蚩尤大战涿鹿,蚩尤有风伯雨师相助,黄帝先请来应龙,后又请来天女魃,一举歼灭蚩尤部落。应龙击杀蚩尤,却无力重回天上,因此天下大旱。”八叔公道,“应龙乃司蓄水,后潜伏南方,故而南方多雨,这是大荒北经上的说法。”

  

  老段环顾四周道:“看样子,这里八成是当时祭祀的地方吧?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在这里建造的。”

  

  八叔公冷笑道:“亏我好心提醒,你竟然一点功课都不肯做。”

  

  老段连忙讨好道:“八叔公,是我错了。您老人家就再受累给我们讲讲呗。”

  

  八叔公用拐杖捶了捶地板,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这是山海经、大荒北经中的记载,不咸山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长白山。古肃慎人就是满族的始祖,这些遗迹应该就是肃慎人留下的。”

  

  “依照您的意思,这里怎么会有中原的文字还有应龙的形象呢?”郑钱奇怪道。

  

  “肃慎早在先秦就已经臣服中原了。”八叔公摸着下巴道,“除了从肃慎氏族的遗迹中发现了大量中原器皿外,还有许多史书上记载了‘海外肃慎来服’的事实。另外还有一个证据,那就是山海经、海外西经,据说肃慎之国有树名曰雄常,每当中原出现圣人,肃慎人就会取下雄常树皮做衣服穿。先不说雄常树,单从这句描述就可以看出肃慎国当时深受中原影响了。”

  

  八叔公说完,老段吹了一声口哨,笑道:“乖乖,这次真是长见识了!既然如此,这山海经手卷应该就在这洞里了吧?”

  

  八叔公摇摇头:“这里没有祭祀台,估计只是个普通的洞穴,真正的祭祀地点应该还在里面。……我本来以为这是祭祀山神的地方,现在看来恐怕他们是在这里供奉应龙的。”

  

  郑钱心里大骇,这块巨型的石壁就够气派了,如果正殿还在里面,实在不敢想象古人还有多么庞大的创造力。

  

  突然,一直在旁边沉默的秦固乃指着壁画的下边开口道:“老先生,如果这些人祭拜的是应龙,那这个东西是什么?”秦固乃手指着是一条黑色的大蛇,画在人类脚下,身体呈波浪状,仰起头望着天上的应龙。

  

  八叔公似乎也是才注意到这条蛇,他皱着眉看了又看,终于还是摇摇头。

  

  “我也不清楚,可能也是猎物?”

  

  这话说出来连他自己都觉得没底气,不论是画中位置还是整体构图,都十分奇特,不太可能是猎物。但是此时多想无益,八叔公破天荒提议今天晚上在这里休息。

  

  这句话提醒了大家,此时已经将近凌晨了。帐篷什么的都放在地上面了,反正这里不怕刮风下雨,秦固乃守前半夜,老段后半夜,几个人手忙脚乱地拉出睡袋钻进去。郑钱闭上眼,一阵疲惫袭来,很快就睡熟了。

  

  一夜相安无事。

(https://www.biquya.cc/id10515/604945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