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熙十七年十一月底,朱高煦大胜而归,班师回朝。跕
孟甸总兵官英国公张辅、孟挝总兵官成国公朱能先后上奏,请求回京述职。
朱高煦分别回复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能谕曰:“孟甸(孟挝)虽平而诸蛮之心尚怀疑贰,大军一回,恐彼相扇为患,尔其留镇之。”
同时,朱高煦又传谕孟甸巡抚龚永吉、孟挝巡抚吴与弼,让他们积极配合张辅、朱能,尽快让华夏文化在两地开花结果。
因为去年十月,初任孟甸巡抚高士文不幸病逝在了任上,所以孟甸布政使龚永吉被升任孟甸巡抚。
再加上当时朱高煦将初任孟挝巡抚王骥调回京师升任兵部尚书,随后孟挝布政使吴与弼升任孟挝巡抚。
此后,龚永吉、吴与弼为孟甸、孟挝的稳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至于两人在乾熙十八年、乾熙二十一年赴京述职时,皆得到朱高煦夸赞与赏赐就属于另外的故事了。跕
且说乾熙十七年十二月底,朱高煦为了让张辅、朱能安心镇守孟甸、孟挝,正式颁布了两道圣旨。
第一道圣旨是让沐晟之子沐俨袭爵黔国公,并担任云南总兵官,像他父亲沐晟一样继续为大明镇守云南。
并恩准黔国公爵位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从沐英、沐春、沐晟父子三人开始,沐家镇守云南已成惯例,朱高煦这道旨意,等于是从法理上确认了沐家世镇云南的地位。
第二道圣旨的大概意思是说,由于孟甸、孟挝新设,两省境内夷汉杂居,为了避免两省将来出现乱子,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心效法太祖高皇帝让沐英父子镇守云南之故事,命英国公张辅镇孟甸、成国公朱能镇孟挝。
为了避免遭人误解,彰显圣天子大恩,朱高煦特地在圣旨里表明,张辅、朱能二人的国公爵号不变,爵位传袭不降等,乃是与沐家的黔国公一样,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以张辅为孟甸总兵官,其子孙世袭英国公爵位,且在战时兼领孟甸总兵官之职,世代为大明镇守孟甸。跕
以朱能为孟挝总兵官,其子孙世袭成国公爵位,且在战时兼领孟挝总兵官之职,世代为大明镇守孟挝。
这两道圣旨一经颁布,顿时震惊朝野。
满朝文武,除了张辅、朱能之外,皆是惊的掉了下巴。
就连半个月后收到圣旨的沐俨也是惊讶万分!
他们之所以会感到震惊,是因为这两道圣旨等于给大明的勋臣武将们设立了一个新的追求目标,即国公爵位不是终点,武将勋臣外出世镇一地,爵位世袭罔替,与国同休才是!
以前朱棣在永乐初期改革爵位制度,规定了降等袭爵与考核袭爵并行,如今朱高煦这道旨意,等于重新建立了一个爵位世袭罔替的规矩——世镇一地便可世袭罔替。
朱高煦此举,无疑是变相的兑现了朱棣在永乐年间对勋臣武将们的承诺——分封异姓功臣于海外建国。跕
朱棣这一生也没有分封任何的异姓功臣去海外建国。
他不是不愿意兑现承诺,而是他针对此事曾与朱高煦有过不下于十次的商讨。
父子俩皆一致认为直接分封异姓功臣在海外建国虽然可以起到激烈武将勋臣的作用,但不利于大明的长治久安与华夏民族的团结。
“异姓”终归避不开一个“异”字。
朝廷实力强大时还好,可一旦朝廷开始衰弱,建国的异姓臣子必然会生出二心。
长此以往下去,恐怕只需一、二百年的时间,春秋战国的局面恐怕就会在大明的治下重演。
而让异姓功臣世镇一地,与分封建国虽然有着名分上的区别,但享有的尊荣、权力、地位却不亚于大明郡王。跕
更何况还是以圣旨形式对职位、爵位进行确立的异姓功臣!
朱高煦颁布这两道圣旨,除了确定了张辅世镇孟甸、朱能世镇孟挝的权力之外,还对沐家世镇云南的情况做了进一步的明确。
沐家不是云南王,无论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不是。
沐家自沐英起,西平侯共历二世三代。
第三代西平侯沐晟在永乐年间累功进封黔国公。
在原先的历史上,自沐晟起,黔国公共历十世十三代,至南明而爵绝。
这便是沐家的爵位情况,无一人在生前封王。跕
沐英的黔宁王、沐晟的定远王,皆是追封的荣誉称号,与历史上吴三桂的“平西王”异姓王爵完全不是一回事。
沐英家族能够世代镇守云南,凭借的并不是爵位,而是职位,即云南总兵官。
总兵官是大明的武职官名,是法定的某省或某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拥有兵权。
明朝建立后,从京师至地方,皆立卫所。
凡遇有征伐,则任命将领担任总兵官,调卫所军,由其统率,战事结束后,交所佩将印,军队各归卫所。
因此,总兵官属于临时差遣,无品级,无定员,多由公、侯、伯、都督充任。
乾熙初期,朱高煦对大明军制进行改革,在朝廷设大都督府,在地方上设置九个都督府。跕
其中边疆省以卫所兵为主,募兵为辅,如云南、交州,至于内地各省则以募兵为主,个别内地省因土司众多的缘故保留了部分卫所兵,如贵州、四川等。
历史上,云南都指挥使司的高官如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往往由沐家兼任。
而在穿越者朱高煦进行军制改革之后,除了没有土司存在或者仅有少量土司存在的内地各省之外。
像云南、贵州、四川这种境内存在大量土司的行政省,都指挥使司并没有遭到裁撤,只是将其连带下辖未改编的卫所一并划归所属都督府管辖罢了。
所以,云贵都督府下辖的四个军(募兵制)的官兵人数建制偏少,毕竟其下辖的云南、贵州境内还有很多卫所。
这也是乾熙军改后,黔国公沐晟为何会以云南都指挥使之职,兼任云贵都督府军参总督的原因。
历史上,正统年间以后,大明边境战事时起,总兵官逐渐成为常设武职官员,其挂印称将军者,云南为征南将军,湖广为平蛮将军,两广为征蛮将军,大同为征西前将军,甘肃为平羌将军,宁夏为征西将军等等。跕
故而,从沐晟开始往后,沐家世代以总兵官之职挂征南将军印,镇守云南等处地方。
而在沐晟之前,大明还有过六任征南将军,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是汤和、廖永忠、周德兴、邓愈、傅友德、顾成。
史书上没有记载沐英挂征南将军印的记录,但有沐英担任征南右副将军的记录,以及朱元璋任命沐英为云南总兵官镇守云南的记载。
说白了,无论是在原来的历史上,还是被穿越者朱高煦改变之后的现在,沐家世袭的是黔国公爵位,不变的是云南总兵官的军职。
云南的民政、刑狱自有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分别负责,沐家无权,也不能随意干涉云南地方上的行政与司法。
如今朱高煦在圣旨里强调他下令让张辅世镇孟甸、朱能世镇孟挝是效法太祖高皇帝命令沐英镇守云南的故事。
再结合那道让沐俨袭爵黔国公,兼领云南总兵官之职继续镇守云南的圣旨,那么从今往后,沐家世镇云南的名分便在此圣旨上得到了肯定与体现。跕
乾熙军改之后,都指挥使司仍然是大明地方上的军事权力机构,具体负责管理所辖区内卫所,以及与军事有关的各项事务,隶属于朝廷的大都督府,并听命于某地都督府(地方上的最高军事领导机构)。
沐家兼任都指挥司高官之职,除了拥有管理地方卫所的权力之外,还掌管着土司的任命、认可、晋升等权力,即史书记载的“诸土司之进止予夺,皆咨禀。”
因为在洪武年间与永乐前、中期,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境内纳入地方三司权力体系,真正由朝廷任命流官治理的府县并不是非常多,尤其是贵州与云南。
所以,在永乐后期以前,控制住了云南土司,也就等于控制了云南大部分地区。
这才是沐家早些年在云南真正的权力所在!
不过,从永乐后期开始,朝廷对一些地区进行了改土归流的尝试。
乾熙初期,朱高煦正式将巡抚设置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跕
他在任命齐泰担任贵州巡抚在贵州着手试点改土归流取得显著成绩之后,正式开始在云南、广西、广东等省逐步推进改土归流之策。
随着四级官道的修建,云贵、两广等省境内的道路交通变得越发便捷,以及推广汉化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云南、贵州等地改土归流推进的相当顺畅。
以至于思任法在麓川掀起叛乱的时候,与麓川接壤的云南境内土司却十分老实,这都是改土归流的效果。
即便如此,眼下的云南境内依然存在着为数众多的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
毕竟改土归流是分阶段推进的,并不是一刀切下去就搞定了,讲究的是循序渐进。
所以,沐家在云南的权势依然很大。
孟甸、孟挝两省境内同样存在着为数众多的土县,故而张辅、朱能在镇守之地的权力及影响力,可与当年的沐英之于云南一样,足以令大明现在所有的勋臣武将们羡慕!跕
除非将来这三家后人犯下大罪,否则他们世袭的国公爵位,与在战时兼领总兵官的权力没有人可以剥夺。
事实也是如此。
张辅家族、朱能家族此后分别世镇孟甸、孟挝,和云南沐家一样,与大明休戚与共,同存同亡。
张辅为了孟甸的长治久安呕心沥血,他在乾熙三十二年六月于缅甸城英国公府去世之后,孟甸父老“复请立祠缅甸城中,岁时祀之。”
这足以体现孟甸省缅甸府百姓对于张辅的怀念和敬仰。
当然,朱高煦也没亏待张辅,死后追封其为定兴郡王,谥忠烈。
又命张辅之子张懋袭封英国公,继续以孟甸总兵官之职镇守孟甸。跕
其实,张辅镇守孟甸期间的一番作为,基本都是效法沐英当年在云南的做法。
他刚进入孟甸,就乘军事行动之时,派人修筑道路,架设桥梁,以沟通孟甸各府重镇。
在镇守期间,张辅将兵员重点部署在麓川、缅甸、孟养、木邦等要地,每六十里置一堡,安置军士,进行屯田,禁止扰民,且使兵卫相属、道路易通,无事则分兵驻守,有警则合兵剿捕,决不分兵散守,深入重山。
虽然在张辅镇守孟甸期间,也曾多次发生部落酋长的叛乱,但由于张辅开谕在先,用兵在后,常常是出师未战,叛酋即惧而请降。
张辅又不嗜杀戮,罢兵而抚其民,久而久之,其恩其威皆令土著折服。
而且,他在孟甸巡抚、布政使等文官推行强制汉化政策的同时,每月都会在六个府城之中举办练兵大校,然后趁机招募接受汉化的土著青壮充当辅兵,给予土著青年一个从戎的机会。
毕竟,自乾熙军改之后,凡是当了兵的适龄男青年,无论是正兵还是辅兵,只要是未结婚的,都可以参加军中半年一次的相亲会。跕
而参加相亲会的女方,大都是未婚的军中医务人员或由布政使司衙门负责组织的地方上的适龄未婚女青年。
针对大明军士成婚,朝廷有专门的婚期,以及配套军属的政策。
换言之,能被选中的土著青年,等于是提前为其子孙后代购买了一张可以世袭的大明国民身份牌。
因此,但凡被选为辅兵的土著青年家庭,无不对张辅感恩戴德。
《明高宗武皇帝实录》也对张辅作了极高的评价:“辅宣上威德,约束将士,抚绥蛮夷,远近翕然。……辅为人寡言笑,沉毅有智量,好贤礼士,抚御士卒,尤有恩意。……辅宣布恩信,抚而治之。招怀番酋,得其欢心。”
至于朱能,同样为了孟挝的长治久安,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张辅在孟甸做什么,朱能就照葫芦画瓢跟着一起做。跕
不过,朱能没有张辅活得久,他在乾熙二十二年十月病逝于巡视军营的途中。
据随军医官医案记录,朱能以年过古稀之身积劳成疾,最终耗尽心血而薨。
朱高煦闻讣讯,赐祭葬,追封他为东平郡王,谥号“武烈”。
又命朱能之子朱勇袭成国公爵,并担任孟挝总兵官,继承其父遗志,为孟挝的和平稳定继续努力。
《明高宗武皇帝实录》也对朱能作了极高的评价:“成国朱能,勇冠三军。数言悟主,百战成勋。……能宏博端重,折衷稠众,词简理当,无不心服。其爱士若子,怀绥降附,恩惠周至,死之日将校皆为流涕。”
PS:今天只有这一更,谢谢老铁们的不离不弃!
(https://www.biquya.cc/id98737/78339811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