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朱棣之子 > 第四百零八章:匆匆八年,恒寒降临

  时光飞转,如白驹过隙,两千九百二十个日夜匆匆而逝。

  如今已是乾熙三十一年六月,大明终于不可避免地迎来了恒寒气候,正式进入小冰期。

  从去年十一月开始,山东、河南、两淮、直隶连降大雪厚达数尺,淮东之海结冰延绵四十余里。

  即便各省地方衙门在朱高煦的安排下,早有应对寒冰暴雪的灾害准备,但是牛羊猪狗牲畜冻死之数仍超过十万,冻死的人也有两万余。

  此外,今年正月到四月,江南诸府县连降大雪不断,苏州、常州各府县衙门早有准备的情况下,仍然有冻死饿死者数以千计!

  幸好从乾熙十四年开始动工修建的京伊、京昆、京努三条铁路的主干线,终于在耗时近二十年之后,已经在去年十月顺利通车。

  过去在紧急情况下,想把湖南、湖北产出的粮食在短时间转运到两江、两淮,就只能用船从长江走水路。

  历史上恒寒气候河水结冰,水路受阻,大明朝廷就只能派人从陆路运转粮食。

  但现在有了京伊、京昆、京努三条铁路,大明便可以通过铁路把湖广的粮食运到河南、直隶,再转至山东、朔方等地。

  也可以把伊犁与草原上的马铃薯、努尔干的大豆,通过铁路运到直隶,再转运到其他省府。

  这三条铁路干线的通车,标志着大明抗灾能力得到了质的加强。

  同时,装备了破冰设备的大型蒸汽海船可以把扶南五省存储的百万石稻米从南海运到太仓、天津等沿海港口,再通过内陆驿站运往内地诸省。

  这里没有打错字,就是百万石稻米!

  扶南半岛气候炎热,水稻一年三熟,即便受到恒寒影响,水稻也能一年两熟,所以平均算每亩地每年至少能产稻子四石。

  而扶南五省已开垦五万顷良田,理论上一年就能产出两千万石稻米,实际上除去洪涝灾害等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影响,每年大概能产出一千五百多万石稻米。

  乾熙新政定下的大明田赋是年产出的二十分之一,再加上摊丁入亩的人头税,平均接近十分之一。

  因此,仅扶南五省每年上缴的粮食赋税就有一百五十多万石。

  由于乾熙新政改革了征收赋税的模式,又在户部设置财税署、税务局,配备退役官兵担任税卒,专门负责收税,所以不存在运粮又吃粮的陋习。

  每个乡镇皆建有一座乡税粮仓,甲长召集百姓缴税粮到仓,然后县里会派出适量的四轮马车过来拉走七成,再存入县城专门的县税粮仓,最后留下五成储在县仓,另外五成会被转运至府城税粮仓储存起来,由户部统一调度。

  乡税粮仓留三成,是为了应对洪涝灾害引起的当地乡村百姓粮食短缺,以做救急之用。

  县税粮仓留五成,是为了保证本县治下各乡镇在遇到天灾时能撑到户部调粮过来赈灾。

  若是连续两年没有灾,乡、县税粮仓存储两年的旧粮会在第三年被拉走转入府级税粮仓,由户部进行统一的统筹调度。

  后来蒸汽机车问世,运输税粮的效率更高,每年征粮时朝廷派税卒下到县一级衙门,然后抽调县里警卒与乡里的亭长、亭卒一起下乡收粮,用一次能运载数千斤税粮的蒸汽机车把粮食拉走。

  灾年之时,一石稻米加两石碾成粉的米糠足以充当一个人一年的口粮,扶南五省上缴的一百五十余万石粮食,至少能救六、七十万人的性命!

  再加上还有马铃薯、红薯等原先大明没有的农作物,每年救下几百万灾民绝对轻而易举。

  若把各种作物搭配做成“黑面包”,甚至能让数千万灾民在灾年活下来。

  这也是当年朱高煦心心念念也要兼并扶南半岛的原因。

  此外,为了应对恒寒,数年前墨巧司旗下、工部旗下、皇家商行旗下的技术团队,已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蒸汽船破冰技术。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研发出来的破冰技术勉强能用,只是想破几十里长的海冰需要付出损坏十几艘破冰船的代价罢了。

  朱高煦这么多年的提前布局,如今总算是派上了用场。

  所以,他在得知各省灾情皆得到有效救治后,悬着的心才算是放下了。

  “爹,沿海海上与内陆运河结冰普遍,蒸汽船航行受阻,目前粮食主要还是靠内陆铁路与官道运输。”

  武英殿之中,朱瞻堂坐在朱高煦御桌旁边,肃然道:“儿建议把灾民收拢起来,由官府统一调配,以工代赈,让他们去修桥、修路,目前很多河流干枯结冻,主要是修桥。”

  “你这个主意不错,趁着河流结冻干枯之际,先把桥墩建好,可以省去不少麻烦。”

  朱高煦抚须道:“毕竟,各地农民行会与工匠行会已经运转纯熟,倒不怕朝廷以工代赈会出大的纰漏。”

  既然父子俩聊到了造桥墩与农民行会,此处特地提一下大明目前掌握造桥墩的方法以及农民行会的情况。

  大明为了修建京昆铁路,可是花了大力气,分别耗时八年、九年修了长江与黄河两座铁路大桥,花费银钱数以千万计。

  当年工部为了造跨长江、黄河铁路大桥,一众造桥大匠们更是在围堰法之外摸索出了两种主要的在大河大江之中修建桥墩的方法,一为沉箱法,二为打桩法。

  围堰法是最常见的、比较简单的,也是最原始的造桥墩办法,但此法所需银钱较高。

  因为要先把建设桥墩的地方用土石坝等止水的结构围起来,形成一个与外部隔绝的水坑。

  再用蒸汽抽水机将水坑里的水抽干,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和陆地上一样情况的空地。

  虽然这样非常方便,但建设围堰的工作量太大,并且还会导致工期延长,随着河水不同程度的加深,围堰的造价也会成倍增加,因此这种方法只在浅水区使用。

  沉箱法,是工部众大匠在朱高煦的启发下创造出来的方法。

  沉箱是一种有顶无底的箱型结构,由钢筋水泥制造,井筒壁的下端有刃脚,内部设置搁板,能够在水中漂浮,并且可以通过调节箱内存在的水量来控制沉箱漂浮或者下沉。

  箱内操作室的固定气压被顶盖的气闸所控制,这样的做法是有利于人员、材料、泥土进出沉箱,整个沉箱边挖边沉,当达到指定深度后,再用钢筋混凝土将整个沉箱封死。

  如此便得到一个比较完整的桥墩。

  这种沉箱法在大江大河里造桥墩对机械化程度要求比较低,并且还不影响通航。

  但是沉箱内的气压比较高,所以箱内底部的工作环境比较艰苦,会对施工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打桩法是用蒸汽打桩船在深水区打桩。

  虽然大明的桥梁工匠往往会避开深水区去建造桥梁,但有时一些深水区却是无法避免,所以不得不在深水区修建桥梁,这样沉箱法的气压过大,就会出人命,需要用蒸汽打桩船。

  造桥大匠会根据不同的河底岩石结构,设置出不同的桩,然后派出打桩船,将事先制作好的桩,在蒸汽打桩船的一次次打压下,一点点的陷入水底的岩层中。

  至于在河水中确定桥墩位置的技术,以及钢筋混凝土桩的制造办法,就不在此赘述了。

  总之,大明在朱高煦的带领下,通过进行各种高难度的基础建设,以及在商业极大繁荣发展的推动下,科技水平逐步从手工业时代跨入了蒸汽机时代。

  就连历史上电气化时代的某些发明如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报也相继问世,并得以改良优化,投入实际生活应用起来。

  到如今乾熙三十一年,大明已经步入蒸汽机时代,正在努力向电气化时代迈进。

  在之前的手工业时代,也就是乾熙十八年以前,大明民间的工业与商业的区别并不明显,基本上除了官办之外,都是地方豪商控制工业。

  具体体现在市面上分散的小规模的手工工场和集中的大规模的手工工场都是由商人开办的。

  这个时候分散的手工工场是大多数,集中的大手工工场为数甚少。

  商人作为早期的资产者,不仅控制着工业,而且背靠官府的地方巨贾还逐渐成为官督民办的巨无霸级别工场主,他们就是后来凌驾于寻常富商之上的大明巨贾阶层。

  大明巨贾是整个大明商界当中的最富有、经济实力最雄厚的阶层。

  官督民办的巨贾控制工业,在商人阶级中雄踞首位,并不意味着大明的工商业发展平平,少有起色。

  当时大明工商业的发展水平已相当可观,进出口贸易也相当发达,尤其是挂靠在皇家商行旗下的组成海外贸易的商人们,奔波于大明海外诸王藩国与附属国、贸易国,谋求扩张市场与抢夺原料场地。

  诸藩王国、贸易国之间的摩擦冲突等,其本质都是商业战争。

  海外市场的争夺达到如此激烈的地步,反过来也可证明大明工商业的发展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内市场的容量已经难以满足其需要。

  此外,大明的小农经济也在手工业时代不断发展的冲击下,逐渐走向衰落,乃至被新兴的大型承包农业经济取代。

  这一点具体表现在永乐年间朝廷施行摊丁入亩后,很多自耕农为了赚钱,纷纷入城做工,留下一块菜地后,把其他耕地租给了别人耕种。

  摊丁入亩期间,朝廷推行户籍改革,大量佃农从土地的单纯附属物的地位解放了出来,不再是土地的附属物,他们有人身自由,也可以是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

  换言之,永乐时代的土地所有权就已经开始与土地经营权逐步分离,土地所有者不必是土地的实际经营者,负有经营职能的也不必是土地所有者。

  PS:本月正文大结局,正文结束之后,会有番外篇。

(https://www.biquya.cc/id98737/77840528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