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朱棣之子 > 第二百零二章:北征债券(上)

次日。

    散朝后。

    夏宅。

    “微臣不知殿下驾到,有失远迎,请殿下降罪。”

    夏原吉领着全家人跪在地上行礼道。

    朱高煦没有接夏元吉的话,而是径直走进客厅中堂下的椅子上大马金刀的坐下,仿佛回到东宫一样,毫不拖泥带水,  自然而然。

    赵俊臣、康平皆躬着身,一左一右,侍立在朱高煦身后不远处。

    韦贤与郭鉴如两尊门神,守在客厅门外。

    傅让、耿瑄、盛磊、汤运四人,则领着一队护卫守在夏宅门外。

    此次朱高煦外出,将东宫几名守将全数带了出来。

    夏原吉不知朱高煦为何忽然驾临,  也不敢问,  他行礼见过朱高煦后,  赶紧吩咐夏妻去沏了一壶寻常的山茶水。

    他亲自用托盘端着那壶刚沏好的茶与几个杯子,不卑不亢的来到客厅,然后恭敬的将茶壶与茶杯放在了中堂下的案几上。

    “太子殿下,臣家境清贫惯了,没有什么名贵的茶水,只有一壶普通的山茶,还望殿下见谅。”

    朱高煦看了一眼旁边的凳子,示意夏原吉坐下。

    待夏原吉落座后,朱高煦直言道:“父皇陛下给你放了两天假,让你好好休息。孤闲来无事,特地过来看看你。”

    “臣谢殿下挂念。”夏原吉恭声道。

    朱高煦道:“郁老尚书重病在床,其在京城中没有家眷,只有一个老管家和几名家仆在照顾他,你却是去看过多次。”

    “孤知道你对老尚书待之以师礼,你效仿老尚书甘于清贫的品德。但夏侍郎你可知道,郁老尚书的长子郁英杰与次子郁英贤,  皆有一个铺张浪费的坏毛病。”

    前段时间夏原吉常去拜访郁新,待郁新的两个儿子闻讯赶来京师后,  夏原吉去的才没有那么频繁。

    夏原吉闻言,  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堪。

    朱高煦接着道:“并非是老尚书早年没能教好两个儿子,而是这两个孩子成年中举步入仕途后,便长年在外,并不在老尚书身边。”

    也就是说,郁新的两个儿子离家到外地做官之后,失去了郁新耳提面命的约束。

    朱高煦说这番话,是想让夏原吉明白一个道理,即便是郁新这样道德高尚乐于清贫的人,仍旧无法让其亲人或朋友也像他本人一样甘于清贫。

    “父皇陛下宵衣旰食,励精图治,我等不辞辛苦,任劳任怨,为的是创造永乐盛世,让大明子民皆过上富足的生活。”

    朱高煦朗声道:“可你要记住,朝廷官员同样是大明治下的子民!若是连朝廷的官员都饿死了,那谁去治理百姓?”

    他知道,即便他说了这些话,  也难以扭转夏原吉早已固化的观念。

    夏原吉这种人,  就像历史上劝朱棣不要北征一样,为了他的坚持,宁愿死,也不会改变原来的信念。

    “殿下,臣有一言,不得不说。”

    夏原吉恭声道。

    朱高煦道:“说。”

    “世人都是矛盾的,看见好官受罪,心里难过,而看到坏官徇私枉法,心里也一样难过。对于前者,多半是出于同情,对于后者却更多的是愤怒,世人会认为做官就不该徇私枉法。可问题是,若好官不再愿意受苦,那还是好官吗?”

    夏原吉逻辑无比清晰的说道:“殿下,若微臣先顾自家人,把俸禄拿去买宅子,不管朝廷粮饷够不够,那殿下今天还会来臣家里,对臣说这番话吗?”

    朱高煦闻言,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

    “孤今日来,不为别的,是来问罪的。”

    朱高煦陡然提高声量,望着夏原吉,责问道:“你身为堂堂的户部侍郎,朝廷大员,竟然让你的母亲住在这种漏雨的房子里,你对得起老夫人对你的养育之恩么?”

    他的这番质问,把夏原吉问得哑口无言。

    坐在隔壁屏风后的夏母与夏妻听了朱高煦的话,都忍不住流出了感动的眼泪。

    “殿下,臣有罪!臣犯了不孝之大罪,请殿下责罚。”

    夏原吉眼中含泪,跪下磕头道。

    朱高煦趁机道:“你连你的家人都照顾不好,谈何替朝廷治理天下百姓?修身齐家,然后才是治国平天下。夏原吉,孤希望你能明白,你可以对自己严苛,但你不能让你身边的亲人跟着你遭罪受苦,而这个苦和这个罪本来是不需要受的,你明白吗?”

    “臣懂了。”

    夏原吉低头道。

    “父皇陛下以你忠心体国为由,特赐你三进的大宅子一座。孤现在罚你,由你背着你的老母亲去新宅子,路上不许休息,必须一口气把你的老母亲背过去。”

    朱高煦故意提高声音道:“你那新宅子在城西郁老尚书宅子的对面,距离你这旧宅子大概有三里路,不算远,但也不近。”

    他说到这里,转头看向康平,吩咐道:“康平,你领着人在前面开道。”

    接着,他又看向门外,高声说道:“韦贤、郭鉴,看护夏侍郎之事,就交给你们了。”

    “卑职领命。”

    韦贤、郭鉴齐声道。

    两刻钟后。

    朱高煦离开夏宅,摆驾回宫。

    路上。

    朱高煦坐在马车里,韦贤驾车,傅让、耿瑄等守将骑马跟在后面。

    傅让道:“太子殿下对夏侍郎也太好了,不仅亲自来看他,又自掏腰包为夏侍郎买了一座三进的大宅子,却对夏侍郎说宅子是陛下特赐的。”

    耿瑄道:“能跟着太子殿下,是我等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盛磊看向两人,问道:“如今朝廷已经下旨,平定西域和荡平草原同时进行,却不知殿下会派我等前往西军还是北军?”

    傅让道:“陛下与太子殿下为了平定西域,早在一年前就准备了。为了对西域用兵,朝廷已经等了一年多。咱们多等几日,又有何妨?”

    他顿了顿,接着道:“不过,以我之见,待回宫之后,太子殿下自然会做安排。”

    “你想去西军还是北军?”耿瑄看向傅让,低声问道。

    傅让答道:“去西军。”

    “为什么?”耿瑄追问道。

    傅让感叹道:“西域已经离开中原王朝数百年了,若能见证西域的回归,我此生无憾矣!”

    随后,他问耿瑄道:“你想去西军还是北军?”

    “我想去北军。”耿瑄直言道。

    傅让诧异道:“你欲做陛下的卫青、霍去病?”

    耿瑄含笑道:“在下能力有限,哪能有本事做陛下的卫霍?此生能成为陛下的李息就心满意足了!”

    他说的李息,乃是西汉武帝时期,多次跟随卫青出塞作战的将军。

    李息少年时从军,起初侍奉汉景帝刘启。

    后元三年正月,汉景帝去世,皇太子刘彻即位,是为汉武帝。

    汉武帝即位之初,采用和亲政策,羁縻匈奴,但匈奴野心不敛,仍派兵四处侵扰,使西汉边疆动荡不安。

    随着西汉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军力的壮大,汉武帝决定举兵反击匈奴。

    元光二年六月,汉武帝任命李息为材官将军,随同御史大夫韩安国率领三十万大军驻守在马邑。

    元朔二年秋天,匈奴侵略辽西郡,杀死辽西太守;侵略渔阳郡、雁门郡;又击败韩安国的军队。汉武帝于是派李息和车骑将军卫青分别出兵攻击匈奴,李息从代郡出兵,卫青从云中郡出兵,向西共同进攻匈奴,直至高阙。

    此次汉军攻下河套地区,一直到达陇西,斩获数千匈奴人,夺取几十万头牲畜,将匈奴白羊王和楼烦王逐出汉境。于是,大汉朝廷就将河套地区改设为朔方郡。

    三年后,卫青率兵三万出击朔方郡,带领麾下时任大行的李息与岸头侯张次公领兵出击右北平,掩袭匈奴右贤王王庭,右贤王措手不及,仅带几百人仓惶出逃。

    汉军俘获匈奴一万五千多人,其中包括右贤裨王十多人,此次战役汉军获得大捷,汉武帝于是任命卫青为大将军,李息直接晋升为关内侯,食邑三百户,恩宠之至。

    在卫青征讨匈奴的过程中,汉军中经常会出现李息的身影。

    可以说,李息算是卫青麾下的一员大将,他战功赫赫,深得卫青的信赖。

    耿瑄知道自身斤两,所以对于将来出塞作战,有着清醒的认识。

    傅让接着问道:“你觉得北征大军诸将,何人最有可能成为陛下的卫霍?”

    耿瑄寻思道:“放眼征北大军的众将,我觉得平安将军、吴高将军最有可能成为陛下的卫青、霍去病。”

    朱高煦坐在轿子里,却是听见了几人的对话。

    于是,他招呼驾车的韦贤,将傅让与耿瑄叫到了车驾边上。

    朱高煦掀开窗帘子,看着傅让、耿瑄道:“傅让、耿瑄,孤已经奏请父皇陛下,委任你们总旗之职,分别前往西军、北军之中效力。”

    “卑职傅让(耿瑄)谢太子殿下栽培。”

    傅让、耿瑄骑着马,急忙抱拳拱手,行礼道。

    朱高煦道:“好了,你俩先下去准备准备,两日后兵部会有调令下发,届时你们随军出征即可。”

    “是。”

    傅让、耿瑄齐声道:“卑职告退。”

    朱高煦已经奏请朱棣,准许他之前在北平节制军务期间,收拢的心腹干将随军北征。

    如颇具谋略的薛禄、作战勇猛的陈刚、善于统筹的王斌,皆以北平卫所的千户、百户随军出征。

    待傅让、耿瑄离开后,朱高煦叫来盛磊,问道:“盛磊,你知道孤为何让傅让、耿瑄随军出征,却把你留了下来吗?”

    盛磊哪敢胡乱猜测,自然是恭声答道:“回殿下,卑职不知,还请殿下明示。”

    自从盛红羽嫁给了朱高煦之后,盛磊就已经成为了朱高煦的小舅子,可盛磊的脑子又没有问题,岂敢在朱高煦面前摆起身为小舅子的架子。

    朱高煦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了个问题。

    “你有几日没见过红羽了?”

    盛磊道:“卑职昨天刚见过红羽妹妹。”

    实际上,自从盛红羽嫁入东宫之后,盛磊每隔半个月才能见到盛红羽一次。

    因为宫内的规矩繁多,盛磊虽然作为宫门守将,是没有权利随意进出东宫后院的,否则还要宦官做什么?

    按照朱高煦定下的规矩,每隔半个月,准许东宫选侍的娘家人入宫来探望。

    双方会在特定的宫殿内会晤,同时在场的还有宫女、宦官伺候一侧,并有宫门侍卫在殿外看守,可谓是相当严苛。

    理论上,任何女子嫁入宫中之后,除非皇帝恩旨,或随驾出宫,否则这辈子是无法出宫省亲的。

    盛红羽即便是朱高煦后宫的一院之主,同样没有权力任意到前宫范围内走动。

    只有朱高煦准许的情况下,盛红羽才可以离开春和宫后宫,到春和殿前面的大院子里转一转,散散心。

    就算这样,盛红羽也只能与盛磊打个照面,简短的说几句话,却不能与对方聊太长时间。

    “最近你隔三差五的就能见到红羽,是因为她想见你。因此,孤特准她每隔三天,来前院散心一次。”

    朱高煦解释道:“在这个春和宫之中,除了孤之外,就只有你是红羽的亲人。她入宫时间不久,举目无亲。现在平侯走了之后,红羽想到了年迈了盛公。”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道:“当然,孤不让你离京,除了考虑红羽的感受之外,还有一件要紧的事,需要你去办。”

    “请殿下吩咐。”盛磊抱拳道。

    朱高煦道:“孤已经奏请父皇陛下,以皇家银行的名义,发行‘北征胜利债券’。但债券刚刚发行,购买的人并不多。”

    “孤希望你能肩负起这个担子,协助夏侍郎、卓侍郎售卖胜利债券。具体负责向之前平定安南的有功将士介绍此胜利债券,以及劝说他们购买此胜利债券。”

    他看向驾车的韦贤,道:“韦贤,你跟着孤时间最长,把债券的情况,对盛磊做个介绍。”

    “是。”韦贤恭声道。

    随后,他便开始向盛磊介绍胜利债券。

    北征胜利债券,是皇家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目的在于为北征大军筹集军饷粮草。

    胜利债券有两种,一种是小额债券,直接面向全天下的百姓出售,另一种是大额债券,专门出售给朝廷文武官员。

    小额债券的利息,与其面额高低挂钩,面额越高,利息越高。

    最低面额为一两银圆,其利息是皇家银行定期存款的三倍,最高面额是一百两银圆,其利息是皇家银行定期存款的十倍。

    而大额债券,只有二百两银圆这一种面额,所以其利息也只有一种,即是皇家银行定期存款利息的十倍。

    “某已经购买了三张大额胜利债券。”

    韦贤介绍完胜利债券,特地补充了一句道。

(https://www.biquya.cc/id98737/53842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