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来的历史上,朱元璋从驾崩到下葬只间隔了七天。
据《明史·太祖本纪》载:“(五月)甲寅,帝不豫……闰月癸未,帝疾大渐。乙酉,崩于西宫,年七十有一……辛卯,葬孝陵。”
《明史·恭闵帝本纪》亦载:“三十一年闰五月,太祖崩。辛卯,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建文元年。是日,葬高皇帝于孝陵。诏行三年丧。”
朱高煦认为,历史上的朱允炆急着将朱元璋下葬,主要原因应该是遵从了朱元璋的遗愿。
朱元璋让朱允炆这么做,目的在于保护朱允炆,只要朱允炆能够顺利继位,那他作为大明王朝的第二位皇帝也就成了既定事实,分封在各地的诸王便不敢犯上作乱。
否则的话,朱高煦相信,朱允炆那些年长且手握兵权的藩王叔叔们,必然不服气让一个毛头小子登临九五,极可能会借着奔丧的名义,暗中领兵进京,发动政变,比如野心勃勃的燕王、宁王等藩王。
如今历史被改变,朱棣奉朱元璋遗命,成为了大明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可朱元璋却仍然逃不掉驾崩七天之后被下葬的命运。
就像朱棣没能逃掉以藩王身份入继大统的命运一样!
“郑公可是有话说?”
朱棣见郑沂微微抬头,便开口问道。
礼部尚书郑沂没有答话,而是左顾右盼,目光从跪在灵堂两边的诸多宫人身上扫了一遍,以饱含深意的眼神对朱棣做了回应。
对此,朱棣并未生气,更没有惊讶,而是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他知道郑沂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生前曾与朱棣交代过,待其驾崩之后,必须让他的后宫妃嫔殉葬,即便是那些生过儿子且儿子尚为藩王的妃嫔也不例外。
不过,朱元璋却特别告诉朱棣,他所说的“后宫妃嫔”,并不包括张美人。
张美人原名张玄妙,是朱元璋十六女宝庆公主生母,也是历史上朱元璋唯一不让陪葬的嫔妃。
如今的宝庆公主才三四岁,朱元璋生前非常疼爱她,留张美人一命,是为了让其抚养小公主。
这便是朱元璋不让张美人陪葬的原因。
郑沂多次奉朱元璋之命草拟诏书,所以知道一些隐秘也是极为正常的。
其他妃嫔殉葬也就罢了,但是郭宁妃是否一起跟着殉葬,朱棣十分犹豫。
当年马皇后去世之后,朱元璋没有再立皇后,而是把后宫大权交给了李淑妃。
不久后,李淑妃也病逝了,于是朱元璋又把后宫大权交到了郭宁妃的手里。
在洪武年间,贵妃未加“皇”字,李淑妃和郭宁妃封号前却加了“皇”字,可见朱元璋对这两人的宠爱。
朱棣考虑到以郭宁妃如今的地位与势力,再加上其兄武定侯郭英手握兵权,日后很有可能会威胁到他的统治地位,以至于有些犹豫。
等待片刻后,郑沂发现朱棣并未说话,还以为朱棣没有明白他刚才的暗示,便再次微微抬头,仍旧左顾右盼。
他用目光从灵堂两边低头跪着的诸多宫人身上又扫了一遍,尤其在以郭宁妃为首的朱元璋后宫妃嫔身上停留了很长时间。
“让朕再想想。”
听到朱棣说话,郑沂暗暗送了一口气。
毕竟,让朱元璋的后宫妃嫔跟着殉葬的请求,他实在是难以当着这些跪在灵前的众宫人的面说出口。
这太过残忍,他郑沂做不到!
此时,朱棣开始仔细回想过去朱元璋与他谈及殉葬一事时的细节,发现这是朱元璋为了杜绝后宫干政而刻意为之。
历史上后宫干政的例子并不少,如大名鼎鼎的女皇武则天和西汉太后吕雉。
所以,朱元璋要在死前安排好一切,让郭宁妃与其他妃嫔跟着他一起殉葬,杜绝后宫干政之事再现。
正因为有汉、唐后宫干政的教训在前,以至于朱元璋对他的后宫妃嫔,一直都管教甚严,禁止后宫参与朝廷政事。
对朱棣而言,让郭宁妃殉不殉葬并不重要,他犹豫的最大原因,是忌惮手握兵权的武定侯郭英。
他倒不怕武定侯郭英因为郭宁妃被殉葬,而心生怨恨举兵造反,如今仅京城及周边就有四十多个卫所合计二十多万精兵,全国更有百万战兵,到时候他发兵平了便是。
朱棣担心的是刀兵一起,野心勃勃的诸王必定会趁机作乱,如此则会天下大乱。
那不是他想看到的!
可是,若不让郭宁妃殉葬,那就违背了朱元璋遗命。
此时他还没有正式在奉天殿举行登基大典,若公然违背大行皇帝的遗命,则会给人落下口实,让心怀叵测之辈抓到把柄。
想明白之后,朱棣立即有了决断。
他先是酝酿了一下情绪,当众嚎嚎大哭了一会。
待所有人的目光被吸引之后,朱棣便停哭泣,哽咽着望向跪在地上的朱元璋的后宫众妃嫔,含泪宣布命令道:“着有司,奉皇考遗命,以相关宫人殉葬!”
朱高煦听到这道命令后,脑海中瞬间浮现两个字——人殉!
人殉制是古代一种丧葬制度,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但因为这个制度过于残忍,所以在西汉初年被废除,此后中原王朝很少再有人殉。
朱棣不至于在人殉这种事上伪造朱元璋的遗命。
因为他的命令发出之后,那些跪在灵前的众多朱元璋的后宫嫔妃,都将在不久后被迫喝下毒酒、水银或自尽去世,然后于明日随朱元璋一起葬入孝陵之中。
此事将会被载入史册,朱棣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任性胡来。
可朱元璋为何要开历史倒车,重新实行人殉?
朱高煦忽然想起了武定侯郭英与他的妹妹皇宁妃郭氏。
能得到朱元璋赐予皇宁妃称号的郭氏,是继马皇后、李淑妃之后,第三个执掌朱元璋后宫大权的女人。
她的哥哥正是如今手握兵权的武定侯郭英。
《明史》中曾写到:“明太祖鉴前代女祸,立纲陈纪,首严内教。”
朱高煦知道朱元璋向来是个心狠手辣且多疑的人,绝不希望外戚干政的事发生在自家子孙身上。
这应该就是朱元璋要求后宫妃嫔殉葬的真正原因。
他心中感慨,难怪朱元璋会将一份命令武定侯郭英致仕养老的密诏交给他,应该是防备日后郭英被心怀叵测之辈利用,进而举兵反抗新君朱棣的统治。
倘若未来郭英有异动,朱高煦便可以亮出先皇密诏,以先皇之名强制要求郭英致仕养老。
若郭英抗命不遵,则坐实其谋反罪名,如此朝廷便可名正言顺的干掉他。
想到这里,朱高煦暗暗在心中给朱元璋竖起了大拇指,不愧是深谋远虑的洪武大帝!
“陛下,周王、楚王两位殿下已先后抵达皇城宫门外,现请求入宫祭奠大行皇帝,请陛下定夺。”
就在此时,头上系着白布条的府军前卫指挥使张玉,疾步来到灵堂前,单膝跪地向朱棣禀告道。
朱高煦距离朱元璋的神主牌位非常近,相当于在朱棣的脚下,所以听清了张玉禀告之事。
“周王、楚王的随从护卫现在何处?”朱棣问道。
张玉恭声答道:“回陛下,丘指挥使(丘福)已奉命拦住众护卫,并将众护卫带去了城外大营休息。”
“既如此,那便放朕的两位弟弟入宫祭奠皇考。”
朱棣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
(https://www.biquya.cc/id98737/14365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