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的厨娘厨艺不错,做的菜味道相当不错,一道简简单单的炒青菜,都是用高汤和盐当成调味品来调味炒成的,味道比这些孩子在家里吃的要好吃多了。
当年没有味精,做成的菜肴想要味道鲜美,就全靠高汤调味。前世里精通厨艺的赵鹏也曾经想过制造味精,在他前世带来的记忆中,世界上最早的味精是日本人池田菊苗发明的,最早的味精可不是用化学方式从谷物中提炼出来的,而是从海带中提炼出的味之素。
池田菊苗把海带中谷氨酸钠提炼出来,制造成世界上最早的味精,被称之为味之素。但是这种味精的成本十分高昂,耗费几十斤海带,只能提炼出几克味精。上吨的海带,恐怕都难以提炼出一公斤的味精,这样的成本是赵鹏承受不起的。
因此,赵鹏还是决定让学校食堂采取了中国古老的高汤制作方法来提鲜。
当年的鸡肉可是奢侈品,并非一般人能够享用的,那个年头可没有饲料养殖的鸡,只有农家土养的鸡,用来制作高汤成本高昂。因此赵鹏让厨娘用猪骨和羊骨制作高汤。蛋白质经过加热后,分解出谷氨酸钠,这就是高汤中鲜味的来源。
在炒菜的时候,加入一点熬制浓缩的高汤,就起到了味精的作用。当然,这样炒出来的菜成本也是很高的,在古代的时候,只有皇室贵族达官贵人才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可是赵鹏却认为,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必须要给孩子们最好的待遇,于是他下令,所有较大的学校食堂内,都用高汤来炒菜。这样制作出来的菜肴,自然是那些军户们家中所没有的,哪怕是百户千户军官,家中也没有这样的生活水准。
而学校食堂,因为大批量的炒菜,事实上平摊到每一名学生身上,消耗的高汤就并不多,所以这个成本赵鹏还是可以承受得起的。
学生们还是第一次吃到如此美味的菜肴,每个孩子都吃得满嘴流油,尽情享受这美食的快乐。吃完饭后,有两个小时的午间休息时间,孩子们在学堂内外尽情地打闹嬉戏,直到下午的上课钟声响起的时候,他们才走进了教室。
下午的第一节课,仍然还是班主任语文老师王进才上课,可是上课的内容既不是爱国思想课,也不是三字经,而是算术课。
真正的数学课还得一段时间之后才会教给学生,到时候会有专门的数学老师来教课。这段时间的算术课,教授的内容是让孩子们认识中文数字。
王进才站在台上,拿起笔在板上写下:一字。
然后他对学生们说道:“同学们,这个就是一字,看好了,一横,就是一字。”
接着王进才又在板上写下一个“二”字,然后告诉同学:“同学们,两横就是二字。”
接着他写下一个“三”字,然后告诉同学们:“三字就是三横。”
就在此时,一名调皮的学生举手。王进才见那学生举手,于是问道:“牛二,你有什么问题?”
牛二站起来,大声说道:“老师,算术课不用再教了,俺已经知道怎么写数字了。”
王进才冷笑一声,让牛二到讲台上来,然后问他:“那你从四写到九。”
牛二站上台来,拿起笔,在板上写了一个四横,说这是四,又写了一个五横,说这是五,然后一个个写下去,到了最后,他在板上写下一个九横的字。
“那你写个万字!”王进才没好气的说了句。
牛二开始在板上一横一横的写,可是把整个板都写满了,还没数到万。于是他丢下笔,转头对王进才说:“老师,这个万字实在太难写了。”
小丫和弟弟曾经见过父亲写万字,知道不是这样写,姐弟两人在台下笑了。
“你下去吧!”王进才忍住一肚子火没打人,而是让牛二回去坐。
接着,王进才把板上的字全部擦掉了,然后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牛二同学,就给大家做了一个反面教材的示范!各位同学,别以为你们知道一点点,一知半解就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了!写数字可不是像牛二同学这样写的,如果这样写,那么些一个万字都得好几天!”
王进才开始在板上写下一个:四,然后教同学们:“这个就是四,记住了怎么写。”
接着又是:五、六、七,八,九的写下去,让学生们都记得怎么写了,王进才再写了一个十字,然后让所有的学生自己在自己的纸张上写字。
下午的算术课五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大部分的学生们已经学会了一到十的写法,于是王进才说道:“明天我再教你们后面的数字怎么写,先下课吧,下节课还是三字经。”
第二天,王进才在算术课上,又教会学生们写百、千、万等数字,然后教学生们写十一到一百之间的数字。语文老师教了学生们七日后,学生们基本上都学会了中文数字的写法了。到了第八天的算术课,王进才让学生们自己写他念出的数字,看到大家都会了,他说道:“同学们,从明日起,算术课就不是我教了,而是有专门的数学老师来教各位。”
又过去了一日,等到数学老师来教课的时候,他站在台上大声说道:“同学们,我叫刘安,从此就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了,前几日你们的班主任王老师,教会你们的是中国数字的写法,从今天起,我要教会你们大食数字的写法!”
大食数字,就是阿拉伯数字。但事实上阿拉伯数字并非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人发明的,后来经过阿拉伯人传到西方,所以被西方人误以为是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笔画简单,书写方便,加上使用十进位制便于运算,逐渐在各国流行起来,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数字。
事实上,随着佛学东渐曾传入过中国,但并未被当时的中文书写系统所接纳。大约在公元十三到十四世纪之间,阿拉伯数字由阿拉伯人带入中国,亦未成功。明末清初,中国学者开始大量翻译西方的数学著作,但是书中的阿拉伯数字都被翻学译为汉字数字。
阿拉伯数字在西方的广泛使用,使得西方的科技在中国的明朝期间开始超过中国,毕竟数学是科学的基础,以中文数字进行各种公式的计算十分复杂繁琐,极为不便,因此赵鹏必须在大明的学校中全面推广阿拉伯数字。
(https://www.biquya.cc/id98122/4160621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