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盛夏1981 > 第一百一十章 年末

  到了十一月底,气温已经很低了,早上总能看到地上一层霜。

  今天徐柠休息,院子里,他正提着锤子锯子钉子在一堆木板前忙活,这是在为笨黄修狗窝。

  之前其实修的有一个,但保暖太差了,  这几天又降温,结果狗子一到晚上就往屋里钻。

  没办法,徐柠只好买了些泡沫板跟木板,把狗窝拆了重修。

  为了清理方便,狗窝修的很大,长宽一米五,  高也有一米二,整个就是个小屋子。

  两层木板中间夹着泡沫板,就连地板跟顶棚也是一样的配置。

  忙到一半,  林蔓突然来了,大门没锁,她走到旁边徐柠才发觉。

  “呦,来了啊。”徐柠拿胳膊擦了擦额头,往屋里一指:“帮个忙,去屋里抽屉再拿一把钉子过来。”

  “你怎么想起来修这个了?”林蔓一边往屋里走,说道。

  “我也不想啊,那狗晚上冻得直挠门,不弄好了它不愿意待这。”

  林蔓拿来了钉子,徐柠接到手里,又提着锤子在木板上叮咣的敲打起来。

  林蔓提了包过来,拿出一个红围巾展开,道:“我给你织了个围巾,你看看,怎么样?”

  徐柠抬头看了眼,笑道:“你织的,  那当然好了。来,过来帮我围上。”

  林蔓过去把围巾搭在他脖子上,  然后后退两步打量着:“好像是织的有点小了。”

  “没啊,我觉得正合适。”徐柠自然知道该说什么。有女孩愿意给他织围巾,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林蔓撇了撇嘴,没好气的道:“反正你怎么着都说好,问了也白问。”

  她搬了个椅子过来,坐一边帮忙。

  “哎,跟你说个事呗?”

  “你说,跟我还有什么客气的。”

  “学校前两天问我们这些研究生,想让我们毕业了留校来着,其他学校也有来问的。你觉得呢?”

  “你不是才研二吗?怎么这么早就提留校的事?”

  “我也不知道,好像是提前确定一下意向吧?学校现在挺缺老师的。”

  现在各个大学都差不多,老师要么是上了年纪的,要么是刚毕业的学生,师资缺乏的厉害。本科生不少都留校任教了,更别说研究生了。不过,学校也担心老师都是本校毕业生的话对学术发展不利,所以留在本校的名额有限,多数是要去其他学校的。

  “这事别问我啊,你怎么想的?”徐柠把手里的活放下,找了个板凳坐下来。

  “就得问你啊,我怎么样都好。你不是说以后要跟着公司搬到顺意那边吗?离这太远了,我不想离那么远。”

  徐柠摊了摊手,说道:“也没离多远吧,到时候有班车,来往挺方便的。”

  “都三十公里了,还不远啊。”

  在林蔓眼中,事业工作什么的显然是次要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她希望的生活还是围绕着家庭跟爱人转,俩人能离的近的话,她就在顺意那边找个工作也挺好。

  对她这种理念,徐柠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还有些不可思议。林蔓明明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还是在京大,怎么思想还能这么传统?

谷扳</span>  当然了,这估计跟学校教育没什么关系,大概率是家庭影响。

  人的思想改变需要矛盾跟不满做动力,而如果对现在的生活方式感到愉快满意,那改变也就无从谈起。

  比如林蔓,她从小到大的生活几乎是一路顺风顺水,倒养成了恬淡的脾气。知道独立进步的女性是榜样,但奈何就是对事业什么的没多少兴趣,不管学习还是工作,都是按部就班的。

  忙活到中午,总算是完工了。徐柠去门口把笨黄喊了回来,然后带它来到修好的狗窝前:“去,到窝里转转,看怎么样。”

  笨黄倒是撒起了欢,在留的狗洞钻进钻出的。再往里塞几张毯子,这就齐了。

  ……

  这年十一月,国内科技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国家公布了八六三计划纲要,要在一些战略性高科技领域集中资源,以跟上世界高技术的发展。

  伴着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时间来到了十二月。

  月初,就有个不大不小的事,Lemon公司跟央视谈成了几项合作,一个是投放广告,再有则是引进了几个公司拍摄的野外生存类节目。两边费用相抵,都不用拿钱。

  这其中自然有徐柠的授意,他已经打算开始布局国内市场了。当然,并不指望现在能在国内卖出多少产品,重点是树立一个品牌形象,为的是以后。

  毕竟,衣、鞋、包一类的生活用品跟科技产品可不一样,营销常常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来得早的占大便宜啊。

  不止是他,国内市场显然正受到越来越多外国公司的重视,大量外资开始加快了投资步伐。或者投资建厂,或者收购本地厂家,或者投放广告,在很短的时间里,外资在国内,尤其是东南沿海就变得随处可见了。

  比如粤省,过去七年利用外资达到了四十多亿美元,其中大半又是最近两三年的成果。

  不止是外资,国内企业的改革步伐也在加快。乡镇企业作为新生力量,发展速度惊人,凭借着灵活的管理迅速占领市场,让各大国营企业头疼不已。

  但双方并不都是竞争,因为国营企业在政策上占据着巨大的优势,不少乡镇企业干脆跟他们谈起了合作。

  由国营企业提供设备跟技术支持,并把一部分业务外包给那些乡镇企业,以此来降低成本,并获得一部分品牌使用费。说白了,这跟后来很多企业自己不生产,让小厂贴牌生产的行为没什么差别。

  而对乡镇企业来说,这简直是绝佳的发展壮大的机会。他们买下国营企业淘汰的设备,聘请国营企业的技术员,获得只有国营企业才能拿到的原料物资,迅速的壮大起来。

  而这种做法,在很多人眼中成了国企提高活力的新方法,受到各地追捧。

  不过,结果却并没有如很多人希望的那样发展,那些乡镇企业发展实在太快了,仅仅几年后就在规模上超过了那些他们原本依附的国企,并迅速挤占了对方的市场。

  到目前为止,国内的市场经济发展,依然是在艰难的摸索中向前走着。谁也不知道哪边是对的,只能尽量收着步子,慢慢的试错。

  小唐拿着一份厚厚的文件过来,放在徐柠的办公桌上。“徐总,这是供应链自营计划书,您看一下吧,美国那边催了好几次,他们已经准备联系设备了。”

  徐柠拿起文件,打开浏览起来。

  所谓供应链自营计划,是几个月之前就在考虑的,打算自己建立一批工厂,以掌握重点零件的研发跟生产。

  计划是从国外引进设备,当然,最先进的多数是拿不到的,因为不少设备受到禁运,比如跟集成电路制造相关的设备。

  这部分没辙,只能在国内找。

  总的来说,这是个相当庞大的计划,计划中的厂子就有十几家,只设备采购的花费就近亿美元。

  但相对能够获得的收益来说,这些投入就不算什么了。自己掌握产业链,这个吸引力太大了。

(https://www.biquya.cc/id97911/71323445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