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问鼎十国 > 第二十三章 亚历山大的魏仁浦

很快对于王彦升、罗彦瓌的惩处传达殿前司各处。

    王彦升因狂妄悖逆逐出殿前司,罗彦瓌口不择言,降两级打二十军杖。

    在赵匡胤、赵匡义两兄弟的配合下,王彦升、罗彦瓌非但没有因为受到惩处而心怀不满,反而对于赵匡胤的大恩大义感恩戴德。

    殿前司上下原本对赵匡胤偏袒王彦升心存质疑,觉得他处事不公。

    却不想只是一回头,赵匡胤就将之逐出了殿前司,一点余地都没留,军法之严峻,莫不凛然。

    本来赵匡胤在殿前司就威望极高,这一下更添了几分威势。

    石守信、韩重赟自然也有了交代,无话可说。

    殿前司此次的风波也渐渐消散。

    在一旁吃瓜看戏的罗幼度,见到这结果,也暗暗感慨赵匡胤、赵匡义面对这突发事件,应对的确实得当,将自己的损失减至最小。

    唯一受委屈的也就是石守信了。

    “不过……”

    罗幼度嘿嘿一笑,心道:“未来的日子有你忙的!”

    表面上看此事赵匡胤、赵光义是受到了无妄之灾,好好的自己的亲信嘴欠惹了石守信,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事情。

    但实际上与赵匡胤平素的处事风格离不开的。

    赵匡胤豪侠义气,对下有恩有义有赏无罚,对于属下过于纵容,导致了他们的本性得到了释放。

    这方面从历史上杯酒释兵权之后的发展就可以看得出来。

    很多人都称赞赵匡胤仁德是历史上为数不多不杀功臣的仁德皇帝,但是根本没有人细究那些功臣在给赵匡胤收缴了兵权,下放到地方享受荣华富贵时,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这些大将没有了兵权,又无战可打,就开始祸害地方百姓。

    赵匡胤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故而有后人评价说“赵匡胤这个仁主几乎善待了所有人,兄弟、功臣、士大夫,唯独漏掉了百姓。”

    在这方面罗幼度自认比赵匡胤做得更好。

    贪婪是人的劣根,或是贪财或是贪权或是贪色或是贪名,更有甚者一切皆贪。

    几乎无人可以避免。

    哪怕圣人也是如此,最大的不同是正常人只能做到约束欲望,而圣人有本事克制欲望。

    罗幼度约束自己的同时,也会适当地约束自己的属下。

    贪财?

    正常薪俸不够,就发福利,还是不够,问他要都行。

    总之不能去干违法犯忌之事。

    贪色?

    是甜水巷的小姐不够奔放,还是大周的官妓不够动人?

    何必祸害良家?

    至于贪权、贪名,画大饼,喂鸡汤呗。

    吃饱喝足了,就有动力了。

    故而罗幼度不怎么担心会给自己的部下擦屁股。

    接下来的半个月,罗幼度用心处理着枢密院的工作。

    罗幼度在郭荣南征的时候,接触过类似的政务,有一定的经验。

    同时他也没有好高骛远,而是从琐事基础做起,没有一开始就介入枢密院的决策。

    琐事最大的难点在于繁杂,难在没有捷径可以走。

    任谁来处理都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时间去耗。

    罗幼度最不缺的就是这份耐心,他每天都坐在一个位子干上五个时辰以上,然后不知疲倦地干了半个月。

    议政厅。

    范质、王溥、魏仁浦坐在一起商量治理汴京水道的事情。

    随着汴京开封的扩建,人口的回迁。

    汴京封周边的河渠应用,四方的田地供应,都出现了不小的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魏仁浦规划了一套治理河渠的方案,只要施行到位,能够恢复太平盛世时,天下水利以汴京为中心的盛况,顺带也能解决了沿河道农田的灌溉问题,造福以汴京为中心,方圆百里的百姓。

    这是大周议政厅今年的头等大事,范质、王溥、魏仁浦这三位宰相,最近都在调度此类事情。

    日上当空,魏仁浦将手中事物分别移交给范质、王溥说道:“齐物兄、文素兄,等会工部侍郎会来禀报蔡水附近田地近年来的水患情况,劳烦二位跟进一二。”

    范质惊讶道:“道济兄最近走的越来越早了,这治理河道的总方案是你提出来的,怎么现天天早退,我两本是帮手的,现在都要成为主导了。”

    魏仁浦没有好气得道:“真当某想?老夫得去伺候那小怪物,再不勤快一些,这枢密使就得换人了。”

    魏仁浦身兼议政厅、枢密院两职,对于罗幼度的到来是举着双手欢迎的,能够给他减轻很多工作量。

    对于罗幼度的工作态度,魏仁浦也时分欣赏,称赞不绝。

    可渐渐地魏仁浦察觉不对劲了,罗幼度对于枢密院的工作上手的速度远超乎他的想象。

    从最简单的工作开始,罗幼度每天都要处理上百件公务,一天一天的加深着难度。

    一开始还好,魏仁浦应对罗幼度处理过的公务,批阅起来得心应手。但渐渐地开始吃力起来,直到最近几日,他需要好好思量才能给出对应的答复了。

    魏仁浦暗叫“不好!”

    再这样下去,自己还不得让他鸠占鹊巢?

    尽管魏仁浦很欣赏罗幼度,却也不想就这样轻轻松松地就将自己手中的权柄交出。

    感受到了压力,魏仁浦已经不敢在议政厅待太久了。

    王溥哈哈大笑:“想不到道济兄也有今日。”

    魏仁浦轻哼道:“你们也别高兴得太早,这小子就是个王佐才。处事严谨,为人圆滑,精力旺盛,接受能力强。之前听说他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将《大中刑律统类》背得滚瓜烂熟,原先我还不信。现在却是不得不信……好了,不说了,告辞了。”

    范质、王溥见状更是屡禁不绝。

    这个重武轻文的时代唯一的好处就是文臣之间特别和谐。

    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都吃过时代的苦,故而更加珍惜现在得来不易的机会。

    下面官员小斗不可避免,但上面以范质、王溥、魏仁浦为主的议政厅却是十分和谐。

    因为他们知道离成功还远着呢。

    尽管郭荣已经极大限度地提高了文臣的地位,但大周依然是一个以武为尊的王朝。

    且不说节度使的权势,大周所有州府刺史八成都是武将,一成半是精于军略的文臣,真正的纯文人不足一成,多是充当刺史副手或者地方县令。

    尽管罗幼度现在手握军权,可在范质、王溥、魏仁浦的心底,还是属于文人一系的。

    魏仁浦信步来到枢密院,桌子上果然放着罗幼度送来给自己批阅的公文,心底拿定了主意,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

    得好好的分配职权,各管各的,免得给找不自在。

    随手拿起公文,是关于人员调配的。

    南门巡检使韦皓任职两年,为人清静俭朴,与人为善,尽职尽责,南街两次走水,韦皓皆身先士卒,扑灭火势,因获晋升。南门巡检使暂无合适人选,建议以韦皓副手薛秋暂代。是否转正,视其表现。

    魏仁浦亦没多想,直接批了一个准字,盖上了大印。

    这种人才,理所当然地应该得到晋升。

    在没有合适人选的时候,以副手暂代或者直接转正都是常态。

    十三日后。

    枢密院吏房户曹参军葛怡有些恭敬地看着坐在上首的赵匡胤,心底有些忐忑。

    尽管赵匡胤满腔壮志雄心不满于李重进、张永德、罗幼度之下,但其实他自身的地位已经超然了。

    仅次于三人,年纪轻轻就与向训这样的老将并肩。

    以他的身份地位,在葛怡眼中便如庞然大物一般,根本得罪不起。

    “都指挥使光临寒舍,下官蓬荜生辉。”

    赵匡胤是来求人的,也没有故作姿态,直接道:“你负责管理将士晋升,现在京中有什么好一些的职位?要六品左右的,某这里有一个人选,不知葛参军是否愿意推荐?赵某记你个情,日后定当相报。”

    葛怡摇头道:“回指挥使,目前没有合适的职位。”

    赵匡胤眉头一挑,沉声道:“看来葛参军是不愿意交某这个朋友了?”

    他本身武艺超绝的虎熊之将,此刻怒目圆瞪,煞气徒生。

    葛怡吓得脸色苍白,忙道:“非是下官敷衍都指挥使,而是罗副使最近接手了枢密院的大多工作。他用了半月时间,将枢密院累积下来的杂务近乎清空,在京诸多空缺职位他都安排了适当的人员上任。除非外调,不然真没有空闲职位?”

    赵匡胤一听又是罗幼度,难受的挠了挠头:这家伙,怎么阴魂不散,哪里都有他。

    “一个职位都没有了?”

    葛怡迟疑片刻,说道:“到有一个,从五品的,南门巡检使。几天前升了职,现在由副手暂代,目前倒是没有听说安排新人接替。”

    赵匡胤暗自迟疑:从五品?到也差不多。

    以王彦升的功绩还是有资格担这个官的。

    只是南门巡检使职位不高,权势倒不小,不知王彦升能不能胜任。

    赵匡胤问道:“真就空不出一个职位?”

    葛怡道:“不是不行,但下官肯定做不到。现在的职位调配是罗副使定下的,魏正使盖印的。下官哪有这能力擅动?”他说着看了赵匡胤一眼,言外之意是:“找我做啥!”

(https://www.biquya.cc/id96440/42829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