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姐还是相当干练,执行力很强,在听清楚李达康的意思后,她微微欠身:
“李生,我出去打个电话。”
李达康含笑冲她微微点头,他知道来大陆发展的香江人也算是比较团结的,有属于自己的小圈子。
那位邓先生既然是香江人,并且杨小姐对他的履历既然如此了解,想必她这个电话,应该是通过港圈联系人了。
杨小姐去打电话,李达康想了想,也给怡和置地的老匡拨个电话。
电话就是讲杨小姐的事。
当然,李达康没有直接讲自己有意挖人,只是表达了一番对杨小姐能力的欣赏,然后这不三家正在合作吗,是以“太古怡和联合体”的名义,李达康就建议给杨小姐升官加薪,担任这个“太古怡和联合体”的高级行政总监。
远在香江的老匡当时就表示同意-------
对于申城那两项目,怡和置地是以“探路”为主要目的,所以他们才没有太过执着的和李达康去争抢主导权。
现在作为大股东的李达康,他准备重用置地出身的杨小姐嘛,这对老匡来说当然算好事,甚至就算他猜到李达康有意挖角,老匡暂时也不会说什么-------
毕竟两家现在还处于蜜月期,暂时也不存在竞争关系,所以李达康就不算是恶意挖角,而是良性挖角。
既然是良性挖角,那你置地非要想留下杨小姐的话,那你匹配李达康开出的高新待遇就是了。
李达康打完电话后,杨小姐还没回来,却见曾老师含笑看着自己。
“你笑什么?”
“达康,我看你这副招兵买马的架势,那块的是有把握了吗?”
李达康点点头:“是有点眉目了。”
曾老师道:“你这几天做了什么呀?前几天还说难度很大,怎么这么快就有了把握。”
“不是把握,是已经有了点眉目。”
李达康先纠正曾老师一个措辞,然后继续说道:“至于到底是什么眉目?这个话有点长,现在说也不方便,我回头告诉你吧,曾老师呀,我希望你不要忘记,你才是康如公司的老板,我还等着你来包养呢,刚才的电话听到了吧,学着点,以后像这样的电话,最好还是由你来打好不好。”
曾老师撅着嘴,不过她正准备说话的时候,杨小姐回来了:
“李生,我刚已经找朋友联系过邓生,不过很不巧,邓生现在到川省蓉城去了,不过我已经请朋友帮我带话,你约邓生面谈可能还要等上几天。”
“去川省蓉城了……”
等上几天当然是无所谓,不过李达康有点奇怪,那位邓先生眼下不是焦头烂额吗?公司都已经到了破产清算的程度,他怎么还有心情跑去西南。
于是李达康随口问了一句这是怎么回事,没想又从杨小姐口中,听到关于那位邓先生的其他故事。
原来那位香江警察出身的邓生虽然已经落难,不过他交游广泛,并且为人比较仗义,尤其在自己过去比较风光的时候,他还帮过不少人。
于是他现在虽然已经陷入困境,倒也没有变成孤家寡人,更没有出现众叛亲离,这时候还是有不少朋友愿意帮他的忙。
当然喽,由于他开发的那个项目园窟窿有点大,他的朋友也不是个个有实力帮他填上窟窿,但一些小忙还是可以帮的。
比如老邓这次去蓉城,就是受到过去一个朋友的邀请,请他到那边去做两个项目的营销策划顾问。
“呵呵,李生你都不知道,这次请邓生去蓉城的朋友,还是你赣源老乡呢。”
“哦?”
杨小姐点点头:“听说是赣源洪城人,十多年前也落过难,当时受过邓生帮助,我听我朋友说,当年邓生不仅出钱帮助过那位洪城的朋友,并且还送了两套西服给他,这事连邓生都忘记了,但那个洪城的朋友却一直念念不忘,这次听说邓生生意上出了麻烦,他托人打了好几个电话找到邓生,盛情邀请他过那边去发展。”
听过之后,李达康陷入了沉吟。
必须承认,虽然在生意场上,尔虞我诈的情况司空见惯,但类似有温情的故事,其实也是屡见不鲜。
这位邓先生既然是这样一个人,李达康就觉得自己的计划可以调整了,未必一定要去强行收编人家。
如果有可能的话,和这个人交一个朋友,以后变成商业上的合作伙伴,这也不是不可以。
当然喽,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做,李达康首先需要搞清楚两件事,第一:那个“玫瑰园”的窟窿到底有多大?假如大到连自己的实力都填不上,那当然就一切休提。
第二:那位邓先生本人到底是怎么想?他是准备认命接受破产清算?还是准备继续抗下去?或者干脆就像这样准备去投奔朋友?
这一切当然就要和他谈过再说。
面谈暂时实现不了,前面这件事倒是可以先搞清楚,于是李达康问杨小姐:
“杨小姐,您清楚邓生现在到底欠了多少钱吗?”
杨小姐摇摇头:“具体数字我不太清楚,不过李生你也知道,他主要是项目砸手里,房子卖不动,资金就完成周转不过来,现在连银行的利息都付不起,其实只是付利息的话,我估计几千万就行吧。”
李达康听了点点头,这也符合目前国内的国情,要知道这可不是后世,在如今这年头欠银行几千万,不夸张的说,很多支行的行长都会睡不着觉,真的会启动破产清算程序。
于是在接下来,李达康就交给杨小姐一个任务了,让她去搞清楚那个玫瑰园项目的具体情况,越详细越好,包括具体欠了多少钱,还有法律程序已经走倒哪一步等等。
杨小姐很爽快的答应,甚至马上付诸行动,她当即就准备离开去打听情况。
并在临走前,她还对李达康说了一句:“李生,多谢。”
李达康听了一笑--------他相信自己刚和老匡打的电话,老匡应该已经通知她了。
邓杨小姐走后,李达康对曾老师笑道:
“走,去你房间。”
“啊?”
曾老师当时就脸颊绯红,扭扭捏捏的瞪了李达康一眼:
“现在呀,才下午呢……”
李达康笑道:“想什么呢,你这个妖精,走吧,我有正事和你说,对了你的手提呢,手提电脑应该带了吧。”
“带了。”
来到曾老师的房间,李达康把一个U盘插入曾老师的笔记本电脑,曾老师凑过来:
“这是什么呀。”
“这是我写的一些文章,不,准确的说,这是我帮你写的一些文章。”
李达康对曾老师说道:“我之前不是说过,我可以把你弄到香江的大学去当老师吗,现在我交代了,这些文章就是答案,你把这些文章带回香江去发表,不,是去投稿,只要稿件被人采用,这个系列文章全部能够发表出来,应该就有香江的大学会对你感兴趣了。”
“哦?”------
曾茹本来就是大学老师出身,所以对香江大学的一些情况当然是有所了解,因此她也没多问,把李达康赶到一边,开始自己浏览那些文章。
“复杂经济学……啊,这么多呀?”
李达康没有吱声,他让曾老师自己看,从确认自己成为选调生后,在复杂经济学方面,李达康已经写好20多篇文章了。
嗯,之所以能写这么多,那是在如今这年代,研究这门学问的人还不多,所以前面的十多篇,其实是内容比较粗浅的“科普文”。
既然是科普文嘛,那写起来当然就比较容易,不过过渡到中阶甚至高价以后,这个难度就有点大了,李达康依仗前世的记忆,也刚刚完成五六篇短小精悍的小文章而已。
不过李达康认为已经足够了,在2000年以前,只要圣塔菲研究所的那些疯子还没有集中出山,哪怕就是最初级的科普文,都已经有资格在如今这年代的学术期刊上发表。
因为复杂经济学的一个特点,就是试图综合多个学科的理论,去解释那些复杂现象背后。
传统理论漏掉了许多动态的细节,它们忽视了许多有趣的经济学问题。
“复杂经济学”认为:经济体更像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它并不一直处于均衡态的。就像不适应的动物会灭绝一样,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的技术也会取代旧有技术,新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会诞生,随之而来的是传统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消亡。经济体中各种因素会相互影响,既改变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又反过来改变了事物本身,所有的一切都在不断地适应着其他事物。
就拿李达康刚刚完成的那篇关于“熵”的文章来说,这本来是一个物理名词,用物理名词来解释经济现象,这不仅让人耳目一新,让人觉得视角独特。
不仅视角独特,细读后还会让人觉得言之有理。
进入新世纪以后,这种交叉学科是最时髦的,无论理工类还是人文类都是如此,对于这种现象,前世能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李达康,他当然是深谙此道。
所以让他这个理工男土木狗来转战经济类学术,这个“复杂经济学”其实是不二的选择。
(https://www.biquya.cc/id94858/51573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