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书花费了一周时间,将治疗残疾相关的药物、设备和治疗措施等详细的技术资料给整理完,比以前整理的资料要详细得多。
甚至都不能用技术资料来形容,完全可以称作操作手册,研发人员只需要按照他给的资料,按部就班就能完成研发任务。
相比治疗神经系统有关的药物,治疗残疾的药物和设备显得更加匪夷所思,如果他给的资料不够详细的话,会给研发人员带来很大的困扰。
而且他也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是给出简单的制造方法,而是对其中涉及的原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涉及较为高深的生物医学原理。
相信研发人员看懂了他给出的这些生物医学原理,对生物细胞具有相当高的认知,在该领域远超世界水平。
做完这些之后,太极集团的事情应该告一段落,有如此多先进医药设备支持,太极集团的营收不但不会降低,反而还有一波很大的增长空间。
不管是治疗神经系统损伤的药物,还是治疗残疾,特别是重大残疾的药物和设备,价格都不菲,独门生意不可能会卖出白菜价。
像神经受损药物治疗至少需要花费5万元,最高需要几十万元,因为不同的神经受损治疗难度也是不一样的。
治疗残疾的成本差距就很大,从万元左右到上百万元不等,这要看采用什么治疗方式,受伤程度如何,很难有确切的治疗费用。
好在太极集团对国内有非常高的优惠力度,一般给国内的价格要比国际标准价格低50%左右,不然太极医药集团的盈利会更大。
对第三世界国家,其实也有不错的优惠力度,一般比国际标准价格低20%左右,不过具体低多少需要和所在国家政府进行谈判。
价格是需要根据所在国家的经济水平、友好程度、合作程度等等来判断,这种做法虽然损害了太极集团的利益。
但是却能够大大拓展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为国内企业走向海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去年他旗下产业大发展,也与此有很大的关系。
等叶子书让智能助手将这些资料上传到太极集团技术资料库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些东西,觉得有必要提前拿出来。
现在麒麟基础工业集团除了开展常规业务之外,正在全力研发通用性机器人,因为只要是智商正常的人,都知道这将是跨时代的进步。
甚至可以说,通用性机器人的出现,具有改变全球格局,甚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程度,至于更深刻地改变,连叶子书都不一定能够想明白。
只是通用机器人虽好,但是人类如何自处就成了必须思考的问题,人生不可能只有吃喝拉撒,总得要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
如果只是个人迷失了生存的意义和目标,影响不了大局,但是整个社会都失去了目标,不知道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那就非常危险了。
以目前人类的能力,在通用性机器人加人工智能面前,特别是有超级量子计算机加持的人工智能,将会显得毫无反手之力。
从力量、敏捷、耐力等身体素质上,人类肯定是处于下风,虽然他没有刻意加强通用性机器人的这些数据,但是依然高出人类一大截。
以前人类引以为傲的智慧和创新能力,也将在超级量子计算机面前显得很可笑,除非人类种群数量更加庞大,仅仅依靠地球上这么点人,还真比不了。
地球就这么大,资源就这么多,养活的人口数量肯定会达到极限,所以想要依靠种群数量优势来和通用性机器人比拼智力显然不太可能。
那就只能从提升人类智商的角度来解决问题了,在种群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提升单个人类的智商,从而增加社会整体智力水平,也是一条出路。
当前通用性机器人数量还不多,还不会深度参与社会方方面面,感受不会特别深,但是这只是暂时的,可能不到10年时间,情况有可能发生逆转。
到时候人类物质条件非常好,就算不工作也能很轻松地生存下去,这种环境下,非常让人产生迷茫,说人类犯贱也好,事实就是如此。
特别是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整个社会失去奋斗的目标就是必然,因为无论如何做,都比不上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那还折腾个什么劲,混吃等死算了。
所以他认为从现在开始就需要研究提升人类能力的技术,而提升人类能力方面,无外乎就是身体素质的提升和智力水平的提升。
提升身体素质可以从两方面着手,第一个属于后天提升法,也就是不涉及基因的修改,只是从细胞的角度来着手强化。
如果真要提升身体素质的话,这种方法应该是最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毕竟不涉及基因,不会导致基因污染。
就算是出问题了,也只涉及个体本身,不会通过遗传的方式在全社会传播,安全性无疑高出不少。
但是这种方式难度反而是最高的,因为需要将人类已经成型的躯体,从里到外进行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这种提升身体素质的方式,上限其实很低,因为受限于基因,如果改变太大的话,维持这种状态的成本就太高了。
因为基因会每时每刻都在改变人的身体,和提升后的身体会产生严重的冲突,导致人体就算提升了,也会逐渐退化,而且差距越大,退化的速度会越快。
第二种就是从基因层面着手提升身体素质,如果从婴儿或者是孕期着手,成本非常低,具有高度普及化能力。
但是这种方式短时间内很难被人所接受,毕竟基因涉及生物的根本,人为更改和自然选择有着天壤之别。
这里倒不是说哪个孰优孰劣,其实并没有好坏之分,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人类本身就是依赖自然而存在的。
也就是说人类目前的状态,其实是适应自然环境导致的,说明目前的状态是和自然高度融合的状态。
如果人为改变了基因,改变了人类的身体素质,是否和自然严重背离,会不会产生不可预知的问题,谁也不清楚。
以人类目前的能力,还是无法和自然对抗,既然无法和自然对抗,就要在某种程度上需要适应自然,不然有被自然淘汰的风险。
随着人类科技的持续发展,人类不只是单纯的适应自然,而且还有改造自然的部分能力,而且随着这个能力越强,人类自我掌控的能力也就越强。
所以通过基因强化自身,将会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只是目前需要谨慎,毕竟现在出个超级病毒,都有可能被团灭,还达不到上述程度。
他不知道到底要不要研究身体强化技术,生怕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而且太极集团是他旗下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如果强化,是否会影响营收。
他其实有很多顾虑,思考了良久,他觉得还是有必要进行相关研究,至于是否推广就是另一回事。
只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研究这类问题,倒是不用太担心,而且初期也不可能拿出逆天的东西,强化程度有限。
想好之后,叶子书心中有数了,他打算拿出能够提升身体素质一倍的强化技术,而且不涉及基因的修改,只是单纯从细胞层面着手。
这种强化,观念上容易接受,就算流向社会,也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毕竟人类社会当前也不是依靠身体作为武力值的衡量标准,身体素质再高也挡不住一颗子弹。
除了身体强化之外,他更在意的其实是智力提升,人类走到现在,绝对不是凭借武力值,而且也不用像蛮荒时代一样,需要自身武力在自然界中获得资源。
而且凭借人类那可笑的武力值,在自然面前完全不值一提,人类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和其他的物种进行较量,而是和自然进行较量。
想要和自然进行较量,凭借武力值是无法做到的,除非成为传说中的神仙,拥有移山倒海的能力。
虽然从科学家的角度考虑,他不能否认存在这种可能性,但是从现实状况考虑,想要达到神仙般的能力,几乎不可能。
所以人类想要从自然这个牢笼当中获得更多的自由,就只能依靠智力,借助自然本身的力量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其实他早就想要做一款能够提升智力的药品出来,只是那时候还没有那么急切,提升专注力和记忆力的保健品就是他这个想法的体现。
之前还是小规模推广,去年开始太极集团在国内推广的力度加大,甚至主动降低售价,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只是去年国内居民收入还不够高,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用不起,大部分还是给孩子使用,还没有完全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今年第一季度数据出来了,太极集团的这款保健品的销售情况比去年要好得多,只是价格较低,赚的钱并不多而已。
而太极集团虽然没有禁止该类保健品出口,但是也没有大肆宣传,更没有主动推广,所以海外市场增长并不快。
倒不是说他嫌弃钱多,而是他其实内心不太想在国际上销售,虽然这款产品没那么逆天,但是造成的竞争力差距其实很明显,特别是从国家的角度考虑。
所以在推广上非常消极,没有为此做任何广告,甚至摆在店里也没有做任何营销或推荐,如果有人问他们就卖,如果没人问就当不知道。
可就算如此,还是有很多人注意到了这款保健品,主要是国内已经大规模推广了,逐渐有风靡的趋势,想要不引起人们的注意都难。
于是在没有任何宣传和推荐的情况下,依然卖出去不少,第一季度在该产品上的收入依然达到了500亿元左右。
如果有效果更好的智力提升产品,对这款保健品就没有那么多纠结了,会敞开了向全球销售,有钱赚白不赚。
和提升身体素质差不多,提升智力其实也是从两个方式着手,第一个方式就是改变基因,目前可能接受程度不高,他暂时没想采用这种方式。
第二种方式就是从细胞层面着手,增加和人体智商有关的细胞数量和质量,让脑细胞变得更加活跃,从而达到提升智力的目的。
提升专注力和记忆力的保健品,其实是促进了脑细胞沟通效率,某种程度上提升了脑细胞的活跃度,从而显得更加聪明一些。
但是和增加脑细胞数量和质量完全是两码事,这种提升相对更全面,不仅能提升专注力和记忆力,还能提升创造力。
他现在想要做的就是从这个层面来研发,而且技术其实已经具备,只是细节上有很大的不同,一般人搞不定。
脑细胞增加其实就是扩大脑容量,前面他就拿出过细胞定向增殖技术,和这个方法有点类似,只是脑细胞不是简单的增加数量,那就成为脑癌了。
而是建立在对人类大脑有深刻的研究基础上,知道那种增殖是有利于脑容量的扩大,同时不会引发其他的问题,不能出现任何错误。
提升脑细胞活跃度的药物,其实更简单,只不过是将保健品变成药品而已,效果更好,持续时间更久罢了。
想好之后,他就立即着手整理相关技术资料,现在看上去时间还早,其实现在研究出来了,到真正得到运用,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毕竟这些不是普通的药物,使用会不会带来问题,哪怕是一例问题,也将是致命的,临床试验时间会很长。
就算临床试验没有任何问题,在推广的时候,也会非常谨慎,不可能立即得到大面积推广,而是会分批次推广,根据实际数据结果,做后续调整。
现在研发出来,在10年内得到全面推广就已经算快了,如果出现意外,推广过程需要花费几十年时间也是有可能的。
特别是这种牵扯很大,却又不是急需的药物,各方都会很有耐心,搞得越清楚越好,不会稀里糊涂就推广。
------题外话------
求订阅!
(https://www.biquya.cc/id93425/69257224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