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黄天当立 > 第256章 孔融

郁临风扫了臧霸军一眼,没有吭声。

                一万五千余将士也静立他身后,无一人喧哗,静如山岳。

                臧霸军一阵骚动,副将孙观、尹礼咽了咽口水,看向臧霸。

                “渠帅,这如何是好?”

                “不急,先问问对方来意再说。”

                臧霸走上前行了一礼:“在下臧霸,不知是郁家军哪位将军前来?”

                管亥上前喝了一声:“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打着太平道的幌子为害四方!今教主前来,还不上前认错!”

                教主?臧霸军顿时惊住。

                郁云州竟然亲自来了?

                “不知哪位是郁教主?”臧霸问道。

                郁临风道:“我就是郁恕,臧霸,你可知罪?”

                臧霸只好下拜:“宣高拜见教主!”

                臧霸才下的五万兵士也纷纷下拜:“拜见教主!”

                “臧霸,你竟然敢打着太平道的幌子,聚众行劫掠之事,快点束手就缚吧!”

                “郁教主,且听我一言。我等也是逼不得已......”

                臧霸还待为自己分辨,郁临风将手一挥,黄忠上前一刀,将他斩为两断。

                五万泰山贼顿时大惊,连忙起身拿起武器对着郁家军。

                孙观上前指着郁临风:“好你个郁临风,你也不过一黄巾反贼出身,如今得了势就成为朝廷鹰犬了是吗?我等原敬你为英雄,却想不到也跟那些欺压百姓的狗官没什么分别!算我们瞎了眼!”

                郁临风“哼”了一声,说道:“杀了!”

                太史慈早搭弓在手,一箭射出,正中孙观咽喉。

                尹礼大吼一声:“兄弟们,郁家军欺人太甚,我们跟郁家军拼了!”

                带着几百人一拥上前,朝郁临风攻去。

                五万泰山贼也举着兵器跟上。

                赵云一马当先,奔至尹礼身前,长枪一抖,将尹礼刺死。

                赵风、夏侯兰、牛大壮几员小将各带一百亲卫,杀入泰山贼冠中,如猛虎入羊群,杀得人头滚滚。

                典韦吼道:“全都放下武器,蹲在地上举起双手投降!但敢反抗者,杀无赦!”

                黄忠带朱雀军将泰山贼围住,骑在马上弯弓搭箭,冲在最前方的上千名泰山贼很快被射死。

                没多大会,剩余泰山贼纷纷将手中武器放下,按郁家军要求高举双手投降。

                赵安在一旁问郭嘉:“他们也都是些百姓,被官府逼迫,不得已才造反的,临风杀人你为何不劝阻?”

                黄忠等人是听命行事,但郭嘉是军师,若郁临风有不对的地方,是有权力提出异议的。

                可他却在一旁一声不吭,所以赵安有些不解。

                郭嘉喝了口酒,呵呵一笑:“赵师傅,郁云州是太平道教主,天下皆知。

                臧霸打着太平道的幌子作恶,就是败坏郁云州及郁家军名声。

                自然要杀一儆百,以免以后这天下反贼纷纷效仿,让大家都以为他们是在郁云州指使下造反的。

                再说他们确实大多是普通百姓,但对方数倍于我,自然要将中坚分子杀了,其余人才能顺利招降。

                仓促之间,我们也没法分辨哪些是中坚分子,只能激起他们的怒气,将反抗之人尽数杀掉。”

                赵安这才明白了过来,点了点头。

                看来自己还是不适合带兵,遇到事情不能迅速决断,且一下子根本想不到其中这么多问题。

                北海围解,郁临风让管亥率领朱雀军团押解降军北上,自己带黄忠等将及五千亲卫来到了北海城下。

                孔融早已大开城门,亲自站在城门口等待。

                太史慈上前道:“国相大人,幸不辱命,请到了郁云州前来相助。”

                孔融欣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子义了!”

                “我云游在外,幸得国相接济高堂,北海有难,自当报国相大恩。”

                孔融点了点头,又上前对郁临风行了一礼:“孔文举见过郁云州,多谢不辞辛劳前来相助。”

                郁临风正打量着这个四岁就因让梨名满天下的名士,笑了笑。

                孔融让梨,被流传了千年。

                但这个懂事的孩子,却没人提起他长大后的事情。

                为什么呢?

                因为说不出口。

                郁临风前世读三国,还特意查过这个以孝道闻名了上千年的天才少年。

                后来得出结论,这人就是成名太早,过于自以为是,加上读书读傻了。

                不提别的事,就后汉书内记载孔融对祢衡说过的一段话:

                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莫为?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

                也就是说,他认为父亲和孩子没什么情分可言,孩子只不过是夫妻情欲的一种附属品而已。而母亲和孩子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吗?只不过是储物与容器之间的关系,当物品取出两人同样也就没有任何的纠葛了。

                当时令郁临风震惊不已。

                这就是以孝闻名的那个将大梨让给哥哥的小孩?

                历史上他的下场,是被曹操所杀。

                也是因为仗着自己的名声,处处跟曹操对着干。

                连曹操儿子曹丕娶了袁熙的妻子甄姬,他也要写信讽刺下曹操。

                后来终于把曹操惹火了,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多项罪名将孔融处死,并且诛杀了其全家。

                长大后如此不孝不智之人,当然没人愿意再提起。

                不过这些跟自己无关,他学问还是不错,就算投靠自己,也最多当个教书先生。

                至于他人品问题,反正自己以后还要在书院开思想品德课的,不至于被他将学生给带坏了。

                郁临风上前,抱拳道:“孔先生名满天下,听闻先生有难,自然全力相救,还好没有来迟。”

                两人客气一番,孔融将郁临风等人迎进了北海城。

                城中百姓夹道欢迎郁家军,纷纷拿自己家中的吃食相赠。

                郁临风一拱手:“大家好意心领了,但郁家军有规矩,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希望大家不要让我郁家军名声堕落在北海城中呀。”

                百姓们闻言,大为感动。

                “这天下真正与民无犯的军队,恐怕也只有郁家军了。”

                “当然,要不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想到云州去。”

                “说得对,若不是云州有好几百里地,加上在北海还能生活得下去,我都想去云州了。”

                “听说银行就是郁云州弄出来的。”

                “那可不,但听说他们是真正的存钱有利息,只有我们这里的狗官......”

                “别乱说话......”

(https://www.biquya.cc/id91315/4984574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