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篇 第十三章 成长与发展--从呱呱坠地到耄耋之年
香港演员刘德华从十几岁演到八十几岁的电影《童梦奇缘》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光仔的母亲自杀后,光仔成天闷闷不乐,不喜欢呆在家里。
最难过的是妈妈去世后,光仔再也没有长高,而他一直把这件事归咎于爸爸与新妈妈的错。
他千方百计地“离家出走”,并希望能快快长大,他一心想长大的想法一直在脑海中徘徊,直到有一天他在公园里遇上了一个捡破烂的老头。
那个老头有一种神奇的可快速成长的药水--能让人在一夜间变成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光仔便设计偷了过来。
光仔终于实现了梦寐以求可以长大的理想,但药水的作用使他一直不停地猛长,每天变老10岁,因此在短短一个星期内他就成了83岁的老爷爷。
刚开始,光仔还决心追求他的梦中情人、他的老师,而当他的生长速度变得超快后,他只能放弃了。
这时他才得知不能去寻找解药了,不过他也明白了自己在家人心中是多么重要。
很多影片都有一夜长大的情节,也许每个孩子儿时都有这样的童梦吧,就像哆啦A梦的一扇任意门,可以随便穿越时空到哪里去。
但是每个人在每个人生阶段看生活和世界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
人的一生是不可逆的过程,但每一站都有每一站的精彩,正如在该电影中冯小刚客串的操着北京话的流浪教授说的那句话一样:生命是一个过程,可悲的是它不能够重来,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来!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en,1902~1994)认为人的一生需要经历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任务。
他的理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它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个性在最初的几年就已经形成了,关于这一点,与中国老古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的思想基本一致。
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
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时期的儿童掌握了爬、走、说话等技能。
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
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这时期的幼儿如果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
反之,如果受到讥笑,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
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接受训练、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使得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
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处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与冲突感到困扰和混乱。
因而,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
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个体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
具有自我牺牲或损失,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反之将产生孤独感。
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由于衰老,人的体力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
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个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
婴儿有哪些心理特点?
婴儿期是指人从出生到一岁的时期。
胎儿刚出生后主要依靠皮层下中枢来实现非条件反射,如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及定向反射,以保证内部器官和外部条件的最初适应。
婴儿期由于神经髓鞘不完善,兴奋特别容易扩散,故婴儿易激动。
出生后两周左右,随着脑的不断发育,新生儿出现明显的条件反射。
出生两个月以后,婴儿的情绪开始发展:当吃饱、温暖时,婴儿就露出活泼而微笑的表情;反之,婴儿就会哭闹。
因此,这一时期父母应经常和婴儿交流,多给予关心、照顾和抚爱,提供适当的玩具和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积极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状态。
出生4个月后,婴儿就开始能够分辨出成人的声音,并开始发出一些声音以回答成人。
并会听到母亲说话的声音就兴奋地咿呀起来;5~6个月婴儿由于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发展,出现了短暂记忆的表现;7~8个月起,婴儿逐渐能够将某些词的声音与相应的实物或动作联系起来;10~11个月起,婴儿开始“懂得”词的意义、对词的内容发生反应、模仿成人说话,词开始成为信号。
所以,这个时期成人在与儿童接触时应尽可能不断地给予儿童语言刺激,尽快开发儿童的语言能力。
婴儿妈妈如何避免误区?
不要对婴儿忽冷忽热。
忽冷忽热的妈妈,往往在婴儿不断哭闹的情况下才给予食物和呵护,没有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于是婴儿害怕被遗弃,总是想努力哭闹,以吸引妈妈的注意,逐渐形成了依恋心理。
依恋儿成年结婚后,强烈的依恋倾向便会倾泻到配偶身上:占有欲极强,要求配偶时时刻刻关注自己,无休止地需要亲密;对配偶爱恨并存、怨气冲天;总在埋怨对方辜负了自己的爱,试图用生气、吵闹和威胁迫使对方关心自己;他们嫉妒、猜疑,无论对方如何表白,就是不信任;不能忍受被忽视,害怕被遗弃。
这样的夫妻生活不会幸福。
不要对婴儿持续冷漠。
如果不幸降生到冷漠妈妈身边,婴儿对享受妈妈呵护的渴望就会变成失望和痛苦,逐渐形成了回避亲密接触的自我保护方式。
他们不常哭闹,似乎很容易满足,给什么吃什么,没有更多要求,不在乎别人是否关心。
这样的婴儿看起来很独立,实际上是否定自我的需要。
妈妈或许还会为孩子早早表现出的“独立性”而骄傲呢。
可是,当孩子长大成人,这种“独立性”便会发展成孤独型人格。
他们否认自己的情感甚至物质需要,面无表情、性格冷漠甚至冷酷,没有情趣。
恋爱的时候,刚开始可能表现出一些热情,但是亲密关系确立后,因为恐惧亲近,他们又会冷漠和退缩。
他们较少物质需要,富于独立和忍耐性,在事业上往往很成功,可是内心的孤独和痛苦始终挥之不去。
婴儿的动作有什么发展规律?
婴儿期的动作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具体表现为:
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例如,手指的抓握动作已经能从一把抓发展到能用两个手指来捏事物等。
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同时具有三种原则:
(1)头尾原则,就是从头部开始向脚部发展。
(2)近远原则,就是从身体的中轴部位向周边部位转移。
(3)大小原则,就是从粗的动作向精细的动作发展。
婴儿的感知觉发展有什么特点?
人的感知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和空间知觉。
视觉的发展特点:具备了一定的视觉技能,如视觉集中、视觉追踪运动、颜色视觉和对光的觉察等。
例如,出生12-48小时的新生儿有3/4可以追视移动的红环。
听觉的发展特点:婴儿从外部环境间获取信息,并开始适应环境,包括听觉辨别能力、对语音和音乐的感知力和视听协调能力等。
例如,婴儿对母亲的声音尤为偏爱。
味觉、嗅觉和肤觉的发展,比如能以面部表情对酸甜苦辣做出反应;表现对母亲气味的偏爱以及有痛觉反应,对水温的感觉等。
空间知觉发展的特点:婴儿期开始对形状、深度、方位都有知觉。
例如,3岁能辨别上下,4岁能辨别前后,5岁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到8岁能以他人或物体为中心辨别左右。
婴儿的思维发展有什么特点?
依照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婴儿期的思维处在感知运动阶段。
这个阶段典型的特征就是直觉行动思维,简单地说就是指婴儿的思维依靠动作进行,离开动作就离开思考活动。
婴儿期的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表现在:
直观性和行动性。
动作是思维的起点,也是解决问题的手段。
间接性和概括性。
对遇到类似的情境与事物可采取同样的行动。
狭隘性。
思维活动仅限于与动作有联系的范围,思维内容也狭隘。
缺乏对行动结果的计划性和预知性。
婴儿的情绪发展有什么特点?
人类天生就具有对情绪的反应能力,例如,或哭,或笑,或闹,或静。
婴儿的这种情绪反应是先天遗传的本能,也是最初的原始情绪反应。
这里主要讲述婴儿的三种基本情绪:笑、哭和恐惧。
笑的发展。
0-5周的婴儿的笑的反应是一种自发性的微笑,也是反射性的一种微笑;5周至4个月时期的婴儿的笑是无选择性的社会性的微笑,对熟悉或陌生的人都报以微笑;4个月后,婴儿的笑是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对熟悉的人比对不熟悉的人有更多的微笑。
哭的发展。
婴儿的哭是一种不愉快情绪或生理需求的消极反应。
通常有5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适、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恐惧的发展。
一种是本能的恐惧,比如对大声响的恐惧;与经验相联系的恐惧,比如被开水烫过所引起的惧怕反应;怕生引起的恐惧,一般发生在婴儿6-8个月时;预测性恐惧,例如害怕“吃人的狼外婆”。
学前期儿童有哪些心理特点?
儿童的学龄前期是指儿童从3周岁到6~7岁这个年龄时期。
这一时期是儿童进入幼儿园接受教育的时期,也就是正式进入正规学校学习之前、为接受学校正规教育做准备的时期。
学前期儿童在幼儿期心理发展的基础上,独立意识增强,并初步形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愿望和能力。
渴望独立活动的心理需要和学龄前期儿童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与水平不足之间产生了矛盾。
这是学前期儿童心理上的主要矛盾。
而游戏活动就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活动形式。
在游戏活动中,儿童心理的主要矛盾逐步得到解决,从而也就推动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
另外,通过帮助教育,在不断提高其社会活动水平的过程中促进了其心理向新水平发展。
反过来,心理的发展又使他们活动能力不断提高。
这是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突出规律。
随着心理过程的不断发展,学龄前期初步具有了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能力。
这使他们在游戏等活动中,初步学着运用逻辑思维。
不过由于知识少、经验不足,尚不能有意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动,即心理的稳定性比较差。
学龄前期的个性特征已开始形成。
安全感是整个儿童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学前期儿童尤为重要。
安全感有利于学前儿童形成积极的认知愿望;安全感是学前儿童乐于交往、与人建立积极情感关系的保证;安全感决定儿童对群体的归属感;安全感会影响儿童的价值观的形成。
什么是心理断乳期?
当孩子进入了青春期,你就会发现,“变”成了其显著特点。
随着孩子的快速发育,不仅生理上在变,心理上也是变化剧烈。
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而且专门与父母对着干,像变了个人似的。
你要他这样,他偏要那样;家长多说他两句,他要么不理睬,要么就喊烦。
孩子的这种逆反心理是其进入心理学上所谓“心理断乳期”的正常反应。
“心理断乳”的真正意义是摆脱对父母的孩子式依恋,走上精神的成熟与独立,也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
因此,父母在这一时期应该把爱孩子的重点放在帮助他们完成从孩子到成人的转变上。
只满足于表面上了解孩子是不够的,家长必须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心理断乳期”的实质,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心理断乳期”。
如何应对孩子的“心理断乳期”?
适当引导孩子。
对于孩子消极的青春期逆反心理,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从行为和心理上进行引导,教育的方式要多样化。
应该采用平等对话的方式,让他把心里话说出来,然后家长把自己的观点、经历讲给他听,让孩子自己进行比较。
要理解信任孩子。
家长要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充分利用孩子的“小大人”想法,针对家里的一些事情征求、听取孩子的意见;要尽可能支持他们,尤其在他们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帮助他们分析事物、明辨是非,然后鼓励他们自己去正确处理。
家长要做出表率。
在孩子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应多给予鼓励和安慰;孩子有了成绩,要及时给予表扬;家长自己有缺点和错误,应勇于承认,立刻改正,为孩子做出表率,使孩子从中得到启迪。
尽量避免与孩子正面冲突。
在孩子发火时,家长应保持冷静。
争论激烈时,家长应转移话题或采取冷处理方式,以免孩子萌发对立情绪,使逆反心理更强烈。
但家长不能过于迁就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和不良的行为,以防孩子以后总是用反抗的方式来要挟父母,达到自己的目的。
孩子平静下来之后,在适当的时候,家长应心平气和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和不当之处,使孩子积极克服爱冲动的毛病。
对于比较严重的反抗行为,家长可以采取奖赏训练的方法,强化孩子的顺从行为。
鼓励孩子多参加有益于身心的集体活动。
通过集体活动,孩子可以广交朋友,丰富、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发展“自我”意识,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有利于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真诚待人的品德,利于顺利度过断乳期。
初潮少女身心保健有哪些?
初潮,是少女进入青春期最明显的标志,对于初潮少女自身而言,面临月经初次来临,心理上会出现紧张、害怕、羞涩、好奇等复杂的情绪体验,身体方面会呈现腹胀、腹痛、腰酸、乏力、嗜睡、疲劳、颜面浮肿等不适,再加上学习紧张的压力,她们的抵抗力和适应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退。
所以,对初潮少女加强身心保健和健康辅导非常重要。
第一,家长和老师应向初潮少女讲授有关青春期生理,性心理知识,使她们懂得月经初潮是身体发育的必然,是少女青春期的标志,没有必要忧心忡忡,同时,要让她们对月经初潮时并发的腰酸、嗜睡、疲劳、乏力等不适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避免惊惶失措,加重心理负担。
第二,初潮时应避免参与剧烈体育运动、长距离骑车和跑步等,以免过度疲劳导致抵抗力下降,诱发感冒等疾病。
第三,经期应经常清洗外阴,避免手淫,因为在此阶段机体抵抗力下降,如果不注意清洁卫生,则极易引起细菌感染和发烧,据统计,初潮少女外阴瘙痒症的发病率为69%左右,其主要诱发因素就与经期外阴不清洁和手淫有关。
第四,加强自我防护,使用优质卫生巾,千万不可为了贪便宜,而使用劣质产品,更不能用消毒不严格的普通卫生纸和草纸来代替。
第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食用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的饭菜,这对增强体质,恢复精力大有裨益。
第六,避免接触冷水,注意保暖,最好不参加游泳等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中学生正经历身心巨变,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曾几何时,家庭是自己温馨的乐园和安全的城堡,可是现在却成了家长的唠叨、管教、干预、限制等等构成的“监牢”。
中学生们于是不停地抗争,总是想逃出“监牢”,划出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为了达此目的甚至离家出走。
究其原因,青少年逆反心理严重,于是儿童时期教育不当产生的问题在青少年时期就爆发式地表现出来。
另外,青少年过渡到成年期,在追求独立与建立自我的过程中,常会发生各种特殊的适应困难。
中学阶段是人身心急剧发展变化的时期,也是人一生最关键、最富有特色的时期。
如何度过人生路途的“黄金时期”,是摆在每个家庭、每位中学生面前的重要课题。
那么,中学阶段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根据一项针对高中生的调查,学生们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较大的前三位因素是:一、父母的影响;二、社会现实的影响;三、学校和老师的影响。
可见家庭教育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是十分关键的。
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反抗?
儿童期的反抗,主要是指儿童对父母的依赖,而自己又不能自主的纠葛。
三四岁的幼儿处在第一反抗期,到了初中少年(具体因各人而异,早的在小学高年级,晚的在高中初期)进入第二个反抗期,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青春期。
那么这一时期的反抗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硬抵抗,态度强硬、举止粗暴。
软抵抗,漠不关心、冷淡相对。
反抗迁移,迁怒于其他人。
那么形成这种原因在于:
生理因素,身体加速成长,生理上日渐成熟,但自身的知识、经验、能力并未与生理同步的成长与成熟,只处于半成熟的状态,这种有成人感与只有半成人状态的矛盾是造成反抗的主要原因。
心理因素,自我意识的飞跃发展,使他们进入“心理断乳期”,一方面想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另一方面,他们的心理能力又明显滞后于他们的自我意识,这种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从而呈现出一种危机感。
社会因素,进入中学后,他们更渴望得到同龄人的关注,力求找到知心朋友;渴望得到人的尊重与接纳,力争独立自主,当这种自主受到阻碍,就会引起反抗。
青年期如何保养心理卫生?
树立良好的择偶观,正确对待爱情中的挫折。
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择偶观也不同,外在的标准有身材、相貌、经济收入、家庭条件等,内在的标准包括学识、能力、性格、为人、修养等。
择偶的时候应当首先考虑内在标准,因为内在标准相对不容易改变。
如果在恋爱中受折,也不要沉浸在苦恼当中,因为爱情不是一厢情愿的,何况“天涯何处无芳草”。
增强择业的自主意识,建立职业生涯的规划。
选择职业或专业需要考虑到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性格特点,如果单纯地考虑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但是工作很不满意,甚至对职有倦怠感,这对人生的发展是不利的。
因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积极适应社会变化。
步入社会后,青年需要面对的人际关系比单纯的学生时代复杂得多。
因而,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技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对于青年人适应社会是有帮助的。
常用的技巧:建立良好的印象,学会赞美别人等等。
具体可参看本书中的第二十章《职场与社交》。
中年期有什么变化?
人格的变化。
中年人的人格特质日趋稳定,具体表现为:每日的内省日趋明显,越来越关注内心世界是;性别角色日趋整合,中年男性在原男性人格的基础上日渐表现出温柔体贴的女性化特点,中年女性则在原女性人格上基础上日渐表现出果断大度的男性化特点;为人处世日趋圆通。
职业的变化。
中年人的职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工作相当满意,虽然很多中年人不再有升迁的机会,但是他们也不再抱年轻时的幻想,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因而感到满意;工作绩效上,需要体力和速度的工作则中年期的工作绩效下降,但需要认知脑力的工作则中年期的工作绩效保持在很高的水准。
人际关系的变化。
中年人在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在单位上有上级,下有下级;加上朋友来往,因而中年人的人际关系较为复杂。
与父母的关系,中年人需要与他们进行情感的沟通和生活的照顾;与子女的关系,子女处在青春期,子女与父母的沟通相对减少;与同事、领导的关系,中年人要与他们一起合作才能做好工作;与朋友的关系,也许不常见面,但交情却越来越深。
更年期妇女为什么会发生心理波动呢?
人的一生要经历两次性激素的波动,每一次波动,都会激起心理的浪花。
第一次波动是性激素的“涨潮”,它使人从童孩进入青春期,激荡起青春心理波浪,称为“青春期的心理反应”;第二次波动是性激素的“退潮”,它使人从壮年转入更年期,这时也会激起心理的波动,称为“更年期的心理反应”。
性激素的“退潮”,女性多在45~50岁左右,这段时间,女性的卵巢逐渐衰退萎缩,孕激素分泌减少,性腺功能下降,直至排卵停止,月经断绝,这就是女子的更年期。
在更年期,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可下降90%,这就减弱了对中年枢神经垂体前叶的抑制,于是垂体前叶的功能反而亢进,促使性腺激素分泌明显增高,同时促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也增加,造成体内激素的平衡失调。
内分泌激素的一时紊乱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使神经系统活动不稳定,对外界适应能力降低并导致交感神经的应激性增加,这就是妇女性激素减退时可激起的心理波动的道理。
心理波动的症状明显时,就称为“更年期综合症”。
妇女更年期心理波动状主要表现是:“情绪不稳定,心境不舒畅,容易烦躁激动,敏感性增加、焦虑、易怒等。
同时出现生理上的症状,如:阵发性潮热,眩晕头痛、失眠耳鸣、心慌手抖、神疲力乏等。
还有的人出现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的躯体性疾病。
所以,有人称更年期是“多事之秋”,并非没有缘由。
老年人如何克服心理上的变异?
老年人的心理变异,危害性不亚于身体功能的衰退。
多是脑溢血、脑血栓、心肌梗塞及老年精神病的诱发因素。
如何克服心理上的变异呢?
要有自知之明,正视自己的性格变异。
弄清楚其原因及表现,自我克制、纠正,遇事三思。
自我宽慰。
衰老是人生必由之路,要承认自己的体力与智力不能与青年人相比,而且思想上也难免有落后的一面。
这些是客观事实,不必自卑,也不要勉强做力不从心的事。
丰富生活内容,寻找精神上的寄托。
可以结识一些老年和中青年朋友,生活在群体中。
还可以发展一些个人爱好,如养花、钓鱼、书法、绘画等。
通过这些方法就能克服心理变异,保持心理健康。
老年妇女的性格特征有哪些?
第一种,平和型。
这种人过去多数经常从事家务劳动,对转入老年生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她们与家人和邻居往来频繁,人际关系比较密切而和谐,对目前生活很满意,对事物不抱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
对人处世通情达理、和蔼、善良。
第二种,逍遥型。
这种人过去大多不太插手家务,经济收入较好,日子过得无忧无虑,退休在家,乐得清闲自在,每天清晨锻炼身体、养花、串门,对生活很满意,表现豁达、开朗。
第三种,易怒型。
这种人对转入家庭生活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或由于过去从事家务劳动的机会较少,因而厌烦家务劳动;或者有各种慢性疾病,退休在家感到心烦意乱。
这种人在家里遇到不满意、看不顺眼的事物,就会“气不打一处来”,经常发脾气,这也看不惯,那也不如意,心境不佳,爱激怒、爱抱怨。
第四种,多疑型。
这类老年妇女,由于生理状况的改变,认识能力下降,不能正确反映外界事物与自己的关系,因此往往疑神疑鬼,怀疑别人嫌弃自己,怀疑别人说自己的坏话,怀疑别人背着她吃好东西,甚至怀疑家里人“偷”自己的东西。
这种人平常表现气度小,好猜疑,性格较孤僻,较内向。
这种人为数极少。
第五种,返老还童型。
这种人好说好动,整日喋喋不休,情绪起伏不定,不听别人劝告,爱吃零食,幼稚。
人称“老小孩”指的就是这种老人。
以上叙述的几种老年人性格特点,是为了研究的方便而简单列举的,并不是每一个妇女进入老年都必须同时具有这些性格特点。
实践证明,大多数老年妇女适应能力较强,她们往往比男性老年人更容易安度晚年。
大多数老年妇女的性格是平和型的。
老年人退休后的心理变化有哪些?
退休通常被看作是顺理成章、社会照顾、安度晚年的简单的事。
其实不然,从现代心理卫生科学来说,它是人生一件重要的“生活事件”,也是一种心理应激反应。
它在心理上要经历重大的变化,一般地,这种退休后的心理变化要经历4个时期:
期待期:自愿退休者,常以积极心情期待退休,具有愉快的心理,相反被迫被动退休者,会产生复杂的心理矛盾。
退休期:正式办理退休手续,离开工作岗位,心理变化更为复杂--愉快欢喜,痛苦哭泣,无限感慨,留恋思故。
该期是适应不良,诱发退休综合症的始发期。
适应期:克服退休以后心理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不适,逐渐习惯新的生活,安排好退休生活,赋予其新的内容,重建新的生活秩序。
这是退休综合症的好发期。
一般认为适应退休生活需要1年的时间。
稳定期:即新的生活秩序的巩固和适应时期。
老年人退休后的行为,有时候还会引起年轻人的不理解甚至不满,但是,亲友们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
一方面,他们应该给予谅解和关怀;另一方面,还应该正视问题,严重的,或趁问题还未严重时,便应该安排老年人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否则,退休综合症的恶化,不但能使老人失去生存的意志,也会使他们“无缘无故”地惹来满身病。
如何防治“退休综合症”?
医生能给老年人药物治疗,灌输心理保健常识,并且建议他们不要一下子切断所有的工作联系或者社会活动,也鼓励他们培养爱好或者亲近某种信仰。
与此同时,家庭和社会都应尊老和敬老,这样也有助于老年人适应新的生活。
老有所养,老有所用,老了还要有所追求。
这样老年人就会觉得自己仍有余热,能继续发挥作用。
此外,退休综合症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明确地告诉病人退休综合症是一种心理社会适应不良的心理病症,而非精神病,应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惧心理。
采用支持性和解释性心理治疗方法,安慰病人、鼓励病人振作精神,提高抗病能力和自信心,正确度过心理不适应的危机期。
用坚定的语气和充满信心的态度向他们保证疾病会改善与有康复的希望。
采取对症性药物治疗,消除失眠、忧郁和焦虑情绪,适当地应用抗郁剂、抗焦虑剂和改善脑功能药物。
注意老年人用药应尽量缓和,副作用少,使病人能够耐受,保证安全。
培养良性情绪,使之精神愉快,养成乐观开朗的健全性格。
鼓励老人发挥余热,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对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消除自卑无用的消沉观念,创造条件参加多种业余活动,培养有意义的兴趣爱好,例如书画、下棋、种花、钓鱼、老人旅游、慢跑等文体活动和乐龄活动,使自己生活充实,充满活力和朝气。
子女和老伴要互敬互爱,家庭和睦,要体谅老人的困难,经常陪伴患者,消除老年人孤独、空虚的心理,共享晚年天伦之乐。
加强社会人士敬老扶老的社会风气,使年轻人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与变化,让老人能安度晚年,使老人感受到“老有所敬,老有所养,老有所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如何调适老年丧偶的心理?
丧偶是生活中最震撼心灵的事件,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是最沉重的打击。
那么,怎样才能尽快摆脱和减缓丧偶后因过度悲伤而引起的心理障碍呢?
一般可采取以下几种心理调适方法:
正确对待丧偶的现实
首先应认识到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失去了几十年朝夕相处、休戚与共的老伴确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
但这又是无法避免的现实,要冷静地劝慰自己,对老伴最好的怀念就是自己多保重身体,更好地生活下去。
避免自责
老年人丧偶后,常常会责备自己过去有很多地方对不起老伴。
这种自责、内疚的心理使老年人整天唉声叹气、愁眉不展,削弱了机体免疫功能,常诱发其他躯体疾病以致过早衰老。
转移注意力
经常看到老伴的遗物会不断强化思念之情,加重精神上的折磨。
因此,不妨把有些遗物暂时收藏起来,把注意力转移到现在和未来的生活中去。
寻求新的生活方式
老伴过世后,原有的某些生活方式被迫改变,此时孤独与不适加重。
应当重新调整生活方式,减少对旧时生活方式的眷恋。
夫妻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依恋关系之一,一旦丧偶,这种关系被无情地摧毁了,这时需要子女、亲友去建立、填补一种新的更加和谐的依恋关系,方能有效地减轻老人的哀思。
再婚有利摆脱孤独
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丧偶老人的再婚率在不断增加。
阻碍丧偶老人再婚的重要心理障碍,一是受封建思想影响和所谓“道德”的自我禁锢,二是来自家庭的反对,三是老人再婚择偶条件苛刻,四是受财产继承的制约使老人再婚难成。
但是应该看到,鼓励老年人再婚有助于身心健康和社会进步。
这种观念正在逐步被更多的老年人及其子女们所接受。
(https://www.biquya.cc/id90929/5216966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