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孕前心理准备(1)
在结婚后,有的年轻夫妻就会考虑到孕育后代的问题。
孩子是夫妇双方生命的延续,孩子寄托着希望,在年轻夫妇的人生旅程中,生儿育女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以使你在工作之余,享受人间的真情,品味无尽的温馨。
但在许多年轻夫妻看来,自己刚刚步入婚姻的殿堂,却又要承载未来的重任,心里不免有几许焦虑,几许担心,不知道孩子的降临会不会夺走自己的浪漫,妻子是否会为了孩子而放弃自己优美的身材,妻子俏丽的容颜会不会逐渐消褪在孩子的嬉笑玩闹中。
也有的夫妻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经验抚育子女,担心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在两个人的世界里出现“第三者”。
此外,各种各样的担心使自己不知所措。
那么在怀孕之前年轻夫妻应该做哪些心理及物质方面的准备呢?
年轻夫妻在准备生育孩子时,常常有不尽的担心,担心胎儿出生后是否聪明健康,担心怀孕的过程中会有许多困难,担心生产时会很疼痛。
这些担心都有一定的道理,毕竟生儿育女是人生的第一次,面对第一次,人本能的反应就是紧张。
适度的紧张状态通常能使机体处于警觉状态,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但过分的紧张,则有必要予以纠正。
孕育后代的过程是一项重大的工程,除了母亲的身体健康外,还应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孕育出聪明、健康的后代来。
同时,拥有健康的心理,也才能更好地应付在孕育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温馨的母爱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而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及其生活道路的选择,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家庭中,母亲的爱对于家庭教育起到很大的作用。
女性的母爱是天生就有的,通常情况下,女性有着丰富、细腻的情感,对周围的事物变化非常敏感。
女性的性格中有着天然的母性的成分,从女性怀孕的时候起,其母性就从其语言、行为中不自觉地表露无遗。
女性在小孩出生后,其母爱就体现为对小孩饱暖的关注,孩子的一切,就是母亲的一切。
在此,准备怀孕生孩子的父母们应注意,母爱是一把双刃的剑。
如果使用得当,母爱可以使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顺顺利利,为孩子(或鼓励孩子)克服人生的一个又一个障碍。
“孟母三迁择邻”以及“岳母刺字”的故事都表明母爱可以使普通顽童,逐渐成长为一代巨人、伟人。
母爱的体现,不仅在于使孩子享受到优越的物质需要,而且重要的是,通过绵绵不尽的母爱,使孩子懂得人生的目标并不在于物质享受,而在于自己能为后人留下什么。
爱子之心,母皆有之,每一位母亲,都对孩子倾注了满腔的爱和希望。
然而会爱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则并不是每个母亲都能懂得和做到的。
在孕育孩子的过程中,母爱就是使孩子能健康的出生而且聪明、活泼;而在孩子出生后,在婴幼儿时期,母爱就是使婴儿健康地成长。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母爱就应当注意培养孩子好的品德和智力,努力创造民主、和睦、相亲相爱的家庭气氛,使孩子形成正直诚实、富有同情心、关心他人的好品德,勇敢坚毅、独立的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愉快活泼、开朗大方的性格以及爱劳动、不怕苦、讲卫生的习惯。
家长尤其应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和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父母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道德水平,懂得一些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
父母的心理水平和教育能力决定了对孩子教育的成败。
有些母亲将母爱泛滥,把自己孩子的一切都看得非常好,甚至淘气、说谎、打架、骂人都是可爱的,娇惯放纵孩子,所有条件都无条件的满足,结果使孩子的心理发展严重地错位,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结果形成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冷酷、暴虐、乖戾蛮横无礼的性格特点。
有人说:“由于对儿童溺爱,把他们当作‘生命之花’结果只能使他们成为无骨气的、意志薄弱和毫无用处的人。
不能只用叹气和接吻来教育儿童”。
溺爱孩子的母亲,是将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而忘记了孩子是处于社会,是社会中的一份子。
家长特别是母亲一定要学会给予孩子理智心爱,因为溺爱孩子只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生男生女的担忧
天地之间,阴阳相济,人有男有女,其他动物也有雌雄之分。
在以前,古人对胎儿性别的产生一无所知,通常认为,婴儿的性别是由女性决定的。
同时,由于当时生产方式的落后,以及男权思想的盛行,决定了男性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使人们普遍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弄明白了。
胎儿的性别既不是女性决定的,也不是男性决定的,而是由精子和卵子相遇的一瞬间决定的。
从大量人群性别来看,男女之间的比例接近1:1,男性性别比例稍高于女性。
但是由于男婴的死亡率稍高于女婴,因此最终导致男女性别比例为1:1,这一比例恰恰保证了人类自身的生态平衡。
有些女性在怀孕时,经常关心胎儿的性别,主要是受封建思想的影响。
其实,在现今的时代,男女都是一样的。
男孩子淘气、贪玩、活泼;女孩子漂亮、温顺、乖巧,各有各的可爱。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男女性别之间的看法逐渐在改变。
此外,社会分工中,对男女性别的要求也越来越少,毕竟繁重的体力活动都被机械给替代了,在工作中,男性的体力或者说生理结构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
而在智力方面,如果不受封建观念的影响,任其自然发展,男女之间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整个世界缺少男性或女性的话,那么人类也就没有那么丰富多彩生机盎然了。
因此对于胎儿性别,应保持一种自然豁达的心态,生男孩儿亦喜,生女孩亦悦,只要是健康的新生儿,都是爱情婚姻的结晶,都是幸福生活的使者。
孕期工作生活
在怀孕期间,女性的生理发生了不小变化,日渐臃肿的身体,费劲地挪动着的脚步,迟缓的动作,给工作生活中带来诸多不便。
确实,孕期的女性会发现许多与正常生活状态不同的地方,如孕期反应、精神忧郁、烦躁不安、孕期失眠、便秘、下肢抽筋、静脉曲张等等,这些都是孕期女性常会遇到的精神或身体的不适。
只要经充分休息,精神放松,或行经过适当的处理,这些不适是会逐渐消失的。
而对于女性来说,怀孕会使女性优美的曲线消失殆尽。
臃肿的身材,面部长褐色斑或雀斑,使俏丽的容颜不在;胎儿的发育使整个人都像面包似的给发了起来。
对于这些情况,孕妇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孕期经过适当地修饰、穿着裁剪得体的孕妇装,都可以弥补体型的缺陷。
虽说身材稍稍欠佳,但孕期的女性却多了一份祥和平静,无尽的爱意尽显于颜面,平空增色不少。
在产后经过适当的体操锻炼,体形是会恢复如初的。
而妊娠斑多在产后半年左右逐渐消失,所以大可不必为此而烦恼。
因此在孕期,孕妇的饮食结构应以营养全面、食量相当为准则。
为了有一个健康的宝宝,准妈妈应经常参加一些锻炼。
有些孕期女性在怀孕时常担心自己能否再胜任原来的工作,通常情况下,女性在怀孕期,常会出现一些心理上的变化,觉得工作的压力非常大,其实除了一些特殊职业的女性,在孕期需要调换工作外,其他的多是由于心理压力造成的。
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适当地减少工作量,孕期女性可以是照常工作的。
但注意不可参加过重过于劳累的工作,而且应当定期做产前检查。
产痛的疑虑
在生育孩子时,有人对生产时的疼痛反应特别敏感,甚至由于害怕产痛而对怀孕产生恐惧心理。
有人发现,疼痛的产生与人的优越感有极大的关系。
如果自己认为自己的条件很优越,在社会或生活环境中处于中心地位,则疼痛的感觉越强烈,导致越惧怕疼痛。
产痛是在分娩时子宫肌肉强烈收缩以及胎儿经过产道时对组织的牵拉作用而引起的。
产痛不同于外伤或烧伤所引发的疼痛,分娩时的疼痛是阵发性的,随着产程的进展,疼痛的频率越大。
产痛对产妇的影响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而减轻,并不是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是不可忍受的。
女性在怀孕期就应当了解产痛是可以控制的,在精神上打消对产痛的不正确的认识,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精神上也应放松。
在孕期孕妇应参加适度的锻炼(适宜的方式,适度的运动量),可以消耗掉部分摄入过多的营养成分,防止产生巨大儿,有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
此外,很好的锻炼也可以使肌肉收缩有力,在分娩时,正常的产力对胎儿的娩出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缩短分娩的时间。
女性在孕期可以学习分娩时的呼吸法,恰当的呼吸法也有助于胎儿的娩出。
此外,女性在分娩时,消除精神紧张,充分的休息,适量的进食,保持良好的体力,可以缩短疼痛持续的时间,有助于分娩。
只要在精神和身体两方面有充足的准备,产痛对于产妇来说,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在经历了阵痛之后,听见腹中孕育十个月的胎儿来到世间的第一声啼哭,母亲心中的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
孕期的心理压力
怀孕是每一个母亲都必须经历的过程。
女性怀孕后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体内的激素水平与非孕时期有很大的改变,女性在怀孕的初期心理活动会有许多改变,心里有喜有忧,喜的是自己即将有孩子了,忧的是不知自己如何度过怀孕的十个月。
此外,孕期的女性有时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好像变成了另一个人似的,平时温柔、善解人意的变得脾气暴躁、易怒、不通人情。
遇到这种情况,丈夫应充分体谅妻子的难处,孕期的女性优美的身材和美丽的容貌都有些改变,难免会感到不安;另外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会使其性格与平时稍有差别。
怀孕对多数女性来说是第一次,不管是在工作或者生活中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此时的女性需要的是丈夫的体贴和谅解,丈夫的温柔和柔情会使孕妇感到面对困难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另外一个人同样在面对着困难,自己并不是孤单一人。
孕妇自己也应充分地了解孕期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在心情烦闷的时候听听音乐,看看书,或出去散散步,均有助于排解不良的情绪。
妻子也应充分地体谅丈夫的难处,丈夫在工作过后,还要照顾自己,对方也同样是面对诸多困难,妻子应尽量少发脾气。
保持温馨的家庭气氛,不在无形中施加心理压力,家人埘孕妇过于冷漠或过度的关心,会无形中增加她的思想负担。
只要保持适度的心理环境,安全、愉快地渡过“怀胎十月”,以最美丽的微笑,迎接健康可爱的小宝宝。
心理疾病的治疗
心理性的疾病同生理性的疾病一样,都是指个人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
怀孕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个必须面对的事件,对某些心理不健全的女性来讲,怀孕中的许多问题都会成为心理上的负担。
如果心理上的负面情绪不能通过适当的途径宣泄出来,当其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或加重原有的心理性疾病。
有的女性怀孕时,生理上的变化,通常会造成工作、生活中的不便。
这些问题在常人看来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但在这些女性看来,则似乎是不可逾越的障碍,逐渐累积而终于导致心理上的改变。
出现许多原不应该出现的心理性疾病。
对于心理性的疾病,多半要通过心理咨询或精神病科火夫的治疗。
其实有些心理性疾病的治疗并不复杂。
也不用担心心理性疾病足一种见不得人的疾病。
心理疾病和生理性的疾病一样,都是引起人体在精神和生理上的不舒适的状态,并不用讳言忌医。
只要认真面对,正视病情,都是可以治愈或控制的。
协调夫妻关系
调适夫妻关系
如果你们双方经商量决定要孩子,则无论从心理上、生活上,夫妻双方更应多为对方着想,尤其是丈夫对妻子应体贴、照顾,给孕妇创造一个愉快、舒适的环境,让她有平和愉快的心态。
家庭生活以孕妇为中心,以利于顺利度过孕期。
生孩子不仅仅是妻子一人的事,同样也是做丈夫的事,更确切地说是整个家庭的大事。
从性生活上说,怀孕初期受精卵刚刚着床,胎盘尚未完全形成,过度强烈的性生活会使子宫出血与收缩,容易造成流产。
所以尽管女方体态没什么改变,不妨碍过性生活,但还是应该减少次数与强烈程度。
怀孕后期,孕妇体态改变较大,要避免撞击膨大的腹部,孕妇外阴、阴道柔软充血容易受伤,动作应轻柔些。
预产期前1个月,子宫对外界的刺激较为敏感,易导致早产、早破水和感染,应停止性生活。
所以这些都需要夫妻双方考虑,特别是做丈夫的,心理上更要有所准备。
孕前夫妻之间学会宽容
夫妻之间需要和谐的气氛,和谐的情调。
祖国医学强调“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气”。
夫妻之间互相宽容,则是增和气、添喜气的要素。
恋爱时,“隋人眼里出西施”,往往都把对方看成“一朵花”,很少看到对方的弱点和缺点。
结婚后,夫妻之间朝夕与共,不知不觉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彼此性格习惯上的差别就会暴露出来,夫妻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摩擦、争吵,往往造成了烦闷和苦恼。
常言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夫妻间对于对方身上的缺点,或性格上的特点、生活上的习惯,能够谅解,善于宽容,就会使矛盾得到调和,使夫妻的爱恋有增无减。
首先,夫妻间要宽容恕人。
《遵生八笺》云:“容则能恕人,忍则能耐事,一毫之咈,即勃然而怒,一事之讳,即愤然而发,是无涵养之力,薄福之人也。”
怒多缘于争执不肯让步,故夫妻双方都须学会合理的让步,要做到“六要六不要”,即要各自克制,多作让步,不要以牙还牙,寸步不让;要有器量,“宰相肚里能撑船”,不要斤斤计较,处处指责;要有理智,留有余地,不要说过头话,伤害彼此感情;要多想想素日夫妻恩爱,说话注意互相尊重,不要轻率说“断交”词语,给对方恶性刺激;要多规劝,善于思想交流,不要火上加油,使用激怒方法;要主动打破僵局,结束不愉快的“冲突”,不要打“持久战”,导致恶性结局。
第二,遇事持静。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冷静下来思索,可以避免鲁莽、失态和操之过急的一时冲动之举。
许多夫妻不和,甚至出现悲剧就是由于一时不冷静造成的。
《寿世保元》讲到“物来顺应,事过宁心”,“不要将往日的不快,昔日的烦恼时时记在心中而自我不宁”。
《备德录》强调:“调治要诀,只一静字,事过心清凉,则心不为繁事所累,自得清静。”
夫妻之间,只要立足于合,自觉礼让,遇事持静,就会使家庭生活和睦融洽。
第三,要随和、礼让。
《古今医统·杂著类》载“和气汤”云:“先用一个忍字,后用一个忘字,左二味和匀,用不语唾咽下,此方先之以忍可免一朝之忿也,继之以忘,可无终身之憾也。”
夫妻相处要宽忍为怀。
因为夫妻发生口角,多数没有什么根本的利害冲突,为何不能忍让呢?
因此,当一方“无礼”时,另一方应理智地让步,暂且退避三舍,另一方的怒气就会“冰消雪化”。
天上下雨地下流,小两口吵架不记仇。
忍让之后,继之以忘。
相互体谅,互相谅解,互相支持,家庭就会避免矛盾的发生,有怒气就会很快烟消云散了,夫妻也就和解恩爱了。
保持乐观情绪
未来宝宝的健康与母亲孕前和孕后的精神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微妙关系。
乐观的心态、健康的心理对未来宝宝的成长大有助益。
所以,夫妇双方在决定要孩子之后,要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把忧愁抛在脑后,让希望充满生活中的每一天。
在打算怀孕的日子里,夫妇双方尽可能放松身心,多找些乐子,多做一些有趣有益的活动,尽量减轻生活所带来的心理压力,让彼此都宽心、开心、顺心、安心。
要相信,如果你们整日开心快乐,就会带来一个同样开心快乐的孩子;相反,如果你们整日愁眉苦脸,就可能会带来一个同样愁眉苦脸的孩子。
调整孕前心绪
心绪是指夫妇孕前在情绪和心境方面所持的状态。
它对妇女孕期母子健康有着微妙的影响。
情绪是人反映性心理活动的表现。
从性质上说,它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或不确定的3种状态。
这3种状态的形成,与一个人的期望值和实现值之间所表现的关系有着密切联系。
比如,有一对夫妇,希望很快地顺利怀孕,但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如愿,就有可能导致消极的或不确定的情绪状态产生;相反,如果这对夫妇持坦荡、乐观的态度,即使没有及时妊娠,也仍然会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心境是使人的一切体验和活动都染上情绪色彩的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状态。
它有暂时的和稳定的2种表现形式,夫妇之间彼此的心境有强烈的感染性,它的形成同社会、家庭、生活、工作和环境等因素有关。
因此,善于协调上述各种因素,特别是善于处理上述因素导致的夫妇问的矛盾,就成为保持良好的孕前心绪的前提。
和谐孕前心理
对于新婚夫妇来说,心理环境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夫妻彼此在气质上的互补和性格上的协调等等。
和谐的孕前心理环境有这样几个鲜明的特征:
(1)夫妻善于主动调节相互之间的心理平衡,当一方由于气质上的或性格上的原因失去正常的心理状态时,另一方善于引导对方摆脱困境。
(2)善于安排适宜的生活节律,以消除某种容易导致心理失调的因素。
(3)彼此都善于在特定情况下,加大自身处理与对方关系中的“容忍度”,平常可能要进行适当争论的非原则性问题,这时可先容忍下来,留待以后适当的时机解决,也可借其他方法使之自然消化。
喜迎妊娠到来
夫妇之间,如果能够有意识地进行迎接妊娠的情感投资,无疑是一种生育智慧。
以迎接节日一样的心境迎接妊娠,可以看做是建立优生心理的开始,它将对未来一代的身心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不要向周围的亲友掩饰符合计划生育原则的妊娠愿望,经常有幸接受与妊娠有关的良好祝愿和关怀,将有助于烘托这种“节日”般的气氛,对改善妊娠心理也很有裨益。
夫妇双方不妨安排一点带有纪念意味的举动,譬如在准备妊娠的时候合影留念,也可以更浪漫一点儿,夫妇分别执笔给未来的小宝宝写一封欢迎的信函并各自珍藏,并相约在适当时机展示,等等。
这样做,不只是具有优化妊娠心理方面的作用,还将对孕妇顺利度过妊娠中的生理适应过程有明显的“支柱”作用。
妊娠是爱情的升华
妊娠,在新婚夫妇生活中,它应该是巩固爱情的纽带,而不应该是弱化夫妇情感的“导火线”。
对于妊娠的期望,无论夫妇哪一方都应给予充分重视,但它毕竟不是爱情生活的全部目的和全部意义。
优生,并不意味着生育目的优于爱情生活的其他方面。
常见有一些夫妇虽然未能达到适时妊娠的愿望,甚至终生未能妊娠,仍能和谐相处,生活幸福;有一些夫妇却由于一时未能妊娠而各奔东西。
对于后者,由于原因复杂,未必完全没有道理,但是,其中也确有一些本来感情基础尚好,也并非没有生育希望的夫妇,只是由于一时没能摆正妊娠在爱情生活中的位置,而造成婚姻失败,并导致对人生道路的消极态度,这是很不值得的。
生育,从家庭伦理角度来看,是一种爱的传递,它是以夫妇情感的发展为基础的;从期待妊娠到实现生育目的的过程,应该是发展夫妇挚爱,并从而进一步激发对生活的热爱的过程。
把握了这一点,同时也就获得了平衡妊娠心理的强有力的支点,因此,可以说,这是搞好孕前心理准备的关键。
具备积极的生育态度
对怀孕态度有些人顺其自然;有些人是既然怀孕了而没办法;还有些人本来就计划要孩子,现已怀孕了,很是欢喜。
这几种不同的态度对孕期的影响也将不一样。
第一种情况是一切听之任之,倒也自在。
怀孕本为自然的生理过程,既然结婚成家,有孩子也是自然的,不惊慌,不恐惧,心态平和。
第二种有些不愿意,又不愿做流产。
这种无奈的心理不好,既然选择要孩子了,就得有积极的态度为好。
第三种以乐观的心情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宫内胎儿也会感觉到这种欢乐气氛而生长发育得更好。
但是也得想到妊娠本身会有很多未知的问题存在,如流产、胎儿发育异常情况等,切忌大喜大悲。
还有一种态度是真正要不得的。
有些夫妻,婚后关系不融洽,婚姻处于危险的边缘,而想以生孩子来改善双方的关系,把孩子作为婚姻的纽带。
这有2种情况可以发生,一是确实使婚姻关系得到改善;二是孩子的到来并没有给摇摇欲坠的婚姻带来转机,反而起反作用,这对孩子来说是极不公平与不负责任的。
所以,要孩子应建立在稳固的家庭婚姻关系基础上。
夫妻双方都愿意有一个小宝宝,并愿意肩负起做父母的责任,这是最基本的,以欢乐、祥和的态度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并奋力创造必要的条件和融洽的家庭气氛。
做爱要求
良好的心理因素与和谐的性生活紧密结合,是达到优生的重要因素。
所以,实现优生的性生活应具备下列心理准备:
(1)做爱时,夫妻双方的注意力要集中,完全排除其他无关意念和事情的干扰。
(2)夫妻双方都有做爱的要求,并为此感到轻松愉快,而不仅仅是单方面需要,或者将做爱视为负担和痛苦。
(3)夫妻双方都有正常的性欲望和性冲动,而不仅仅是一方。
(4)夫妻双方要在高度的兴奋、愉悦、舒坦、满足中完成性行为,而不是索然无味。
(5)性交过程中,夫妻双方激动、兴奋、欢快的情绪应趋浓烈,并互相影响、感染,激励对方。
如果一方的一言一行,甚至呼吸、表情、姿势、语调等方面,显出勉强、不自然或者为难的表示,就会削弱对方兴奋、欢愉的情绪。
并非每次性生活夫妻双方都要达到这些要求,有时因偶然因素,使性生活不近如人意,缺乏正常性快感,也是不足为奇的。
只要对方体谅,即可在下次性生活中得到补偿。
根据夫妻性生活的心理特点,为保持性生活的和谐,提高满意度,避免心理性的性功能障碍,夫妻双方同房时应创造良好的环境,排除一切情绪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做爱之中,并同步进入性兴奋、性高潮期,和谐地度过消退期,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性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使夫妻性生活保持最佳心理状态,获得极大的精神愉悦。
女性孕前的常见心理特征
妇女孕前往往处在事业与家庭生活的繁忙时期,这个时期也是精神、心理因素逐步完善和适应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往往要经历事业竞争、生活节奏快、渴望学习更多知识与本领、对爱人更加关心与体贴、对家庭方方面面关系要适应和妥善处理、对前途与远景会更加追求;也会出现体力不支、心力交瘁、精神紧张,甚至心理障碍,表现在事业与家庭的种种矛盾心理之中。
只要自己能理智地对待各方面情况,理性地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一般来说对怀孕不会有不利影响。
青年女性具备良好心理状态的条件
(1)身体发育成熟
精力充沛,是成熟女性的旺盛阶段,有完成事业的基础,值得好好珍惜。
(2)心理适应性强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格特征,对上级、同事、家人、朋友都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婚姻关系良好
成家不太久,夫妻感情恩爱,互相关心、爱护和体贴,生活甜甜蜜蜜,正是夫妻感情最融洽的时期。
(4)性生理与性心理都十分成熟
健康的青年女性对性意识与性需求明确。
夫妻之间正是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恩恩爱爱,如胶似漆的黄金阶段。
(5)事业稳定
此时工作稳定,收入可观,生活安定而富裕,达到了成家立业双丰收,是生活美满时期,心情一定很轻松、愉快。
此阶段往往会产生生育一个小宝宝,为家庭增添生活乐趣的想法。
青年女性常见的心理问题
在生活中,大多数妇女孕前都能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这对健康妊娠是十分有利的。
但是,也难免产生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担任着多种重要角色,如职工、妻子、女儿等,这使得她们有较高发生精神心理障碍的风险。
由于她们在月经前后因内分泌功能的变化而易产生情绪波动,加之女性在事业中可能会面对严重的性别歧视,家庭生活也并非事事顺心,人际关系也不会处处逢缘、个个满意,有的女性甚至夫妻关系不和睦、性生活不和谐等。
长期的精神刺激,往往会产生精神、心理障碍,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1)社会适应障碍
当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既往的“铁饭碗”工作几乎没有了,要在不断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对于某些女性可能诱发各种情绪障碍。
(2)人际关系适应障碍
社会是复杂的,女性在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中有时不知所措,造成人际关系障碍,产生巨大精神压力,可导致内分泌功能失调影响生育功能。
(3)自我意识障碍
有的女性自我意识特强,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表现心理与对抗心理。
总认为领导为难自己、同事嘲弄自己、丈夫不重视自己,甚至认为父母的好言规劝也是妨碍自己,对任何事物特别敏感,整天处于极度紧张之中,这是不利于怀孕的。
(4)性心理障碍
怀孕自然与性生活有关,若不了解相关的性知识,甚至存在性心理障碍,例如为了怀孕而要求丈夫增加性交次数;也有的女性则相反,为了怀孕而要求丈夫“养精蓄锐”,减少性交次数,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性心理在作怪。
前种做法,男方精子成熟差、数量少,不利于怀孕;后种做法,男方精子老化,受精能力差,再者容易错过女性排卵期,也不利于受孕。
女性拒绝生育有损健康
现代所谓的“丁克家庭”越来越多,许多夫妇都表示希望过这种不被打扰的“两人世界”。
专家们对此表示担忧,因为拒绝生育对女性的健康极为不利。
专家们指出,女性的一生中如果有一次完整的孕育过程,就能增加10年的免疫力。
这种免疫力主要是针对许多妇科疾病,如乳腺癌、卵巢良性肿瘤及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这些都与生育状况有关,因为不生育的女性得不到孕激素及时有效的保护。
研究还发现,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由于激素的作用,已经生育过的妇女可能会推迟更年期的到来,延缓衰老的过程。
拒绝生育者,担心生孩子后影响工作,产后影响形体美等,这些都是一种心理疾病的表现。
其实,生孩子后,只要合理安排,是不会影响工作的。
部分妇女生孩子后身体会发胖,这是内分泌激素和产后过补所致,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只要注意合理增加营养,并坚持适宜的运动,大都可以恢复产前的体形。
生孩子还能从养育子女的辛苦中,理解到长辈对自己的养育恩情,享受子女的亲情,使心理更加平衡和成熟。
加强自我心理调节有利于怀孕
精神心理因素在女性怀孕过程中具有双重作用,即良好的精神心理因素能促进健康妊娠;低调的精神心理因素会影响受孕,也会影响妊娠过程。
准备怀孕的妇女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主动调节不利于受孕的不良情绪,使自己的心理有一个好的状态,为怀孕创造条件。
可采用以下调适方法:
(1)加强思想个性修养
可以阅读一些有助于精神心理调适及平衡的书籍,看一些相关的影视作品,增强自控能力和对刺激甚至是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2)主动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本来是丰富多彩的,是方方面面共同组成的社会,其中协调和处理好人际关系是重点和关键。
对工作中的人际关系要坚持原则,端正态度,不卑不亢,不传播是非,不听信流言,不滋生事端,对上级尊重,对同事友好,对家人关爱,对朋友亲切,自然会如鱼得水,心态也就好了,有利于怀孕。
(3)培养良好的工作、学习方式
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又是相对独立的一员。
只有自己建立良好的精神状态,做到自强、自尊、自爱、自立,并且在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中探索适合于自己的最佳方法及心理调节措施,使自己很快进入新的角色,适应新的环境,心情轻松愉快,既有利于工作,也有利于受孕及妊娠。
消除不必要的担心心理
一些年轻妇女对怀孕抱有担心心理,一是怕怀孕后影响自己优美的体形;二是难以忍受分娩时产生的疼痛;三是怕自己没有经验带不好孩子。
其实,这些顾虑都是没有必要的。
毫无疑问,怀孕后,由于生理上一系列的变化,体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但只要坚持锻炼,产后体形就会很快得到恢复。
事实证明,凡是在产前做孕妇体操,产后认真进行健美锻炼的年轻妇女,身体的素质和体形会很快地恢复原状并有所增强。
另外,分娩时所产生的疼痛也只是短暂的一阵,只要能够很好地按照要求去做,同医生密切配合,就能减轻痛苦,平安分娩。
孩子是夫妻爱情的结晶,是夫妻共同生命的延续,为了夫妻间诚挚的爱,为了人类的不断繁衍,做妻子的应当有信心去承担孕育、生育的重担。
有了强烈的责任感和坚定的信念,就一定能克服所遇到的一切困难,迎接小宝宝的诞生,从而体验到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母爱和父爱。
妻子怀孕之后,由于生理发生变化,心理上也会发生变化,如烦躁不安、唠叨、爱发脾气、对感情要求过于强烈或冷淡等。
对于这些变化,丈夫应当理解和体谅,并采取各种方法使妻子的心情愉快,顺利地度过孕期和产期。
尤其要主动从事家务劳动,对妻子更加体贴,这既可减少妻子的疲劳,又可增加妻子的欢愉。
妻子怀孕之后,对食物的要求千奇百怪,为此,当丈夫的要有心理准备,做好经常采购、挑选、更换的思想准备。
精神心理因素不仅对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对怀孕生育也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精神爽、心情好,万事顺利。
医学专家也指出,人的精神心理活动受神经与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女性更为明显,如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等很容易受情绪的影响。
其实,女性的排卵功能也会受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卵子的受精、受精卵的发育与着床;早期胚胎的发育等都会受女方精神心理因素的调节与影响。
因而,计划妊娠的妇女一定要调整好情绪,保持愉悦的心情才有利于怀孕,也才能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
情绪不好难怀宝宝是有科学根据的
生活中常能见到有的妇女结婚多年都迟迟不见怀孕,一心盼望早日生育的妇女不免内心紧张,并且多方求医,想尽方法,但却总难如愿。
对于这些怀孕心切的未孕妇女,人们都很同情,总是安慰说:“你年纪尚轻,又没患什么疾病,不用太着急,说不定过些日子,水到渠成,终究会怀上的。”
这短短的几句话虽然起不了实质性的治疗作用,但对未孕妇女本身是一个极大的宽慰。
内心踏实了,紧张和焦虑的心理有所缓解,过了一段时间,她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成功地怀孕了。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正应了“只要放松,就能怀孕”的说法。
国外科学家对此进行研究发现,“只要放松,就能怀孕”的说法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因为情绪过度紧张导致内分泌失调,很可能是影响怀孕的一大因素或障碍。
1999年,丹麦科学家指出:“对于月经周期较长的妇女,心理紧张可能是降低生育能力的一个危险因素。”
奥胡斯大学附属医院约兰德教授的研究小组对393对年龄在20~35岁、没有生育过但计划要生孩子的夫妻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发现月经周期延长的妇女,在调查问卷中情绪紧张一项得分较高是影响怀孕的因素。
经过医务人员的科学宣传,解除了情绪紧张,顺其自然,这些妇女精神放松了,6个月的时间里有233对(占59.3%)怀孕。
可见解除情绪紧张,精神放松后,自然受孕率明显增加。
美国哈佛医学院的医生将184名未孕妇女分为3组。
第1组侧重于缓解精神压力的心理疗法;第2组侧重于集体感情及经验交流的心理疗法;第3组则接受常规的医学治疗。
这3组妇女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及不孕时间都基本相同。
结果发现,1年后第1、第2组怀孕率达42%以上,而第3组怀孕率远远低于前两组,因此,专家们认为,心理咨询对那些在过去一两年内试图怀孕而未能成功的妇女,可明显地增加她们的怀孕机会。
于是专家们告诫未孕妇女:在排除器质性病变之后,心理疗法可能是一种既省钱又有效地治疗不孕的方法。
在治疗不孕的过程中,不妨把这种疗法作为第一措施,在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再考虑别的治疗方法。
精神压力对生殖器官健康的影响
近年来,职业女性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生殖系统疾病明显增加。
已婚夫妻中10%~15%不孕不育。
北京市妇产医院妇幼保健院的专家指出,多年来,人们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妇产科疾病主要与性生活过早或不洁性生活有关,却很少与生活及工作压力相联系。
近年来职业女性的一些妇科疾病发生率正呈上升趋势,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这与压力过大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相关联。
许多女性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由于工作上的不顺利或者因家庭矛盾而生气,如果正赶上是月经来潮的第1天或第2天,月经往往会突然停止,明显地显示出精神因素对生殖器官功能的不利影响——打乱了月经规律,当然也会影响生育能力。
其实月经受到影响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生气给子宫及乳腺埋下了隐患。
因为乳腺和子宫都是女性的生殖器官,在女性体内是占有空间的脏器,当它们承受过多过大的精神心理压力时,往往会产生疾病,影响生育。
生殖健康的内涵
生殖健康也称为性健康,是整体健康的一个部分,与生育、性生活等密切相关。
以往大多数人包括部分医务人员在内,都认为健康的概念是自觉无病无痛,尚可工作、学习和生活就是健康人。
但自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健康”的涵义有了更深、更广、更全面的认识,赋予了健康新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概念
人类健康是一种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交往的完全适应的、健康的表现,而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或损伤的状态。
这一新概念包含着2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不仅仅包括生物学问题,也包括了生物种性的健康问题;二是强调了人的生活质量。
生殖健康的内涵
由于人们对健康认识的进步与发展,所以生殖健康不只局限于过去的生物性的、个体的狭小范围涵义了,更不是单纯的传宗接代了。
世界卫生组织对生殖健康(性健康)的概念及内涵
性健康指的是人类身体的、精神心理的、智力的和社会的诸方面“陛反应”的多层次综合,且能积极地丰富和提高人的个性,联系交往和情爱。
包括以下几方面:
(1)性健康应包括按照社会和人身伦理道德需要的一种享乐,控制性行为及生殖习性的能力。
(2)性健康也包括能避免由于畏怯、负罪感、错误的信念和其他类似心理因素所致的习惯性性反应和有损正常性关系等行为表现。
(3)性健康还包括能免于导致性和生殖功能损害的人体器官的失调、疾病和功能的不足等。
由此可见,性健康不仅对生殖功能及性享乐等方面赋予了新的内涵,也是全新的理念。
精神压力使生殖嚣官发病率升高
近期,北京慈洛健康体检机构对53545名职业女性进行了体检,体检结果对这些从事工作压力较大的职业女性敲响了警钟。
(1)乳腺发病情况
在53545名妇女中,发现16831名有乳腺增生,占参检人数的31.43%,是此次体检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压力过大对乳腺疾病产生的影响日益明显。
医学专家指出,乳腺增生性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其3%~5%会出现癌变。
北京市乳腺癌发病率接近万分之三,年均增长速度高出欧美国家增长速度的1%~2%,已成为女性的第一杀手。
(2)子宫发病情况
精神压力过大也威胁着职业女性的另一个生殖器官——子宫,易发子宫肌瘤。
此次体检中2489人发现了子宫肌瘤,占参检人数的4.65%。
其中多为未育、不孕及性生活不协调的妇女,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与她们精神压力大有明显关系。
反过来,子宫肌瘤又是造成不孕、贫血等病的原因。
子宫肌瘤若不积极有效治疗,亦可导致癌变;即使怀孕了,也易引起流产或早产。
女性常见精神心理疾病的预防
据国内外心理学专家调查,女性由于自身的生理特点和社会环境中的压力,精神心理障碍及疾病发生率高于男性,接受精神疗法的男女患者比例约为1:2。
山东省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组在全省抽样群体中查出各种精神心理性疾病患者共1125人,其中男性426人,女性699人,男女之比为1:1.5。
可见女性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从心理学角度看,凡是不能对周围环境取得良好适应的心理和行为,都是精神心理疾病的征兆,必须及时纠正与治疗,否则对女性妊娠不利。
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有如下几种:
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因长期过度紧张、思想负担过重等负性情绪的影响,以及极度疲劳引起的大脑高级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一种疾病。
常表现为:经常性头痛、头晕、烦躁,既易兴奋又易疲劳,夜间入睡困难或多梦,精神委靡,注意力难以集中,工作效率低,记忆力减退,情绪易激动等。
其预防措施是主动减轻思想负担,包括对暂时未能怀孕的焦虑等。
提倡增强体能锻炼,增强体质。
严格作息制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焦虑症
焦虑症是在家庭生活中或工作中受到巨大挫折,如亲人病故,人际关系冲突等精神心理因素强烈刺激下发病的。
表现为:心情焦急而沉重,缺乏安全感,总觉得别人在危害自己的利益与安全,常常预感到最坏的事情将会发生,出现莫名其妙的大祸即将临头之感,而且经常心烦意乱,坐立不安。
同时,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的躯体症状,如手指麻木、四肢发凉、胸部压迫感、食欲不振、胃部烧灼感等。
焦虑症重在预防,除了加强思想修养外,主要是建立科学的思维模式。
对自己的工作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方法;对生活要顺其自然,尽力控制感情。
焦虑症会影响生殖、内分泌系统功能,导致月经不调,排卵不规律,难以受孕。
忧郁症
忧郁症与焦虑症相似,精神极度忧郁。
此病是因长期精神心理压抑,无处发泄,忧虑积累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致。
其表现为:
(1)一般表现,如食欲缺乏、失眠、易疲倦,有的患者外表略显驼背。
(2)认知与动机方面的消极反应,如自我评价低甚至悲观,否定自己或自我歪曲,总认为生活无希望,缺乏进取之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3)情绪的消极反应,如心情沮丧、情感淡漠、爱哭、多愁善感。
(4)严重者有妄想,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总觉得自己的存在已经没有价值,不如早日结束生命。
忧郁症是长期忧虑心情无法宣泄而积累的结果,所以预防措施是:积极宣泄自己的忧郁感情与不良情绪,养成心直口快性格就能远离忧郁症。
我们当然提倡科学的排解忧郁情绪的方法和措施,例如工作上的事情展开讨论,畅所欲言;生活上的不愉快提倡相互间多交谈,多理解,多谦让,求大同存小异,对小事切莫耿耿于怀。
忧郁症是妊娠的障碍与大敌,即使怀孕了,若不积极治疗,也容易患产后抑郁症,切不可麻痹大意。
癔症(歇斯底里)
癔症大多数是由于强烈的精神刺激导致大脑功能失调,呈现出心理变态的病症。
常表现出意识模糊、阵发性哭笑,胡言乱语、喜怒无常。
发作强烈时,抓自己的头发,撕咬衣物,说唱谩骂,甚至打滚撞墙,无所顾忌。
患者还可能出现程度不同的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如突然四肢抽动或全身挺直、失明、耳聋、失语等。
癔症多发生在青壮年妇女,农村多于城市。
癔症患者检查时尚难发现器官实质性病变,与症状不相一致。
癔症对妇女健康有不良影响,尤其对生殖健康影响更大。
不容易受孕,即使受孕了,在妊娠期间发病容易导致流产、早产等严重’后果。
癔症重在预防,关键在于找出诱发的原因及相关因素,立即阻断这些不良因素对妇女的刺激,阻断恶性刺激链,建立良性互动,使之返回正常生理状态。
女性健康心理准备
科学调整精神心理状态的方法
社会是复杂的,思想是变化的,物质是流动的,时代是发展的,如何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呢?
那就一定要懂得科学地调节自己的精神心理状态,使之与时代、与环境、与他人等产生良性互动和互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永远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和充沛的工作精力。
做事要留有一定的心理空间
凡做每一件工作时,总要向最好的结果努力。
但也不要期望值过高。
这样,在出现不如意的情况时,就不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或失败感。
努力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
对工作与生活中的非原则问题不要斤斤计较,更不要耿耿于怀,努力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
在不顺心的时候,甚至在逆境中要学会安慰自己、鼓励自己。
只要努力,曙光就会出现的。
要有意识地做些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事情,或者独自散散步,进行一次旅游活动等,逐渐淡化消极情绪。
善于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
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最好不要闷在心里,要主动向丈夫、知心朋友、同事、单位领导或者父母倾诉内心的郁闷和痛苦。
说完后不再积压在心头,轻松愉快地迎接下一次挑战。
重视自我心理保健
由于未育女性大多是生产、科研及其他工作上的骨干,任务多而重,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强烈追求和较高的期望值,会导致精神心理持续紧张。
要学会科学安排自己的工作和休息,重视并主动做些心理保健,积极调整心态,保持身心健康。
主动适应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个客观存在的环境,任何人也逃避不了,只有积极地、主动地适应它,才能生存和发展。
这是进化论的精髓——适者生存。
要适应社会环境就应正视现实,对矛盾不退缩、不回避。
采取正确手段去化解矛盾。
同时培养良好的适应性,并努力克服虚荣、妒忌、冲动等心态,使自己具备诚实、开朗、勇敢、热心等良好的修养。
丰富业余生活陶冶情操
人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健康的业余爱好,可以保持愉快的心情,维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
音乐与琴棋书画等都是调节情绪、陶冶情操的好方法。
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看似简单,实际上十分复杂,若要处理好方方面面的人际关系,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切忌斤斤计较,苛求于人,要心胸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2)不要势利眼,趋炎附势,对人要有同情心,遇事一视同仁,特别对弱者要关爱。
(3)不要飞短流长,东家长、西家短的搬弄是非,制造矛盾。
(4)礼尚往来,主动帮助别人,若别人帮助过自己,要投桃报李;若自己帮助了别人,不要期待着别人来报答自己。
(5)要处理好与异性朋友的关系,友情不等于爱情,在与异性朋友约会时最好携丈夫一起参加,既可联系同事感情,又可以增强夫妻爱情。
总之,已婚女性对异性朋友的友谊、感情要把握好分寸。
保持开朗的情绪
性格开朗、精神乐观是健身的要素、长寿的法宝。
这是人所共知的常理。
性格是人的一种心理特征。
它主要表现在人已经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上。
性格开朗是胸怀宽广、气量豁达所反映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性格虽然与人的基因和遗传因素直接相关,但随着环境和时间的变化是可以改变的。
人们都有一个使自己的性格适应于自然、社会和自身健康的改造任务。
医学研究已证明,人的性格与健康、疾病的关系极为密切。
情绪的稳定,对一个人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性格开朗、活泼乐观、精神健康者,不易患精神病、重病和慢性病,即使患了病也较易治愈。
不良性格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可以从各方面对人体大脑、内脏及其他部位产生危害。
例如,性情急躁、喜怒无常、争强好胜、没有耐性等,易患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糖、胆石病等;性格内向,性情抑郁、消沉失望、多虑孤僻等不良情绪,多患溃疡病、神经官能症、内脏下垂、哮喘病、便秘、癌症等;好嫉妒,又固执者,常易患慢性胃肠炎、头痛、偏头痛、失眠多梦等。
性格的不同和变化也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变化和愈后康复。
培养良好性格基本原则,从大处着眼,从具体事情入手,通过自己美好的行为,塑造开朗的性格。
首先要认识到不良性格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看问题、处理问题要目光远大、心胸开阔,宽以待人,大度处事,不斤斤计较,不钻牛角尖。
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和业余生活,丰富生活内容,培养乐观的情绪,陶冶活泼开朗的性格。
使自己情绪乐观
“乐观者长寿”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养生格言。
精神乐观既是人体生理功能的需要,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孔子在《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可见,乐观的情绪是调养精神,舒畅情志,防衰抗老的最好的精神营养。
精神乐观可使营卫流通,气血和畅,生机旺盛,从而身心健康。
正如《素问·举痛论》云:“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
要想永葆乐观的情绪,首先培养乐观主义精神,树立坚定的信念,做到“泰山压顶不弯腰”,“心底无私天地宽”。
无私则无畏,无畏则心地坦然,心胸宽广,精神愉快。
其次,在生活享受方面,要培养“知足常乐”的思想,对于名利和享受,要常体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道理,这样可以感到生活和心理上的满足。
足而生乐,乐而生喜,喜则生情,情则养人。
再次,培养幽默风趣感,做到笑颜常驻,笑口常开。
列宁曾说过:“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
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上的优越感的表现。
具有幽默感的人,必定是个乐天派。
幽默的直接效果是产生笑意。
乐观者常笑,笑是养生长寿的妙方,防病治病的良剂。
现代科学研究已证明,笑是一种独特的运动方式,对机体来说是最好的体操。
它可以调节人的心理活动,促进生理功能,改善生活环境,使人养成无忧无虑、开朗乐观的性格,让生命充满青春的活力。
保持心理平衡
根据自然法则,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长期处在高节奏的竞争环境中,容易产生焦虑、心力疲劳、神经质等心理现象。
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心理健康。
比如自杀、犯罪、精神变态、患各种疾病等。
这种现象是竞争的代偿物,这种代偿物对心理、身体健康都是有害的。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保证健康的体魄,就必须培养在竞争中保持心理平衡。
自古以来就有一些消极的心理平衡法,阿Q精神胜利法即是其中一种。
但从本质上讲,这种方法与竞争社会的步调是不一致的。
因此,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培养竞争的意识和心理素质
所谓竞争意识,就是要有进取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人的进取心理表现于不甘心落后,充满自信心,敢于创造。
生活实践证明,从事创造工作的科学家、发明家、画家、革新家等,比一般人寿命长,且能较持久地保持创造力。
有高度责任感的人,表现于对知识的索取,对技艺的追求和对志趣的倾心,因此,视野开阔生活充实。
竞争社会所需的心理素质,首先要有顽强的毅力,毅力是一种持久坚强的意志,它是精神健康的有力保证。
同时,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激烈的竞争常会打破原有的心理平衡。
所以必须学会自我调节,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不为琐事忧虑烦恼。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心地坦然地迎接新的挑战。
克服自卑感,消除嫉妒心
在竞争社会中,有些人在竞争失败后产生自卑感,社会需要是多方面的,人的兴趣和能力也是多种多样的,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从来不曾有过全能的“天才”。
因此,不必为一时一事的失利而苦恼,丧失信心。
应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克服自卑感,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扬长避短,科学安排工作和学习就会增加成功率。
竞争的社会更易产生嫉妒心理。
嫉妒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指对别人比自己优越,如才华、品德、名声、成就、相貌等高于自己时,想排除别人优势而表现一种不甘心和怨恨的强烈情绪状态。
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会降低人体生理功能而导致身心疾病。
嫉妒是心理上的毒瘤,是健康的大敌。
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因嫉妒而产生悲剧的例子也不少。
消除嫉妒心理的基本方法就是培养正确的拼搏精神,即树立欢迎别人超过自己,更有勇气超过别人的正确观念。
摆脱一切不良情绪,发挥自己的长处,在可能的范围内达到最佳水平。
社会的发展将会促进合理的竞争,培养竞争意识,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能在当代环境中保持健康的平衡心理,保证旺盛的精力,健康的体魄,这对自己、对社会都是有益的,也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
孕前要戒怒
“怒”为七情之一,也是重要的致病原因。
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里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飨世矣。”
怒为肝之志,怒动于肝,则气逆而上;气逼血升,血随气出,故甚则呕血。
肝木肆横,乘袭脾土,以症见飨泄。
《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
周瑜,身为东吴的大都督,雄姿英发,统帅几十万大军,驰骋疆场,为何能被诸葛亮气死呢?
原来周瑜刚愎自用,“讨荆州”惨败于巴蜀,大怒之下,口吐鲜血而亡。
临死之前,还对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英国著名生理学家亨特天生脾气急躁,他生前常说:“我的命运早晚断送在一个惹我真正动怒的坏蛋手上。”
结果,在一次医学会议上,“坏蛋”出现了,他盛怒之下,心脏病猝发,当场身死。
由上可知,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很不利的,林则徐把“制怒”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就很有道理。
当人发怒时,会出现心跳过速,特别是有心脏病的人,有可能由于严重心律失常,诱发心肌梗死而猝死。
公元1世纪时,古罗马国王纳瓦在一次御前会议上,因有人大胆顶撞冒犯他,不禁大发怒火,拍案而起,瞬息倒地身亡。
可见,暴怒,往往会使人断送生命。
意大利一家周刊对一个居民区里2年内死亡者的调查表明,爱发怒者的死亡率,比有愉快情绪的人要高出6倍。
美国医学博士汤姆斯,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情绪进行统计分析,易怒者的发病率为77.3%,而处事谨慎,情绪稳定者的发病率为25%。
国内外的学者都认为,如果一个人的情绪易于激动,经常大发雷霆,整天在坏的情绪下过日子,极易患“寿命缩短病”。
因此,要想“尽终天年,度百岁乃去”,就必须“制怒”。
那么,怎样制怒呢?
(1)保肝
祖国医学认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就是说,人之七情生于五脏,具体地讲,心主喜,肝主怒,肾主惊恐,脾主思,肺主悲忧。
所以,要制怒,必须保证肝的功能正常。
正如《灵枢·本神篇》所说:“肝气实则怒,肝气虚则悲。”
怒是发脾气的表现。
肝主怒,肝气旺盛的人,一旦遇到不合己意的事,就往往气愤不平。
怒则气上,怒气暴发。
肝藏血,因发怒而损伤肝血,致阴血亏损不能濡肝而肝失所养,则肝火愈旺,更易动怒。
而肝血益伤,此所谓“怒伤肝”。
这就说明,经常发怒的人,往往是肝的功能失常的表现。
若是肝气郁结所引起的,当舒肝解郁;若是肝火上炎引起的,当清泻肝火;若是肝阳上亢引起的,当滋阴潜阳。
(2)以情制情
就是指医者以言行、事物为手段,激起病者某种情态变化,以达到控制其病态情绪,促进身心康复的一类方法。
祖国医学认为,情态之病,必以情治。
具体到“怒”,《黄帝内经》提出“悲胜怒”,就是以悲哀之情来治疗“怒”。
在小医康复学中所做悲疗,其是肺主悲,金克木,故悲哀之情能抑制怒。
此外,《素问·举痛论》还提出“悲则气消,即悲哀能使气郁消散,而发怒常常是肝气郁结的表现,所谓气有余便是火”。
(3)加强修养
防怒于未然。
经常博览群书,加强自身修养,可使人心胸坦荡,提高洞察和理解事物的能力,能够正确处理将要发生的令人发怒的事。
歌德在年轻时,因受失恋之苦的折磨,几次想自杀,把匕首放在枕头底下睡觉。
但他后来终于抑制了这种轻率的行为。
把已经破灭的爱情作为素材,写出一部震撼欧洲的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
(4)培养乐观主义精神,经常心情愉快
怒的产生虽然是多种原因所引起,但遇到挫折或被人恶意地攻击时最容易发生。
此外,在心境不好的时候,也容易被激怒。
而经常保持心情愉快,宽容大度,就能正确对待上述情况。
《素问·举痛论》指出:“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
荣卫通利,即人体营气、正气能正常运行,营气为血中之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二者的正常运行,是心情愉快的结果。
祖国医学认为“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而怒为百病之一,这就足以说明培养乐观主义的重要性。
(5)遇事冷静
怒,按其强度不同,可以分为愠怒、愤怒、大怒和暴怒几种。
但不管怎样的怒,常常是不能冷静思考的结果。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总会遇到不如意的事,但暴跳如雷就能解决问题吗?
恰恰相反,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招致更坏的结果。
因此,遇事一定要冷静,才能积极思考,想出对策,圆满解决问题。
(6)及时宣泄
这是说,如心有不平之事,可及时向领导汇报,向知心朋友倾诉,甚至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千万不要闷在心里,以致气郁成疾。
(7)经常听一些音乐
当神情兴奋、愤怒、狂躁之时,要听一听节律低沉、凄切悲凉之曲。
保持“宠辱不惊”
人世沧桑,诸事纷繁;喜怒哀乐,此起彼伏。
老庄提出“宠辱不惊”之处世态度,视荣辱若一,后世遂称得失不动心为宠辱不惊。
对于任何重大变故,都要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不要超过正常的生理限度。
任何过极情绪,如暴怒、狂喜、极度悲伤、过度忧愁、剧烈惊恐等,都可引起生理失衡,导致生理功能紊乱。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情志与免疫功能之间的联系息息相关。
任何过激的刺激都可削弱白细胞的战斗力,减弱人体免疫能力,使人体内防御系统的功能低下而致病。
为了健康长寿,任何情绪的过分激动都是不可取的,应采取“冷处理”的方法。
对于喜事与悲事、兴奋与气愤、顺境与逆境、快乐与痛苦等,都应“一视同仁”。
总之,要善于自我调节情感,以便养神治身。
对外界的事物刺激,既要有所感受,又要思想安定,七情平和、明辨是非,保持安和的处世态度、稳定的心理状态。
疏导发泄不良情绪
把积聚、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宣达、发泄出去,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称之为疏泄法。
具体做法可采取下面几种方式。
发泄方式可用直接的方法把心中的不良情绪发泄出去,例如当有的人遇到不幸,悲痛万分时,大哭一场,让眼泪尽情流出来方可觉得好受些。
哭是一种痛苦的外在表现,是一种心理保护措施。
因此,有的学者研究认为,强忍眼泪等于慢性自杀。
据此道理,有些国家采用叫喊疗法,即通过急促、强烈、粗犷、无拘无束地喊叫,将内心的郁积发泄出来,从而使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平衡一致。
有人在盛怒难以忍耐时,干脆找个体力活猛干一顿,或外出跑几圈,这样把因盛怒激发出来的能量释放掉,心情亦可得到平静。
发泄不良情绪,必须学会正当的途径和渠道来发泄和排遣之,决不可采用不理智、冲动性行为,如摔打家具、打人骂人等,这种方式非但无益,反而会带来新的烦恼,引起更严重的不良情绪。
出现不良情绪时应进行自我调节,有节制地逐渐发泄,或借助于别人的疏导,把闷在心里的郁闷发散出来。
在生活中受到了挫折,甚至遇到不幸,可找自己的知心朋友、亲人倾诉苦衷,或向亲朋好友写书信诉说苦闷,从亲人、朋友的开导、劝告、同情和安慰中可得到力量和支持,使消极苦闷的情绪变得豁达、轻松。
正如俗语所言:“快乐有人分享,是更大的快乐;痛苦有人分担,就可以减轻痛苦。”
所以,扩大社会交往,广交朋友,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是解忧消愁、克服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
研究证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缩小“人际关系心理距离”,是医治心理不健康的良药。
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力满足其合理的欲望或需求,以创造条件改变其所处环境,满足生理或心理的需要。
《灵枢·师传》说:“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唯顺而已矣……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
顺从病人的意志、情绪,满足病人心身的需要也是心理保健法的内容。
衣、食、住、行等生活必要物质的需求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物质决定精神,需求的满足与否,会直接影响人的情绪与行为,甚至导致精神情志病变。
有些欲望仅靠疏导,或强行压抑的办法,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只有当其生活的基本欲望得到满足时,才能获得心理满足。
例如,劳动者能得其衣食,无力者得到集体的关怀,天灾人祸时得到社会的救济,帮助独身者建立家庭,使老年人享受晚年幸福,使病人得到及时治疗等,都属顺情纵欲的基本措施。
对那些不切实际的欲望和要求,不能纵容迁就,而应当善意地、诚恳地采用说服教育等方法进行解决。
营养类药物
营养性药物,又称营养疗法,与自然痊愈技术有某些联系。
自然疗法目的在于帮助身体在患病时依靠自身力量痊愈;营养性药物强调健康饮食习惯作为这一疗法基本组成部分的作用。
自然疗法提倡的许多饮食原则与传统医疗观念一致:两者都认为大量食用脂肪和精制碳水化合物有害健康。
但是,在“普通”西方人的饮食的健康程度上,意见不一致。
营养疗法学家认为,许多疾病是由于正常饮食中含有毒物质或导致过敏物质;营养学家可能建议根据个人需求,服用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物质的补充物以恢复身体的自然平衡,同时采用富含生蔬菜、水果和整谷粒粮食的饮食结构。
营养疗法学家认为,平均或建议日摄入维生素和矿物质量没有考虑个人差异,特别是疾病导致的生物化学失衡。
有些传统医生将营养性药物作为整体疗法的组成部分;但补充物治疗必须始终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为个人服药不当,可能造成更大的失衡。
注意饮食已证明对各种疾病的治疗都有益,包括皮肤病、饮食类疾病、高血压、消化系统疾病和癌症在内。
解毒与癌症饮食
排除受污染的食物的严格饮食,在清除体内毒素,使身体可以战胜各种疾病(如癌症)方面已经产生了良好效果。
很难绝对客观地评估这类饮食的疗效;持怀疑论者可能会说,有足够的耐力坚持这类严格饮食的人,本身的人格通常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但是,既然饮食已证明对许多疾病的起因有重要作用,那么饮食对这些疾病的缓解或甚至治愈也可能同样重要。
解毒饮食的一部分一只食用水果和蔬菜汁——并不适合于癌症患者,但是,建议癌症患者的饮食涵盖豆类(和豆芽)、种子、豆荚、蔬菜、整谷、水果和坚果。
最好选用有机食物,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在加入醋的水中洗过。
饮食效果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采用自然疗法或解毒饮食的患者在开始做出好转之前有短暂的不适症状并不少见。
这种反应意味着身体开始有效地清除有害毒素。
健身
运动的好处
运动是基本需要。
人体结构就是为使用设计的;不用就会退化。
如果你不运动,你的身体机能就达不到最好状态,你也就不能充分享受生活了。
不健康的身体对有效能量的利用只占到27%左右,但经常运动,可将这种低效能提高到56%以上。
提高后的效率有益于生活的各个层面。
随着你运动能力的提高,你的工作和休闲活动疲劳程度降低,愉悦程度增加。
改善后的器官功能还意味着你生病的概率降低;从而延长健康、活跃的生活,推迟衰老的迹象。
经常运动的好处
神经系统
协调力和反应力提高
压力降低
心脏
每次心搏的血量增多
冠动脉循环加快
脉搏频率降低
肺
肺容量增大
循环加快
效率提高
肌肉
循环增加
肌肉面积、力量和耐力增加
氧容量增加
骨骼和韧带
力量增加
关节组织增强
新陈代谢
体内脂肪减少
能力的减退
健康人功能的减退慢于不健康的人
生理上来说,经常运动,你全身各个系统都会受益。
根据运动的强度和方式,肌肉的面积、力量、硬度、耐力、弹性都会增强,反射能力和协调力也会提高。
经常运动还会增强心脏力量、耐力和效率,大大减少心脏病风险。
运动强度较大时,健康的心脏每分钟泵送的血液比不健康的心脏多25%。
健康人的心脏每分钟搏动60—70次(每天86,400—100,800次);不健康的人心脏每分钟搏动80—100次(每天115,200—144,000次)。
运动时,心血管系统的运送能力也得到提高。
活跃的组织内形成更多的毛细血管,改善了食物和氧气的供应,而且运动燃烧掉系统内过剩的脂肪,并遏止动脉内脂肪沉积,减少血栓症风险。
同样,运动还增强了呼吸系统功能。
肺活量(一次吸入肺内的空气量)和换气量(一段时间内吸入的空气)都会增加,肺内空气交换效率也会提高。
神经系统也受益,协调性和反应能力增强。
(有些人,健身可以增强敏捷性,减少压力,特别是有节奏的运动或娱乐性竞赛活动。
)
除了身体特定系统受益外,健身还有其他好处。
健康人从疾病中康复的较快;耐疲劳时间长;完成指定工作所耗费的能量少;极为可能每夜睡眠很好,气色好,与不健康的人相比,更健康更积极。
运动的积极效果还有助于你战胜消极习惯,如吸烟和暴饮暴食,戒除这些不良习惯后你会感觉更好。
选择最适合你个人生活习惯和身体节奏的运动时间。
运动结束后,一定要有足够的恢复时间。
早晨运动必须有较长时间的热身运动,从身体从睡眠状态中醒来,但运动可以是清醒的一个好办法。
早晨运动还可以节省出一天中剩下的时间。
中午运动适合于周围有运动场所的城市上班族。
中午运动把一天分成两段,节省出晚上的时间,可以预防下午疲劳和烦躁,帮助节食。
饭前运动还可帮助你减肥,将血液从消化系统引开,减少饥饿感。
但是通常认为晚上运动最好,可以除去一天的紧张,使身体放松,有利于睡眠。
警告信号
停止运动并看医生,如果你出现下列任何症状:
1.头晕目眩、协调能力丧失、神志不清、出冷汗、目光呆滞、面色苍白、皮肤发青、昏厥。
2.脉搏不规律或急速跳动、训练后脉搏过慢、颤振、胸部砰砰直响或心悸、胳膊或咽喉疼痛或感压力休息,如果你出现下列症状。
如果症状持续,看医生。
3.运动过后一段时间心跳急速、呼吸极为困难、运动后恶心或呕吐、长时间疲劳。
4.腹侧刺痛(横膈膜痉挛)。
5.关节疼痛。
6.肌肉扭伤。
保持健康
几乎每个人只要每天运动——哪怕是轻度运动——都可以产生奇迹。
省力设施使我们的生活在许多方面都更为轻松,但减少了身体整体运动水平下降,造成一批亚健康人群。
缺乏运动的身体处于停滞状态、懒散、效率普遍降低。
但是这种状况可以纠正——很容易,甚至很愉悦。
没有必要一开始就从事强度很大的运动项目,事实上,这类运动肯定对身体不利。
经常运动才是改善健康状态的关键。
几种简单的运动——如下面所列——只要每天坚持,效果非常明显。
1两脚分开站立,两臂上举过头。
弯腰,两手触及两脚中间地面。
2两脚并立。
单腿屈膝抬起,两手抱于膝盖下方。
换腿,重复动作。
3两脚分开站立,两手放于身侧。
左侧弯腰。
换右侧,重复动作。
4左臂绕一大圈,先向前再向后。
换右臂,重复动作。
5坐在地板上,双后抱膝。
举膝抵下巴,还原。
坚持5秒钟。
6面向下平躺,两臂放于身侧,两腿并放。
如图所示,抬起上身和两腿。
7仰卧,膝盖弯曲,脚放地板上,两臂放于头上方。
两臂上抡,同时坐起,两手触脚趾。
8面向下躺,双手放于肩下。
身体推离地面,同时膝盖不动。
9仰卧,两腿并放,两臂放于身侧。
掌心向下。
一腿抬高,然后放下。
换另一腿,重复动作。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心血管系统)功能和耐力。
只有灵活性运动和力量运动,对整体健康状态影响不大,还需要在健身计划中包括某些形式的有氧运动。
不论你的生活方式是完全静坐不动式的,还是从事大量的活动和娱乐,你的心血管系统改善就会使你的身体受益;你的心肺功能效率会更高,对疾病的抵抗力更强,你的整体循环系统也会改善。
不健康的迹象
如果你有下列某种症状,你的身体可能没有达到最佳工作效能——换句话说,你不健康,有氧运动可以使你的身体很受益。
a即使是很短暂的运动,如赶公共汽车或提垃圾桶,都会气喘吁吁,心跳过快。
b肌肉虚弱或懒散造成姿势不当。
c肌肉虚弱造成全身疼痛,特别是背部和腿部疼痛。
d轻度运动后,肌肉疼痛。
e缺乏运动或暴饮暴食造成超重。
有氧测试
简单的测试(如左图所示)就可以判断你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健康状况。
如果你的健康状况很不好,你会发现甚至这些测试也很吃力:如果你气喘吁吁或心脏狂跳感觉不适,立刻停止。
1以正常速度上下一段楼梯三次。
能否不气喘就完成,能否完成后不气喘随即可以正常说话?
2能否以正常速度很轻松地走完1英里(或1公里等)?
3能跑45米吗?
轻度有氧运动
如果你的健康状况很不好,不能完成甚至是最简单的有氧测试,你的身体需要非常缓慢地开始运动。
建议你开始任何运动之前,做个全面的身体检查。
如果医生同意了,你可以尝试下列运动。
1行走可能是使你的身体平稳进入有氧运动状态的最佳途径了。
第一天,能走多远走多远,只要不过度疲劳,然后逐渐每天增加行走路程。
可以走到数英里时,增加行走速度,这样你的健康状况就会改善。
2骑自行车可能很快就使你气喘吁吁,但这是个很好的运动。
开始时慢慢骑在平地上,然后每天增加路程;准备好以后就可以骑坡路了。
3慢跑开始时可作为行走的一部分:每隔5或10分钟慢跑,随着健康状况的改善逐渐增加慢跑路程。
跑步与跳绳
对健康人来说,跑步与跳绳(跳跃)是非常好的有氧运动。
慢跑可以大大改善循环和呼吸系统,因为你的心脏和肺都在用力工作。
但是现在有些专家认为,快走较慢跑好。
速跑需要能量短时间内爆发,需要你的心肺有更多的氧气供应,也要求你的心脏更快地把血液泵送封全身。
和朋友们一起做徒步横渡旷野的竞赛和越野赛跑,是很愉悦的有氧运动。
原地跑是坏天气里平常跑步的替代方法;你也可以使用跑步机,测量你跑过的步数,并转化为相应的里数。
跳绳(跳跃)如果卖力的话,是非常耗力的有氧运动。
绳向后抡,或抡的非常快,起跳一次绳在脚下穿过两次。
消耗量大的有氧运动
当你经过行走、慢跑或骑自行车等运动,健康状况逐渐好转,能力逐渐提高后,你会发现下列有氧运动消耗热量更多。
球拍运动是很好的运动形式,因为这类运动中有大量跑的动作。
大多数球类运动也是这样,如曲棍球、篮球、棒球、排球。
许多体育运动也提供有氧运动,如划独木舟、划船、滑雪、游泳、跳栏赛跑、滑冰、骑自行车,但不建议有心脏病的人或过了中年的人做这些运动。
爬山或徒步任何崎岖不平的坡路,都是很好的有氧运动,只要你步伐轻快,路程达数英里或更多。
许多运动用力重复,如台阶测试,也是有氧运动,只需连续重复多次。
体育运动
参加一项你喜欢的体育运动,可以提供经常运动所需的动力。
但是选定某项运动作为你健身计划的一部分时,你必须有一定水平的技术。
例如,如果你在网球比赛的大多数时间里只是不停地拣球,你得到的运动就很少了。
就大多数体育运动而言,培养必要的技术意味着参加培训班。
这些培训班通常包括训练活动:经常练习,这些练习不仅可帮你提高运动技能,还能使你更健康。
不论选择哪种体育运动,如果每周至少参加3次每次30分钟的强化训练,你的健康就会改善。
下面所提到的几种运动形式都特别适用于训练计划。
记住,不同的体育运动对你身体的要求不同,有些运动需要和别的运动相结合才能全面健身。
游泳
游泳可强化肌肉,增加柔韧性,培养耐力。
水阻挠着你前进,正是克服这股阻力的运动使得游泳成为非常有效的运动形式。
游泳特别适合于超重的人和患有背部或腿部疾病的人。
因为水支撑着你的体重,你可以充分运动而不会损伤肌肉或关节。
只有用力游泳时,游泳的运动效果才能出来。
用1.5分钟从普通游泳池的一头游到另一头,保持这个速度游15—20分钟。
变化游泳姿势以达到最大效果。
自由泳最适于锻炼耐力改善体形;蛙泳能增强上身力量;仰泳锻炼腹部、腿和上臂;蝶泳锻炼胸部、胳膊、大腿和肩膀。
武术
东方武术范围很广,从非战式的太极到进攻性很强的空手道。
所有武术都是非常好的选择,可以增强人的柔韧性和力量,只要你师从称职的武术教练。
攻击性较强的武术还可以锻炼你的耐力,因为这类培训班通常包含15—20分钟的相持训练。
球拍类运动
壁球所消耗的体力远大于网球和羽毛球,但任何一种球拍类运动只要经常性努力练习并掌握一定的技术,都可增强你的耐力。
转身和扭动动作可以增强你的柔韧性,但如果身体不够灵活,也可能会损伤关节和韧带。
还要小心肌肉发展不平衡:因为拿拍的胳膊运动量最大,可能比另一只胳膊粗壮。
滑雪
滑雪主要有两种形式:山坡滑雪(又称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又称北欧滑雪)。
由于山坡滑雪剧烈的短时爆发式运动与上山缆索吊椅上的休息和骑乘交叉,通常不能提供足够的持续的运动,不能帮你增强耐力。
但是,如果你的技术足以应付15—20分钟的持续滑雪,山坡滑雪仍可用作耐力训练。
山坡滑雪非常适合于锻炼腿部力量和柔韧性,特别是经常做滑雪前准备运动的话。
越野滑雪是所有运动中最好也是最费力的一项运动。
越野滑雪几乎锻炼了全身所有的大肌肉群;由于持续滑雪很长时间,这也是一项很好的耐力运动。
(https://www.biquya.cc/id89876/48618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