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当首富从买亏损企业开始 > 第64章 甘总的高情商

“狄总,不好意思,让你们看笑话,中午大家都别走,鸿起顺我请客。”刘栋说完就要去外边做工作。

        王重这几天交涉很困难,实地调查,是钢厂资金周转希望他能够打声招呼,批1200万贷款,以此作条件,接收员工。

        钢厂自己联系银行同样能批准,不过现在93年底,银行开始查账,而且通胀太高,上头要求压低贷款,为解决通胀提供条件。

        “刘厂长,请留步。”狄茂典笑道,“你想怎么谈?”

        “当然是等待钢厂分配,虽然她们想会宝成,但是已经没有编制。”

        “甘总的意思,这些人到丝绸厂可以吗?”

        刘栋:“你们要?”

        狄茂典将甘总的要求一说,刘栋哭笑不得,还有反对员工多加班的老板,要求多加班的员工,自己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舒心的员工,仿佛甘笛是成心为了帮他,才想到的借口。

        “她们都是刺头,为了不想去郊区……”

        “丝绸厂也不远嘛,都在市区。”

        有甘总在,就没有刺头,反正你只要有条件,他都敢满足。

        “不过是临时工,即便有刺头,也无妨,不生产就没有工资。”狄茂典看刘栋万分感谢,这批人是王重负责安置,决定跟王专员汇报一声。

        在建商银行会客厅,银行知道极地公司贷款是有王专员牵头,同时甘笛董事长希望贷款购置房贷。报纸风潮一片声讨声,建商银行谨慎行事。

        “甘总,你贷款额度不高,20万,贷款比例较高,您每月还贷是靠工资还是?”主任字斟句酌提问,只要甘总答案合理,他们就批。

        “月薪900多,其他加起3000多,不知道下个月还有多少。”甘笛算起来就生气,额外补贴都是上半月凑合,最近10月中下旬完全失败。

        “极地公司目前效益好不好?”

        “应该还行。”他都使出浑身解数,打乱员工排班,目前生产延期,终于有关停机器的好消息。

        “那530万贷款,应该没问题吧。”

        甘笛犹豫,目前看来贷款是不好还,先领取信托基金之后注资,他的重生知识没问题,“应该没问题。”

        这是没问题,还是有问题啊,一本正经,犹犹豫豫,19岁董事长,还不懂喜怒不形于色,放贷主任的心悬起来。

        看来报纸不是无的放矢。

        “极地公司需要扩大产能,希望银行在批准800万贷款。”

        庞主任很为难,当初是王专员的面子贷款,现在还要授信贷款,无抵押,风险太大,而且外界压力都在极地公司,说难听点,大家等着极地公司破产来宣告大家的预言的正确性。

        上头已经有文件,年底放贷偏紧,解决通胀问题。

        主任思考期间,玻璃门推开,王重夹着风,来者不善坐在主任对面。

        “甘总?”

        “王专员,你来干什么?”

        “拉贷款。你呢?”

        “找主任批贷款。”甘笛稍微坐远点,没敢说房贷,怕王重真细查,把系统暴露。

        同病相怜,王重不好意思求情,让极地公司接收纺织工人。这小子被媒体骂惨了,商报都刊登系列报道之极地公司管理者甘笛的唐吉坷德式幻想。

        搞不懂商业报纸都快成娱乐小报,哪里得到详细的资料。

        王重有一点和甘笛很像,薅羊毛都找一只羊,这不,就登门来建商银行。

        庞主任擦擦汗:“王专员,你饶了我吧,建商银行不是财神爷,上边现在审批贷款卡的严。”

        然后看向甘笛,这边500万也是你的面子,问题是天天这样,你们二位今天不会是演双簧来的吧,时机这么恰好。

        “纺织厂改制不能留尾巴,庞主任帮帮忙。”王重将来龙去脉讲述一番,钢厂的审批1200万不算难,想要扩充产能,采购国外进口锅炉。

        “王专员,说句实话,钢厂的贷款没问题,不批是有原因的。听说最近出台整体规划,想让他们搬迁到新设立的化工区。”

        王重恍然,原来是规划问题,估计是李达康手笔,差点被当成枪使,这群老滑头,想试探新来市长的成色。

        “要不让行长来。”眼神不住看甘笛,你让丝绸厂还点人情也比走贷款轻松。

        甘笛看他们沟通声音越来越小,还盯着我,明显是自己多余,甘笛站起来,“你们聊啊,主任我的贷款回来再说。”

        双方都以为甘笛是起身帮忙,叹口气,19岁阅历浅,不懂人情世故,王重楞了一下,然后让开道路。

        甘笛觉得这么走不妥,但真怕房贷被王重发现,笑笑道:“王专员,多喝点水,别太操劳,事情肯定会解决的。”

        “这么明显吗?”王重照着玻璃看头发。

        如果事情都好解决,也不至于30岁长白头发,怪不得都说我成熟,要染染发。

        “你哪来的钱贷款买房,贪污了?”吴宇在银行外接他。

        “江河投资有一部分利润。”甘笛掩饰过去,两人漫步在街道上,“李市长没生气吧,大哥,你不问问我为什么拒绝吗?”

        吴宇叹口气:“你这点事市长可看不上,别高估自己。其实你不说我大概能猜到你的思路。”

        不是吧,这种难题你都有答案?

        “大哥,你要是猜对了,今天午饭,大福来锅巴菜走起。”

        大中午的吃早点,也就是老三能干的人事。幸好不是煎饼,上次为了相亲,省钱一天吃三顿煎饼,现在看到油饼就反胃。

        “你推广工作方法,本质上你和老二是一样想法的,注重研发,独立自主。国外完成资本和技术积累后,专利壁垒形成,靠着施舍和合作是可以迅速崛起,但大部分会沦为为国际资本打工,而且对方一旦撕毁协议,没有技术、品牌、资金优势,必然走向衰落。”

        “一边合作、一边提升技术是两条腿走路的模式,一旦做成规模,资本会将技术同时散发出去,打压本土企业。失去技术优势,就会成为成本竞争。势必挤占国内公司不足的研发经费,或者认为没必要进行研发,然后像杜联一样大企业持续科研,继续收割。”

        吴宇有些话没说,老三身上的负担较重,他和自己的宿命是背负家里人走下去,或许是炒作,或许是和杜联演戏,总之,他不想揭开谜底,自己作为大哥,这点时间挡枪的姿势还是很熟练。

        “当然,这份远见和冷静的心态不多见,走的路是最艰难的。老妈总说你是最聪明的,我以前心里不服气,我是在首都上学,你在滨海,现在看来,你有潜质超过我。”

        那是老妈PUA,你是亲生的,当然严母教育。大哥过目不忘、老实肯干,天赋点一丝没留给情商啊。

        不对劲,二姐上学一年没回家,她怎么想的,你怎么知道?

        “你们要临时工,只要有经验的纺织工人?”不对劲啊,打电话时机太巧合,王重追出来,望着远去的背影,“狄总,说实话,是甘总要求你们打的吗?”

        狄茂典:“甘总没有指示,是给我们提示,招点临时工,成本不能上升,王专员,放心吧,基本工资虽然100元左右,计件奖金高,如果正常纺织女工上手,一个月至少500多。王专员,辛苦辛苦,帮我们个忙,也省得我们招聘了,时间不等人。”

        能没关系嘛?

        这小子刚从屋子走,得到消息就吩咐下去,狄茂典还学会绕圈子,事了佛身去,深藏功与名。

        而且还是狄茂典主动请求,高情商啊。

        “这个忙我帮定了。”

        他拿起电话,觉得自己矫情,既然甘笛选择这种方式,投桃报李,“田主任,极地公司贷款多少钱?”

(https://www.biquya.cc/id86623/4421765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