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陛下,臣认为以帝国现在的财政收入再编成40个师团并不困难!”
面对裕仁的深度质疑,东条英机丝毫不慌,很自信的点头确认道:“而且也只有一次性投入足够强大的重兵集团,才能确保不会重蹈覆辙!”
在当前时空,1940年12月日本以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为名,发动了太平洋战争。
仅用半年时间,日军就打败英国、荷兰、美国等西方殖民者,攻陷马来亚、新加坡、荷属东印度和菲律宾等地。
加上战前已实际控制的泰国与法属印度支那,日本成功占领了面积39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4亿的东南亚。
如果再加上澳洲、华夏占领区,日本现在占领的领土面积高达1500多万,方公里以上,占领区人口则是高达2.4亿以上!
占领初期,日本在这些地区采用不同的统治政策。
对于泰国与法属印度支那,日本保留其原有政治体制,实行间接控制;对于菲律宾等,给予名义上的独立和一定的自治权,使之成为“大东亚共荣圈”下的“同盟国”;
其余马来亚、荷属东印度、澳洲等地区,则由日本设军政府,直接统治。
无论是那种统治政策,其最主要目的都是最大程度攫取石油、矿物和粮食,乃至人口等等等战略资源,
目前这些资源虽然还没有完全整合达到最高效率,但着着实实的大大提升了日本的综合国力和战争潜力,比起一年前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所以,东条英机才有如此底气,一口气要新整编出40个师团。
顿了顿,东条英机却一本正经的说道:“这40个师团编成后,就可以派往华夏以及南方派遣军,这样就可以将老牌师团替换下来再次组建成更加强大的缅甸派遣军,然后一鼓作气反攻缅甸。”
裕仁眉头紧皱道:“就算帝国财政上和武器装备方面没问题,但是人呢?帝国现在哪里有那么多后备兵啊?”
日本的总人口有7190万左右,其中处于服役年龄的壮丁数量大约为1700万,可供征兵。
二战中的极限动员人口比例的大概在四分之一左右,比如当前的苏联就几乎达到了这个比例,只不过后方干活的基本上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了。
而且这还是因为苏联得到了美国的大量援助,否则的话,后勤保障也根本撑不起来!
又如德国1933年人口才6600万,二战动员了1700万军队,其中150万为仆从军,国内动员超过1550万,军队占人口总数的23%,适龄男性人口绝大部分都投入到军队当中。
所以理论上讲,日军可以动员至少1800万军队,但这仅仅只是理论上的数字,实际上能够动员的数字顶天也就1000万左右。
因为并不是所有役龄男丁都适合当兵,因为十个指头有长短,个体与个体之间是有差距的,那些或者有身体缺陷的就不能当兵。
就比当前的美国就是如此,因为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导致了那一代人很多人因为营养不良导致发育不良过于瘦弱,现在无法被征召入伍。
还有就是,从事科研工作、高技术工人也不能一股脑抓去当兵,如果那样的话,武器装备的研究改进,以及技术装备的生产就要停摆了。
而到目前为止,日本已经运员了650多万。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军队数量才32万,吞并东北的武器装备和物资资源后暴增到100万,全面抗战后吞并华北江南时达到250万,占领东南亚后剧增到现在的650万,
从数量上看,日本至少还可以再动员350万军队,但实际上却不是那么回事,实际上不要说是350万人,就连再动员100万人就非常吃力了。
说到底,还是因为日本工业能力和组织管理水平不行。
美国、苏联、德国等国家是老牌工业强国,工业底子十分深厚,目前已经进入大工业生产时代,生产效率很高,所需人力资源也就相应减少。
反过来,日本工业发展起步较晚、底子薄,导致劳动效率低下,非常吃人力资源。
尤其是那些重工业,非常需要年轻力壮的壮丁,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用妇女儿童老人就能替代的!
如果此时再大量抽调壮丁入伍当兵,恐怕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就会大幅度下降,从而使得工业产出也会大幅度下降。
在当前的热兵器时代,打仗可不仅仅只能靠人多力量大,还非常的吃装备,如果技术装备性能跟不上、消耗也跟不上,那再多的人命去堆,那也是白白送死!
“如果再动员40个师团,哪怕只编成三单位制警备师团,也至少需要70万人!这可是整整70万人啊!”
各种念头在脑海里盘旋了一圈后,裕仁轻轻摇了摇头道:
“东条君,帝国当前的情况你应该很清楚,一下子抽出70万人势必会严重影响工业生产,这无疑是饮鸩止渴,帝国战争潜力将会严重削弱!
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保证武器装备补给,难道到时候让帝国皇军用工兵铲去跟敌人战斗吗?”
“陛下,杨帆现在巴不得我们能暂停进攻,因为他现在比我们更需要时间消化和发展。”
东条英机皱着眉头道:“杨帆在山东半岛已经拥有了1700万人口,如今缅甸境内至少汇聚了2000万人口!
而且在美国的支持下,缅北已经建起了完善的工业基地,一旦缅北工业基地的产能完全爆发出来,缅甸将会比山东半岛更加可怕!
陛下,难道你还想养虎为患,继续让杨帆壮大实力,成为可以比肩美国的终极强敌吗?”
“缅甸会在极短时间内成为盟军东南亚战场的前进支点,现在虽然只是华夏远征军在防御,谁又能保证一旦出现大的形势逆转,美国人和英国人不会来插上一脚呢?
关于这点臣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完全可以预见的事实!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大日本帝国还能打赢吗?”
裕仁眉头紧锁,很不喜欢听这种令人不愉快很扎心的论调,但又不得不思考东条英机的话。一时间沉吟不语。
(https://www.biquya.cc/id84583/16670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