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夜鼓天音
“我们军器监的将军!”
寇义兵他人围着李元霸,自认为李元霸和军器监扯上关系,是他们的荣耀。
“你们别乱说,太子殿下是我们的太子殿下,哪是军器监的将军!”
费俊行有些不依了,脸都拿下来了。
“费将军,别人怕你,老夫不怵你!”
叶晚庆不以为意:“小友是先到军器监造火炮,还是先做太子殿下?
做事也得有个先来后到嘛!”
程晓天很不服气,马上就反驳:“叶大师,你这就不厚道了。
太子殿下可是因军功而受封,不是因为在军器监做事!”
刘怀德又反驳:“谁说在军器监做事就没有功?
要是没有我们造的火炮,你们能打到逻些城么?”
这是实情,程晓天一下子就愣住了。
郭虔瓘打圆场道:“你们别吵了。
这事争来争去,没意思。
太子殿下是军器监的人也好,是我们的太子殿下也好,都一样,都一样。”
军器监好不容易出一个名扬天下的将军,人人自认荣光无限,叶晚庆哪会罢休,脸一沉道:“小友,你说,你是跟着他们去,还是跟着我们去?”
这问题还真把李元霸给问住了,想了想道:“大师,还不是一样么?
我们一起走。
要是你们一定要我说出个所以然来,就拿刀把我剖成两半,一边一半了。”
“哈哈!”
众人大笑不止。
就在这时,一个内侍过来传旨:“李元霸,皇上口谕,要你与军器监的人一起赴宴!”
“皇上这是什么旨意?”
费俊行有些气愤。
叶晚庆大喜过望,拉着李元霸就走,拐杖在地上点动,发出笃笃的响起。
在众人的高兴中,李元霸嗅到了不一样的气息,李渊如此安排必有深意,要不然,用得着为这事派个内侍来传话么?
只是,李渊的用意是什么呢?
内侍的声音高亢尖细,早就惊动了不少大臣,他们很是奇怪?
“李元霸今天得到皇上垂青,可以说荣宠无双,为何转眼间就把他打回原形,要他与军器监的人一道去赴宴呢?”
唐朝虽然重视技术,可是,军器监比起凯旋归来的将士们大为不如,要李元霸跟军器监的人去,而不是跟着郭虔瓘他们去,这不是把李元霸打回原形还能是什么?
“会不会是李元霸做了什么让皇上不高兴的事儿,借机惩罚他?”
有大臣开始猜测起来了。
要真如此的话,李元霸的前途就有些不妙,不少人开始为李元霸担心了。
李元霸也不明白李渊的用意,想不明白就不去想,跟着叶晚庆他们去了。
望着李元霸的背影,费俊行他们这些只会打仗的直肠子也没有发觉不对劲,大是惋惜,不能与李元霸一道。
不少内侍、宫女、杂役挽着那些年高体弱的大臣们,直去玄武门。
玄武门在太极宫的北面,从大明宫去太极宫有点路程,不过,大家心里高兴,走起路来也轻松,很快就到了。
李元霸做皇帝是众望所归,只是,要是没有“玄武门之变”,他能做上皇帝么?
谁也说不清。
玄武门之变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不可替代地作用。
正是“玄武门之变”开启了中国历史辉煌地一页!
设宴地地方并不是玄武门。
而是因为这里要举行一场盛大地歌舞。
每逢节庆。
或者朝廷有重大喜庆。
都要在玄武门举行歌舞。
今天。
这歌舞是必备地。
这之后才是赐宴。
现在地玄武门人山人海。
来观礼地人不仅有文臣武将。
立功将士。
士绅名流。
还有外国使节。
粗略估计。
今天到来地人不下两千之众。
站在玄武门城墙上。
李元霸地感觉好象站在城楼上。
倍觉荣幸。
此时地玄武门城外黑漆漆地。
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若说奇特地话。
就是摆在外面地大鼓。
一面接一面。
不下数百面之多。
每面大鼓后面站着一位个身材高大地壮汉。
头上裹着红布。
手拿鼓槌。
静静地站立。
在大鼓的正中摆着鼓,鼓前站着一人。
是眉清目秀的乐师。
手拿鼓槌,静立在羯鼓后面,气定神闲,处之若素。
李渊站在城楼上,打量着玄武门,下旨道:“开始吧!”
“庆贺梁师都大捷,乐舞起!”
内侍高亢的声音响起。
话音一落,只见年青人手中的鼓槌举起,敲击在羯鼓上,发出“咚”的一声响。
羯鼓腰细,两边蒙皮,一般是用公羊皮做鼓皮,所以叫做鼓。
原本是古代西域龟兹、高昌等国的乐器,后流传到唐朝,成为广泛流传的乐器。
羯鼓主要发出古时十二律中阳律第二律一度,乐音急促、激烈、响亮,适于演奏快节奏乐曲。
要是在战场上使用的话,会让人热血如沸。
虽是一声鼓音,却妙到毫巅,仿佛敲在人的心坎上,李元霸没来由的心头一震,嘴巴不自然的就张大了。
不少大臣更是不堪,居然惊叫出声:“啊!”
不愧是拥有杰出天赋的音乐大师,出手不凡,就一下,就让所有人为之屏息!
“咚!”
青年敲击鼓之时,几百壮汉手中的鼓槌跟着砸在大鼓上,数百面大鼓发出的响声汇在一起,形世一个惊天动地的响声,大地为之颤抖。
这声音实在是太惊人了,李元霸看见身边不少人嘴唇在翕动,就是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估计是在惊讶。
一声接一声的鼓声响起,远远的传了开去。
鼓声如雷,气壮河山,百里皆闻,让人热血如沸。
当日在战场上听到如雷般的鼓声,那种感受也不过如此,李元霸的血液又沸腾了。
黑暗中出现点点火光,火光越来越多,最后竟然汇成四条长龙,从四个不同的方向向玄武门移动。
在隆隆的鼓声中又传来如雷般的蹄声,一队队身着重甲的骑兵排着整齐的阵势开了过来,他们手中的火把汇成一条火龙,在静夜中看来格外显眼。
现在演奏的是必须演奏的曲目。
这曲目在唐朝的地位非常高,凡有重大庆典就要演奏,至于规模就要视情况而定了。
(https://www.biquya.cc/id82561/100156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