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看着张婧雅,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张婧雅道:“场中共有一百二十名参赛选手,第一期已经淘汰了三十名。不过观众对这些参赛选手其实并不怎么在意的,我可以将你安排进那三十名淘汰的人中继续进行参加比赛。”
“只要你能从第二期第三期的对诗中杀出来,那就可以进入第四期的吟诗环节。”
“当进入吟诗环节后,以你的水平和实力完全可以再杀出来,甚至可以凌驾于那个‘乐动人生’之上。”
“后期的所有环节都一样,唯一区别的就是,你的出场身份不再是吟《锦瑟》的蒙面诗人,而是一个蒙面挑战者。”
张婧雅说出了她的想法。
李安看着窗台外被风吹的晃动不已的竹子,他点了点头:“那就麻烦你了。”
……
第二期诗词大会,于一星期后的河省电台演播厅开始。
演播厅的规模远小于开幕式的体育场,只能容纳五百名左右的观众。
而这五百名观众是从先前买票的人中随机抽选的,没有再次收费。
毕竟节目已经趋向稳定,重磅《锦瑟》也已经抛出,再卖票就有点显得坑人了。
主持人依然是戚芳。
她穿着大红礼袍出现在演播厅中,面带微笑的她如一朵盛开的大红花。
在戚芳的邀请下,三位导师各自登场,然后上一期晋级的九十多人也纷纷就位。
总参赛人数一百二十人,上一期淘汰了三十名理应还有九十人,但现在高台座位上却是九十一人。
多出了一个人。
这些普通参赛选手的风头,早已经被蒙面诗人‘乐动人生’给比下去了,所以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多出来的那一个人。
戚芳用比较快的语速向观众介绍着比赛规则:
“和之前一样,每位参赛选手手上会有一个平板,比赛过程中平板上会弹出半句诗词,然后下方有三个选项供选手进行选择。”
“选择正确后可获得积分奖励,积分根据用时时长进行纵列对比。”
“用时最短的前三名获得三个积分的奖励;前十名获得两个积分奖励;其余获得一个积分奖励。”
“且用时最短的那个人,还将会被我们的摄像头捕捉投映在大荧屏之上。”
介绍完毕后,戚芳问道诸多参赛选手:“请问每个选手手中的平板都已经准备好了吗?准备好的请亮绿灯,未准备好的请亮红灯。”
滴滴滴滴……
场上所有绿灯亮了起来。
“选手们已经全部准备就绪,接下来我们的对诗比赛环节正式开始!”
当戚芳话音落下的刹那,在播音室中央的大屏幕中和每个选手的平板中,同时出现了一个诗词选项。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请问它的下一句是什么?”
“A:澹兮其若海﹔B:俨兮其若容﹔C:混兮其若浊。”
“请作答!”
当问题出来后的短短三秒后。
随着滴的一声,九十六号席位的参赛选手被一道绿色光柱所笼罩,系统检测他回答正确。
紧接着一秒后:一百二十一号席位的蒙面诗人‘乐动人生’也被绿色光柱所笼罩,同样回答正确。
对诗的选择时间是十五秒。
十五秒过后所有人都选择结束,有三十多人亮了红灯表示选择错误。
“接下来,让我们将摄像头转至第一个回答正确的参赛选手身上。”戚芳说道。
演播间的大荧屏呈马赛克状分解凝聚,最后出现了一个穿着黑衣,蒙着黑色面罩顶着一头寸发的男人。
画面旁边还有男人的信息:“九十六号选手;笔名:安之若素”
这个黑衣形象出现在荧屏上后,整个演播间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都不淡定了。
“九十六号选手也是一身黑?他也是蒙面诗人吗?”
“第一期好像没有见过这个九十六号选手,他做题好快啊。”
“是的,蒙面诗人‘乐动人生’是一百二十一号特邀选手,而且刚才我注意‘乐动人生’的答题时间比九十六号慢了将近一秒。”
“有点神秘,有点好玩。”
演播间有人在低声的窃窃私语,对荧屏上的黑衣装扮男人充满了好奇。
哪怕是戚芳,在看到九十六号的一身打扮后都有些惊讶。
戚芳打趣般询问着:
“没想到我们的九十六号选手也是一身黑衣。”
“请问九十六号选手,你在经历了第一期之后难道把‘乐动人生’当成自己的偶像了吗?专门把自己也打扮成蒙面诗人的样子。”
九十六号选手在第一期就被淘汰了,现在的九十六号是张婧雅安排进来的李安。
面对戚芳的询问,李安默不作声,选择直接忽略。
戚芳是一个成熟的主持人了,她见选手不回答便讪讪一笑,道:“看来我们的九十六号选手比较内向。”
“那么接下来,我们将镜头交给三位评委,让三位评委为大家解析一下刚才的这道题目吧。”
镜头先转给了江庸,江庸沉声对着镜头讲到:“刚才的选择题内容,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第十五章。”
“我给大家背诵一下全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根据这篇文章的顺序来看,上边的三个选项只有C是最正确的。”
江庸先生讲完,又轮到了骆斌教授开讲。
“江庸先生给大家背诵了全文,那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这篇文的意思吧。”
又是一番唇舌解析,足足耗费了七八分钟,骆斌教授终于把译文、以及其中的哲学道理给讲述完毕。
而苏羽琪则根据自己的理解又加入了些许补充。
第一轮比拼和解说完毕,主持人戚芳又简单的暖了下场,很快就又开始了第二轮的比拼。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请问它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A:指一种美好寄托,表示姑娘嫁过门后一定幸福美满。”
“B:表示自己孩子要回来了,要让孩子娶妻安家。”
“C:表示远归的孩子带着妻子回家了,一家几口在一起美满开心。”
“请答题!”
当题目发起后又是短短三秒。
绿色光柱再次笼罩在了九十六号选手的身上!
(https://www.biquya.cc/id81013/67850155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