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海推开虚掩的院门,回到了家中。
“奶奶,郑奶奶,我回来了。”孙大海走进院子,对着正在厨房做晚饭的两位奶奶大声地打招呼。
“大海,考得怎么样?”正在和面的郑奶奶问。
“老师已经判完我的卷子了,满分。”孙大海边回答,边掀开厚厚的棉被门帘,开门走进房间。
院子的4个房间,现在是这样安排的:曹大厨夫妇、孙卫国夫妇各住一间,姜秀萍住一间,孙卫红在沪市上学,只在寒暑假回来,曹月就在首都上学,几乎每个周末都回家,所以她们的房间仍然保留着。孙大海从去年重生后开始,平时在院内私搭的违章建筑——饭堂里住,冬天住在奶奶姜秀萍的屋里,因为饭堂没有煤炉。
“大海呀,你去买一斤肉馅回来,晚上咱们包饺子吃。”
“哦,我这就去。”孙大海把书包放在小桌上,打开床边柜子上放的一个塑料盒,在里面翻找起来。
这是孙、曹两家的装饭费的盒子,曹家每月也交过来一份钱和票,两家几十年都是在一起开伙。盒子里除了钱,还有肉票和油票,粮票被奶奶单独收着。对八十年代的城里人来说,钱远远不如粮票重要。钱不够还可以找别人借,粮票则是谁家都不够用。孙大海前世曾亲眼目睹,隔壁胡同的一户人家,负责管钱的媳妇,刚从街道领回全家的粮票,在路上就被偷了。她大哭了一下午,晚上就喝了耗子药。还好被家人及时送到医院抢救了回来。后来街坊邻居一起帮衬,孙、曹两家也送去了20斤粮票。
孙大海拿出一张一元的纸币,还有一斤肉票,放好盒子,走了出去。
副食店离家不远,孙大海很快就到了。和卖肉的胖婶(想歪了的人,自己去墙角画圈)招呼了一声,看向摆在肉案上的两个大盆。白色的搪瓷盆中,装的都是肉馅,白花花的一片。
时代不同,人们的需求也不同。八十年代,尤其是初期,人们的身体内严重缺乏油水,偶尔买回肉,绝对是以肥为佳。所谓的五指膘,也叫一巴掌膘的肉,是当时最顶级的肉,一般老百姓肯定是见不到的。四指膘基本上在从屠宰场到副食店肉案的过程中,就被分完了。三指膘算是大家能买到的最好的肉,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一旦出现在肉案上,那真要抢得头破血流。所以,在这些年,副食店卖肉的师傅与食堂打饭的师傅,那可是万万得罪不起的人。
孙、曹两家虽然粮票不太富裕,但肉是不缺的。孙卫国两口子都在中央级的单位工作,食堂伙食要比别的单位好很多。曹大厨就不用说了,他看肥肉都看腻了。两个奶奶已经退休了,上了年纪的人对肉食兴趣不大,两个姑姑又都在大学住校。所以,家里真正馋肉的,就是孙大海。
重生前的孙大海,就是一只肉食动物。重生后,虽然再次吃到了看似肥腻实则喷香的真正的土猪肉,但已经多年习惯吃瘦肉的孙大海,对白花花的一片,还是敬谢不敏。曹大厨在华北楼上班,经常会有郊区的农民,把打到的野物或捞的鱼虾拿去卖。这些不要票的肉食,被不差钱又好烧菜的曹大厨,隔三差五地买回家做了,大多是喂了孙大海,以及跑回家打牙祭的曹月。
顺便提一句,孙卫红离家去上大学前,无意中说出了曹月考农大动物科学专业的真正目的。原来,吃货曹月的伟大理想是,改良所有自己爱吃的动物品种,使之更加好吃。说漏嘴的孙卫红,被老羞成怒的曹月追杀了好几天,直到她逃到沪市才罢休。
在孙大海上小学后,他就开始对家里的许多生活习惯,不动声色地做出了一些影响和改变。一方面是要让家人接受重生后的自己,另一方面则是要提高家里的生活质量。“我重生,是回来享福的,不是遭罪。”孙大海如是想。
曹大厨小时候拜师所学的是满洲菜,真正的满洲菜,更像是精致化后的东北菜。现在他工作的华北楼,是传统鲁菜风格。郑子芸还教过他一些粤菜的做法。
孙大海也不算白吃,前世就会做饭的他,也把未来将要流行的一些经典菜品教给了曹大厨。
去年秋天,大舅李大龙和表哥李建,借生产大队的三轮手推车,给家里拉来了一大桶活鱼,足有十多条,主要是草鱼。鱼不算太大,最大的也不超过4斤。曹月在前年上大三时,参加了农大的“北方稻田养殖”科研小组,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朴素人生观,曹月联系到了她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钱家川村,作为科研试验点。一年过去了,在丰收的季节,科研小组组织村民收割水稻,排水捉鱼,在统计试验数据与保存样品后,将水稻和鱼交还给生产大队。粮食是要上交国家大部分的,而鱼则被分到了村民家中。
小院连续几天都在吃鱼。因为没有冷藏设备,所以大家为了不浪费,都尽力在吃。尽管曹大厨把“清蒸鱼”、“烤鱼”和“得莫利炖鱼”轮换着做,孙大海仍然觉得自己浑身上下都是腥的。
于是,在孙大海指导下,经曹大厨精心烹调,第一款未来流行的菜品“水煮鱼”,在小院的厨房诞生了,同时诞生的还有“水煮肉片”。在其过程中,孙卫国先去黑市买了5斤油票,后买了油回家,才使“水煮”系列顺利出锅。简单介绍一下,水煮鱼起源于山城火锅鱼,大概到了1985年以后,才走出山城。但它长时间只在饭店里出现,没有进入家庭,原因就是,太……费油!在凭票供应的时期,一般的家庭做不起这道菜。从此以后,孙、曹两家日常花销中又增加了一项,就是每月去黑市买油票。
一边呼辣,一边挥箸不停的曹月,果断地将“水煮鱼成功出现在家里”这一功劳,归于自己名下,并信誓旦旦地保证,今年春播时要鱼蛙共养,秋后争取鱼、蛙、稻米三丰收。争功失败、惨遭镇压的孙大海,决定在秋天推出“跳跳蛙”,辣死那只不讲道理、欺负小孩的小月姑姑……
孙大海皱着眉头,左挑右选了好一会,才指着盆里的一个位置,叫胖婶从那里舀出一斤肉馅。
胖婶称肉馅的时候,还在调侃孙大海:“你小子,就是因为喜欢吃瘦肉,所以才这么瘦。你该多吃肥肉才好。”
孙大海看看自己修长的,穿衣显瘦,脱衣……也没肉的身材,表示对胖婶的审美观不敢苟同。
交钱,交票,找钱,拎肉走人。兜里揣着2毛钱巨款的孙大海,走在回家的路上。没错,就是这个价钱,1981年首都的猪肉,每斤8毛钱,贵得吓人。城里正式工人平均每月工资是40元,注意这是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不是社会人均工资。每斤肉的价钱,相当于一个正常工作的人,每月收入的2%外加肉票。2018年,首都人均月收入为10712元,与81年相比较,等于210元一斤的猪肉……
都怕了吧?所以说,你们没事别回八十年代来,没有电脑、手机和网络,没有娱乐节目,缺衣少食,最可气的是,有钱都花不出去……
突然,一个身影,从正在胡思乱想的孙大海身后,猛然向他冲了过去……
(https://www.biquya.cc/id79307/36948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