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旅明 > 第469节 晨光

骆养性是现任锦衣卫指挥使,周延儒是现任内阁首辅,王之心是现任东厂提督。这三人分别代表了三大系统,崇祯必须先要通过他们来调查核实事件真伪。
  下完命令之后的崇祯,傻愣愣站在那里又看了一遍信件,然后他涨红着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仰头闭眼,嘴里开始念叨一些“祖宗保佑”之类的词语。
  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朕如此勤勉”,什么“尧舜禹汤”之类,周围众人这时都不敢哄笑......但是月台上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通常这种人在后世,一旦进入高铁站之类的地方,就会被报警拘留。
  好在现在是十七世纪,皇城里也没人敢造反拘老大,所以崇祯就这么光天化日发起了癔症。
  最后还是张皇后见势不妙,站出来打断了皇帝的发病过程:“边关有此大胜,本宫为皇帝贺!为大明贺!”
  伴随着张皇后万福行礼,月台上所有太监宫女侍卫大臣统统都跪了下来,齐声大喊道:“奴婢/微臣为皇上贺!”
  皇帝惊醒过来。
  诧异地环视一圈后,回到正常频道的崇祯急忙躬身伸臂虚扶:“皇嫂快快请起!”
  待到皇嫂起身,皇帝这才微笑着双手虚抬:“都起来吧,今日大喜,朕与诸位同贺!”
  从来没听过皇帝这样和蔼说话的宫人们,一时都不敢相信,大家于是又磕了一个头,这才纷纷起身。
  接下来,皇帝满脸微笑地对某人说道:“既有大胜,其中环节想必不少,温爱卿,快给朕讲一讲详情。”
  老演员温体仁这时并没有按照皇帝的意思来,而是明确指出了当下最应该做的事:“皇上,宫门快落锁了,臣以为,当先移驾。”
  “啊,对了,移驾!”皇帝闻言后看了看天色,发现已经到了傍晚时分,再过不久宫门就要关闭:“是朕高兴乱了,来人啊,移驾乾清......去皇极殿。”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所谓“后三宫”中的第一座宫殿。
  由于乾清宫位置方便,出了乾清门就是外朝三大殿,所以明朝多位皇帝都以乾清宫为寝宫。包括平时处理政事,接见大臣和外国使节,摆家宴等等活动也都在乾清宫。
  刚才崇祯就是习惯性的要回乾清宫。
  然而他突然意识到,既然出了如此大的事情,那么今天晚上他和臣子们很可能要连夜办公,所以他不能回内廷。不然的话,马上宫门落锁,臣子出入会不方便。
  所以只能去皇极殿。
  皇极殿是明朝的叫法,就是后世的太和殿,是午门后第一所大殿,也是体积最大,平时用来开大朝会的皇家象征。去那的话,等宫门落锁,皇帝就可以下令保留外朝某一扇小门用来出入,不打扰到内廷。
  于是皇帝就在身后太后宫人的再次恭贺声中,急匆匆摆驾去了皇极殿。
  崇祯现在的位置,是在紫禁城右边边墙下。从这里径直向西,过御马监,再穿过左翼门,恰好就是皇极殿。所以皇帝这一次反而比臣子来得快。一群人进殿升座后,发现只有在不远处文渊阁上班的周延儒先到了,其余人还没来呢。
  满头雾水的首辅周延儒先看了信。
  看完信,周首辅的本能告诉自己:这不是真的。
  在他看来,且不说大明对后金一直以来的颓势,单单就4000这个数字,那纯粹就是弄虚作假谎报军情,这种战报他看过太多了。
  另外,考虑到最近温体仁正处于入阁的关键时段,所以周首辅有理由相信:今儿这一出,准定又是温体仁搞出来幺蛾子,手法和之前舌战群儒是一个套路,总之还是爆眼球吸睛引皇帝注意的路数。
  鉴定完毕,周首辅扫了一眼御座上兴奋至极的皇帝后,他不咸不淡地说了两句,然后老神在在,双手搭在肚子上,准备顺水推舟看好戏了。
  是的,首辅大人没打算搅了温体仁的好事。左右不过一半天功夫答案就能揭晓,他何必跳出来作梗?
  相反,他倒是打算用心学习一下老戏骨蒙蔽上听的手段。要知道,周延儒是有明一朝最年轻的内阁首辅,今年才37岁!需要学习老前辈的地方还有很多。
  ..................................
  周延儒这个人,说白了就是个骑墙派,利益至上份子。
  首先,周延儒和东林党的关系其实是很密切的他是东林党首任党魁叶向高的门生。
  然而在这次的己巳之变中,当周延儒察觉到崇祯对袁崇焕和东林党的失望后,他第一时间翻脸弹劾了袁崇焕。
  后来的事就顺理成章了:东林党对于二五仔是一定要报复的。
  于是党魁钱谦益在采用抓阄法选内阁辅臣时,偷偷做了手脚,把时任礼部尚书的温体仁和侍郎周延儒的名字都给去掉了。
  然后由此引发了温体仁和皇帝的反击,将钱谦益一举打成了退休老干部。
  事后周延儒如愿当上了首辅。
  真实的历史上,等今年温体仁入阁后,双方随即翻脸开始撕逼,然后老温用了三年时间,将周延儒也打成了退休干部。
  然而回到老家的周延儒,却又和东林党打得火热。等到崇祯十四年,周延儒在东林党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再一次起复上京,为朝廷发光发热去了。
  总之,顺水推舟看好戏这个反应,对于眼下这个时间点的周首辅来说,是符合他的立场和墙头草人设的。因为截至目前,他和温体仁之间没有什么大矛盾,双方在对付东林党方面,反倒是有点共扛压力的味道。
  至于后边匆匆赶来的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和东厂提督王之心二人,那就更不用说了。这二位其实没有什么政治发言权,纯粹是听皇帝吆喝的。
  所以当皇极殿里大伙聚齐略微商量后,没过多久,三大系统就派出了大批人手出京城东门,直奔三屯营方向去检验真伪了。
  紧接着,包括各部尚书侍郎在内的三品以上官员,统统被皇帝遣人传话:开晚朝。
  通常来说,皇帝是很少开晚朝的。但是自从己巳之变以来,崇祯已经开过两次晚朝了,所以得到消息的大臣们纷纷赶往皇宫,生怕又出了什么大噩耗。
  在这个过程中,鞑子被灭了4000人,阿敏授首的消息自然是不胫而走。于是全京城就像触电一样,压抑了许久的明人纷纷奔走相告,没过多久,消息就变成了谣言,越吹越玄乎,鞑子的死亡人数很快就被翻到了40000。
  而此刻的皇极殿里,自然也是极其热闹的。
  一帮东林党人正在口吐白沫,戟指怒视,大肆围攻/狂喷温体仁,大有把此獠喷死当场,以谢皇恩之势。
  天文地理无所不知,行兵布阵无所不精的东林党人,已经将那封信上的内容驳斥了个一干二净。不但指出了其中n处错漏,而且大家还精准判断出了温体仁不可告人的阴暗目的:这厮就是个流量网红,遍造这封信是为了搏皇上眼球的。
  在满堂怀疑的目光和溅到面皮的口水侵袭下,老戏骨温体仁同志双目微闭,双手拢袖,充耳不闻窗外事,居然站在那里假寐起来他已经押下了注,做了所有能做的,就等开盅了。
  至于东林这帮小丑......随他们去吧,骂得越狠,皇上愈发不待见他们。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过去了。
  当崇祯发现面前的大臣们再也吵不出什么新花样后,便下令赶走了一票吃瓜的,只留下了少部分人重臣彻夜值班。
  至于皇帝本人,由于太过兴奋的缘故,他一直熬到了深夜才去偏殿歇息,而且留下了话:有军情随时可以喊他起床。
  然而匆匆一夜过去,什么都没有发生。
  第二天凌晨三点,上千名官员已经聚集在了午门外,等候着早朝鼓声的响起。
  今天不同往日,凡是在京有资格参与早朝的官员,一个不拉都来上班了,而且所有人都精神奕奕,人群中一片嗡嗡声,都在交流着那个所有人都惊讶的消息。
  凌晨5点,钟声响起,宫门开启。
  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站位
  之后,只休息了几个小时的年轻皇帝驾临皇极殿外,百官行一跪三叩头礼,1630年4月5日的早朝,正式开始。
  在这里要特殊提一句:崇祯毫无疑问是明朝最勤奋的皇帝。
  此君批改奏折到凌晨一两点很常见,而且每日早朝必到,比开国皇帝朱元璋还要勤政。然而这没什么卵用,大厦将倾,越勤奋,亡国越快。
  ....................................
  今日的早朝,主旋律依旧是诈骗犯温体仁批斗大会。
  东林各干将轮流上场,在把温体仁批倒批臭的同时,还号召同僚不传谣不信谣,顺便有人还要求皇帝把温体仁发配边关,“以谢天下”。
  于是在皇帝无奈的目光下,老温头默默承受,先是被狠狠怼了第一轮。
  就在干将们歇口气准备再接再厉时,东方红,太阳升,一片晨光撒了下来。
  与此同时,一骑快马挥舞着腰牌闯过了午门和金水桥,径直在皇极门外下了马。
  然后这个穿着锦衣卫服色的信使,在两旁密密麻麻的京官注视下,一路狂奔至丹陛下跪地大喊道:“启禀皇上,现已查明,漳潮副总兵大胜鞑兵,斩首4000余级!”
  这一刻,东林党人全部变成了蛤蟆,眼珠突了出来。
  这一刻,老温头捂着额头,摇摇欲倒。
  这一刻,年轻的崇祯皇帝从御案后站了起来,摊开双臂,摆出了泰坦尼克的经典姿态,纵情大笑起来。
  

  


(https://www.biquya.cc/id78933/4567934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