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科幻灵异 > 塔防战略 > 230 上太空(三)

C国的动员能力真的有点厉害。

    考量了各方面因素后,决定把运输砖墙、防弹布等建设材料的火箭,发射流程极简化。

    有多简呢?

    火箭从铁路线上运到发射中心,一边做检查一边组装,装好了过一遍机器检查,就等发射窗口。

    用的是老型号火箭,量产化的生产时间有限,因为很多零部件为了释放应力,早就造出来放在那了。运输环节早已经有案例,照搬即可,不需要再经过多部门开会沟通。

    六天,在量化火箭计划出来后,只用了六天时间,第一批次的两具总重量两百吨级的火箭就立在两个相距几千公里的发射场上等待发射。

    后续还会更快,因为厂家们已经不需要再为一个零件需不需要开模具头疼了,就按生产火车车厢那么造,全零件量产化!

    为了加速进程,还弄了一批造导弹的技术人员,去一些民间企业做生产指导,以更高效的提供部分元器件。

    第八天,三具火箭趁着发射窗口,在前后几个小时里被发射上天。

    章鱼基地的学者,还专门找到章鱼,给他看货物对接视频。

    说实话,章鱼对此有点疑问,不知道游戏重置方上哪找来的历史参考文献,古代人真有这效率吗?如果是真的史实参数,难怪从火箭到自动化拖了那么久呢,低级自动化没太多必要啊。

    火箭和导弹的确是同类型技术,但火箭和导弹,在金钱计价的世界里也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导弹只是火箭的简化和极简版本。

    几天的时间就把火箭量产化了,按这个步子走下去,怪兽也可以打一打啊!

    而C国科学院和航天部门此时也是痛并快乐着。

    快乐的部分,有简化流程后首批全部发射成功的,有工作几十年第一次看到多个发射场同时矗立火箭的,也有为国家力量自豪的。

    痛的部分,有烧钱太快的,有觉得时机不好的,有宇航员不够的。

    烧钱就不说了。

    有人觉得时机不好,因为几个月前,就是怪兽刚刚出现迹象,还没确认会有小怪兽的时候,最后一批换班的宇航员里,有两个外国人。

    一位是来自R国的多姆卡科夫斯基,四十岁的资深宇航员,上过前R国联盟体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有多次处理空间站故障的经验。

    一位是来自西中洲的年轻科学家,年仅三十二岁的植物学家弗雷德里克艾伯特,因为在一众外国报名科学家里生命体征、心理健康度最好而被选中,负责推进多国合作的太空作物研究项目。

    上头没觉得要保密,量产计划启动后并未限制两位外国航天员的通讯权力,只是航天系统和科学院的人,觉得咱们突然弄出外星科技的空间站,是不是保点密好些?万一A国人拿航天战机打咱们怎么办?

    宇航员不够就更头疼了。

    几天前才说要宇航员,突然就送了十来吨建材上去。

    砖墙,每平方米十八点五公斤,为确保焊接工作量不至于无限量增加,尽可能利用好火箭整流罩内直径,三米出头。

    最大的一块板材包括弯折也只有十二平方米,十来吨建材里,大大小小的板材足有一百二十几块,焊缝总长度超过六百米。

    在地表上焊六百米的焊缝,那都不算小作业了,放去太空里,是要折腾死宇航员啊。

    就这,都还没算少数八、九平米和那些有倒角的板材、几百公斤的焊接设备,在太空位移过程中要给宇航员带去多少麻烦和危险了。

    其实部分问题前面几天已经有人提出,只是因为宇航员们在天上,沟通起来还是认知不清楚。

    现在第一批量产建材送到,几名宇航员出舱工作了一圈,回来啥也不干,连线接受多个部门、厂家的询问,看到到底是些什么困难,要怎么解决。

    宇航员的训练中,动手能力十分重要。

    对于初步探索外层空间的人类,很多问题在地表上根本想象不到,同时出于包括维持心理健康的原因,会允许宇航员带一些个人物品上天,有时候,在大群专家大佬的帮助下,这些个人物品,加上空间站里拆下来的一些不重要的东西,都能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道具。

    很快大家把主要问题集中起来解决。

    第一,宇航员们没办法长时间穿着宇航服,在舱外折腾那么重的东西,氧气、RCS系统的燃料消耗,比预计的高。

    针对这一点,短时间内只能增加制氧粉末、压缩空气、高热食品、RCS燃料的配给,让宇航员们克服一下困难。

    之后必然需要一种专业的舱外建筑用设备,甚至是带机械臂的小飞船,这部分多数科学院人员更倾向于后者,而航天部门则倾向于前者。原因一部分是航天部门更重视安全而不是效率,另外,工程小飞船不是开口说一句就出来了,它与主建筑的对接系统怎么做,人员视野、压力维持等应该取什么值,等等等等,都是前人没遇到过,需要从头解决的。

    第二,安全。

    单安全这个词十分宽泛,放在这里也是指几个方面的事。

    现有的空间站有动力,可以每过一段时间推一推,保持轨道高度,而新式空间站还没配备动力。用绳子把两者拴住吧,威胁现有空间站的安全,宇航员们十分不放心,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观察新型空间站的状态;不栓吧,两者距离肯定会越来越远。

    再有就是之前地面人员提到的,万一有哪个疯子,弄太空武器或反卫星武器来打,怎么办?

    针对前面的问题,地面已经在弄一种吸附式的手动推进单元,用来调整新式空间站的姿态;以后还要弄专门的等离子推进组。

    等离子推进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严格来说,火焰本身也是等离子体,不过现在大家都接受“用电加速电子和离子获得推力”的概念。

    土球技术制造的等离子推进器,推力基本没有,只能通过长时间的开启,获得一丁点速度变化。

    但现有的等离子推进其实主要受制于电量,卫星上那几百千来瓦的功率,又能加速几个粒子。

    新型空间站在这方面会有巨大的不同,它是为了学习“零重力真空加工”而建设的,之后的发电量涨到数千千瓦甚至更高,都是可以预见的,等离子推进器的加速能力也可以得到质的提高。

    总之,能在耗费尽量少物资的前提下,不让新型空间站掉到大气层里。

    倒是被人攻击这件事,比较难以防备。

    装个激光武器很容易,这玩意本来也是在太空里更好用。

    可随着怪兽频频作案,随时都会有导弹为了攻击怪兽飞过空间站附近,有的弹道高点甚至还高过空间站,总不能见着啥都给人打下去吧。

    所以得弄一套雷达,并让新型空间站拥有弹道分析的能力,几吨的设备还好,问题是雷达这东西功率大啊,还是个电的问题。

    还有个办法,升轨,把新型空间站造到一定程度了,升到中轨道去,不够,那就再升。

    但升轨安全是安全了,又会带来新的问题,地面物资怎么上去啊?

    能送十吨到低轨道的火箭,去中轨道,只能送两、三吨货物,人员的批量往返几乎就……

    反正一时半会的有点难搞,只能先让外交部门和媒体先帮忙说话,不要让这边的动作引发别人过大的敌意。

    空间站、科学院、航天部门还在讨论,这边也有人把部分总结出来的问题拿给章鱼看。

    章鱼皱着眉看完,感觉当初人类走出母星是真不容易,每一天困难总比前一天多,而且更难。

    说了声“知道了”,又下线去,几个小时后上来时,又那出两份资料。

    一份资料是“深空工程师”,这是一种针对数种空间站主材焊接和外涂料部署而设计的充电型自动机器人。

    土球没有能力自动化,也没有其他类型的主材,章鱼甚至都帮忙把重点标出来了,其前身就是一种专门焊接砖墙的遥控设备,同时也并不具备涂层部署能力,但正因为这样,它可以用土球现在弄上太空的焊接设备直接改装,至于材料不够好什么什么的,个体做大一些嘛。

    另一份是早期等离子推进器原理,以及等离子燃料合成工艺,除了使用专门的等离子燃料外,与土球现有的技术差异不大。它放弃掉电推推进器的部分优点,获得了在较短时间里(几个小时)调整空间站高度的强大推力,同时也稍微省电一些。

(https://www.biquya.cc/id78663/89279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