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科幻灵异 > 塔防战略 > 316 太空人均算法

现在在C国之外,运转中的电磁发射井总共有四座,分别是R国两座,西中洲一座,ARE一座。

    电磁发射井在电力供应足够充沛的时候,发射效率很高,但实际操作中,受到生产及质检能力的限制,这几座的利用率并未填满。

    R国两座加一起,对低轨道日均投放量为5.2吨。

    看起来好像不少,可R国的井是4.1米井,单发投送能力就接近四十吨,两座加起来日均才五吨,明显不够看。

    其次是ARE的那座,日均投放量为3.2吨,考虑参与方受实力和受到宗教影响更大,单座3.5米井达到这个水准已经不错。

    最烂的还是慢悠悠的西中洲。

    虽然在建造过程中被多次打脸,多次“加速”,但西中洲的节奏就是比较慢,即使井造好了,利用率也十分有限,这座井的日均发射量,到五月份的整月统计,才将将达到日均投放2.5吨。

    C国境外全部加一起,日均投送量都没到11吨,比境内单座3.5米井非检修周期的效率还差。

    可也没什么好责怪的,他们的工业实力摆在那,加上体系效率问题,要应付怪兽的情况下,确实拿不出那么多资源投入到这方面。

    在第三阶段物资囤积开始后,地面行动已经和太空系统的生死存亡没多少关系,C国便放松了部分合作条款的监督,让他们能往末日空间站那边赚点外快。

    钱在这个时代已经没什么用了,赋予国际交流物资价值的,是工业生产能力。

    A国如今的举债规模也没有财力向外兑付资金,具备交易价值的主要是高端工业产品和末日空间站的船票。

    A、C两家的太空系统,各方面相差非常多。

    C国也卖了一波票,但没涉及资金流动,这些人上天也不会有地位上的优势,反而要受到月宫的管理钳制,对于财团、跨国富豪的吸引力其实比较有限。

    A国的末日空间站商业性质较重,只是受限于航天投放能力,额定人数特别少而已。

    现阶段愿意用十几亿甚至数十亿A币买一张票的也大有人在,他们也乐得对空间站开出一波扩建计划,并规划了少量“精英”额度……其实就是上天打杂的。

    钱弄到手了,投送能力却不够,顺理成章的从电磁发射系统这边找补。

    C国之外的四座电磁发射井,到六月时,有八成的投送能力都用于支援末日空间站的建设,但仔细算算,每天八吨的投放能力实在不多。

    C国现在用的太空永久居住标准分作几个组成部分。

    水电氧是一个体系。

    每个名额都需要有每天0.8立方氧气再循环能力,地表普通人为0.5立方一天,多出来的部分除了补足太空人员防止骨质疏松做运动所需,剩下的是储备、事故应对能力等。

    太空里获得氧气的方式主要是电力脱碳,包含日常生活用电,这里就产生一个硬性的电力指标。

    水电解出来的氢氧比例没有余量,主要用于供应轨道调整发动机工作。但旱魃系列的核动力发动机只加热氢,没有氧的参与,所以月宫会多出来一部分氧气,在给两站补充水资源时,顺便携带液氧,这部分主要补充日常开关气闸流失的少量气体,以及站内维修与生产工作的损失。

    水电氧体系加一起,产生出人均设备重量,约七吨。

    接下来是基建部分。

    这里的基建指硬性的生存、种植、活动需求,包含住房、休息娱乐等,都按人均计算,为了能达到永久居住条件,空间感要比传统航天器大很多,因此重量也比较大。

    不考虑工业发展条件的情况下,该项占比最大,人均重量达到二十一吨。

    然后是应急储备。

    应急储备,指受到太阳活动影响,有时候空间站不得不降低自身发电能力,而发电能力降低,很可能会影响到食品产出。

    把时间轴拉长,一百年里总会有那么十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这就需要低产出环境下的食物补充能力。

    当然C国的三站体系有月表的物资支援,但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只剩下本站的情况。

    细节不谈,本项储备人均需要3.5吨的配重,A国的末日空间站哪怕弄成不能繁衍后代的状态,至少也需要1.8吨的储备量。

    最后是维修能力和发展能力,两个必须分开。

    A国的项目启动较晚,已经没功夫追求发展能力了,所以至少要有空间站自持维修能力,宇航服、焊接工具、焊接材料等等都算在内。

    按C国制定的标准,这部分人均物资、工具的投送量最低为两吨,该重量不包含维修消耗的板材型材,只能拆东墙补西墙。

    达到最低标准后,以五十年自持能力计算,需要额外近三吨材料。

    而发展能力的部分,在C国的系统里占比最大。

    单纯一项人均金属储备,就要求达到16吨!数字如此之大,主要是各种设备成品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以金属锭、氧化物粉末、板材存在的储备量,仅占该数字的五分之一。

    此外,还有其他类型物资储备,食品级塑料、PVC材料、橡胶等,有很多都是太空完全没有来源的,因此虽然用量小,考虑到太空人繁衍需求,储备量的要求却不少,人均也达到14吨。

    发展能力里面,还包含了人均飞行器,这个平均下来就不多了,以现在配置的飞行器算平均值,人均只有1.8吨。

    那么就能算出来,C国每增加一个名额,天上就多了68.3吨各种设备及应急物资,这个数字还要加上日常消耗与循环的水、食品、衣物,总计为69吨。

    每100个名额要投送6700吨物资上天,而刚刚提过,C国总计有530个名额!

    实际上花了两年多时间,也没达到这个数字,因为地月往返的燃料消耗特别大,物资的有效投送量比较有限。但月宫已建设有一定的物资生产能力,所以在金属、玻璃储备方面差一些数字,问题不大,只要确保月宫产能大于人口增加的新需求即可。

    按该系统,推算出A国的末日空间站,达到五十年居住标准,放弃后续发展,最低也需要人均34吨的物资。

    投送上轨道的物资,在对接、构建空间站的过程中,还会产生一定的建筑损耗,主要是焊接气体、工具损毁,所以还要增加一吨。

    那么他们到底用的什么标准呢?

    其实最早A国的第二版方案,既通过建筑平台建造空间站,两千吨的空间站体量,也只有二十几个名额,从人均资源重量来看,比C国的标准还高些。

    但考虑到C国为了限制今后太空大战的可能,把防弹布、砖墙两种材料给保密了,而传统材料构建太空站的效率更低(需要更复杂的结构),综合来看,两者的资源标准处于同一水准。

    增加名额以后就不一样了。

    C国之外的四台电磁发射器,每天能提供八吨的物资,加上A国自家及西中洲的传统火箭,按日均算,总计也就十吨,或者稍微多一丁点。

    按近八十吨一个人的标准,八天才够一人份,一年下来都只能加四十几张票。

    如果主体阶段已经完成倒是无所谓,问题是末日空间站的主体都没完工呢!

    根据一些传闻,航天系统里的人帮忙算了算,末日空间站现在使用的标准,人均物资量应该在五十吨附近,够用几十年,但肯定不够太空人繁衍后代。

    其实只要平时了解A国作为的,看到这个数字就能反应过来,这帮家伙最后搞不好会变成太空难民,天天跟月宫求物资。

    并没有小看谁,而是缺了生产体系,这点物资根本不可能应对太空里几十上百年的环境挑战。

    可要说放着他们去死吧,好像也不太可能,毕竟上面那些人都宣誓守护人类文明了,如果连太空难民都不救,还能指望他们反攻回母星吗?

    所以到这个阶段,C国有意无意的,开始向月宫提供更多的生产设备及备用零部件。

(https://www.biquya.cc/id78663/102266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