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
冰天雪地中,有那么一座缓慢漂浮的巨型冰山。
作为北极海中数一数二的巨大家伙,冰山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玛丽多女孩”,据说第一个发现这座冰山的人是一位女性两极探险家。
发现这座冰山时,刚好是这位探险家物资耗尽的时候,经历了罕见的强大风雪,导致破冰船没有第一时间补给,最终成为了漂泊在北冰洋上的亡灵船,直到后来船被人发现,船上一应船员却无不活活饿死。
船上有明显的打斗痕迹,看得出来为了争夺食物和淡水,船员们发生了争斗,而那位女性探险家是在一间反锁的舱室内被发现的。
与争斗死亡和饿死的船员不同,女性探险家走得很安详,她用笔记本记录下了一段段视频,其中便有对这座尚未被发现的冰山的介绍,所以人们便用这位探险家的名字命名冰山,以纪念她,也就有了冰山“玛丽多女孩”。
说来也怪,考察发现,这座冰山至少有百万年历史,然而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两极探险队,却没有第一时间发现这个大家伙,让人仔细想想就觉得荒诞诡异。
还有一件怪事,那便是“玛丽多女孩”用卫星无法拍摄,“玛丽多女孩”有着奇特的磁场,扰乱了卫星对这大家伙的探查。
再者,从足够高的空中俯视拍摄,会发现“玛丽多女孩”的形状真如一个人的样子,而且是一个翩翩起舞的女孩。
接连的怪事凑在一起,为“玛丽多女孩”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被发现的时候更是成为了两极探险的热门对象。
只是,没有哪个人能解释这些现象,更没有发现“玛丽多女孩”的秘密,就连许多名声显著的国家探险队都在“玛丽多女孩”面前吃了闭门羹。
也正是如此,所以直到现在,“玛丽多女孩”仍是两极探险队的重点探险对象,只是相比前些年,近来的探险队愈发稀少。
因为“玛丽多女孩”生气了,开始陆续对登上她身体的探险队员下手。
最为轰动的一件事便是“御尔法极地探险队”全员消失事件,这支探险队在一个月前在国际极地论坛公布了他们下一个探险目标,正是北冰洋的“玛丽多女孩”。
那时候,已经有多支探险队在“玛丽多女孩”冰山遭遇了不测,登上冰山的探险队没有一个人出来,也没有任何一点消息传回来。
“御尔法极地探险队”在国际极地论坛有着极高的地位和声誉,这支探险队一共八人,分别来自八个国家,是探险队还未成立前便声名显赫的探险家,这些人聚集在一起成立探险队的目标很明确,将南北两极所有未知事件的神秘面纱全部揭开。
半个月前,在论坛声势浩荡的声援下,更有十二艘破冰船送行的情况下,“御尔法极地探险队”的破冰船出发了,驶向了“玛丽多女孩”。
然而,登上冰山前的告别成了“御尔法极地探险队”发出来的最后一条消息,整整半个月,“御尔法极地探险队”再无一条消息传回来。
这不禁震动了国际极地论坛,甚至引起了国家层面的关注,也使得“玛丽多女孩”的威名或者说凶名彻底在北冰洋传开,登上国际极地论坛的神秘岛屿排名榜单并一举坐上了第一的宝座。
谁也不会想到,登上冰山半个月没有一点消息的“御尔法极地探险队”并没有出现意外,或者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员伤亡。
在“玛丽多女孩”的腹部位置,这里算是冰山的中心腹地位置,风雪比任何地方都要大,暴风雪下的风如寒骨刀,将“御尔法极地探险队”八人全部困在了一处背风坡。
这一困就是七天,也是他们跋涉到冰山深处的七天。
“一到这核心圈就被困住,真晦气。”名叫考尔德的德国探险队员通过短频电波说道。
在这个地方,短频电波是他们唯一能使用的交流工具,一旦超过三十米,无线电就会失效,纵使有天大能耐也别想联系上其他人。
“考尔德,这是你今天抱怨的第八句,也是你这七天里抱怨的第三百二十一句。”说话的是加拿大探险队员本安吉。
“你们两个真无聊。”法国探险家丘札说。
“你不无聊?”考尔德与本安吉异口同声。
丘札脸色顿时尴尬,他也无聊,任谁被困在这里七天,除了只喝什么都不做,不会无聊?
“再有十一分钟,暴风雪就小了,我要去排便,有没有一起的?”考尔德问。
澳大利亚探险队员维尔弗斯举手:“我去。”
本安吉也举手:“算我一个。”
“很好,报名完毕,排便三人,排便袋三个。”从趴着改为仰着,考尔德把快要将他和背包埋了的后雪扫开,然后开始拿排便袋。
“谁也不会想到我在这‘玛丽多女孩’身上留下了五袋大便了,五袋大便扔在了这漂亮女孩身上,想想竟然还有些刺激和惊心动魄。”考尔德无疑是个乐观的德国人,即使被困仍不见丝毫忧愁,只是抱怨却不少。
“你真恶心。”隔温头盔的护目镜上有了雪,丘札用穿着隔温服的手扫开,然后丢给考尔德一个鄙夷白眼。
隔温头盔、隔温服,还有工兵铲、信号发射器、短波器等等,所有极地探险装备,都是最顶尖的,单是隔温头盔,每一顶就高达十二万美元,说八人是一支极地探险队倒不如说八人是行走的千万美元。
本就是探险界最顶尖的一批人物,每一个都不差钱,聚集在一起更是不会在乎花销,其中固然有兴趣投入,但大部分还是为了生命负责,毕竟活着回来才是探险后获得荣耀的基础。
至于这些探险家的钱是哪里来的,就难以说清楚了,不排除背后有组织或其他什么供应,毕竟对极地神秘地域的兴趣最大的还是团体组织,而非个人。
本安吉则猥琐笑着说:“考尔德,你该这样说,除了马甲线的腹部,女孩身上都被你走遍看遍了,包括那颤巍巍的山峦和丛生的森林。”
“哈哈哈,没错。”考尔德大笑,只是笑完一张脸就冷下来,“不过本安吉,你最好给老子闭嘴,听你这么一说,老子只感觉心痒得难受,这破地方,去哪里找女人?”
“脚下不就是?你可以用‘玛丽多女孩’解决一下生理需求,哈哈哈……”本安吉笑得更猥琐了。
来自意大利的队长杰夫终于说话了,淡淡地说:“时间到了,赶快去解决,这次解决了,三天内不准再去。”
“明白明白,排便袋也是资源,不然屁股冻疮了要,搞不好屁.眼都保不住。”考尔德拿着三个排便袋带头离开。
本安吉和维尔弗斯先后跟上。
“距离不要超过三十米!”杰夫提醒。
“收到队长!”维尔弗斯回应。
三人没有走远,这种恶劣天气下也不敢走远。
冒死往上爬了爬,杰夫抬头望了眼视野并不晴朗的暴风雪,积雪的厚度如城墙,很难想象用不了多久积雪就会冲过背风坡将他们埋没。
“丘札,我们还能撑几天?”杰夫回头问道。
熟记任何一项物资使用情况的丘札直接答道:“最多不超过十天,食物和淡水还能坚持十二天,短波器够十九天,氧气只有十天储量了。”
“想不到害死我们的不是食物反而是氧气。”队伍里另一名澳大利亚队员菲尔德文说道。
略作思索,杰夫问队伍最左侧那名趴着很少说话的中国人:“李秋平,你有什么想法?”
这一问,其他人的目光也都集中在了那名中国人身上,他是队伍中唯一一名中国人,也是唯一一个黄种人。
如果说除了队长杰夫,探险队里谁最有话语权,这个问题谁也说不好,但要问谁对危险有着最敏锐的直觉,那即便是杰夫也不得不承认,那个人选非李秋平莫属。
李秋平是最后一个加入“御尔法极地探险队”的,那时正是八人满编的探险队缺最后一人的时候,拣选遍国际极地论坛,唯一符合条件的就是这名探险成绩平平却又不容易让人轻视的中国人。
与有着辉煌探险成绩的其他七人不同,李秋平可以说是找不到一点特别瞩目的探险成绩,很多成绩也只是跟随探险队分一杯羹那么简单,这种人在探险界上大有人在,被戏称成为“魔芋”,谐音是“摸鱼”的意思。
可就是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魔芋”,却能在高手如林的探险界成为小有名气的人物,甚至成了部分探险家的信仰,乃至让杰夫这些人都不得不关注,可见李秋平的实力。
李秋平的实力不在于探险,或者说最重要的能力不在于探险,而是保命,没错,就是保命。
李秋平参加的探险活动不多,却也不少,其中就有十数个非常著名的探险地,著名自然意味着神秘,神秘自然也就意味着危险。
那些地方,可都是九死一生的地狱,几乎不会有探险队能完整进完整出的情况,没有全军覆没已是万幸,而李秋平的成名正是打破了这个类似规矩的现象。
最开始的李秋平就是平平无奇,直到有一天,有人在各大探险网站上发了一则文章,正是分析李秋平的,文章简单,通俗易懂,无非就是说了李秋平什么时间跟着什么探险队探险了什么地方,是正常人看来再正常不过的记录。
可探险网站上都是行走在地狱边缘的人,哪一个不是人精鬼怪?只扫上几眼就能发现这则文章的重点在哪里。
李秋平参加大小探险活动不少,文章中九死一生的探险地更是被标红了,十分显著,而这些记录无一例外,都没有出现人员死亡。
不论是没有危险的一般探险地,还是九死一生的魔鬼地域,李秋平参加的大大小小近百次探险活动中竟没有一人死亡。
尤其是那些标红的魔鬼探险地,很多都是被成为死神领地的可怕地域,许多名气不低的探险队都尽数夭折在了里面,可有李秋平在的探险队,却能平安进出。
就如那安第斯山脉中号称死亡之谷的罗纳山谷,大大小小已经有不下三十名探险家葬身其中,事件一出,在国际上引起不小轰动,阿根廷、委内瑞拉、秘鲁等国家,当地政府都对境内安第斯山脉展开了地毯式搜查,可结果却连罗纳山谷都没有找到,询问那些从罗纳山谷中出来的幸存者,也无一能说出罗纳山谷所在。
李秋平就是探险罗纳山谷的幸存者之一,而其当时所在的“温尔新探险队”也是唯一一支无人员死亡进出罗纳山谷的探险队。
也是那次探险活动结束,才出了那则关于李秋平的轰动各大探险网站的文章。
不提有没有探险成绩,单凭能平安进出探险地,就已经注定李秋平会在探险界和国际极地论坛有一席之地。
福星?大概真的存在吧,也难怪李秋平会成为部分探险家的信仰之神。
有李秋平的保佑,或多或少探险时都能安全一些吧,这可能是信仰李秋平的人最真切的想法。
(https://www.biquya.cc/id78117/10348295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