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国芯 > 第九十一章 撤退号角

1984年的夏天,对全体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值得被永远铭记的日子。

        在洛杉矶举办的奥运会上,不被看好的中国运动员许海峰在射击赛场上一鸣惊人,干净利落将金牌斩于马下,实现了中国奥运会历史上零的突破。

        此时距离1932年首位中国人现身奥运赛场已经整整过去了52年,将近一甲子岁月沧海桑田,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亿万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建立新中国后又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

        女排精神鼓舞着人们勇于拼搏奋勇向前,但第一块金牌的含金量却让中国这个原本在地球班过道旁听的学生,第一次正式走进课堂战战兢兢地举手发言并上台表演获得了同学们的好评,鼓舞了亿万中国人的自信心。

        过去一百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经历,让中国这个地球班一直以来的优等生,背上了东亚病夫的招牌,还被曾经的东瀛学生将脱亚入欧奉为圭臬毫不留情迎面痛击,搞得整个人迷茫又敏感,在自大和自卑间不断跳跃。

        打开国门,放眼世界,发现原本自诩过得不错的自己竟然是班上倒数的贫困户,有太多太多的新东西要认识,有太多太多的新知识要学习,有太多太多的功课要补上。

        炎黄子孙开始反思,有了批判,并引发了争论和隔阂,但第一块奥运金牌的横空出世,增强了国人的凝聚力,振奋了民族精神,团结大家继续投身到建设四个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之中。

        周逸记得非常清楚,当天他正在市少年宫辅导计算机学员上机学习,广播临时播报庆贺中国人实现了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那一刻起整个少年宫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

        大家又跳又唱,似乎又无穷无尽的精力可供释放,就为了庆贺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奥运代表团创造了历史。

        国家是什么,就是一个个普通人聚合在一起的钢铁长城,她既存在现实世界的星辰大海,又镌刻在每一个公民的心中。

        为国争光,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无比荣耀的责任。

        此刻的周逸,站在复旦附中的校门,抬头遥望飘扬的五星红旗,心中不免在想自己要如何为国争光呢?

        不过今天的他,确实有一件正事要办,那就是欢迎来自小三线的老同学就读复旦附中。

        在刚过去的夏天,不单中国奥运代表团有了零的突破,就连小三线的教育事业也创造了历史,一共有11名学生考取了以“四大八校”为首的市级一流重点高中,他们之中有6个人被第一志愿的复旦附中录取。

        这当中离不开小周老师的大力辅助,他在寄给老校长张国华的复习资料中,竟然押对了中考不少大题题型。此外还有了连带效应,周逸在出题之时还顺手在自己所在的初三10班做了测试,结果10班的许多同学都超常发挥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全市中考的第二名就诞生在班级之内。

        那状元呢?

        状元来自老牌的沪江中学。

        我们的周逸同学获得了保送资格,没有参加这次中考,对他来说身上的光环早就够多了。

        暑假期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神童周逸名声鹊起,中科大少年班招生办向他抛来了橄榄枝,盛情邀请他到中科大就读。

        不过经过再三考虑之后,周逸还是婉拒了邀请。

        具体原因如下:

        一是复旦大学的少年班确定在半年后,即1985年农历新年后开始招生,要读大学的话他还是希望能继续留在复旦。这其中离不开父亲周建国自小以来的母校情结灌输,以及像谢依德这样的长辈盛情邀请。

        二是周逸跟10班的同学约好了要在高中部继续见面,他不想就此失约,并且其本人也想看看高中生活到底如何。

        三是跟复旦附中的校方有过约定,就是周逸获得免试保送高中资格,但他必须要代表学校参加一次“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以此跟全国精英同场竞技。

        数理化不分家,看到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举办得红红火火,每年都吸引超过百万名高中生报名在国内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物理、化学全国高中联赛也在今年即1984年开始举办。

        第一届的比赛足以载入历史,因此就连周逸也跃跃欲试要在数学之外,尝试物理、化学的竞赛水平。

        导致他在整个暑假,除了计算机之外,还在学校参加了数理化三家的校队培训。

        另外周逸还有一个脱不开身的比赛任务就是“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在“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的指示下国家计算机协会特意组织了这一赛事,而身为全国知名的电脑神童当然不能缺席。

        于是周逸的下半年日程安排得非常满,9月编程大赛和化学竞赛,10月数学竞赛,11月物理竞赛,可谓是车轮战般的竞赛之路。

        在这四大赛事之中,计算机和数学大赛是他重点关注的对象,而物理和化学则相对重在参与。

        这次第一届“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吸引了国内8000多名青少年参加,在年初周逸电脑神童效应的号召下,短短半年时间不到就有如此多的青少年投身到计算机编程事业之中。

        周逸为此次大赛准备了自己新开发的小程序,即可以自动设计、组装和拼接电路板的程序。他将电路板常用的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零部件写入,然后通过运算程序按照一定的现实规则随机排列,就可以设计出各种不同的简单电路板。

        这是他在八零一一厂车间实习参观时获得的灵感,看到工人们经常要人工重复简单枯燥的画图工作,周逸就冒出了用电脑替代的念头。

        当然,他的小程序只能适应简单的电路设计要求,复杂的工程还无法实现。

        指导老师王基庆看到周逸的初始代码,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准高中生可以做出的东西,难怪无论中美都将计算机的未来寄托在年轻人身上。

        毫无疑问,周逸被分到了重点之中的重点班——高一1班,并当之无愧被任命为班长一职,没有任何同学足以挑战他的权威。

        在这个新班级内,大概有三分之一都是熟悉面孔,他们大多来自曾经的初中10班,而小三线远志中学的2名学生也有幸入选。

        可以说,他们都被周逸这只蝴蝶扇起的翅膀改变了命运,如果没有小周老师的出现,他们可能永远都无法走进超级重点班的大门。

        儿子比老子出名是一种什么感受?

        周建国是彻底体验到了。

        “这是神童周逸的父亲”已经成为他的代称,不过这并不能阻止其最近的好心情。

        由八零一一厂牵头,汇聚小三线资源全力攻克的彩色电视技术取得了关键突破,这意味着到年底第一台军工牌自主知识产权的彩电就可以落地。

        不容易啊!

        从提出到落地,小三线自主研发彩电技术花了2年多时间,耗费超过600万元人民币真金实银投入,终于到了开花结果的日子。

        第一台样机确定为17寸彩电,成本计算上要比市面上主流产品要便宜30%,这就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好处。

        有了彩电,就相当于小三线造出了印钞机,短时间内是不用为生计发愁了。

        正当周建国在厂里对彩电技术仅剩的难题进一步研究之时,电话传来让他紧急到后方管理局开会的通知。

        会议具体内容没有说,只提及保密程度高,这让周建国联想到上级领导可能要对上马彩电方案作出进一步部署。

        当他带齐相关文件乘车一个多小时赶到会场时,发现气氛轻松之中又带着严肃,台上坐着两位来自市政府的官员。

        “会议开始前,首先强调纪律,就是今天会议室内的谈话内容一律不得泄露,违反者将会被严肃处分。

        下面有请市里同志传达有关决议……”

        掏出工作本,周建国一边听一边张大了嘴巴,连他这样久经阵仗的干部都觉得会议内容实在太过劲爆。

        “经国务院负责领导同意,我们沪江市小三线即将进行调整。今天我们来,一是跟大家通个气,二是进行实地现场调研,到底调整要怎么样调整。

        这些年小三线固定投资将近10个亿,每年还要维持2000万元的运转经费,对市里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尤其还衍生出许多生产之外的矛盾,像两地分居、子女上学、照顾老人、职工就业等棘手问题。

        市里开会统一意见就是条件合适的话,就将小三线撤回沪江!”

        会场顿时静成一团,没有人说法或者发出半点声音,因为大家都被“撤回沪江”四个字镇住了。

        要知道,大家都已经做好心理准备要在皖南山区待上一辈子,上级部门一直从领导干部抓起落实扎根当地的思想动员,所有人早就认命了。

        当你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时,突然间给了你最大惊喜,有时候就变成了惊吓。

        “啪——”

        会场上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干部捂着胸口滑倒在地上,他一下子无法接受如此震撼的消息,导致了心绞痛晕厥症状。

        大家马上七手八脚过去将他扶起,熟络的人赶紧从其口袋之中掏出药物救治,不一会其才缓缓苏醒了过来。

        从1966年进山筹建到现在,沪江小三线已经在皖南山区存续了18年时间,就连周建国也将最好青春年华奉献在了这片热土之中。

        现在,突然听到了撤离的号角,包括他在内的所有人心里都百感交集也手无足措。

(https://www.biquya.cc/id76440/4498144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