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皇明天子 > 第二十四章 与民争利

朱由检当然与人斗其乐无穷。

    但是在与人斗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好自己的安全,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安全?在他不停的追查天启皇帝死因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定预感。

    他看着朝阳下紧张万分的张嫣,笑意盎然的说道:“走吧。”

    最差不也就是,天启七年九月初八,崇祯皇帝朱由检病大渐,崩?

    “皇帝诏:朕闻坤顺承干,两仪乃以奠位,议信王妃周氏立为皇后,母仪天下。”王承恩高声喊出了,廷议的第一个议题。

    王文政这次不用打小抄,直接说道:“信王妃周氏,受命先帝,配万岁与潜邸,含章体顺,贤名远播,万岁圣明。”

    “万岁圣明。”二十七个席位的廷议大夫对此没有异议。

    王承恩在听到钟声响起的时候,再度喊道:“皇帝诏:朕惟恩深鞠育,孝大尊亲,追封光宗皇帝刘淑女,为孝纯渊静、慈顺肃恭、毗天钟圣皇后。”

    这一议题也是惯例册封,追封生母为皇后,是每一个皇帝都要做的事。

    “万岁圣明。”钱谦益率先开口,抢在了王文政之前,首先说出了这句,虽然他的腚还没全好,但是既然已经能够游玩福乐院,自然是无大碍。

    再不点卯,朝里这唯一一个阁员,哪里还有他的份儿?

    王承恩左右看无人反对,只有一片圣明之声后,刚准备喊出下一个议题,就被礼部右侍郎孟绍虞伸手打断。

    孟绍虞皱着眉头问道:“万岁,按制,在册封中宫和追封皇后之际,应该同时恩荫授官,周铉按制度授指挥佥事,正千户俸,周镒按制加署都督同知的虚衔,支指挥佥事俸,周镜、周铭授散骑舍人,正千户俸。国丈周奎进嘉定伯,两百顷田和太子太师。”

    “万岁只议中宫追封,是不是漏掉了些?”

    这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信号,再联系到早上长安门外无窑民叩首,三驸马都尉两伯侯被捕之案来看,与几家勋戚往来甚是密集的官员们,终于品出一些不对味来。

    王承恩看着第三个议题也是为之一乐,万岁爷是真的对这群明公们了解至深,

    他高声说道:“皇帝诏:设西山煤局,设掌印太监一名,督办西山煤田诸事。自青龙桥迤北高儿山、破头山、杨家顶一带,煤洞子肆意生长,已惊扰龙脉,昨日锦衣卫已经所有侵占皇陵山之窑洞查封,归西山煤局督办。”

    “议。”

    朱由检为什么要议?

    因为大明的朝堂里,并非全都是假明公,也有真明公。

    比如坐在第二十七个席位的顺天府丞孙传庭,就是他要争取的对象。

    团结一大批,打击一小批是朱由检对党争的一个初步的想法。

    孙传庭比这些明公们,更加明白这件事的始末,事实上,昨日张维贤和田尔耕两人带兵出城,他就派了几个捕快,对西山之事了解一些。

    他也同样以为今天特招廷议,是为此事。

    他当仁不让的站了出来,大声的说道:“万岁,今京师军民百万之家,皆以石煤代薪。臣听闻内署惜薪司已改薪为煤,百姓原疲于劳役,每日步行近百里取柴,月摊柴役二百斤,劳民伤财,此策一出,京师民心大振!人人皆言朱家天子仁善体恤民情,实乃良善之政。”

    朱由检在重重帷幕之后,露出了讶异的神情。

    崇祯十五年,孙传庭接到了皇帝的命令,出潼关,以五千敌五十万之众,战死殉国。

    在朱由检心中,那道出关作战的诏书,就是运输大队长机枪往前挪十米的电话。

    但是孙传庭在军备未整就匆忙出战,实属迂腐愚忠,没想到这第一次在廷议露面,就先是一顿马屁狂拍。

    这一点都不符合他心目中迂腐的形象。

    孙传庭没让朱由检高兴多久,就紧接着说道:“但是,万岁,西山煤务,事关顺天府整府,柴米油盐,以柴为先,坊间乡里往往只够一日用度。但凡阴雨、大雪封山,则京师煤价逾百倍不止。”

    “臣有三虑,一曰:无煤则饥,百姓不能开火做饭,民生大计。二曰:无煤则寒,冬日寒风凛冽刺骨,若无煤,路必有冻死骨。三曰:无煤无工,数万窑民恐有大乱,必纠集呼啸于山林!”

    “万岁,臣前日探访宛平,一百一七户有近两日,已经揭不开锅了。剩余两千余户,勉力维持。顺义、昌平亦是如此。”

    “若仅以龙脉为由,臣以为,君当以民生大计为先!”

    东林党们对于皇帝特招入廷议的这个人,本来持有观望态度。

    这一上殿,直接语出惊人,三两句话,就将皇帝打到了昏君之侧!

    甚至连民乱的潜在对象都扣好了,数万窑民!

    不仅如此,还给出了调查的数字。

    那路有冻死骨乃是诗圣杜甫所作,在天宝十五年所写,那年发生了什么?

    安禄山、史思明高举清君侧,发动了叛乱!

    这战斗力,顶上十个为了求官拍马屁的钱谦益了!

    孙传庭这一手先抑后扬,拐着弯就把皇帝骂的狗血淋头,实在是高明!

    朱由检按下了手中的小钟槌,这个孙传庭果然是一点都不讨喜。好听话谁都愿意听,高帽子谁都愿意带。

    不过他还是脸上露出了一些笑容,孙传庭果然是在就事论事,那他开始那一段马屁,就是民间实情。

    改薪为煤,果然是良政。

    朱由检这次没有敲钟槌,玩什么圣心不可度的把戏,他大声的说道:“孙府丞担忧,实乃多虑。朕未曾将西山煤田停工,孙府丞去宛平、顺义探查走访,朕甚欣慰!触动龙脉,只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

    朱由检大大方方的承认了,自己就是寻一个借口整饬西山煤田,他改薪为煤,若是没有后续政策支持,京师煤价必然疯涨,这三斤折一斤,官署就要六百多万斤的煤精。

    他会给朝臣们这么一个机会攻讦自己?

    他信心十足的说道:“孙府丞,西山窑民也在今日黎明就上了工,这第三虑怕只是顾虑了,窑民现在挺忙的,没空呼啸山林。”

    “至于这前两虑,不知道有没有到正西坊和崇北坊的煤市口转一转?一斤煤炸三分矸,不耐用还灭火,但是两个煤市口,已经没有了煤炸入京,只有煤精,而煤精的价格只有八文一斤。”

    “想来孙府丞,应当是能想明白,其中的奥妙。”

    孙传庭猛地一愣,西山的煤,涉及到了整个顺天府的民生大计,连他都被西山给吸引了目光,更别说京师其他朝臣。

    所以他对城里最近的煤还真的忽略了。

    朱由检没有听到外廷的回话,继续说道:“过去的民夫运到京师一斤煤炸就只有七分煤,西山煤堆积如山,无法清运,如今,煤精入京,朕的孙府丞,你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西山煤田现在将近一半的煤田都在停工,处理库存做成水合煤,能够满足京师需求的原因,完全是这三分矸不用驮入京所致。

    内署宫宦养着两万余人,内官监也不是没有打算盘的人,稍微打两下算盘,也就算出来了。

    孙传庭在心里琢磨了一下,俯首说道:“待臣查明西山煤田上工、煤市口煤精之后,再向万岁请罪。”

    “不必,京中明公,公务繁忙,你一力督办顺天府事,尽心极力、无愧于心即是。”朱由检大声的说道。

    他不掩饰对孙传庭的喜欢,对于皇帝来说,这应该叫圣眷,这个传庭死,则明亡矣的孙传庭,是他寄予厚望的一员干将!

    孙传庭还没有被朝廷的那种靡靡腐朽,他还在做事,还在关注民生大计,这就是一个好臣子。

    对于实干的人,大明天子都不会吝惜他的圣眷。

    他不在乎孙传庭骂他昏君,孙传庭的意思非常明白,就是在骂人。

    骂两声又不掉肉,但凡是有点名望的人,哪个不是毁誉参半?

    骂的人越多,夸的人也就越多。

    若都是斤斤计较,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要不要做千古名君了?

    若是孙传庭能靠骂皇帝!骂出个鼎盛大明来!能把建奴骂的不敢进关,他朱由检愿被孙传庭骂的狗血淋头!

    钱谦益眼睛一亮,看着孙传庭居然无碍,变的大胆了起来说道:“臣闻进言者,皆望陛下以尧、舜,而不闻责辅臣以皋、夔。”

    “臣愿做万岁皋夔之臣,臣以为,改薪为煤,有失天子礼仪,西山煤田多为民窑,陛下强纳,祖训亦有凿山伐石之禁,祖宗之法若是乎?尚且有与民争利之嫌,更损天子威严。”

    朱由检一听这个钱谦益说话眼睛一亮,翻开《大诰》找到了一套罪状。

    感谢明太祖、明太宗皇帝发明的廷杖吧!

    “黄首辅,钱侍郎这话,是不是不太对?皋夔之臣不应该是黄首辅吗?而且指斥乘舆,应该属于非刑之正吧,该怎么办?”朱由检笑着合上了大诰。

    黄立极幸灾乐祸的看了一眼钱谦益,说道:“口出狂言,指斥乘舆,廷杖十。”

    指斥乘舆,就是对皇帝不尊敬。大明朝的朝臣们,经常骑在皇帝的脸上骂皇帝。

    骂皇帝,不是不可以,孙传庭这不是刚骂完。

    但是作为一个读书人,骂人不带脏字是基本操作,拐着弯骂可以,当着面说皇帝不好,那皇帝揍你自然是没得商量。

    钱谦益不管想表达什么看法,都需要如同孙传庭那样,拐弯抹角的骂才可以。

    直接指着皇帝的脸说与民争利,这不是讨打吗?

    而且祖宗之法还不让设丞相,那首辅颜面何在?

    还臣愿做万岁皋夔之臣,黄立极是首辅,还是你是首辅?

    哪怕都知道黄立极必然离开那个首辅的位置,但是把黄立极不当首辅,就如同拿豆包不当干粮一样愚蠢。

    “王伴伴,你叫个小黄门去监刑,按常例。”朱由检肯定了黄立极的提议,示意带下去,揍一顿再说。

    关于西山煤田的争论还在继续,这一次又是司礼监和朝臣们吵作了一团,朱由检知道问题的根子在哪里,敲了两下铜钟说道:“朕,就是在与民争利。”

    他说完这句话之后,整个早晨的廷议,他就再也没有说出过一句话。

    亲口承认在与民争利,这对一个皇帝来说,完全是跌份的话,皇帝是什么?是天子,是九五之尊,高高在上活在天上的人,而他却在一文钱,一文钱的从明公和勋戚手里扣钱。

    上一个承认自己与民争利的是汉哀帝刘欣,放任内宦与民争利与朝臣争执,说自己就是在与民争利。在位仅仅六年,二十五岁纵情声色病逝、无子,拥有典故断袖之癖。

    他死后第七年,外戚王莽篡汉。

    但是朱由检不能再放任内监和愿意做事的朝臣们继续背锅了,内监在面对朝臣的时候,有天然的劣势。

    这十几天的廷议,他已经完全看明白了,这廷议哪里是辩论会,分明就是一场表决会。

    内阁写好廷议内容,由皇帝审批,次日的廷议,早就在桌面下做好了利益交换。

    皇帝可以夹杂一两条自己的想法,但是多数都会被封驳。

    司礼监的几个秉笔太监,也算是咬人能手,咬文嚼字的功夫可能稍弱,可是论面皮,比朝臣们厚的多,次次吵架都能赢,但是有什么用呢?

    他们手里根本没有利益可以交换。

    继续让做事的朝臣和内监背锅,过几天,就没人干活了。

    三声钟鸣响起之后,今天的廷议结束,廷议并不会做出决定,阁臣们写上自己的意见,送到司礼监批红。

    “皇叔,这廷议如此已经十数天了,莫要沮丧。”张嫣从珠帘后走出,脸上挂着宽慰的笑容问道。

    朱由检淡定的笑着说道:“沮丧?那倒没有。”

    “从今天起,朕不会对他们一丝一毫的让步!只要朕退一步,他们就会进一尺!只要我让一文利,他们就会吃下十两的肉!朕不说话,他们就会压榨朕的百姓!再不行动,他们就会把朕当成豕(猪)一样囫囵吞下!”

    “筚路蓝缕起于微末,先辈之基业,不能尽丧我手。”朱由检站了起来,魏忠贤死讯公布,剩下的路他将直面任何的困难,不会有任何的怯懦。

(https://www.biquya.cc/id74075/12062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