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贞观俗人 > 第942章 国本之危

今日的承乾,让秦琅觉得失望。

    秦琅觉察到承乾的变化,他相信李世民、长孙无忌他们也肯定早就发现了。为何圣德太子承乾会转变这么大?秦琅觉得不能简单的用青春期来定论,从八岁立为太子开始,承乾可谓是一帆风顺。

    与魏昶一番详细的交谈后,秦琅已经能确定承乾的变化不是突然的,而是这几年一点点的在变。那位圣德太子已经不仅仅只是孔颖达等一些东宫大儒名师们的不满了,他的很多行为,确实有些离经叛道。

    再这样下去,只怕会越演越烈,甚至连李世民都控制不了局面,难以收拾。

    难不成历史有所谓的惯性?

    承乾终究还是变了?

    最终他要成为一个废太子吗?

    秦琅摇头,很难去接受这样的事实,不说对承乾确实有着师生情谊,就是秦家这些年在承乾身上下的注,也让秦琅经受不起这样的损失。

    承乾若倒下,大唐朝廷都要大动荡。

    难怪先前李世民已经在长孙无忌、秦琼等面前透露过对承乾的不满,还说他缺少磨砺,甚至近两年对另一位嫡皇子李泰格外的宠爱。这究竟是李世民已经开始对承乾真的失望,准备另外再培养一个接班人,还是说打算用李泰来刺激下承乾?

    皇子们渐渐年长,但真正能威胁到李承乾地位的,也就是两个嫡兄弟一个庶兄弟,魏王李泰、晋王李治还有吴王李恪。

    李泰李治都是长孙皇后所生,与太子一母同胞,而李恪是杨妃所生,这几年也很有贤王之名,加之母亲是隋朝公主,弘农杨氏在朝中的势力也很强,甚至在后宫中,大小杨妃,杨嫔好几个。

    李世民给承乾选的太子妃是武功苏氏,隋朝宰相苏威的曾孙女,当朝学士苏亶之女。

    而给李恪选的吴王妃,却是其表妹,杨妃的侄女。吴王妃杨氏的父亲杨誉是隋观王杨雄弟弟杨士贵之子,而当朝宰相杨恭仁、杨师道兄弟俩则是杨雄之子,因此李恪的老丈人,跟杨恭仁、杨师道兄弟俩,那是同一个爷爷的堂兄弟。

    弘农杨家不仅曾是隋朝皇族宗室,而且为关陇门阀,与诸门阀相互联姻,比如杨雄的观王妃便是长孙稚的孙女,其继妃则是太原王氏。再比如杨雄第三女嫁给燕家,其女入李世民宫,便是燕德妃。

    燕德妃跟杨妃,其实是表姐妹。

    其它诸女嫁豆卢家、李家等等,可以说弘农杨氏跟几乎所有的名门都有联姻。

    李恪的吴王妃杨氏,其出身甚至都强于武功苏氏,再加上又是亲上加亲,这让李恪跟弘农杨氏的关系更密切。

    更何况,李世民为李恪娶了弘农杨氏为吴王妃后,又给他纳了兰陵萧氏女。

    大唐皇帝后宫有一后四妃九嫔等,而太子则有太子妃、太子良娣、良媛、承徽、昭训、奉仪等。

    至于亲王,则亲王妃下,有孺人二人,视正五品,媵十人,视正六品。

    亲王孺人算是贵妾,与太子良娣等类似。

    兰陵萧氏为吴王孺人,这位萧氏也是出身显赫,却是宰相萧瑀的侄女,同样也是隋朝杨广萧皇后的侄女。

    从这方面就可以看出,李世民对这位庶出的李恪其实还是比较好的,他的婚姻,选的妻妾都是极用心。

    弘农杨氏、兰陵萧氏,都是当世顶级名门,还都曾是皇族。

    相比之下,李恪的同母兄弟李愔却待遇差的多,做为皇六子的李愔,甚至封王都比其它兄弟们晚了好几年。这位也确实打小就顽皮胡闹,长大出宫开府后,就更肆无忌惮了。

    出入市井酒肆青楼,与人争风吃醋,牵狗架鹰四处游猎,经常践踏百姓庄稼,甚至因为争道,而在长安大街上公然殴打官员。

    气的李世民大骂他禽兽不如,说就算禽兽,只要好好驯服都能让它听命于人,就算是铁石,只要好好炼制,也可做为有用之物。

    李愔被数次处罚,禁足、削封等等,可李愔真就跟块顽石一样不知悔改。故先前李世民授封李恪为南宁州世封都督,皇五子齐王李祐封东宁州都督,四子李泰封西宁州都督。

    可到了老六李愔这里,就当不存在一样。

    就连李愔的婚事,李世民也没怎么用心,订的未婚妻既不是五姓七家,也不是关陇六姓,连朝中宰相家都不是。

    两兄弟的待遇一对比,可知对李恪有多好。

    李恪的婚事,甚至比李泰的都还要强几分。

    魏王李泰的王妃阎氏,也是名门出身,是新任工部尚书阎立德之女,这阎立德的父亲阎毗,娶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妹妹清都公主,阎家是关陇贵族,世代高贵,代代与皇家联姻。

    阎家还有一个有名之处,就是阎家还是有名的书画世家,甚至是建筑设计世家。

    阎毗、阎立本、阎立德父子三个,都是有名的画师,兼建筑大师、设计大师。

    阎立德现任工部尚书,之前做过匠作大监,他兄弟阎立本就是为李世民绘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画像的那人,兄弟俩原来都是秦王府的官吏。阎立本之前做过刑部郎中,如今任将作少监。

    贞观年间,朝廷有名的大型土木工程,几乎都是他们兄弟们主持的,比如秦琅检校司空负责修建献陵、昭陵、大明宫等工程,实际上都是这兄弟俩负责设计、建造。

    阎家以绘画、工艺、建筑闻名于世,又代代联姻皇家,世代显贵,李泰做为皇次子娶阎氏之女,当然也是门当户对的,可阎家相比起弘农杨氏和兰陵萧氏,肯定也略有不如。

    至于承乾太子妃出身的武功苏氏,就明显更低一等了。

    李世民十几个儿子,如今在朝野中有贤王之称的便是三皇子吴王李恪和四皇子魏王李泰了,至于皇嫡三子晋王李治还较年幼。

    十年圣德太子,如今却开始叛逆了。

    东宫和太极宫的关系,已经有几分紧张。

    李世民当初为何没给承乾选一个五姓七家做太子妃,或者是关陇六姓?倒不是不能,而是不愿意。

    好多人误以为五姓七家高高在上,甚至凌驾于皇家之上,这其实是错误的,起码在隋唐之交的时候,五姓七家其实也很不顺。五姓七家是士族,士族在王朝盛世的时候才最有影响力,而在乱世之时,是自身都难保的。

    从北魏诛崔浩到杨广流放东郡公崔君绰,历朝都有过对这些所谓的顶级士族下手的例子,而且很狠,崔浩曾被满门诛斩,甚至牵连到了郑卢王李,导致了一场士族浩劫。

    更别说当年侯景之乱,更是把江南士族名门差点扫荡干净,什么王谢顾陆朱张从此一厥不振。

    所以说当初李渊还只是隋朝的荥阳太守时,便已经能为自己的儿子李建成娶荥阳郑氏嫡女了,他的姐姐也是嫁入河东太原王氏的。

    李家坐了天下后,李世民还只是秦王时,他的王府里,已经除了长孙氏外,还陆续又进了弘农杨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以及阴氏、燕氏、韦氏等等。

    等李世民当了皇帝后,所谓的五姓七宗,关陇六姓,几乎都已经有女子在宫中了。

    所以只要李世民开口,说要给太子娶个五姓女,那毫无问题,甚至各家都能争的打起来。

    五姓七宗真正在唐朝最牛逼的时候,不是开国之初,而是到了中唐甚至是中晚唐的时候了,那个时候承平日久,天下重新又是文人士大夫们的天下,更是他们这些顶级士族门阀们的时代,这也是士族门阀的最巅峰时期。

    尤其是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皇族李家,其日子早就江河日下,十分不好过了,长安李家天子,连吃的粮食有时都不能保证,叛乱那是时时有的,故此那个时候,五姓七家已经有几分瞧不上皇家了。

    皇帝若是说想嫁给女儿给五姓七家做媳妇,那些五姓子弟能够逃难一样的逃出长安去,都不肯娶。

    一来是在那时,李唐公主们的名声早就被太平公主、高阳公主等这些有名的公主们搞臭了,二来则是当了李家驸马,确实不如他们这些门阀相互联姻来的实在。

    五姓七家本身就是士族名门,在学术上那是家学渊源,又财力雄厚,故此在科举大兴的中晚唐时,五姓七家在科举上几乎占据了垄断地位,那时的宰相,几乎就是在他们这几家里轮流转。

    什么兰陵萧清河崔荥阳郑太原王范阳卢等等,每家都出过二三十个宰相,当然有足够傲气的资格。

    但是放在大唐此时,五姓七家还没这资本,说句难听点的,五姓七家此时就名头大点,但实际上还没关陇六姓实力强呢。五姓连政治中枢都还没真正进去,宰相都没混到一个,凭什么敢嫌弃皇家?

    李世民只是不想给承乾娶五姓女,不是不能娶。

    五姓七家此时政治地位不算高,李世民也是有意为之,故意打压,偶尔给个甜枣安抚一下,为的还是政权的稳定。

    毕竟李家关陇集团出身,关中本位,李世民又是靠着山东军功新贵集团帮忙打的天下,当然得首重关陇集团以及军功新贵们,山东五姓立的功又不多,凭什么还处处让着他们?

    再一个,李世民也很顾忌五姓七家,这些毕竟都是几百年的士族门阀,他并不希望太子的妻族势力过强,怕将来出现如东汉那样的外戚专权。同样的考虑,李世民也没给承乾选将门之女做太子妃,最后选的是武功苏氏,也是宰相之家,同时也是关陇的一流士族名门了。

    名望够,家风好,人也不错,没什么其它的后顾之忧。

    只是太子承乾似乎并不能领会父亲的良苦用心,再恰逢他格外的厌恶苏氏,于是这桩李世民精心考虑挑选的好婚姻,就成了他们父子如今渐生间隙的引子。

(https://www.biquya.cc/id70975/92980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