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那艘舷窗内外雕栏画栋,边角和船楼上绘有亮丽的色彩,边缘还镶嵌着闪闪发亮的黄铜的华丽无比的果阿公爵号。
东方美人号就像只其貌不扬的丑小鸭,通体被漆成了黑色,只有船艏撞角包了黄铜,也没有多余的装饰,一看就不是很受重视的样子。
赵昊对此并不意外,新装备的推广总是会遭到守旧势力的强大阻力。无论是火绳枪之于燧发枪,还是前装枪之于后装枪,概莫如是。遑论每艘卡拉克大帆船都耗资巨万,且存量巨大了。
无论是西班牙还是葡萄牙,都没有勇气下令将卡拉克大帆船退役。事实上,盖伦船是一直熬到所有大帆船都沉没报废,才彻底小三上位的。
在十九年后那场英西大海战中,无论是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还是英国的海盗舰队,都杂粹了欧洲已知的每一种船只,涉及大量令人眼花缭乱的型号,甚至包括早就过时一百年的加莱桨帆船。
是欧洲人不知道盖伦船的好吗?显然并非如此——在三十年前那场著名的普雷韦扎海战中,一艘威尼斯盖伦战舰力抗十几艘奥斯曼加莱桨帆船的围攻而毫发无伤,逼得土耳其人用自己的分舰队旗舰作为自爆船才摧毁了这座海上巨无霸炮台。
但辉煌的历史是财富也是包袱。无论从现实还是理念上,都注定了欧洲战舰的升级换代十分缓慢。
赵昊却没有包袱,只有对海军发展无比清晰的认识,他坚定不移的认准了盖伦船。未来几十年内,海警舰队的主力舰就是它了!
他带着自己的高级警官们,准备将这艘盖伦船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仔仔细细参观了一遍。为了更好的了解这条船,还找来了船上的汉人通译和一名葡萄牙船匠作导游。
船上有船匠十分正常,因为舰船在茫茫大航海上孤立无援,所以独立生存的能力十分重要。尤其在亚洲,大帆船停泊的大部分港口,根本没有修理西洋帆船的能力,所以每条大帆船上都配有相当数量技艺精湛的工匠,包括木匠、漆工、制帆工和箍桶匠。没有这些人修修补补,可能只要一场暴风雨,就让战舰趴窝在码头里。
根据那个叫史祥的漳州通译介绍,两艘大帆船加起来,共有木工十二名,漆工、制帆工各八名,另外还有九个可以兼职木工的箍桶匠。
听说有八名制帆工,而且船上还有备用帆时,赵公子高兴坏了。他正发愁该怎么把这俩大家伙,弄回耽罗岛去呢。便赶紧让项学海带人去集合船上工匠,督促他们修理余下的桅杆然后挂上帆。
王如龙等人则很好奇,船上养这么多箍桶匠干啥?史祥告诉他们,箍桶匠是船上最重要的船员之一,因为储藏食物和饮料的桶都归他们负责管理,如果箍桶匠是个懒虫或者醉鬼,把桶弄漏了。那就意味会有更多的船员无法返航。
至于这个葡萄牙船匠,史祥介绍说,他是东方美人号上的首席木匠,名叫布兰科。
“哦,那么说你很了解这条船了?”赵公子一副傲慢的神情。
“没有人比我更懂东方美人号。”布兰科花白头发、四十多岁,脸上带着匠人特有的傲气与呆萌。他受不了赵昊的质疑,借助史祥的嘴大声回答道:“因为我是她的父亲!”
“什么鬼?”众将领面面相觑。
“布兰科是说,他参与了建造这条船的全过程。”史祥忙解释道。
“这条船的第一段龙骨,就是我亲手解下来的。”布兰科情绪激动道:“在里斯本的阿尔法玛造船厂,我们用了两年时间,一点点将它建造起来。我不放心这个可爱的小女孩第一次出门远航,才主动担任她的首席木匠,好随时照料她的健康!”
王如龙等人闻言一阵恶寒,不由瞥一眼一旁的赵士祯,心说这份儿恶心劲儿,跟大侄子有一拼啊。
果然看到赵士祯一脸感动,用一种遇见同类的眼神,看着这位欧洲来的老木匠。
但赵公子的注意力,却被布兰科话里的信息所吸引。“你是说,这艘东方美人号,不是在果阿的船场造的?”
“那当然了!”里斯本来的老木匠,顿时一脸骄傲道:“盖伦船可是欧洲最新的船型,只有里斯本、塞维利亚、伦敦和阿姆斯特丹的几家造船厂才会制造!”
为了证明自己的话,他还带着众人来到主桅下的黄铜铭牌前,指着上头的产地和编号道:“阿尔法玛皇家造船厂,里斯本,Vlll号盖伦船!看清楚了么,这可是正宗皇家出品,不是殖民地造船场造出来的次等品!”
“我看也就一般吧。”赵公子却不屑一顾道:“不然为什么被发配到几万里外的东亚来了?”
“这是为了测试它的可靠性,特意送来亚洲试航的,知道吗?”耿直的木匠被耍得团团转却不自知道:“这是阿尔法玛造船场造的第八艘盖伦船了,技术已经完全成熟,所以才会远航到帝国边陲服役,用低烈度的实战来证明它足以取代那些大而无当的卡拉克船!”
“但我看那艘船比这艘华丽多了。”赵公子依然一脸不信道:“显然你们的人更重视那一艘嘛。”
“那是因为愚蠢的远东军官,生着石头脑袋,而且是瞎子。”布兰科颓然道:“他们看不见欧洲的变革,还以为卡拉克大帆船是天下无敌的。”
“是吗?”赵公子的警官们,也跟他一样混球,加入了刺激老木匠的行列道:“军官才是用军舰的人,应该更有发言权吧?”
“那可不一定。让我告诉你们这艘盖伦船到底强在哪里,听完之后你们再做判断!”老木匠为了证明盖伦船的优秀,便卖力的讲解起这条船上的里里外外,每一个值得骄傲的地方。
赵昊和他的高级警官们,也听得十分仔细,有人还拿出小本子来记录。尤其是海尔弟、荣晟这些排名靠前的舰长,都憋着劲儿开上警备区的第一艘新式战舰呢。
他们最感兴趣的,一个是船上的多层全通甲板,一艘船就可以安置上百门炮。大家吨位差不多,却顶得上五艘千料大福船了。
再一个就是高大的全索具西洋帆,它采用的多重横帆,奠定了西洋船优越性能的基础。因为大量密集的斜拉索可以加强桅杆强度,进而获得更高的桅杆高度。因为高处风力较海面强,故而桅杆更高的西方帆船受风强,可以获得更大的航速。
虽然王如龙他们一个个心高气傲,但看到盖伦船上,那根残存的桅杆足有大船帆的两倍高时,他们不得不承认,中式帆船是不可能达到西洋帆船的速度的。因为要是在那么高的桅杆上挂大明的蓬帆,风一大就会折断桅杆的。
而在海战中,速度就是主动权!
‘改,改,必须改!’将领们暗暗咬牙,觉得必须把船帆都换成西式的。
这是中国人毛病,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就觉得自己的哪儿不值钱,什么都想要学人家的。
好在赵公子不像王如龙他们那样妄自菲薄。在他的造舰规划中,中式蓬帆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在经历了昨晚的海战后,就更坚定了他的想法——如果葡萄牙人的船上用的是中式帆,结局很可能就会不一样了。因为中式船帆有一道道桁条支撑,千疮百孔依然可以受风航行,不像西洋帆那么娇弱,破个洞就泄气。
在与西方舰队的决战中,这点差别可能就会决定胜负的走向。毕竟在主力舰队级别的海战中,船慢点儿不可怕,不能动才可怕。
赵公子甚至找到了日后与西方列强海战时的方法——就是仗着自己的船帆打不坏,专打红毛鬼的船帆!
~~
中式蓬帆实在是非常伟大的发明,极端的耐操之外,还可受八面来风,顺风逆风都能航行。另外,水手不用爬上高高的桅杆,只用站在甲板上操作就行,所以安全性也好很多。
至于获得风力不足的问题。其实也要一分为二的看。中式帆船为什么无法获得更大的风力?是因为桅杆太矮。为什么桅杆太矮?是因为蓬帆上下一体、没有缝隙,受风性能太好,以至桅杆太高的话承受不住啊。
当初郑和舰队是以增加桅杆的数量,解决这个问题的。不过大明规定,民间造船不能超过五桅,赵公子的千料大福船就已经是五桅了,再增加的话,各方面都有些不好交代。
不过赵昊觉得应该可以参考后世的解决方案——只要蓬帆的支框不环绕桅杆,而只在桅杆前方的滑道内升降,就可以实现多重斜拉索的加强。这样由众多的斜拉索来承重,桅杆自然就不会断了。
其实这一思路,在广州造的广船上就已经有所体现了。当然真正给出完整解决方案的,还是鸦片战争以后,美国人给福建巡抚造的西洋船体、中式硬帆的新式战舰。
而且用西洋帆还有个很现实的困难,那就是西洋帆的制造是一门很复杂的技术。不说别的,就说那套复杂的全索具帆缆系统,大明的船工能不能仿制出来都是问题。
所以赵公子决定,在试验船型中,两种帆都要尝试,到时候搞得掂哪种就用哪种。
(https://www.biquya.cc/id70653/61338998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