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功名 > 第二零七章十万火急

这个常有,找妓这种事也给自己说,倒是也坦诚。也是,自己不刚刚给他钱了么。

    不是说男人有钱就变坏。年纪轻火力旺,总得找个地方放一放。不料常有接着又说:“昨晚我就进了刘府,那些兵器还都在,而且好像还多了不少。我也到了他们家妓住的地方,  听了一会墙角,知道他们家的客妓一共七个人,她们几个都陪过前几天在刘府逗留的那两个突厥人。突厥人已经走了,我之所以去平康巷里,是因为我听到了,刘府其中一个客妓和那里的一个北里女子十分熟悉,  所以昨晚我专门去找的那女的。把她们几个的情况都搞清楚了。”

    咦?这个常有倒是知道迂回,有些手段。这算是“假公济私”还是“两全其美”?

    “那娼伶叫莲莲,  在香满楼。”

    常有说完,  赵旭知道他讲的并不准确。北齐武成帝高湛的皇后胡氏和她的儿媳妇穆皇后穆黄花在国破之后,婆媳两个干脆长安的平康巷租了房子,在房门上披红挂绿的公开做起了皮肉生意,因此“平康巷”或者“平康坊”成了勾栏、青楼的代名词,而北里女子指的是专门伺候男人的妓,“伶”这个字的意思还包含有歌姬、舞姬的含义,这些“伶”有些是卖艺不卖身的,并不是说你有钱就能和她春风一度。

    像香满楼这种地方,相对而言是比较高档的,也不光是有钱才能进去,那里也要看来客的身份,花费自然比较大,因此昨晚常有着实是花了不少钱,那个莲莲,  恐怕也是姿色出众。

    不过到刘昶府上的突厥人竟然有两个?赵旭觉得事不宜迟,  自己也出宫好几天了,  该回去见见杨广了,  于是对常有说了“你这几天看住那个莲莲,  不要让她离开。有事我会找你,”就离开了。

    常有心说这好,自己正好和莲莲再深入熟悉,这几天美美的乐呵乐呵。

    赵旭给秦叔宝雇有女佣,因此并不需要担心秦叔宝没人伺候,再者王伯当几个人在瓦岗山占山为王,他们已经离开,因此也不需要担心秦叔宝的安全。太常剑太过显眼,他用布卷了,直接的去了皇宫。还没到宫门口,老远的就听到有人在哭,因为是在紧要之地,有人远远的观望,也不敢靠近看是怎么回事,赵旭过去,看到有一个身着官服的白发人,手里抱着一大摞的书,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关键是这人身边还放着一口油光发亮的棺材,在棺材的另一边,也跪着七八个年轻人,一脸愤懑,不知道在做什么。

    这一幕有些像当时赵旭让人将李惠明装进棺材里送回洛阳的模样。宫门口的禁卫正在闹心,又见来了一个愣头青,于是张口就要训斥,另一个眼尖的,瞧出是新晋千牛左右,急忙过来向赵旭问好。赵旭笑笑,问:“这是怎么回事?”

    这人说道:“那个抱着书的,是宜太史刘孝孙,其余的是他的学生,他说是因为什么历法不对,他冤枉的很,已经有些年了,请陛下给做主。已经禀报进去了,只是还没有回应,所以,我们不敢有动作。”

    宜太史是管天文历法的官员,赵旭瞧这个老头哭的伤心,过去问道:“宜太史有话慢慢讲,为什么这样抬棺而来?”

    这刘孝孙不认识赵旭,但是看到他刚刚和禁卫说话,想必是宫里的什么人,于是说道:“我冤枉!”

    知道你冤枉,你要是不冤枉,能这样做?赵旭让刘孝孙起来,说:“你有什么冤屈,给我说说,我看能不能帮你。”

    刘孝孙见赵旭举止有度,就从地上起来,棺材那边跪着的年轻人也跟着过来,围在刘孝孙身后。刘孝孙问道:“不知这位是……”

    跟在赵旭身后的卫士干咳一声,说道:“这是左右千牛卫赵……”赵旭摆手笑说:“我是赵旭。”

    刘孝孙说:“原来是赵朗将。”

    赵旭笑笑说:“不敢,有话慢慢说,这地上硬,你别伤了身体,有事说事。”

    刘孝孙叹了一口气说:“我实在是憋屈,委屈了十多年了,今天这样失态,也是情非得已,让赵朗将见笑了。”

    赵旭这会还不是朗将,但刘孝孙这样叫,那也随他。刘孝孙说:“是这样,文皇帝那会,咱们大隋颁布了《张宾历》作为全国的历法通行,我那时候还在老家广平(注:河北永年),是个秀才。我和翼州(注:河北冀州)的秀才刘焯,看到这本《张宾历》,发觉里面有错误,有错就得改啊,不然大隋的人都按照错的历法过日子?可是我们俩先后指摘它的错误,到了大兴都,递书上去,非但没有被重视,反而我和刘焯都被逐出了大兴。”

    “我这委屈啊,可是莫名其妙,后来才得知,撰写此书的张宾和太史令(注:天文台长)刘晖两人串通一气,蒙蔽文帝,我们这样,他们肯定怕皇帝治罪他们,因此对我和刘焯百般阻挠。我伸冤不能,无可奈何,只能到掖县(注:山东莱州)做了县丞。这时光荏苒,后来张宾去世,刘焯也不在了,陛下就将我诏回大兴,任了宜太史,这一下都十多年了,不说我的官职一直没有升迁过,关于《张宾历》那件事也一直没有个说法,也即是咱们一直用的是错的历法,这哪能行呢?唉……”

    “我这也老朽了,没几天日子了,所以,豁出去了,就抬棺至此,希望陛下能一正视听,还我公道,废除《张宾历》。”

    原来这样,那张宾那会死了,你都到了大兴,为什么那时候不给皇帝奏明《张宾历》的事情,反而现在才来呢?是因为那件事文皇帝已经一锤定音,你不敢再提,还是因为你做了十多年的宜太史,升迁无望,因此这会前来抬棺闹事?

    赵旭看着刘孝孙手里抱着的书,问:“这是……”

    “这是我写的历法,恳请陛下过目。”刘孝孙说着老泪纵横,赵旭说:“那好,既然已经有人向皇帝禀报了,我进宫去也给你问问,不过,你可别再往地上跪了,再者你弄这个棺材放这也不合适啊,你看,远处有那么多人在看呢,你这不是让皇上为难么?”

    刘孝孙点头:“我知道你说的是对的,那件事发生的时候,是文帝那会,唉,我这是以死明志……”

    以死明志?杨广吃你这一套吗?赵旭说:“你看,你要是放心我,把你手里的书给我,我呢,进去呈给陛下,你看如何?”

    刘孝孙赶紧点头,将厚厚的书交给了赵旭,赵旭心说这人可能有些腐朽,不过能著书,指出历法的错误,才能也是有的。

    赵旭拿着书走了几步,又转过身子回来,低声给刘孝孙说:“你在这等,没关系,可是你这棺材,还是赶紧弄走吧,要不,有人谏你,要治你一个不敬之罪,你这又是何苦?”

    刘孝孙身边有两个机灵的学生,一听就看着刘孝孙,刘孝孙说:“那我这就抬走。”

    赵旭点头走了,心说你不抬走,杨广要是知道你在他这里放棺材,不一刀砍了你才怪,他才不管你委屈还是冤枉,总之你别让他晦气。

    赵旭要急着办刘昶的事,可是见了刘孝孙这样,似乎有些多管闲事。

    其实不然。在赵旭看来,不管有事没事,但凡有机会,就要去要做那种看起来毫无用处但能给你带来好人缘的事情,对你而言,有些事是举手之劳,根本不值什么,可对于他人而言,有时候你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那人此后必然能对你感恩戴德,这样的事情,那么你又何乐而不为?

    尤其当如今在皇帝身边,自己的举手投足都能引人瞩目的时候,赵旭更要逮住机会就做这种对自己而言几乎是毫无价值的事情,不过不知不觉,在别人眼中的人品形象就形成了。

    赵旭为千牛左右,这下将太常剑佩带着到了里面,听到杨广在大声骂着什么,说什么“五音用火尺,其事火重,用金尺则兵,用木尺则丧,用土尺则乱,用水尺则律吕合周,天下和平”,赵旭听的稀里糊涂,进去之后,才发现杨广是对着一群乐官训斥:“黄钟大吕,整天就知道黄钟大吕,难道只有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祀天神这种音乐才是音乐?朕当年领兵征伐陈国,在那里就听过不是黄钟大吕的曲子,怎么,难道陈叔宝就是听了那些曲子才亡国的?可是朕每天听你们这叮叮当当的,你们敲得不亦乐乎,朕先要被烦死了,你们乐府的人每天吃饱了没事干,就只能弄一些嘁哩哐啷的声音来糊弄朕?”

    “朕不管,以后你们要还是搞这些,就全部滚蛋,朕自己给自己演奏乐曲。还有,让清商署那些人也跟你们一样,记着朕说的话,都给朕用心的改。”

    清商署是负责皇家祭祀的,和这些乐府的乐师不是一个部门。那些乐师如释重负的下去了,赵旭过去参见杨广,杨广恶气不止,将手里的一把玉尺往地上使劲一摔,那上好的玉尺登时粉碎,两边伺候的赶紧去收拾,杨广对着赵旭说:“真是一帮废物!乐曲讲究抑扬顿挫,要五音俱全,那才好听,你一天打铁一样叮当叮当,听起来都烦死了,当朕这里是卖铁的!”

    赵旭心里一动,脸上茫然的问:“陛下,什么是五尺?刚才听陛下讲的犹如天花乱坠,又像地涌金莲,必然是万分有道理的,我却不得要领。”

    杨广看了赵旭一眼,说:“你听见朕说的那番话了?”赵旭点头,杨广说:“我就说这要一个人的悟性,你这什么都不懂的人听到朕讲乐理五尺,心里都如有所动,那稍稍的一学习,必然顿悟,就会一通百通,他们这些家伙整天捣鼓着乐器,偏偏是榆木疙瘩,朕苦口婆心讲了这么多久,还是像对牛弹琴。你不是问什么是五尺吗?这天下万物无非金木水火土,乐器乐理也逃不出这个范畴,五音俱全,火尺,则火重,金尺,有兵戈之声,木尺为丧,即悲哀,土尺为乱,就是主旋乐辅助的伴奏要宏大,衬托氛围,水尺,就是舒缓平和,这五音合在一起,各自为调,相辅相成,才是一首好曲子。其实何止乐曲,天下万事万物莫不如此。唉,就这么一个简单浅显的道理,他们怎么就是不懂呢?”

    杨广讲的头头是道,赵旭觉得杨广对乐器上的造诣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不由的满脸钦佩,杨广看看赵旭,问:“你手里拿着的是什么?怎么,几天没见你,你开始掉书袋子了?要朕对你刮目相看?”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杨广拿赵旭调侃,赵旭知道他心情转好,笑说:“我是想学的,不过做事要认真,不能一心两用,否则怕陛下交待的事情办不好。这个是刚才在宫门前遇到的一个叫刘孝孙的宜太史的,这人老大不小了,在宫门口哭的稀里哗啦的……”

    杨广皱眉:“刘孝孙,哦,朕想起来了,管天文历法的,他这一个老头子哭什么?”

    赵旭说:“就是关乎什么历法,就这个……”

    杨广:“什么历法?”

    刚才杨广在教训乐府的人,大发雷霆,这时候的内侍逮住机会,急忙上前,奏禀说宜太史刘孝孙在外求见。

    这内侍话没说完,杨广就怒了:“为什么不早说?朕不问你就不说!你们是不是总这样用这种拖的手段,有事瞒着朕啊?想着朕不知道,你们干脆就省事了,你不说,他不说,这多少的国家大事,都是被你们这些家伙用这样的伎俩给耽搁了!”

    这内侍吓得赶紧磕头,赵旭说:“你是不是见陛下刚才在教那些乐师五尺之法,才没有前来禀报?”

    内侍见赵旭为自己说话,急忙说是,杨广又怒了:“这些不成器的东西,朕迟早将他们丢到东海喂王八!鸟叫都比他们演奏的曲子好听一千倍一万倍。”

    赵旭给杨广转述了刘孝孙的话,杨广坐在那里皱眉:“张宾不是已经死了?那这个刘孝孙是对事不对人。”

    赵旭给那个内侍使了个眼色,内侍跪着退了出去,身上已经一身大汗,赶紧去宫外宣刘孝孙。杨广让人将国子祭酒何妥,直太史(注:天文官)张胄玄宣进宫,这两人到了之后,杨广问:“这有一份刘孝孙写的历法,跟张宾的历法比较,哪个正确?”

    国子祭酒是太学学官,何妥听杨广问,和张胄玄都说是刘孝孙的历法准确。杨广一听,脸色又阴沉了起来,忍着火问:“你们既然都知道刘孝孙的历法比张宾的历法好,为什么不给朕奏明?”

    何妥急忙回答:“文帝那会……”

    “好了!有事就往先帝那里推,你们都没有错?”杨广又大怒:“先帝那都多少年的事了,这之后,你们为什么不给朕说?朕是先帝?让朕的子民一直用错的历法?”

    杨广生气,何妥和张胄玄都不敢说话,杨广猛然问:“这些年,直太史测算日食,有几次准确?”

    张胄玄见杨广问自己,回答说:“臣测算了三十一次,全都准确。”何妥也急忙的附和:“的确如此,直太史的测算,无一不中。”

    何妥这样说夸张胄玄是在给自己找援手。赵旭有些明白杨广为什么忽然问这个,因为前些日子在嵩高山上忽然遇到地震,因此杨广心有余悸,此时正好借着这个问了出来,考核一下张胄玄。杨广脸色稍霁,又问:“那刘晖呢?”

    这个张胄玄自己倒是不好回答了,不能说自己好别人不好,何妥说道:“太史令前后测算日食二十五次,全都没有应验。”

    杨广:“这样?刘孝孙测算的结果如何?”

    何妥没有回答,他用眼角瞄了张胄玄一眼,张胄玄说:“宜太史的测算,应验过一半以上。”

    这会刘孝孙已经进来,杨广对他一番安抚,而后勉励张胄玄和刘孝孙,命全国停用张宾历法,使用刘孝孙历法,将太史令刘晖革职查办。

    刘孝孙感激涕零,跪下对着杨广不住的磕头,嘴里大声的说:“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杨广看了一眼赵旭,赵旭过去将刚刚拿进来的刘孝孙历法拿着,又过去将刘孝孙搀扶起来,说:“陛下明察秋毫,宜太史今后要尽心尽责为陛下做事,才能不负皇恩。”

    刘孝孙受到打压多年,今天得以伸展,一张老脸上都是鼻涕眼泪,接过书稿,对着赵旭不住的感谢,赵旭摆手说:“你别谢我啊,我什么都没做,都是皇上恩典。这本来就是你应得的,也是国子祭酒直太史仗义执言。好好做事吧,陛下在看着呢。”

    杨广见赵旭一点不邀功,心里高兴,等刘孝孙何妥和张胄玄退下,说:“朕最痛恨欺上瞒下这些庸官,这个刘晖,他必然是得了张宾好处,两人狼狈为奸,因此打压刘孝孙,导致让大隋用了这么多年错误的历法。这简直就是笑话!”

    “他们结党营私,鱼目混珠,祸乱朝纲,欺君罔上,这种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杨广没提及文帝杨坚对于张宾历法没有详查,似乎是符合“子不言父过”的古训,但实际上行为已经将杨坚给彻底否定了。赵旭说:“陛下,独孤延寿那件事我还没有查出蛛丝马迹,不过,另外有一件事,却是急着要给陛下禀报。”

    杨广“哦”了一声,问:“什么急事?有多急?”

    赵旭说:“十万火急。”

(https://www.biquya.cc/id70484/110293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