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初唐大农枭 > 第四百三十八章 夏国的政治

李渊通过夏国的报纸,多少是知道一些夏国的基本情况的,比如,政治开明,以民为重这些特点。

    当然,他内心里,其实是不认为一些小老百姓,能够讨论出什么有效的政治方略的,之所以坐在这里,是想实地感受一下,夏国这样把政事拿来跟小老百姓讨论究竟有什么目的。

    毕竟,这又是茶水,又是瓜子,又是水果的,几十上百人一天这么吃喝下来,开销也不小。

    可是,才刚刚坐下来,他就不淡定了。

    因为,人家讨论的,是雇工的问题。

    夏国的百姓,就二十几亩田而已,就已经需要雇工来帮自己做耕种田地,烧火做饭,处理家务的事情了么?

    那他们和关中的士族老爷,又有什么区别?

    最关键的是,他们讨论的,还不止是雇不雇人的问题,也不是雇一个人需要多少钱的问题,而是,谁先雇,雇几个人,雇什么人更好的问题。

    “大家不要着急,这两个月抵达洺京的,只是第一批外地雇工,人数也不多,才两万多人,分到咱们县里的只有区区两千人,大多数家庭雇不到,也是正常的。

    不过,随着交通集团和劳工署的投入加大,咱们从海外带回来的雇工也将会越来越多,今年至少还有四五批雇工被运送来咱们夏国,咱们先保证每家都能雇到一个合适的,再根据实际情况,允许大家多雇几个,这样最公平,大家以为呢?”在讲台前的那个小伙子待得大家提出了一轮意见之后,向大家讲解道。

    李渊本以为他是武安县的县令,其实不然,他只是武安县劳工署的负责人而已,需要跟县令讨论解决的事情,上午就已经讨论完毕了。

    而听完了他的讲解,李渊顿时又觉得夏国的人用词是真不准确了。

    什么叫‘才’两万多人,什么叫区区两千人?

    李唐好多个县,都没有两千人呢!而且大多数州,都还不到两万人,你们夏国,一批招工就是两万多人,一年还好几批,这么下去,没两年,就要比关中的总人口数量还多了,不对,其实现在也不比关中的人少。

    “可是,怎么才能知道那些家里是更需要的呢?还有,先让那些家庭雇工?多雇工,毕竟,早雇工,早得好处,大家都想早得好处啊!”有一个妇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道。

    “这就需要统计了,咱们可以商量着排一个序,有残疾重病患者的家庭。有老人要照顾的家庭。劳动力不足,且有多个孩子要照顾的家庭。劳动力不足的,没有老人小孩要照顾的家庭。劳动力足够,想要获得更多劳动力,扩大产业的家庭。劳动力足够,想要减轻生活压力的家庭等等,觉得这个排序没有问题的,可以举手赞同,如果有异议,请提出来大家讨论。”那劳工署的年轻官员伍政在讲台上道。

    很快,大多数人都举起了手,但是,也有一些人没有举起手,待得伍政数了数举手人数,记录一下支持率之后,他又道,“那么,请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举手发言。”

    顿时便有刚才没有举手的一些人举起了手来,伍政道,“一个一个来,前排的这位老人家您先说。”

    李渊身侧不远处一个老头被伍政点到,站起来开口道,“老汉我觉得,要把有老人需要照顾的家庭,排在有多个孩子要照顾的家的后面,甚至可以排在劳动力不足的家庭的后面。

    因为,以现在的政策,对于我们老人家的优待照顾已经很多了,咱们不能总是给国家造成负担,夏王不是还在广播里说了么,孩子,是咱们夏国的未来,生产力是发展的基础。

    咱们这些老家伙,不能挡了咱们夏国未来的路,不能让咱们夏国的发展缓慢不前,我建议,集中解决一些生活完全没有自理能力的老人的生活问题,生活还有自理能力的老人,不要太麻烦自己家里的年轻人,让他们多干活,做大产业,才能让咱们夏国未来更加好。”

    老人发言完毕之后,顿时就有不少人叫好,而李渊看向这老头的眼神,也有了些变化。

    而刚才好多举了手表示支持伍政的排序的人,又改口了,转而支持这老汉的观点。

    李渊本以为,伍政这下碰到难题,因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在朝堂上当政多年的他见过的太多了。

    就比如,在老汉发言完毕了之后,又有人说,应该要以扩大产业的家庭为重,因为,产业扩大了,国家的税收就多了,国家的税收多了,百姓的福利,就更加好了,夏王之前也说过,让聪明的人先学习,多学习,先富起来,再带动所有人致富,只要大家实现了富裕,其它问题,就都好解决了。

    他的论点,也同样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不过,李渊却是没有看到伍政为难的模样,因为,他根本没有坚持自己最初的排序,等到所有持不同意见的人发完言之后,将这些意见都记录在案,直接让武安县的全体老百姓发起了投票。

    过往的时候,在夏国的政治上遇到这种有争议的问题,都是用少数服从多数来解决,投票的方式也很简单,大家在劳工署的专项投票箱那边领取票据,填上自己的户籍本上的身份证号码之后,将自己认为对的顺序,按照编号列出来,写在票据上,投入到放在劳工署院内的投票箱里,七天之后,统计票数,最终定下雇工分配的解决方案。

    这一系列操作让李渊突然想到了此前在夏国的报纸上看到的一句话,夏国没有七天解决不了的政治问题。

    因为,七天时间,足够于秋发起一轮全民投票,让百姓们选择出一个方案。

    劳工署的讨论,在半个时辰内结束了,那个叫伍政的年轻官员按了一下他讲台旁边的那个长盒子,里面顿时便响起了声音。

    “这是何物?为何会发出曲乐声音?”李渊见到很多刚才参与讨论的人都起身离去,但也有一些人坐下来继续听,好奇的向正收集自己的民意统计稿的伍政问道。

    “您老不是我们夏国人吧!不过也没关系,夏国各级议政会议,都欢迎外地人来旁听,这个盒子啊!叫作收音机,这个天线您瞧见没,可以接收到广播电台发送出来的声音信号,播放广播电台播报的节目,下一轮的讨论开始之前,您可以坐在这继续喝茶吃水果听收音机。”伍政笑了笑给李渊解释道。

    “你们这里议政,还一轮一轮的啊!那下一轮的讨论什么时候开始,主要议论什么?”李渊继续向伍政问道。

    收音机这个东西他一直都有听说,今天,算是见着真家伙了,不过他知道,这玩意只能在夏国境内用,自己就算搞几个回长安也是无用,就不多考虑了,反而因为刚才的这一段讨论,让他对这种比较新奇的理政模式比较感兴趣,还想继续听两场。

    “按照公告栏张贴出来的时间表,五点应该是住建署的公开议政会议。”说完之后,伍政转头看了看室内墙壁上的挂钟又道,“应该还有一刻钟左右,您还想听的话,在这坐一会儿就会开始了。”

    雨天的时候,这类公开的会议大多会在室内开,而现在这种晴好,又不太热的天气,在院子的树荫下开会更舒服,他们就把会场设在了室外,夏国的政治风气,就是这么开放,随意。

    “这个,住建署,是个管什么事情的部门?你们夏国的县衙,又有那些署呢?”李渊听到住建署这个新奇的名字之后,又开口向伍政问道。

    伍政笑了笑答道,“这住建署啊!就是管房屋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事务的,咱们夏国的县衙有十五署,分别是民政署,治安署,消防署,财政署,司法署,监察署,教育署,卫生署,农业署,商业署,劳工署,水利署,住建署,交通署,海关署。

    这些署上升到夏王府,则会升级部,由国务院主管,如果再加上由夏王亲自主管的外交部,国防部,和科学技术部,咱们夏国总共有十八个部门。”

    “十八个部门?啧啧啧,分的还真细,那我就再听听,你们住建署的会议吧!”李渊有些感叹的道。

    伍政笑着朝他点了点头,然后带着自己的记录稿离开了,出门的时候,他看到了在院子外面蹲着的朱荣等人,又回头看了看李渊,若有所觉,不过,只是愣了一小会儿,就与朱荣打了个招呼,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这在夏国来说,就是一个很稀松平常的事情,因为,此时的洺京城内,至少就有七八个国家的国王在做客,李渊未必就比他们强多少。

    等伍政走了没多久,李渊顿时就与还在院子里面的几个人聊了起来,其中就有那个说老年人不应该给国家拖后腿的老汉。

    “你会摆弄这收音机么?”

    “当然会,我们村就有一个,归我管,接上高音喇叭,几里范围以内的人都听的到。”

    “现在它这个里面讲的是什么?”

    “教人在夏季的时候,防止鸡瘟,猪瘟等等知识的养殖技术。”

    “你们夏国,就靠这收音机,教所有人知识?”

    “也不是,收音机里也就学个大概,还有专门教授实践的课堂,咱们百姓们对于任何一个方面感兴趣,都可以有学习的途径,不知道怎么安排,找民政署和教育署就行。”

    “你们夏国的百姓,在遇到什么难题的时候,都可以找官府?”

    “当然,官府存在的意义,不就是给我们老百姓解决问题的么?不然,我们为什么给官府贡献税收?”

    “呃,还有这样的因果关系?而且,你们夏国的农民好像都不用交税的吧!”

    “我们是不交税,但是,我们产出的东西,被商人拿去交易,就需要交税了啊!我们是原产出者,没有我们,就没有夏国大多数的税收。”

    “老哥你懂的可真多。”

    “你今年贵庚?”

    “还过几个月,整六十了。”

    “那你才是老哥,我才五十二岁呢!要不,等下散会了你去我们村里坐坐,晚上一起喝点,正好我给你好好说说咱们夏国的事。”

    “还有酒喝,那感情好,一会我就跟着老弟你走了。”

(https://www.biquya.cc/id67000/103838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