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从1983开始 > 第二百四十九章 群英荟萃

“我先简单说一下,整个流程是开头几个节目,然后运动员入场,领导讲话,宣誓等等,跟着是文艺表演。

    开头节目我们准备了三项,第一项跳伞,4架飞机,60名跳伞运动员……”

    “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

    一个空政的举手,问:“您是说,从飞机上直接往体育场里跳?”

    “对。”

    “这个难度不小啊,有把握么?”

    “我们找的最专业的运动员,经验最丰富的已经跳了五千多次,就算有困难,我们也要全力保证万无一失!”总导演道。

    眼下三百来人,都是各单位的艺术精英,心气极高,纵然为国出力,却谁也不服谁。

    空政的这位点点头,不再询问。

    “跳伞分几个小环节,第一个,运动员拿着彩色烟带,在空中盘旋,划出各种形状。

    第二个,每人带着一个国家的国旗往下跳。”

    “依次跳?”

    “对,依次跳。”

    刷刷刷,又是一片记录声和私语。

    总导演刚要再说,忽听背后传来一把很年轻的声音,“跳的顺序怎么排,谁在前谁在后?”

    “按字母顺序,中国刚好在最末。”

    他没回头,道:“当五星红旗落地之后,进入第三个环节花式跳伞,叠罗汉、天女散花之类,我就不多说了。

    第二大项,军乐团。共三个乐章,行进演奏,主要是各种队列组合。

    第三大项,简化24式太极拳。中日共1400人,因为动作比较柔缓,找的也是中年群体。”

    总导演把情况捋了一下,敲敲桌子,道:“正式的文艺表演在运动员退场之后,最少最少有一个小时,大家都说说吧,各抒己见。”

    “……”

    短暂的沉默,东方歌舞团的一位老导演开口:“我觉得先确定三点,一是我们要展现的气质,二是展现的元素,三是展现形式。把这三点定下来,大方向就有了。”

    “对。气质很简单,肯定是积极向上,不畏艰难的一种感觉。”

    “还有笑迎八方客,展现自我风采的精神面貌。”

    “元素就很复杂了,我们要古代的还是现代的,还是兼容并包?”

    “兼容并包最好,比较全面,哎……”

    又一位老前辈道:“能不能按时间顺序来?上下五千年,三皇五帝,秦皇汉武,唐风宋韵,直到改革开放,取一些重要节点。”

    “难搞。五千年历史,哪段重要哪段不重要?光选择上,就不能达成一致。”

    “我同意。抗日战争重不重要?重要,没有抗日战争就没有我们的崛起,但能放到台上演出么,日本怎么看?”

    “这个,太总括性了……”

    邓在君想了想,道:“以我们的技术条件很难有足够的感染力,还是摘取一些元素为好。”

    “中国跟别的国家不一样,它是由很多不同的地域文化,经过无数断裂、重组,最终形成的这么一种风格。我们说中国元素,其实就是民族元素,地域元素。”

    “我赞同,所谓展现元素,其实是展现我们包容性的文化特征。”

    “这个可以延伸到第三点,用什么样的形式?我觉得工体那么大的场地,肯定要人海战术。我个人来讲,最直接的想法就是气势雄浑,阳刚大气。”

    “哟,你这倒简单了,从民族特色中找呗?”

    “本来就不用那么复杂!大方向肯定简单,细节才要琢磨。”

    “……”

    李导演和邓在君小声交流了几句,道:“我们认同这位老师的说法,可以尝试这个思路。”

    “毕竟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正此时,背后又悠悠的传来一句。

    啧!

    李导演忍不住回头,人太多,无从辨别,只赞道:“这话有道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关于此句名言,很多人认为是鲁迅说的。但也有人考据,鲁迅没说过,原文是:“(文学艺术)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

    邓在君也回头,一眼盯在某人脸上,果然年轻的过分。

    “唢呐!必须是唢呐!”

    “没错,气势高昂舍它其谁!我在灵璧听过周家唢呐,那真是一曲吹断肠。”

    “我不同意,唢呐都是独奏,那么大场地,再高能盖住全场?”

    “谁说都是独奏?闽西大唢呐就是公吹和嫲吹,一个甜美,一个浑厚,完全可以拿到台上去!”

    “唢呐高亢我承认,但这是亚运会!我们要的不仅是听觉上,还有视觉上的震撼。你能找五百人一起吹唢呐么,那能听出什么动静?”

    “几位老师,几位老师……”

    邓在君打断,“您是想现场吹奏?”

    “唢呐必须现场吹啊!”

    “这个风险我们可担不起,没人敢保证不出岔子,而且我们的音响设备,还做不到让一只唢呐响彻全场。”

    “那,那五百人也行啊……”

    一位支持者迅速衰弱,小声嘀咕着,其实自己也明白,几百人吹唢呐简直难以想象。

    另一位支持者不服,差点拍桌子了,“那你说,你用什么?”

    “鼓啊!”

    对方提高音量,“雄浑威武,舍鼓其谁?”

    哟!

    鼓这个字眼一吐出来,全体眼睛一亮,太适合这种场面了,甚至更大的都压得住。

    “我推荐安塞腰鼓!阳刚大气,还在陕北老区,更有意义。”

    “诶,好!”

    唢呐党又活了,“安塞腰鼓好,可以有唢呐伴奏!”

    “我推荐威风锣鼓,比安塞腰鼓更具气势。”

    “那种大鼓也好,古代军队用的。”

    “还有钟,现场可以用大钟报时。”

    大家顺着民族元素往下捋,思路越来越活,很快具体到音乐舞蹈上。

    老家伙们都不是一般人,扛过枪,下过乡,三江平原开过荒,是真有生活。年轻的也不逞多让,专业艺术院校毕业,更具审美性和时代感。

    三百来人的屋子里,气氛热烈且焦灼,争论的不可开交。

    刘迪急的脸红脖子粗,却根本插不进去,一偏头,见许非在本上画着什么东西,花花绿绿的。

    “这时候怎么还画画啊,你不说两句?”

    “说什么?”

    “参与讨论啊,我们京台总得做点贡献吧。”

    “我还没想好,您给我们打个样儿?”

    我要能打样儿,我还着什么急!

    刘迪知道自己的水准,搞政治正确,耍点小机灵还行,碰上这么大的活动,分分钟见光死。

    (还有……)

(https://www.biquya.cc/id66786/92325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